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系统施工验收规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6107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联通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系统施工验收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联通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系统施工验收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联通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系统施工验收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联通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系统施工验收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联通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系统施工验收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联通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系统施工验收规范.docx

《中国联通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系统施工验收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系统施工验收规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联通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系统施工验收规范.docx

中国联通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系统施工验收规范

 

中国联通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系统

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规范

 

中国联合通信网络有限公司

2009年2月8日

前言

防雷接地技术是保障人身安全、通信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由于基站防雷接地属于隐蔽型工程,许多问题需要在施工时发现解决,另外基站地网由于其地理环境问题,地网的施工需要根据环境现场决定。

一般而言,建在城市居民楼的基站因为条件所限,防雷接地难度非常大,这样就需要加强施工验收的环节。

为了减少基站的雷击损失,对基站地网、雷电过电压保护等做了许多工作。

为了确保移动通信基站的安全运行,需要一个既能满足基站防雷要求,又能保障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安全,更能降低投资成本的全面的、系统的工程指导意见及中国联通的施工、建设、监理、验收企业标准,以及基站防雷接地自检、抽检的依据。

为此中国联通有限公司领导非常重视,由中国联通有限公司移动运维部、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组成的联合科研项目标准编写组,根据中国联通有限公司基站的环境地理情况和设计施工中碰到的问题,总结2002年以来在广东、浙江、江苏联通由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咨询设计的上万个基站防雷接地咨询设计或防雷接地改造的实际经验,在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编写了中国联通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系统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目次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总则

4工程施工要求

5地网工程初验

6地网隐蔽工程的检查与使用期间的巡检

7基站每年的自检与抽检

附录1接地装置随工检查记录表

附录2防雷装置随工检查记录表

附录3第一级防雷箱技术指标表

附录4信号部分技术指标表

附录5防雷与接地检查表格

附录6编写单位及人员

1范围

1.0.1本规范规定了无线通信基站系统机房内外的变压器、配电系统、铁塔、天线、馈线、收发信机、开关电源、传输系统、信号、环境监控系统、微波、光缆、各类拉远系统、小型站的防雷与接地的施工与验收。

1.0.2本规范适合于各类无线通信基站站型,包括铁塔包机房、铁塔建在机房之上、铁塔在机房旁边、采用桅杆形式的基站、小型站及各类RRU拉远基站的防雷接地的施工与验收方法。

1.0.3为了达到技术要求的广泛适应性,标准内容不具体规定基站的站型及涉及到移动通信的类型,即:

按照GSM、WCDMA等分类,但标准包括了各类型可能遇到的所有防雷接地施工与验收内容。

1.0.4本规范适用于移动基站的新建、扩建、改建,以及对原有基站的防雷、接地改造、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的施工与验收。

1.0.5本规范适用于移动基站的每年电源维护人员自检及信息产业部通信产品防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按照工业与信息产业部规定对基站的抽检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2]YD/T1429-2006《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3]YD/T1235.1-2002《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技术要求》。

[4]YD/T1235.2-2002《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测试方法》。

[5]工业与信息化部《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TD-SCDMA基站防雷接地检测指导书》。

3总则

3.0.1为保证移动通信基站内设备的安全与正常工作,确保基站内工作人员的安全,针对基站建设施工验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特制定本规范。

3.0.2由于基站建设施工存在许多隐蔽工程,在工程中应该实施隐蔽工程施工随工全过程监理。

3.0.3本规范是移动基站防雷、接地、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施工、监理、维护的技术依据。

3.0.4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所选用的防雷器应符合通信行业标准,并经信息产业部认可的第三方检测单位信息产业部通信产品防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的标准规范、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检测合格的产品。

3.0.5移动基站的防雷、接地、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施工与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以外,还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4工程施工要求

4.1施工的方法及其工艺要求

4.1.1地网周围环境的勘查:

地网在动工之前,施工单位首先要与熟悉新建地网周围的地下构件或情况的人员一起勘察新建地网的布放线路和结构,确定设计线路与实际是否有出入,在确认地网内确实没有地下构件如电力电缆、通信光缆、自来水管、地下排水管、消防管等地下管线构件设施或相距安全距离的前提下,再共同划定地网的施工路线、结构和范围。

