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55860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4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市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南通市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南通市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南通市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南通市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通市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docx

《南通市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市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通市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docx

南通市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1.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的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和Cl-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B.自由水在体内的流动有利于细胞的新陈代谢

C.胰岛素等蛋白类激素能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D.淀粉、糖原和脂肪都是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人体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由Na+和Cl-决定,A正确。

自由水在体内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将各个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除体外,从而有利于细胞的新陈代谢,B正确。

淀粉为植物细胞储能物质,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D错误。

胰岛素等蛋白类激素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C正确。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

2.右图为某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①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B.只有结构②中能发生“A-U、U-A”碱基配对方式

C.在细胞周期中周期性消失和重建的结构是③④

D.结构⑥是蛋白质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的基础知识。

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

能发生“A-U、U-A”碱基配对方式的结构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细胞周期中周期性消失和重建的是④中的核膜和核仁③不会,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3.苋菜叶片细胞中除了叶绿体含有色素外,液泡中也含有溶于水但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花青素(呈现红色)。

某探究小组用90%的乙醇提取苋菜叶片中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

层析结束后滤纸条上色素带由上到下

A.第一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叶黄素

B.第二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C.第三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呈现红色的花青素

D.第四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小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层析结果会出现5条色素带,第1条为橙黄色的胡萝卜素,第2条为黄色的叶黄素,以上两种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第3条为蓝绿色的的叶绿素a,第4条为黄绿色的的叶绿素b,以上两种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因为花青素溶于水,提取时如使用90%的乙醇可提取到花青素,同时根据花青素不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和色素分离的原理,纸层析时,划在滤液细线上的花青素几乎不发生扩散,所以第5条应为红色的花青素。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4.为了比较甲、乙两种酶对温度和pH的耐受程度(即保持活性的范围)的差异,科研人员作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酶对温度的耐受程度比乙酶大

B.在pH为6~7的环境下,几乎测不到甲酶活性

C.在任何的环境中,甲酶活性比乙酶高

D.测定对酶活性影响时温度应设为20℃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酶活性曲线的理解。

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分析,乙酶保持活性的温度范围大于甲酶,从曲线趋势看出乙酶和甲酶的温度耐受程度差异明显。

从PH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分析,大约PH小于5时甲酶活性强,PH大于5时乙酶活性强,在PH为6-7的环境下,几乎测不到甲酶的活性,在研究PH对酶活性影响时温度可控制在30℃左右。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5.人皮肤生发层细胞增殖分化为表皮细胞的过程中

A.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保持稳定B.细胞分化程度升高,分裂能力增强

C.细胞遗传信息表达情况发生改变D.细胞逐渐衰老导致个体同步衰老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分化以及衰老的相关知识。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其分裂能力越弱,皮肤生发层细胞增殖分化为表皮细胞后将继续经历生长、成熟、衰老、凋亡等过程,同时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个体的衰老并不是一回事。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

6.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蝗虫组织的细胞分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B.甲、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C.甲、乙细胞中都会发生基因重组

D.甲、乙细胞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模式图的识别及分裂过程中相关知识。

据甲图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存在且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得出甲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据乙图染色体的数目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得出乙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自由组合,评讲中注意根据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数目变化对细胞的分裂方式和分裂时期作出判断,如下图中:

甲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为有丝分裂后期。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7.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离心后发现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

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混合时,大肠杆菌过少B.保温时,时间过长

C.搅拌时,搅拌不充分D.离心时,转速太慢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的相关知识。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如离心时离心机转速太慢导致含有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未完全沉淀而分布在上清液、保温时间太长导致含有放射性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进入上清液、混合液中大肠杆菌过少而使带有放射性的噬菌体未全部侵染而分布在上清液等等。

搅拌不充分会使噬菌体外壳不能与大肠杆菌彻底分离而进入沉淀,该题中的噬菌体外壳无放射性。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8.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都会引起基因突变

B.在没有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一个基因可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

D.基因突变能产生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基因,是变异的根本来源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

基因突变是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可自发产生,随机性表现为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DNA分子上、可以发生在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等等。

而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应称之为不定向性。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9.果蝇灰体对黄体为显性,相关基因E、e位于X染色体上。

用X射线处理一只灰体雄蝇,然后将其与黄体雌蝇杂交,数千只子代(F1)中出现一只灰体雄蝇。

检测发现,这只灰体雄蝇Y染色体上多了一段带有E基因的片段。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亲代灰体雄蝇变异发生在胚胎时期

B.实验结果说明突变具有低频性

C.F1中灰体雄蝇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D.F1灰体雄蝇与黄体雌蝇交配,后代雄蝇都是灰体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及遗传的相关知识。

