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5612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完整版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完整版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完整版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完整版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问题研究.docx

《完整版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问题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问题研究.docx

完整版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问题研究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问题研究

[摘要]农村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发展资金不足一直是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农户虽然是农村经济的最小经济单位,但它却是农村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农村金融的服务对象。

农户资金借贷如同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农户资金借贷游离于官方金融体制之外,长期以来,得不到官方部门的重视,加上资金借贷具有自发性,缺乏外部约束,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等事故,往往会引发连锁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危害社会安定,因而具有很大风险,是官方重点的管制对象。

但另一方面,农户资金借贷确实对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户的生产经营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农户资金借贷的双刃性,以法律形式明确其在金融体系中应有的地位,引导和规范发展其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方面,消除其负面影响,从而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农户资金信贷问题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通过研究农户资金信贷现状,发现农户资金信贷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优化农户资金信贷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借贷农户资金汤原农场

InJiamusiCity,HeilongjiangProvincetheTangyuanFarmFarmersBorrowingofFundsStudies

[Abstract]Ruraleconomicdevelopmentisinseparablefromtheruralfinancialsupport,lackofdevelopmentfundshasbeenamajorobstacletoruraleconomicdevelopmentproblems.Althoughfarmeristheminimumeconomicunitoftheruraleconomyinourcountry,butitisthemainsupplyofruralfinance,Therefore,borrowingbehaviorcharacteristicsandfinancialeffectsofthecountrysidenotonlytopromoteanddeepenthereformofruralfinancialinstitutions,andtoprovidereferenceforthegovernmenttoformulatetherelevantpolicyofagriculturalcredit.Ontheonehand,thefarmersborrowingoutside,theofficialfinancialsystemforalongtime,nottheofficialdepartment'sattention,andborrowingisspontaneous,thelackofexternalconstraints,oncethecapitalchainrupture,oftenwilltriggerachainofadversereactions,seriouswhencanharmsocialstability,thushastheverybigrisk,istheofficialkeycontrolobject.Butontheotherhand,thefarmersborrowingison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especiallythedevelopmentofgrowthanddevelopmentofprivateenterprisesand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tothepeasanthouseholdproduction,privateeconomyhasplayedaconsiderableroleinpromoting.Therefore,wemusthaveaprofoundunderstandingofthedouble-edgednatureoflendingfunds,intheformoflawinourcountryshouldhaveitspositioninthefinancialsystem,toguideandstandardizethedevelopmentofitsconducivetoeconomicandsocialaspects,eliminateitsnegativeinfluence,soastobetterpromotethefurtherdevelopmentoftheChineseeconomy.Atpresent,China'sruralcreditproblemsstillmanyproblems.Inthispaper,theconceptandthepresentresearchstatusofruralcreditproblems,foundthefarmercreditproblemsinourcountry,andputforwardsomesuggestionsfortheoptimizationofagriculturalcapitalcredit.

[Keywords]RuralFinanceRuralLendingHonseholdYubaraFarm

 

目录

引言1

一、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的概况2

(一)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的现状2

(二)佳木斯市汤原农场资金借贷的使用3

二、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存在的问题3

(一)自发借贷影响利率浮动3

(二)农户资金使用情况不合理4

(三)农户借贷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4

三、影响佳木斯市汤原农场资金借贷发展的因素4

(一)农户借入资金规模影响农户的收入4

(二)农民借入资金影响农户生产经营5

(三)农户借贷资金利率影响农民借款金额5

四、针对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问题具体的解决措施5

(一)建构相关法律以规范发展现有农户资金借贷的活动5

(二)建立规范的农户资金借贷监管制度6

(三)多样化地解决农户资金借贷出路7

结论10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引言

随着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和农户经营的多元化,农户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强烈。

但由于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上的缺失和压抑现状,农户的资金需求难以获得良好的信贷服务和支持。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户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