4.1.2施工的安全警示

地网施工之前宜在地沟两侧约两米左右范围内,应用细绳或其它明显标志物将施工范围围起来,并竖牌警示。

4.1.3野外施工使用临电或发电设备等应符合相应的安全规范和消防法规,并由专业安全管理员负责现场管理和监督。

4.1.4地网沟的开挖

地网沟的宽度一般约为30cm,地网沟深度一般为60cm;若是水泥路面,应尽量采用路面切割机沿着划定的方向切割,路面切口宽度一般与地网沟宽度一致;为防止地沟塌方,宜用挡板堵挡,确保地网沟的深度达到技术要求。

4.1.5接地体的焊接

当角钢与扁钢连接时,角钢的一个面要与扁钢的正面采用电焊搭焊接,搭焊长度为扁钢宽边的2倍;角钢或扁钢与圆钢焊接时,圆钢宜与扁钢、角钢的平面贴焊,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10倍;扁钢与扁钢之间的焊接应采用双面搭接焊,搭焊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

若是钢质材料与铜材或铜材与铜材之间焊接时,则要采用氧焊焊接,焊接头若采用搭接焊接时,搭接的长度一般应为200—250mm,焊点不应有假焊、虚焊,且每个焊点都要用沥青或其它可靠防腐材料做防腐处理。

不同金属焊接时要防止电化腐蚀。

4.1.6降阻剂的使用

焊点冷却后,降阻剂加水搅拌成均匀凝状物包敷在接地体上,待降阻剂干结至一半时回填土覆盖;采用深井接地网时,降阻剂宜溶水搅拌后与垂直接地体一同入地,降阻剂应充分包裹在钢管的内外。

回填土质较差的,可以与降阻剂混合均匀后再回填。

焊点附近包敷的降阻剂厚度应为其它接地体的两倍以上。

降阻剂不宜使用被污染的水搅拌。

4.1.7地网沟回填

回填土宜筛除石块等杂质后填入沟内,有条件的地区应在回填后浇水,待沟面下降后重新回填至平面并夯实;部分坡度较大的地区或是土壤流失较严重的地带,沟面回填后宜用混凝土覆盖或种植草皮以防雨水冲刷造成回填土流失。

4.1.8地网沟恢复

若是水泥路面,则新铺的水泥路面与原路面厚度相同,且其下要铺细砂和碎石;不论是水泥路面、草地或山地,在恢复路面时,均应略高出原有地面约1-2mm,以使日后新建地面能恢复原貌。

4.2引入机房线路的接地处理

1.2.1当变压器位于机房内时,其高压电缆应采用埋地电力电缆进入机房,其电力电缆长度不宜小于200m。

低压埋地电缆进入基站机房,其埋地长度不宜小于50m(当变压器高压侧已采用电力电缆时,低压侧电缆长度不限)。

电力电缆应选用具有金属铠装层的电力电缆或其它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机房,电缆金属护套两端应就近与地网接地体焊接连接,不宜在机房内接地。

4.2.2从基站引出的建筑物航空障碍灯、彩灯、监控设备及其它室外设备的电源线,应采用有金属护套的电力电缆,或将电源线穿入金属管内布放,其电缆金属外护套或金属管道应在顶端及进入机房的外侧就近接地。

4.2.3通信光缆线路(包括直埋和架空)在进入机房的前一个接头处,宜将光缆中的金属加强芯、金属护层及金属铠装层等金属构件都电气断开,并将断开的两端做如下处理:

将该接头断开的同一侧的金属护套、金属加强芯及金属铠装层都连接在一起,并将该接头两侧分别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20Ω。

4.2.4天馈线的金属外护层,应在上部、下部和入室折弯处就近接地,在机房入口处的接地应就近与地网直接引出的接地线可靠连通。

接地连接线为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缆。

4.2.5引入机房的信号线路如HDSL、双绞线等空线对,做接地处理。

进入基站的PCM电缆的屏蔽层入室处应就近可靠接地,空线对必须就近接地。

4.3接地引入和室内接地处理

4.3.1接地引入线的长度不宜超过30m,其材料为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或95mm2的多股接地铜缆。

接地线应从地网中心环形接地体的两个以上方向引入机房。

接地引入线与地网的连接点应避开避雷针、避雷带或铁塔接地的引下线连接点,其间距应大于5m。

接地引入线埋设时宜避开排污沟(管)、导流渠等,其出土部位应有防机械损伤的措施和绝缘防腐措施,并留出接地电阻测试点。

4.3.2机房内设置接地汇集线与接地引入线可靠连接。

接地汇集线宜在机房沿内墙(或地槽、走线架)敷设成环形,材料为铜材,截面积不小于120mm2,也可采用相同电阻值的镀锌扁钢。

为了设备接地连接方便可在接地汇集线上设置若干接地汇集铜排,汇集排为规格不小于400mm×100mm×5mm的铜板,并预留相应的螺孔以便连接接地线。

4.3.3机房内设有静电地板时,应在地板下围绕机房敷设闭合的环形接地线,作为地板金属支架的接地引线排,其材料为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多股裸铜线,并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出两条以上的截面积为50mm2以上的多股铜缆与引线排的相对两侧连通。

