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64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类型:

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

1.1.4建设地点:

某县县城兰蕙路

1.1.5承办单位:

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

1.1.6机构类型:

事业法人

法人代表:

1.1.7主管单位:

某县民政局

法人代表:

1.1.8建设方案

1.1.8.1建设内容及规模

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规划新建综合楼1栋、老人住宿楼2栋、生活服务楼1栋、规划用地面积12098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1988平方米。

详见下表:

项目名称

平面面积(平方米)

建筑面积(平方米)

办公综合楼

1080

3715

老人住宿楼1

950

2850

老人住宿楼2

950

2850

生活服务楼

1220

2180

其它

393

合计

4200

11988

完善给排水、供电、消防、防雷、电信等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大门、场地硬化、球场、观景厅、绿化等附属工程。

1.1.8.2设计方案

1、场地:

某县茅坪镇兰蕙路

2、建筑设计:

办公综合楼设计为4层钢混框架结构,老人住宿楼为3层钢混框架结构,生活服务楼为2层钢混框架结构。

1.1.8.3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总工期12个月(含征地、勘察设计、综合报建、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

1.1.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1.9.1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为1600万元。

1.1.9.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为1600万元,资金来源:

某县政府配套及争取对口支援550万元;

向上争取湖北省民政厅扶持资金1050万元。

1.1.10效益分析

县福利院、光荣院搬迁以后,近期可为200多名城镇“三无”人员、相关优抚对象及孤儿提供供养服务,可以极大的改善两院现有供养老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并为库区移民提供60个就业岗位,初步实现省政府提出的“建立以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体系”,对我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及福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1.2编制依据及原则

1.2.1编制依据

1.2.1.1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试用版)的通知》(计办投资[2002]15号);

1.2.1.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

1.2.1.3国家有关项目建设的法律法规;

1.2.1.4国家颁布的《福利机构设计建筑规划》

1.2.1.5规划部门提供的地形图及用地红线图;

1.2.1.6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要求及相关资料。

1.2.2编制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宜昌市及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规范管理,有序,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力求从根本上改善社会福利事业基础设施条件,充分发挥城市福利机构多功能的作用;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采用新技术、新设施、新材料,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投资使用效益。

1.3研究范围及内容

本可行性研究范围界定为某县城市福利事业基础设施及老人、儿童、残疾人的比重,进行投资机会研究和必要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根据项目立项原则和有关规范要求,从政策、规划、需求、环境、技术、经济、投资、效益、风险等诸方面深入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论证和评价,因此本项目可行研究阶段论证和评价的重点是: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场地选择及建设条件;建设规模控制及设计方案比选;投资规模估算与效益风险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项目在经济、技术、环保、节能等方面是否可行的意见,为项目业主及政府审批提供决策依据。

1.4综合评价结论与建议

1.4.1研究过程

老年人、孤残儿童福利事业是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蓬勃发展,某县社会福利事业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取得一些成效。

但是,目前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福利事业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我县目前仅有一所城市福利院,是和光荣院合办于一体,仅能容纳城市寡孤独等“三无”人员70人。

县两院存在以下问题:

房屋主体是原旧宾馆改建而成,楼层高老人上下不方便;相应配套设施缺乏,职能发挥严重不够,且建房时间过长日常维修成本高;地处三峡坝区副坝正下方,江面以下,空气潮湿,不适合老年人长期居住等主要问题,以成为县福利院服务社会和发展的瓶颈。

2007年经向省、市主管部门及县政府汇报,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给予了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同时,县民政局及福利院委托北京中华建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07年11月编制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京中华建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某县社会福利现状、基础设施情况及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弃婴现状进行了详细了解,收集相关资料,在总体规划和平面设计基础上,对项目投资、规模、场地进行比选论证,提出了合理的建设方案,于2008年3月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经业主及主管部门修改完善,形成正式的研究结果。

1.4.2综合评价

某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国家贫困县。

秭归新县城近期规划占地5平方公里,居民容量为5万人,远期规划占地10平方公里,居民容量为10万人。

目前县城有城市居民6至8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城镇老人口5689人,按照百分之十的比例计算,有近600人需要解决当前的集中养老问题。

根据我县在2004年、2006年的两次抽样调查,有二分之一以上的老年人强烈要求政府解决集中养老问题,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而我县目前仅有一所城市福利院,是和光荣院合办于一体,仅能容纳城市寡孤独等“三无”人员70人。

同时,县城城区需救助的孤残儿童、弃婴及“三无老人”也逐年增多,现福利院基础设施老化、功能不全,特别是孤残儿童救助,因受条件限制无法实施,与社会需求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增加对老年人福利事业的投入,完善老年福利设施”;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决定》(鄂政发[2000]55号)文件规定:

“到2005年,基本建成以国家兴办的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体系。

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要有以老年人为主的示范性综合福利服务机构”。

通过这些法规、规定充分说明国家、省政府对老年人福利事业的高度重视。

为贯彻落实上述文件精神及结合《某县民政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加强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养护、康复、医疗、托管等服务环境,提升服务功能,完善全县社会福利救助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拟建县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行业规划,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是项目建设的目的所在。

1.4.3结论

项目建设场地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市政公共服务条件完全具备;建设规模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模适度;项目技术方案设计为现代建筑通用技术,技术上完全可行,投资规模执行国家定额标准,经济上合理;项目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节能、招标投标、组织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分析,提出了建议方案和措施,同时就项目风险性等级进行了初步识别。

2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区域自然概况

2.1.1.1地理位置

某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长江三峡风景区西陵峡西岸,东与宜昌县交界,南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接壤,西与兴山县毗邻。

地跨东径110018、41、、---11000、4、、,北纬30038、14、、--31011、31、、之间,县境内东西长66.1KM,南北宽66.6KM,国土面积2427KM2。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县内80公里,是承东启西的川鄂要道,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第一县,是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大县之一。

2.1.1.2地形地貌

某县域地处秦巴山系,属大巴山、巫山余脉和鄂西八面山坳会合地带,大部分山脉在海拔千米以上。

境内地形起伏,四面高,中间低;江北北高南低,江南南高北低,呈盆地形。

全县800米(黄海高程)以上的高山地区占30%,500-800米的半高山地区占55%,500米以下的低山地区占15%,形成独特的长江三峡山地山貌。

2.1.1.3水文气象

某县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地形和海拔高差的影响,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初夏多雨,伏秋多旱,冬多雨少,高山基本无炎夏气候。

据三峡坝区资料,拟建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6.3℃,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8.9℃,雨量充沛,在降雨分布上具有区域与时段的相对集中,强度不均,常形成局部性暴雨中心,多年平均降雨量1147mm,最大年降雨量1803.9mm,最小年降雨量643.9mm,暴雨多集中于6—8月,相对湿度77%,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最大风速18米/秒。

2.1.1.4资源概况

某县境内物产丰富,可依托广阔的土地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林、牧、特、药等商品基地。

“秭归脐橙”、“屈原”酒、“九畹溪”丝绵茶等特产都在国内很有名气。

水利资源丰富,开发远景好。

旅游资源有“九畹溪”漂流、“屈原祠”文化、“凤凰山”景区及三峡风光等。

2.1.2社会经济概况

某县辖12个乡镇,总人口39.5万人,由于地处湖北省西部偏僻山区,经济落后、人民贫困,也是湖北省的贫困山区县之一。

长期以来,受大自然地理条件险恶、人多地少、经济基础薄弱的制约,秭归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经济及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仍然滞后。

近几年来,随着三峡工程建设展开,全县充分利用迁建机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依托本地资源,努力发展农业、大力开发旅游产业,各项事业正得到较快的发展,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秭归将集人文景观、自然风景及大型水利工程于一体,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2.1.3某县福利事业发展现状

某县城市福利院始建于1985年5月,院址位于某县归州镇杨家堡村。

因三峡工程的兴建,2000年随县城东迁至茅坪镇九里迎宾路,2003年我县成立县光荣院,与福利院合署办公。

两院占地14313平方米,为一旧宾馆改造而成,现有综合办公服务楼、厨房各一栋,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

设定编制13人,目前在岗职工16人,其中技师4人,高级工4人,中级工6人,初级工2人。

现供养五保老人68人,其中残疾人38人,院内目前设有院长办公室、办公室、财务室、医务室、后勤办公室、护理室等。

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是某县唯一的一所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承担着城镇五保对象、社会孤儿、优抚对象、社会“空巢”老人供养服务重任,仅能容纳城市鳏寡孤独等“三无”人员70人。

县两院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房屋主体楼层高老人上下不方便;二是相应配套设施缺乏,职能发挥严重不够,且建房时间过长日常维修成本高;三是地处三峡坝区副坝正下方,江面以下,空气潮湿,不适合老年人长期居住。

近几年来,虽然院内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但院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城区五保对象服务,多次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及社会的变化,县城区需救助的弃婴、孤残儿童及“三无”老人人数在逐年上升,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发展空间,无供养床位,严重制约了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2.1.4项目提出的理由

社会福利事业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阵地,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达的重要体现。

近几年来,某县社会福利事业得到较大的发展,但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的增长。

为了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