由于农村正规金融组织的缺失,使农村资金的供给困难进一步加剧,这为农村民间借贷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空间。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已成为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主要问题。

金融抑制主要是围绕农村正规金融部门而言,既有正规金融部门资金供给短缺的原因,也有对该部门资金需求不足的原因。

农村金融抑制有三种表现形式:

供给型金融抑制、需求型金融抑制及供需结构型金融抑制。

供给型金融抑制主要是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少,资金量小,供给总量不足;需求型金融抑制由于商品化、货币化程度低,贷款难及农村民间金融“挤出效应”等,造成对正规金融的有效需求不足:

供需结构型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以存贷款业务为主,其它业务较少。

综合以上问题,针对农户资金信贷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康正平对于农户资金借贷利率与期限问题研究进行了系统并且有深刻的分析,认为农户资金借贷的期限偏长,而范大路认为,借贷期限有长有短,应以短期借贷为主。

大多数学者的意见是农村资金借贷的期限会比正规金融机构偏长,但具体时间的长短应视借贷的性质而定。

在求情与友情基础上带有互助性质的借贷往往不规定具体的还款期限,因而归还时间有长有短;而赢利性质的借贷往往有严格的还款期限,但期限还是较长。

温铁军等认为,虽然农村也有无息与低息借贷行为,但高利贷现象十分严重,高息的借贷行为普遍存在。

对我国农村农户资金借贷的发展现状与特征的研究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

一是从农户借贷发生频率、借贷规模、资金来源和用途以及借贷利率、期限、借据、抵押和担保等方面对农户借贷方式进行描述;二是从农户家庭收入、户主的文化程度、年龄等个性因素和特征,对农户的借贷动机进行分析。

关于农户资金供给与需求广泛存在的原因温铁军从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人手,认为由于现阶段存在着农业成本上涨、乡镇企业离农倾向、乡村债务问题突出等问题,再加上长期存在的两个基本矛盾——“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矛盾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基本矛盾,导致农村资本的高度稀缺。

而何广文认为信贷管制的解除并没能给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扩张带来和熙春风,大多数农村信用合作社均受到资产质量低下的困扰,为减少贷款风险,优化信贷资产增量结构,要么“惜贷”,要么提高对贷款对象的质量要求,要么片面强调贷款抵押和担保,使信贷投向“嫌贫爱富”。

一、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的概况

(一)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的现状

通过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借贷资金来源机构在2012年农户在其所借贷金额进行调查得出如下数据,见表1:

表1:

2012年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借款机构各项存贷款单位:

万元

中国人民银行佳木斯支行

佳木斯农村合作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佳木斯市支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各项贷款

10106.011

94432.22

56461.67

34231.30

各项贷款

43234.92

40094.67

87865.90

65342.65

不良贷款

766.86

967.21

7865.60

6543.76

各项收入

34259.44

4480.31

3544.87

2345.23

营业支出

4545.19

3981.50

7675.54

5324.76

实现税前利润

8765.19

6541.50

76545.54

65474.90

从调查的农户借款问题来看,根据农村观察点的数据显示,农户资金借贷的数量在近几年的时间内有较大的增长,但农户从银行等正规机构得到的贷款比重下降,因此可以说民间借贷在正规金融无法满足农户资金需求的情况下,起到了很重要的替代和补充的作用。

总的来看,农户借贷资金中,民间借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规金融很难完全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农户存在着贷款难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活跃,农民对贷款的需求也在增加。

但是,由于目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村信用社贷款的范围和额度的限制,使很多农户对资金的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补充形式,为农民的资金需求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从这个角度上看,民间借贷在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随着农村对资金问题的需求,银行,信用社等一些金融机构对关于农户资金供给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借贷行为的农户比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农户借贷规模较大,而且大额借款利率更高,往往引起纠纷。

农户有强烈的融资需求,并且呈上升趋势,但是农户的资金需求并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农户贷款难问题突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贷款权上收,出现只存不贷现象,是造成农户贷款难的主要原因。