4.3.4基站机房内供电设备的正常不带电部分均应作保护接地,严禁作接零保护;直流工作接地,应从室内接地汇集线上就近引接,接地线面积应满足最大负荷要求,一般为大于35mm2的多股铜缆。

直流工作地严禁从交流配电屏直接引接。

4.3.5机房内设备的外壳都应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缆就近与接地汇集线连接。

4.3.6机房内走线架、电池架、机架、金属通风管道、金属门窗等均应做保护接地,接地引接线一般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缆。

对于同一方向超过10m长的走线架,应每隔5m就近接地与接地汇集线引接一次。

4.3.7机房内所有的地线排及所有的地线要用不易脱落和不怕受潮的标签注明地线名称及地线两端所连接设备的名称;地线宜采用黄绿双色电缆,且应帮扎牢固、整齐、平直、美观,尽量避免折弯。

4.4结构可靠性要求

4.4.1地网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电焊或气焊连接,不宜采用螺钉连接或铆接;无法使用电焊或氧焊的,建议使用热熔焊接。

4.4.2接地引入线的铜质电缆与地网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应通过过渡铜铁排连接,接地铜缆应铆接或热熔焊接在过渡排上,并做防电化腐蚀处理。

过渡排宜固定良好,如固定外墙时,其高度宜不低于2.5米,固定螺栓紧固后与过渡排之间点焊。

4.4.3地网沟应在建筑物散水点以外开挖,地网沟距离建筑物地基应该1米以上;当地网沟穿越围墙、地基、线缆沟或直埋电缆时,应对上述设施采取一定的加固或保护措施。

4.4.4接地体与埋地交流电缆、光缆、传输电缆交越或并行时,接地体与电缆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0cm;与高压埋地电缆交越时,接地体与高压电缆之间的最小距离宜满足50cm的最小距离,并行时宜满足100cm的最小距离。

地网沟内不允许并排布放其它进出基站的电缆或信号线路,如不得已要布放的,线缆宜做穿管等屏蔽处理。

4.4.5地网接地体埋设在农田等经常开挖施工的地面下时,应深埋2m以下,并在适当位置作明显的标识。

4.4.6垂直接地体使用机械钻孔深埋时,应距离基站建筑、铁塔(杆塔)等基础10m以上距离;距离交流变压器的距离最少15m,距离架空高压线的垂直投影距离宜达到10m。

4.5隐蔽工程的检测方法

4.5.1隐蔽工程应采取施工中随工验收的原则,并由相应的责任单位签证。

4.5.2测量接地体的规格、镀锌层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5.3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为1.5~2.5米,垂直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为其自身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深度应在0.7米以下。

4.5.4检查焊接方式、焊缝长度、焊面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焊接点的防腐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4.5.5降阻剂等降阻材料的水溶度、干结度是否符合规范,其包敷的厚度及用量是否足够;回填土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是否夯实。

4.5.6新建地网与原地网之间的地下连接,以及地网与其范围内的地下金属管件连接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地网与机房建筑基础钢筋的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4.5.7采用的长效接地极应按照说明书进行施工。

4.5.8隐蔽工程施工完毕应尽快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的48小时内应回填地网沟,否则应整改至合格为止。

4.6SPD的安装要求

4.6.1用于移动通信基站220/380V三相交流供电系统;

4.6.2安装位置:

低压电力电缆引入设备机房后,在交流配电箱内、配电屏内或者配电箱附近安装电源用SPD;

4.6.3基站一般没有采用TN-C-S供电方式(没有专用变压器供电),多数基站供电系统采用TT方式,由于该方式供电发生接地故障时可以带故障工作,其故障电压足以使SPD发生燃烧,因此安装在基站配电屏内的SPD应采用3+1方式SPD、即相对中采用MOV,中对地采用放电管类的产品,请注意PE线和N相不能接反;