F1出现一只灰体雄果蝇,此果蝇Y染色体比正常Y染色体多出一段带E基因的片段,Y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而引起的为变异称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该变异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亲代灰体雄果蝇个别精子细胞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数千只黄体雄果蝇中出现一只灰体雄蝇说明生物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F1灰体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eYE,所以后代的雄果蝇全为灰体。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10.某电池厂旁的河流淤泥中的蠕虫对镉有抵抗力。

清除出河底大部分含镉的沉积物后,经过9代繁衍,研究人员发现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是镉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B.清除镉后,环境对相应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减弱

C.蠕虫重新对镐变得脆弱敏感说明出现了蠕虫新物种

D.在清除镉后的9代繁衍中,蠕虫种群发生了退化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选择相关知识。

蠕虫对镉的抗性的产生是镉对蠕虫选择的结果,清除出河底大部分含镉的沉积物后环境对镉的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将会减弱,抗性基因的频率将会下降,从而导致生物进化。

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出现生殖隔离。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1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加

B.与淋巴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髙

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在内环境中被分解

D.人体非特异性免疫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调节的相关知识。

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在突触间隙中被分解,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组织液。

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12.—个幼儿垂体受到损伤,不可能引起

A.抗寒能力减弱B.血糖升高

C.生长发育迟缓D.尿量增多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

幼儿的垂体受到损伤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使尿量增多,生长激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减少使幼儿的生长发育迟缓,寒冷调节中也会因甲状腺激素的减少而受影响。

血糖调节是神经-体液共同影响的结果,与垂体关系不大。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13.为探究小麦根、芽对生长素敏感性的差异,某生物兴趣小组以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萌发的小麦种子,8天后分别测定小麦幼苗根、芽的长度,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NAA浓度/ppm

10

1

0.1

0.01

0.001

0.0001

0

芽长/cm

0.64

4.74

727

6.86

6.74

6.22

5.75

根长/cm

0.63

2.37

5.72

6.60

6.68

6.12

5.97

A.每组实验需处理多粒小麦种子,然后获得根、芽的平均长度

B.促进根伸长的最适NAA浓度小于芽,根对NAA的敏感性大于芽

C.低于最适浓度时,NAA对根的促进效应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

D.0.1ppm的NAA对根、芽的作用效应,体现了NAA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小麦种子根、芽的影响实验为背景,主要考查分析生物数据的能力。

表格中的数据是多粒种子根、芽的平均长度,这样实验结果更准确、更具有说服力。

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

根伸长的最适浓度在0.0001-0.01之间,而芽伸长的最适浓度在0.01-1之间,芽在浓度1时抑制,根在0.1时抑制,在0-最适浓度之间根的促进效应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

两重性应反映不同浓度是生长素类似物对同一器官的不同效应。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14.春季,雄鸟长出鲜艳的羽毛,不断鸣叫,并对雌鸟摆出各种姿态。

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雄鸟感受物理信息,并能发出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

B.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繁衍和种群基因库的发展

C.雌鸟接受信息后,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会增加

D.雌鸟体内性激素含量过髙会抑制垂体的合成与分泌活动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传递等相关知识。

春季,雄鸟感受日照长短的变化(物理信息),通过鸣叫(物理信息)、对雌鸟展示各种姿势(行为信息),信息的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繁衍和基因库的发展,雌鸟接受信息后下丘脑分泌的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使性腺分泌性激素,性激素含量过多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

15.右图为某池塘中部分食物网示意图。

太阳鱼大多时间都在水底觅食,以摇蚊幼虫为主要物。

若在池塘里放养黑鲈鱼(以幼小太阳鱼为食〉,小太阳鱼大都转移到芦苇丛中捕食浮游动物,但生长迟缓,等生长到安全大小后再回到池底觅食。

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随季节变化,太阳鱼的食物来源不会发生改变

B.浮游动物与摇蚊的种间关系有竞争和捕食

C.小太阳鱼转移到芦苇丛中生长迟缓可能与获得能量较少有关

D.太阳鱼粪便中含有第二、三营养级生物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摇蚊可以以浮游动物为食,同时摇蚊和浮游动物又都是太阳鱼的食物,所以摇蚊和浮游动物之间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放养黑鲈鱼后小太阳鱼转移到芦苇丛中,可能因为食物的减少而生长迟缓,太阳鱼粪便中的能量绝大部分来自摇蚊和浮游动物。

随季节的变化,太阳鱼的食物会发生改变。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16.科研人员以抗四环素基因为标记基因,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让大肠杆菌生产鼠的β-珠蛋白,治疗鼠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下列相关实验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A.利用小鼠DNA分子通过PCR克隆出β-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序列