农户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信用社难以担当支农主力军的角色。

户借贷资金使用投向既有生产性用途也有生活性用途,但用于生产性的比重较小。

我通过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农场15个农户进行调查问卷,对农户借贷的来源渠道、资金用途、行为方式进行了研究,传统农户借贷非常普遍,借贷资金更多用于家庭消费和非农业生产。

政府和农户之间不对称的权利结构论述了农户的金融需求特征,认为农户的融资次序就信贷支持而言,先争取农贷,再谋求民问熟人借贷,最后是高利借贷,农户所需要的是一个多层次,梯度化的农村金融制度,政府有责任提高农民的收入,培育他们的金融需求。

(二)佳木斯市汤原农场资金借贷的使用

本次调研我们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来获取有关资料和信息。

对银行信贷供给这部分资料,我们主要通过对中国人民银行佳木斯支行、佳木斯农村合作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佳木斯市支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走访来获得;对民间借贷发展状况和农户资金借贷需求这部分资料,我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并通过和部分农户的走访来获得。

实际调研中,我们向当地15户农户发放了调查问卷。

在调查所所收集到的结果中,我们得知农民借贷款的用途,见表2:

表2:

农户的借贷资金的用途

借款用途

建或买房

升学

嫁娶

生子

治丧

农业生产

非农业生产

日常生活

不清楚

发生人次

3

2

2

5

2

1

二、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存在的问题

(一)自发借贷影响利率浮动

银行,农村信用社的利率根据我国的利率政策在一定区间内浮动,而农户资金借贷的利率是根据资金的市场供求关系:

由借贷双方自发制定的。

由于农户资金借贷大都发生在农民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情况下,因此利率水平通常高于银行同期利率,不利于一些城乡的金融机构对市场资金利率的统一管理,弱化了利率杠杆调控资金供求关系的能力,从而影响了利率政策的全面有效地贯彻实施。

在对15户农民和存贷机构的调查结果中我们了解到了农户资金借贷利率的分布情况,见表3:

表3:

佳木斯市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利率分布

无息

1分

1.5分

2分

2-3分

借款案例

42

12

16

6

2

%(利率)

53.9

15.3

20.5

7.7

2.6

注来源:

调查

(二)农户资金使用情况不合理

农户资金借贷由于农民借款往往具有盲目性、随意性、自发性和隐蔽性,目前又不受各种政策法规的限制,逐利性很强,并不注意其投向与社会效益,造成资金流向往往偏离产业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

举个例子,目前,大量农户借贷资金盲目投入金融机构正在限制的过热行业,造成了农户资金的不合理利用。

活动的隐蔽性与政府监管的困难农村民间借贷活动是通过各种形式以隐蔽的方式活跃在农村中,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因而政府难以对之进行有效的调控与监管。

此种情况下,一些农村机构业务经营存在着不规范情形。

如高息揽存、盲目贷款,进而扰乱金融秩序,破坏金融安全;还有一部分借贷采取口头约定、立字据等简单形式,这成为众多法律纠纷的根源;更有甚者,因借贷发生纷争或为讨回借款而酿成流血事件,威胁到社会的安定。

当然,除了这三点外,应该说,当前城乡正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恶化、经营效益差、风险增大,这从一个侧面看也与民间借贷的大量存在有关。

(三)农户借贷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许多农户从民间所借资金的利率水平一般都比银行同期利率高,农户高息负债后,资金的支出进一步增大,降低了农户获得利润的空间,收益率比较低容易形成资金使用的恶性循环,影响农户对生产活动未来发展,从而加重农户负担。

此外,农户资金借贷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管理,其盲目性、不规范性、不稳定性等缺陷容易引起借贷双方的纠纷,债务人如果不按时偿还贷款,债权人很难通过正常的法律手段追回损失,而且没有完善的保险机制对债权人的损失进行补偿,债权人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三、影响佳木斯市汤原农场资金借贷发展的因素