4.6.4信号防雷器串接在被保护设备与信号通道之间,且应紧靠被保护设备端安装。

4.6.5信号防雷器两头连接信号电缆,接地线应就近接地。

4.6.6接地线两端的连接点应确保电气接触良好,并应作防腐处理。

4.6.7在安装SPD时需要对地网进行改造,原有基站接地改造需要增加机房内部的等电位连接,并以交流总配电箱附近的接地排为机房的接地总参考点。

4.6.8由接地总汇集线引出的接地线引接点应设明显标志。

 

5地网工程初验

5.1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要首先自检,确定已全部完工并达到设计要求后,向甲方工程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并由甲方工程管理部门应根据情况尽快安排工程验收工作。

验收时施工单位人员要到场配合,并对甲方提出的工程施工中有关问题给予明确答复或说明。

5.2经甲方工程部门核实同意后,通知相关工程人员、公司网络部门、物质管理部门、计财部等有关部门派员参加,通知监理公司、施工单位等带齐相关测试工具、测试数据等并派员参加。

5.3验收过程应注意:

1、详细检查随工文档特别是有关隐蔽工程的技术文档;

2、仔细核查工程量、签证单内容、开竣工时间等;

3、对因地形限制等因素影响而需小范围修改施工图的情况,应现场核实后由施工单位在竣工图上标明;

4、发现遗留问题、隐患及时向施工队提出整改。

5.4验收完毕后应将验收中发现的问题、隐患等和向施工单位指出施工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整改,并整理竣工文件和结算文件,经初审后送甲方归档。

对通过验收的基站,应由验收人员签名,甲方填写验收意。

 

6地网隐蔽工程的检查与使用期间的巡检

6.1隐蔽工程检查

6.1.1已通过竣工验收的地网,宜每年分批次对隐蔽工程进行抽检,抽检的样板宜选择在土壤偏酸性或雷雨频率相对较高的基站。

6.1.2基站地网接地体之间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连接时或接地体附近有腐蚀性较强化污池、排水沟等设施时,应增加检测的次数。

6.1.3检查隐蔽工程的重点是焊接点的防腐,接地体、引线的锈蚀度及连接的牢固程度。

6.1.4基站发生重大雷击事故或发生直接雷击造成构筑物破坏的,应对地网隐蔽工程进行重新评估。

6.1.5基站附近范围有地下管道、光纤、构筑物基础等施工后,有可能影响到地网隐蔽工程的,宜重新评估隐蔽工程。

6.1.6基站正常维护检测时,发现接地电阻值出现较大偏差时,在无法找出表面原因时,应重新检查隐蔽工程。

6.1.7基站所属地区发生洪水、山火等自然灾害后,宜重新检查隐蔽工程,查看接地体等装置是否能够继续使用。

6.2使用期间的巡检

6.2.1已竣工验收的地网宜每年巡检一次,检查的内容为:

1、测试接地电阻值;

2、检查接地引出线是否牢固、完整;

3、接地体覆土是否被雨水冲刷流失。

检测应有相应的测试记录;巡检的日期宜定在每年3月份或当地雷雨季节来临之前。

检测中发现问题的应及时上报,并修复。

6.2.2检查地网范围内有无土石方开挖、埋设管线等工程作业等影响接地体的机械可靠程度及破坏防腐措施等情况。

6.2.3外露接地引线、过渡排等有无机械损伤、锈蚀过度而断裂、折断的现象,上述设施有无人为损伤。

6.2.4地网沟有无塌陷,地网沟周围土壤有无裂缝、沉陷等情况,地网沟附近的水泥覆盖地面有无被雨水淘空等。

6.2.5埋设在坡度较大山地的接地体的回填土有无被冲蚀导致接地体外露或降阻材料被稀释的情况。

6.2.6测量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规范,比较原测量值,如果相差较大应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

7基站每年的自检与抽检

为了减少雷电对通信局站的损失,确保安全生产,信息产业部从2004年开始颁发了一系列文件:

信部科[2004]463号文《通信网防御雷电安全保护检测管理办法》、信部科[2006]719号文《关于落实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安全检测责任的通知》、信部科[2007]371号文《关于做好2007年通信防雷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YD/T1429-2006《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信部科《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抽查检测实施细则》,为了落实文件精神,根据工业与信息部和中国联通的要求,本标准对基站防雷接地自检与抽检规定以下内容。

