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研究作业1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6099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研究作业1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教学研究作业1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教学研究作业1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教学研究作业1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教学研究作业1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研究作业1答案.docx

《语文教学研究作业1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研究作业1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教学研究作业1答案.docx

语文教学研究作业1答案

《语文教学研究》作业

一、选择题:

1、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是谁的观点:

__B_______

A、陶行知B、凯洛夫C、赫尔巴特

2、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来自于:

_____B_______

A、华生B、苏格拉底和柏拉图C、布鲁纳D、罗杰斯

3、当代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是:

___C________

A、教学论包含课程论B、课程论包含教学论C、既独立又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

4、国文教授法时期是:

__B__________

A、1920—1918B、1918—1924C、1924—1939

5、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

___B_________

A、拉特克B、拉特克、夸美纽斯C、夸美纽斯D、昆体良

6、《三字经》是谁编写的:

_____B______

A、周兴嗣B、王应麟C、刘英庄D、叶圣陶

7、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

___B_________

A、《唐诗三百首》B、《昭明文选》C、《文章正宗》D、《古文观止》

8、语文单独设科是在:

____C________

A、1916年B、1912年C、1902年D、1903年

9、语文名称的确立,国家是接受哪位教育家的建议:

___B______

A、徐特立B、叶圣陶C、张志公D、吕叔湘

10、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____B________

A、推动了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B、推动了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C、推动了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了素质教育模式

1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_______A______

A、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B、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C、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2、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

__C__________

A、语文技能B、学习方法C、语文素养

13、新课程的价值转型必然导致目标重建,主要表现在:

_____B_______

A、确立新的知识观、确立新的学生观、确立新的教学观B、确立新的知识观、确立新的学生观、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C、确立新的知识观、确立新的教师观、确立课程与社会的联系D、确立新的学习观、确立新的学生观、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14、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是:

___C_________

A、导向作用、促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B、导向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应用作用、管理作用C、导向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D、指导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

15、口语交际有两个突出的特点是:

______C______

A、实践性、情感性B、综合性、实践性C、综合性、情感性D、综合性、随机性

16、1903年,清政府颁布哪个文件决定实行分科教学:

___C_________

A、《中小学课程标准》B、《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C、《学务纲要》

17、正确阐述了语文教学中的“道”和“文”不可分割的科学辩证关系的文件是:

______C______

A、《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大纲》B、《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C、《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8、现代语文教材的四种要素构成:

___B_________

A、范文系统、文学常识系统、实践活动系统、助读系统

B、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系统、助读系统

C、范文系统、知识系统、能力培养系统、助读系统

D、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系统、导读系统

19、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向:

_____C_______

A、学生学习问题B、教学问题C、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

20、首次把课程分为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两类,打破了单一课程的格局的大纲是:

_______C____

A、《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B、《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C、《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

D、《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21、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是:

__B__________

A、体现语文特色B、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现语文学科行政特点,适应社会需要C、培养学生能力

22、我国古代的文章评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发展:

____A____

A、评点法B、讲授法C、谈话法D、讨论法

23、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_____D_______

A、点拨、指点和指向B、引导、指点和答疑C、引导、帮助和指向

D、引导、指点和指向

24、语文教学行为主体是:

_____B_______

A、教师B、学生C、学生和教师

25、教案的特点有:

_________D___

A、可操作性、创造性和实用性B、科学性、一致性和实用性

C、科学性、创造性和简约性D、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26、我们研究汉字教学的方法是:

_____D_______

A、方法化、艺术化与信息化B、科学化、规律化与信息化

C、科学化、艺术化与理论化D、科学化、艺术化与信息化

27、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是:

____B_______

A、杜绝简单化、杜绝渲染汉字神秘难学、正刺激与负刺激

B、杜绝幼稚化、杜绝渲染汉字神秘难学、正刺激与负刺激

C、杜绝复杂化、杜绝渲染汉字神秘难学、正刺激与负刺激

D、杜绝幼稚化、杜绝渲染汉字神秘难学、尊重他国的风俗习惯

28、阅读的中心环节是:

___A______

A、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研读过程B、对文章形式的理解

C、对文章思想的领悟

29、从阅读的途径看,阅读课分为:

_____D_______

A、课上阅读和课下阅读B、书面阅读和浏览阅读

C、直接阅读和间接阅读D、书面阅读、屏幕阅读和网上阅读

30、几种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有:

___B_________

A、评点法、讲述法、讲解法、导读法、练习法、读议讲练法、情景教学法

B、评点法、谈话法、讨论法、导读法、练习法、读议讲练法、情景教学法

C、评点法、问答法、疑问法、导读法、讨论法、练习法

D、评点法、谈话法、导读法、讨论法

31、阅读的方法:

______B______

A、朗读、快读、精读、略读B、朗读、默读、精读、略读

C、朗读、默读、反复读、略读D、默读、精读、略读

32、学生写作积累材料的基本途径是:

