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55629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叙述不确切的是(  )

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来维持的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下图表示使

人体获得免疫力的两种方法。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②获得免疫力比较好

B.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D.采用方法①可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3.下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抗体能够与

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D.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4.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

把切下的燕麦尖

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

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

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该实验证明了(  )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

5.如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A.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④

6.果实

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7.植物生长素具有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性。

下列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  )

A.在自然状态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圆锥形

B.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总是向地生长

C.置于窗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朝向窗外生长

D.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会促进双子叶杂草的生长,浓度过高则会杀死双子叶杂草

8.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探究的问题:

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B.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

C.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D.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

9.甲图

表示燕麦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B.图乙中a、b两点的生长素浓度都小于10-8(mol/L)

C.丙图A段产生生长素,只能向B段极性运输而不能横向运输

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则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

10.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牛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某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④⑤D.③⑤

11.据统计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9%,然而人口数量仍增加了127万,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严格的人口政策B.性别比例失调

C.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12.下图表

示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  )

13.下图是某种动物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增长曲线

B.图中d点表示环境的最大容纳量

C.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是a点

D.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14.有一种紫腹巨蚊处于幼虫状态时,专以

毒蚊幼虫

为食,当它发育成成虫后,又以吸食竹类植物的叶汁花浆为生。

紫腹巨蚊与毒蚊幼虫、竹类植物的关系是(  )

A.竞争、捕食      B.捕食、竞争

C.都是捕食D.捕食、寄生

15.右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16.在裸岩上发生的演替过程中,苔藓之所以能代替地衣,是因为(  )

A.苔藓能进一步使岩石分解,使土

层加厚,有机物增多

B.苔藓比地衣的进化地位高,适应性比地衣强

C.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

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D.苔藓比地衣需要的有机物少,更适合于在裸岩上生存

17.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

B.河流因为堵塞而成为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

C.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

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有需氧型和厌氧型

两类

19.下面是我国北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②图中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③蛇处于不同营养级

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③D.①④

20.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是(  )

A.光能→化学能→热能   B.热能→光能→化学能

C.化学能→光能→热能D.光能→热能→化学能

21.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储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

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2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0kJ

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23.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实现“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以下关于“低碳”和碳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会导致生物圈的碳循环受到阻碍

B.现代工业迅速发展,短期内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导致了生物圈碳循环失衡

C.尽量减少塑料袋使用量,遏制白色污染是转向“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

D.“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模式向“原料—产品—原料—产品”模式转化,有助于减少废料处理的能耗,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24.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a→d→e→b

D.e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a

25.下列关

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C.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替代

D.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

A.“温柔陷阱”—捕虫草“绝技”:

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

B.“臭名昭著”—野生海芋:

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

C.“我最闪亮”—孔雀开屏:

鸟类的求偶炫耀

D.“我的地盘”—美洲猎豹:

撒尿标

记自己的领地

27.下列有关负反馈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

B.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28.下图所示为某同学制作的小生态瓶,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瓶的组成成分虽比较简单,但其群落仍存在垂直结构

B.生态瓶中生物种类稀少,没有食物链存在

C.为了保证生态瓶的正常运转,瓶内浮萍、金鱼藻、螺蛳和虾的比例应适中

D.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该生态瓶会更稳定

29.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依次是(  )

A.CO2、SO2、氟利昂    B.SO2、CO2、氟利昂

C.氟利昂、CO2、SO2D.CO2、氟利昂、SO2

30.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

下列体现了间接价值的是(  )

A.

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

B.科学家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

C.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

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材料

二、非选择题(共计40分)

31.(每空1分,共计9分)下图为组成生物多样性的3个层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圈内所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________以及各种各样的________,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在[Ⅰ]________、[Ⅱ]________、[Ⅲ]________3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3)在“蒲公英

→麻雀→蛇”这条食物链中:

①蒲公英可以作为工业原料,蛇可以作为制药原料。

以上可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价值。

②在上述食物链中,麻雀数目的增多,导致蛇的数目也增多,但蛇增多后,麻雀数目受到抑制。

这种内在的调节作用属于________,同时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价值。

32.(每空1分,共计7分)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密度长期在一定幅度范围内波动,保持动态平衡。

后来在时间T点,对森林施放了一种邻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杀虫剂,这一生态系统

就发生了变化,如下图所示:

(1)施放化学杀虫剂后,甲昆虫密度上升的原因是其__________,乙昆虫密度下降的原因是其_

___________________。

(2)施药前,该生态系统保持________的状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稳定性;施药后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预测施药后相当

长的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

和森林光合作用产量会发生怎样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稳定性。

33.(每空1分,共计7分)下面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

图中A、B、C代

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是百万千焦。

已知该生态系统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

请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这部分能量是_____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_______。

(3)由

图可知,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

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____________消耗;②上一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____________;③少数能量被____________利用。

34.(每空1分,共计7分)调查种群密度时,对于不同种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差异。

(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________。

某同学在对一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得到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如右图所示(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在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_____。

在取样时应注意的原则是________等。

(2)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________。

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进行调查时,第一

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有标记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约为________尾。

(3)调查甲、乙两草原中所捕获田鼠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________草原的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________草原的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据此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做好防治准备工作。

35.(每空2分,共10分)研究发现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茎枝切段等离体器官均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1)某研究小组围绕生长素和赤霉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得到如图一所示结果。

根据图一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表示赤霉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的调节。

①图示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该过程中________的活性实现的。

②赤霉素与生长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________作用。

 

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ABABDACDADDACD

DCACBAACADDCABAA

2、非选择题(共计40分)

31.(每空1分,共计9分)

(1)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基因 生态系统 

(2)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

(3)①直接 ¢Ú负反

馈调节 间接

32.(每空1分,共计7分)

(1) 抗药性强 抗药性弱 

(2)相对稳定 抵抗力 自我调节 

3)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和森林光合作用产量会逐渐恢复 恢复力

33.(每空1分,共计7分 

(1)111 生产者 

(2)13.5 20 

(3)呼吸作用 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 分解者

34.(每空1分,共计7分)

(1)样方法 8 随机取样

(2)标志重捕法 3200 

(3)乙 甲 

35.(每空2分,共10分)

(1)①IAA和GA均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但IAA的促进效应较GA明显

¢ÚIAA和GA具有协同作用(或两种激素同时存在时,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2)①抑制 酶 ¢Ú协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