7.1基站雷害的统计

1基站雷害的统计由中国联通移动运维部指定专门技术支持单位负责每年总统计,各个省市的电源主管负责每月上报各个地市基站雷害的统计。

2各个地市电源主管对基站雷害事故不得隐瞒。

雷害统计数据必须完整。

7.2基站防雷接地自检

基站防雷接地自检在中国联通移动运维部的直接领导下,由各个分公司的电源主管负责本地区的基站防雷接地自检,并根据工业与信息部的要求格式填写基站防雷接地自检表格。

7.3基站防雷接地抽检

7.3.1基站防雷接地抽检由信息产业部通信产品防雷性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联通的检测机构)负责抽检,并根据抽检结果出具工业与信息部认可的检测报告。

7.3.2信息产业部通信产品防雷性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根据检测情况,如实向中国联通移动运维部和各个分公司进行汇报。

7.3.3信息产业部通信产品防雷性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根据中国联通移动运维部的要求促使各个分公司进行整改。

附录1接地装置随工检查记录表

建设单位

施工图号

单项工程名称

1接地线

序号

材质

规格

布设方式

长度

连接方式

2接地汇集线

序号

材质

长度

敷设方式

引入连接方法

汇集排规格

汇集排数量

3接地引入线

序号

材质

规格

长度

过渡排位置高度

固定方式

防腐处理

安装位置

设计高度

实测

4垂直接地体

序号

材质

规格

根数

埋入深度

极间距离

接地体与基站距离

5水平接地体

序号

材质

规格

扁钢长度

敷设方法

连接方法

防腐处理

6降阻剂

序号

产品型号

敷设方式

水溶干结度

总用量

7接地电阻

序号

方向1

方向2

方向3

变压器接地

附图或其它说明

建设单位

签字

监理单位

签字

施工单位

签字

 

附录2防雷装置随工检查记录表

建设单位

施工图号

单项工程名称

1第一级防雷箱(B级)安装位置:

第一级防雷箱是否符合信息产业部YD/T1235.1.2的要求:

序号

型号/规格

电源线长度/规格

接地线长度/规格

连接方式

状态指示灯

2C级防雷箱安装位置:

序号

型号/规格

电源线长度/规格

接地线长度/规格

连接方式

状态指示窗

3直流防雷箱安装位置:

序号

型号/规格

电源线长度/规格

接地线长度/规格

连接方式

状态指示窗

4信号防雷器安装位置:

序号

型号/规格

接地线长度/规格

安装方式

5馈线防雷器安装位置:

序号

型号/规格

接地线长度/规格

安装方式

附图或其它说明

 

建设单位

签字

监理单位

签字

施工单位

签字

附录3第一级防雷箱技术指标表

公司

项目

技术指标

城市型

郊区型

山区型

高山型

第一级电源防雷箱

工作温度

相对湿度

海拔高度

标称放电电流In

最大放电电流Imax

最大连续工作电压

保护模式

电源防雷箱是否限压型

残压

接线方式

保护水平Up

响应时间

遥信接点

SPD劣化指示

SPD损坏告警

热容和过流保护

保险跳闸告警

雷电记数

电源防雷箱的功能

设备工艺要求

分离装置

告警功能

安全性能

安全防火性能要求

热稳定性

外观质量

外壳防护等级

 

附录4信号部分技术指标表

信号部分

额定通流容量

插入阻抗值

防雷器残压

反应时间

带宽及接口形式

附录5防雷与接地检查表格

表5.1-1防雷与接地检验

分公司基站名称基站代号

序号

测试项目

规范标准

测试工具及方法

验收结果

1

外市电引入防雷与接地

用低压电力电缆从地下引入,电力电缆在进入机房前应加装第一级防雷器(一般为最大通流量应为80~100kA),如果电力线架空引入,则防雷器应向上增加一个量级。

观测

2

开关电源的防雷

开关电源内部的第二级防雷器

3

天馈线系统(室外)防雷与接地

天馈线金属外护套应在上、下和机房入口处三点接地,机房入口处的接地线应接在室外地排上,当塔高超过60米时还应在铁塔中部增加一处接地

4

天馈线系统(室内)防雷与接地

馈线进入基站后与设备连接处应安装馈线防雷器,其接地端子应引到室外接地排

5

直流拉远馈线

直流拉远馈线必须采用铠装电力电缆,且在入机房馈线窗口处铠装层必须接地。

6

直流室外防雷箱

为了确保RRU的安全,应在RRU直流输入处加装直流室外防雷箱。

厂家如果确认该接口不需要另外加防雷器,可以在厂家签字后,不再要求安装直流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