B.用编码序列加启动子、抗四环素基因等元件来构建表达载体

C.用Ca2+处理大肠杆菌后,将表达载体导人具有四环素抗性的大肠杆菌中

D.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筛选出已经导β-珠蛋白编码序列的大肠杆菌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中的相关知识。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让大肠杆菌生产鼠的β-珠蛋白的实验中,可通过PCR技术从小鼠的DNA分子中获取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后,导入大肠杆菌,因为实验以抗四环素基因为标记基因,如果受体大肠杆菌本身就具有四环素抗性将无法鉴别大肠杆菌是否获取目的基因。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17.在克隆奶牛的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A.对提供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奶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B.在体外将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C.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和第一极体

D.使用电脉冲等方法激活重组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体细胞核移植的相关知识。

同期发情处理是在胚胎移植中对接受胚胎的受体所进行的激素处理,目的是使受体具备胚胎生长发育的环境,而本题中细胞核是由供体身体某一部位的体细胞提供,提供细胞质的卵母细胞是从屠宰场已屠宰母畜的卵巢中采集或直接从活体动物的卵巢中吸取,所以无需同期发情处理。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18.下图是酸奶制作的简易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发酵瓶和鲜奶进行无菌处理

B.乳酸发酵菌种和醋酸发酵菌种都属于原核生物

C.保温发酵过程中要适时打开发酵瓶盖放出气体

D.酸奶发酵的适宜温度比果醋发酵的适宜温度要低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简易酸奶制作的相关知识。

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鲜奶中的营养成分将会遭到破坏,日常生活中鲜奶常使用巴氏消毒法。

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无氧呼吸无二氧化碳产生,无需排气。

醋酸菌为原核生物,适宜温度30℃-35℃。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19.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鲜猪血、菜花等动植物材料均可用于DNA的粗提取

B.植物材料需先用洗涤剂破坏细胞壁再吸水胀破

C.DNA不溶于95%的冷酒精而溶于2mol/L的NaCl溶液

D.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人二苯胺试剂后即呈蓝色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相关知识。

猪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如果以植物作为实验材料,需加洗涤剂破坏细胞膜。

在DNA的鉴定中,实验组加二苯胺后需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呈蓝色。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0.下列观点中,不支持“转基因生物存在生物安全问题”的是

A.转基因植物可能扩散到野外变成杂草而破坏生态平衡

B.转基因生物可能成为外来物种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

C.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可能与病毒杂交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

D.转基因农作物需要在一定的水肥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新的性状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的相关知识。

“转基因农作物需要在一定的水肥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新”的性状为支持转基因生物的一方的观点,该方认为转基因生物,尤其是转基因农作物不大可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1.右图表示氧浓度和温度对洋葱根尖细胞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a点相比,b点时与有氧呼吸相关酶的活性较低

B.与b点相比,限制c点有氧呼吸速率的因素有氧浓度和温度

C.氧浓度为0时,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氧浓度不变,a点时适当提高温度细胞有氧呼吸速率可能增大

答案:

ABD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曲线分析能力。

曲线中的C点会随着温度和氧浓度的改变而改变,当氧浓度为0时,洋葱根尖只进行无氧呼吸,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在氧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有氧呼吸相关的酶的最适温度为30℃,则适当提高温度有氧呼吸的速率降低,如果有氧呼吸相关的酶的最适温度为30℃以上,则适当提高温度有氧呼吸的速率增大。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2.腐乳制作过程中,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用盐腌制之前需进行“搓霉”处理,即将豆腐块表面的毛霉搓平,贴在豆腐块的表面,形成“皮”(如右图)。

“搓霉”处理的目的是

A.有利于腐乳成形

B.防止腐乳块之间粘连起来

C.防止腌制过程中杂菌污染

D.留出毛霉在腌制中继续生长的空间

答案:

AB

解析:

本题考查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搓霉”的相关知识。

“搓霉”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毛霉的直立菌丝粘连在一起,同时有利于腐乳成形。

在用盐腌制后毛霉死亡,不再生长,同时盐有抑制杂菌的作用。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3.下列关于血细胞计数板结构和使用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块血细胞计数板的中央平台上有一个计数室

B.血细胞计数板使用结束后,用清水冲洗、晾干

C.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微生物时,需尽量减少微生物的结团现象

D.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微生物时,需先盖上盖玻片再滴加样液

答案:

BCD

解析:

本题考查血细胞计数板使用的相关知识。

血细胞计数板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A错误。

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

血球计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或用95%的乙醇、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

通过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

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清洗直到干净为止,B正确。

利用血球计数板时,微生物不能结团,否则在计数时易出现误差,C正确。

利用血球计数板时,先盖玻片再滴样液,是正确的操作,D正确。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

24.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Ⅱ3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在常染色体上

B.Ⅰ1、Ⅱ4与Ⅲ7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

C.Ⅱ5、Ⅱ6与Ⅲ9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

D.Ⅱ4再生一个孩子,其患病概率为1/4

答案:

BC

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系谱图的相关知识。

因为Ⅱ3不携带致病基因,排除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Ⅰ1、Ⅱ3、、Ⅲ7的基因型均为Aa,Ⅱ5、Ⅱ6、、Ⅲ9的基因型都为aa,Ⅱ4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2。

如果该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Ⅰ1、Ⅱ3、、Ⅲ7的基因型均为XAXa,Ⅱ5、Ⅱ6、、Ⅲ9的基因型依次为XaXa、XaY、XaY,Ⅱ4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2。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

25.下图为利用体细胞诱变育种技术获得抗除草剂白三叶草新品种的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育种过程依据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和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过程①②培养基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比例不同

C.白三叶草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细胞中DNA和RNA种类相同

D.过程③通常采用的筛选方法是向白三叶草幼苗喷洒除草剂

答案:

ABD

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及诱变育种的相关知识。

当生长素含量高于细胞分裂素时,主要诱导植物组织脱分化和根原基的形成,而当细胞分裂素的效应高于生长素时,则主要诱导植物组织再分化和芽原基的形成,B正确。

白三叶草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细胞中DNA种类是相同的,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RNA和蛋白质的种类是有差异的,C错误。

育种过程中用了物理因素诱变,也用了植物的组织培养,A正确。

过程是筛选,D正确。

三、非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6.(7分)科研人员为探究诱导酵母原生质体摄取蚕豆叶绿体的适宜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提取蚕豆叶绿体:

过滤蚕豆新鲜叶片研磨液,对滤液进行A后获得叶绿体,加人2mL0.35mol/L氯化钠溶液,制成悬浮液。

②制备酵母原生质体:

在适宜条件下用2%的蜗牛酶处理酵母菌,获得酵母原生质体。

③诱导酵母原生质体摄取蚕豆叶绿体:

将酵母原生质体与蚕豆叶绿体混和后,在不同温度和pH下用B(化学试剂)处理60min后洗涤。

用显微镜观察,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别

温度

pH

酵母原生质体数/mL

含叶绿体的酵母原生质体数/mL

1

30℃

7.6

760

4

2

37℃

7.6

1100

7

3

37℃

6.0

1250

5

4

37℃

10.2

990

3

请回答:

(1)补全实摔步骤:

A;B。

(2)步骤①中加人0.35mol/L氯化钠的作角是。

(3)步骤②中蜗牛酶的作用是除去酵母细胞的。

(4)实验结果表明酵母原生质体摄取蚕豆叶绿体较适宜条件是。

在适宜温度下,酵母原生质体容易摄人叶绿体与细胞膜的增强有关。

答案:

26.(8分)

(1)(差速)离心聚乙二醇(PEG)

(2)维持叶绿体的正常形态(防止叶绿体吸水胀破)(3)细胞壁(4)温度为37℃,pH为7.6(2分)流动性

解析:

本题以“酵母原生质体摄取叶绿体的条件研究”为背景,考查原生质体及叶绿体的制备方法、诱导生物膜融合的方法及原理,以及相关实验分析能力。

(1)由于酵母原生质体失去了细胞壁的保护而容易吸水胀破,因此,需要选择等渗(或略高渗)溶液(0.35mol/LNaCl溶液)保存原生质体,以保持原生质体的正常形态和活性。

(2)当酵母原生质体成功摄取叶绿体后,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原生质体中有绿色颗粒(叶绿体)。

(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若叶绿体能在酵母原生质体中正常代谢,则该酵母原生质体就可能会由原先的异养转变为自养,最终培育的酵母细胞就可因能自养而独立生活。

评讲中还可进行适当延伸,如当酵母原生质体成功摄取叶绿体后,酵母原生质体长出新细胞壁的时期、如何确定叶绿体能否在酵母菌细胞中长期存在并传递给后代等,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2013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7.(8分)近年来,随着含Cu污染物的排放增加,Cu对植物的毒害与日俱增。

科研人员用水培法研究了Cu对脐橙幼苗的影响,得到下面甲、乙图示曲线,其中气孔导度大小与气孔的开放程度正相关。

请回答:

 

(1)本实验除了通过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通过测定吸收量来计算净光合速率。

(2)实验过程中,培养液的Cu浓度会发生变化,因此需随时将各组的Cu浓度分别调到,这是控制实验的变量。

(3)甲图中A点时,如提高CO2浓度,叶绿体中ATP的含量将。

B点时,如降低光照强度,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

A→C净光合速率发生如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4)0.1μmol·L-1的Cu处理使脐橙叶片净光合速率大于对照,根据乙图曲线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此外,研究表明低浓度Cu还能促进叶片光合色素的形成,有利于。

答案:

27.(8分)

(1)二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