(一)农户借入资金规模影响农户的收入

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首先,农户资金的借贷主要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的熟人社会里面,放款人对借款入的经济状况、偿还能力有充分的了解,信息比较对称。

那些收入越高的农户,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从民间借入资金的可能性就越大。

低收入农户获得资金的难度要比高收入的农户大,特别是大额现金借入。

低收入资金农户需求要比高收入农户强烈,但能获得的资金数目没有高收入农户多。

其次,高收入农户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会加大其生产经营的投资力度,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必然会从民间借入大量资金。

反过来,农户资金借贷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其收入的增长速度和增长潜力,与其收入的增长基本是是同趋势变动。

(二)农民借入资金影响农户生产经营

在所有因素中,农户年生产经营性支出是影响农户民间借入资金规模最重要的因素,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农户生产规模越大,其借入的资金数目也越多;反之,农户生产经营规模越小,其借入的资金数目也越少。

(三)农户借贷资金利率影响农民借款金额

农户资金借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互助形式民间借贷,以无息为主,主要用于生活性支出;另一种是有偿的,需要支付利息,主要用于生产经营。

从而使得民间借贷有两种利率水平:

零利率和当时农户借贷市场利率。

从借款人角度分析,利率水平对农户借入资金规模有正向影响。

首先,以生产经营为主的有息借贷与以非生产性支出的无息借贷相比,生产性借贷所涉及的资金数目往往要多于非生产性借贷的资金数目。

其次,农户资金需求仍然比较强烈,在样本农户中有一半以上的农户都有借入资金需求,并且这部分农户中绝大部分已经从民间借入资金,在无法满足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农户愿意以有偿的方式借入资金,从而加重了有息借贷的比重。

最后相对非生产性借贷而言,生产性借贷因为存在预期收益。

农户可以承担大额的有息资金借贷:

而非生产性借入资金的偿还需要从其他收入中抽取,农户尽量以额小无息的方式借入。

四、针对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问题具体的解决措施

(一)建构相关法律以规范发展现有农户资金借贷的活动

在立法上,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相关立法经验,在民法中增设农户资金借贷部分,同时,在金融法律制度中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现有农户资金借贷组织及其行为规范化。

小额信贷发放前的信息搜索成本和贷款发放后的管理成本都很低,各种开支都很小,可以大量的节省交易费用,并且所发放的对象大多为周边农户,对农户的信息了解比较充分,在贷款项目的收益,风险评估上比较方便,基本不存在回收风险的问题。

发展小额信贷,能够有效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

目前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已经开展了小额信贷业务,并初见成效,应进一步完善并深化业务的开展。

1.要在法律上明确区分现有农户资金借贷的合法成分与非法成分

对其分别准确定义,明确合法民间借贷的活动内容和范围,从法律上予以保护;比如,无真实借贷内容、以诈取他人钱财为目的、收取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高利息、对抵押品提出不当要求等借贷活动,均要以法律形式明令禁止。

2.保障农户资金借贷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

对农户资金资金借贷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交易方式、合同要件、借贷最高额、利率水平、违约责任和权益保障等方面,也都要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确,从而使农户资金借贷活动和形式都具有法律效力,结束其地下活动的历史,走上规范发展之路。

(二)建立规范的农户资金借贷监管制度

金融监管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机构有充分的清偿能力,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

对农户资金借贷的监管,就是要规范农户资金借贷的活动,保证农户资金借贷资金的良性流动,防范农户资金借贷风险,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在农户资金借贷监管主体的选择上,应该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为监管主体,两者合理分工,共同合作,有效监管农户资金借贷。

对农户资金借贷的政策应由单方面打压向疏堵并举方式过渡具体而言,就是在赋予农户资金借贷以合法性地位的基础上,实行“疏”、“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民间金融组织逐步演化为规范化运作的金融机构。