______A______

A、细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B、听别人介绍C、广泛涉猎各类读物

33、写作训练的任务有:

____D________

A、育人训练、积累训练、知识训练、语言训练、技能训练

B、育人训练、积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训练、实践训练

C、技巧训练、积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训练

D、育人训练、积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训练、技能训练

34、立意要努力达到:

_____D_______

A、鲜明、深刻、新颖B、正确、深刻、求异C、正确、有说服力、新颖D、正确、深刻、新颖

35、选取重点材料应注意:

___A_________

A、真实、典型、新颖B、多样、典型、新颖C、真实、典型、有说服力

D、真实、求异、新颖

36、口语表达能力包括:

____C________

A、组织语言能力、语言编码能力、定向发码能力、将思维转为由省语言

B、内部组码能力、语言输出能力、定向发码能力、将思维转为由省语言

C、内部组码能力、语言编码能力、定向发码能力、将思维转为由省语言

37、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是:

___D_______

A、综合性、自主性、开放性B、情境性、单一性、综合性

C、情境性、互动性、复杂性D、情境性、互动性、综合性

38、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式是:

_______C_____

A、课外实践活动课B、科研性学习C、探究性学习D、课本知识学习

二、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语文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现代课程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简要说明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其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背景下,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脱离、语文学习与实际运用脱离的现象。

经过了用文言文教学方法教现代文、主要教思想内容、主要教写作方法、主要教文学作品等发展阶段。

现在存在着教学方式模式化和放任自流的倾向。

改革方向是加强基本功教学,加强生活化和个性化。

4、有人认为,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种观点对吗?

为什么?

 否。

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人文性不但包含思想性,还包含情感、美感,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等多方面的内容,单指思想性是不科学的

5、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互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实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6、简介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

壬寅学制:

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废科举兴学堂的诏令,但未施行。

癸卯学制:

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废科举兴学堂的诏令,开始施行。

7、学校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与重构的形式有哪几种?

 

(1)凭借语文教材,看、问、想、独特体验,叙说发现。

(2)利用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图文并茂的“读读——说说——画画”,诗歌可以“读读——背背——唱唱”,童话故事可以“读读——讲讲——演演”。

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发展语言,激发想象。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写字比赛、查字典比赛、词语接力比赛、成语故事比赛、诗歌背诵比赛、主题讲演比赛、以及警语收集评比、报刊剪摘注评、社会调查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8、语文课程目标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①识字与写字②阅读③写作④口语交际⑤综合学习

9、社区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与重构形式有哪几种?

(1)联系生活学语文,比如鼓励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发现问题学写建议。

(2)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学会整理调查报告。

(3)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区服务,比如为老人读报,上街纠正错别字,报道新人新事新气象,自办手抄报、黑板报

10、如何正确处理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教育从来是不会脱离政治的。

哪个时代的教育,必然或多或少的反映那个时代的主导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点,至少是其倾向或要求;另一方面,语文教育有它自身的规律,如果违背了它,就不但破坏了语文教育自身,而且也使思想教育无法落实。

11、略读教学应注意什么问题。

略读课文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抓住重点

并提高阅读速度。

12、作文和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什么?

作文是写作练习,作文教学是写作训练。

13、口语交际和听话说话的区别是什么?

(1)听话、说话是指交际的一方,即信息的接受方与发出方;口语交际是指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话语,同时要适时接过话题,做出反应,你来我往,言语交锋。

(2)口语交际教学比听话、说话教学更具有实用性。

口语交际是生活中的实际状况,教学的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课堂上学的,正是生活中要用的,具有实用价值。

(3)口语交际需要更全面的交际技能。

14、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体性指什么?

先是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综合,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较高层次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是各个学科的综合。

最高层次是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是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综合。

实际运用题:

1、根据所给材料,写出阅读教学的常规过程。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相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答:

应包括以下要素:

(1)引导过程

导入过程的基本任务就是确定目标,激发兴趣。

一般包括下列四项内容:

(A)预习;(B)解题;(C)介绍有关资料;(D)课前谈话。

(2)研读过程

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研读过程,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

可分为三个阶段:

感知、分析、综合。

感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整体认识;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各局部、各细部的具体认识;综合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整体理解和把握。

A、感知阶段

B、分析阶段

C、综合阶段

(3)运用过程

着重看考生有无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2、拟制鲁迅《孔乙己》的常规教案。

2、应包含以下要素:

(一)课题、课文、作文或单元题目

(二)年级和班级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设想

(五)课时安排,或称教学步骤

(以上是课题计划)

(六)课时计划

分课时写:

1、课时课型。

2、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

4、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5、板书设计

6、教具使用。

(以上是课时计划)

7、教后记。

实施情况及分析

主要看考生有无结合所给材料进行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