所谓“疏”,就是制定完备的法律和政策,对其经营基本原则做出明确规定,特别是应对这类机构的组织形式、财务制度、经营业务范围、进入与退出金融活动,分门别类地制定出标准详细的法规,并加强监管、督促使之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根据市场规则参与竞争,健康成长;注意适度放宽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同时还应加快建立民间金融发展的风险防范与预警系统,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保证其高效运营。

至于“堵”,就是堵住农户资金借贷的负面影响,通过各种措施,加大正规金融机构的支农贷款力度,增加涉农投入,解决农村地区资金供给总量不足问题。

确定汤原农场农户资金借贷监管制度的监管对象我国农户资金借贷监管制度的主要监管对象是合规农户资金借贷机构,包括新设立的新型合规农户资金借贷机构和规范化改造后的农户资金借贷组织。

农户资金借贷这种形式之所以问题较多,不是因为这种经济形式本身有问题,而是监管部门没有对其进行应有的监管。

过去不断地把国有大银行纳入正规的监管系统,而对农户资金借贷则是让其自生自灭,或者一出问题,就对其进行清理、整顿或取缔。

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户资金借贷中出现的问题,恰恰是政府监管当局视为非法、围追堵截和取缔的结果。

在一个天天面临制裁的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比正常情况要严重得多,由此而引起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更加严重。

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应重视事前的审慎防范,而不是事后的处罚;重在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当好“裁判员”,而不是充当“消防队”。

民间借贷现象本身就说明市场是有多种形式和层次的,既然现阶段正规金融机构尚不能满足农户的借贷资金需求,那么对于自发形成的农村民间借贷,应视其行为及产生的后果区别对待。

对于农户之间完全互助性质的无息或象征性的低息借贷,没有禁止的理由;对于高利息的、超高利息的借贷,由于其扰乱了农村金融市场正常的资金流通秩序,并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且容易滋生食利阶层,应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对于法律规定利率范围内的有息借贷,由于体现了市场中正常的供求关系,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市场中资金供求的平衡,也应给予鼓励,但是要注意对其所采取方式的引导和改造。

应从制度上给予其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通过必要的制度创新,将那些己有一定规模,运营和管理比较规范,愿意接受国家金融监管的民间借贷活动合法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作用。

(三)多样化地解决农户资金借贷出路

1.改造城乡农户资金借贷组织的对策建议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

应该借鉴台湾合会契约法典化的经验,尽快从法律上为具有积极效应的民间借贷组织定性,明确其可以从事的活动内容和范围等问题,解决相关法制建设空缺、滞后、模糊、矛盾等问题。

鉴于民间借贷能够以很高的借贷价格吸收未被充分吸收的家庭储蓄,其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有金融机构的不足,对于民间借贷繁荣的沿海发达地区,可以考虑将当地发展良好的民间借贷组织纳入政府监管,剔除负面成分,保留其积极成分,不断完善其组织结构和管理,逐步改造成目标定位于中小企业和农户的新型合规民间借贷机构。

民间借贷毕竟存在高风险,当发生金融动荡这种外部性很强的公共产品时,则必须以市场退出来处置。

因此,对于带来负面效应,造成社会不稳定的的民间借贷组织,相关监管部分要依照新建立的法律法规,予以坚决禁止和严厉打击,决不姑息。

农业产业风险大、农户收入水平低,导致农户借贷时缺乏有效的担保和抵押,以及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不能及时有效的获得相关的信贷方面的信息,还有的农户信用观念不强等等,这些都是限制农户取得贷款的重要原因。

因此,对农业的税收政策、对外贸易政策、农产品流通体制、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等多方面进行配套改革使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应提高:

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和信用观念培养,清除农户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障碍,使其更方便、快捷的接触到金融信贷,获得所需资金。

应该说,以上几方面是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