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5515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下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下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下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下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下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下第四单元教案.docx

《四下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第四单元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下第四单元教案.docx

四下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战争与和平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选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和两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局势、表达对和平渴望的课文。

《夜莺的歌声》赞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儿童的智慧和勇敢。

《小英雄雨来》赞扬了我国抗日战争中少年儿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地精神品质。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表达了一个孩子对和平的呼唤。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表达了对和平的希望和企盼。

“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口语交流中召开新闻发布会,说说自己了解道德国内和国外的新闻。

“习作”安排的是看照片,联系照片的人和景,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本单元语文活动,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

二、学情分析

中年级学生已有初步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应在指导学生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上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引导学生链接教材以外的丰富材料。

三、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字新词。

2、正确读写生字新词,理解重点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过程与方法

抓重点句子理解思想感情,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真切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激发他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13夜莺的歌声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等词语。

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前置性作业:

1、将课文读五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自学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请查字典,并在书上作批注。

给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注音,各组两个词。

3、针对课文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用现有的识字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文中的生字,理解新词;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一、揭题解疑,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

1、谈话引题,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二、设置提纲,学生自学

1.学生略读。

自由读课文,读通语句。

2、自学生字新词。

3.自己试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找出描写小夜莺的句子。

体会小夜莺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幺事情?

三、组织全班学生讨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划分段落层次.

4、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交流读后印象。

四、自学反馈,精讲点拨

过渡:

是呀!

读罢课文,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形象便清晰地跃入我们的脑海。

那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捕捉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呢?

下面,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这些地方。

1、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

2、研读重点句子。

A、要求: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夜莺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

新课标第一网

B、形式:

先自读自想,再与同桌交流。

五、练习、检测

做《长江作业本》中的“基础练习窗”。

六、拓展提高

(一)、师生总结,畅谈收获。

(二)、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

第二课时

前置性作业:

1、熟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夜莺的句子。

2、体会小也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目标:

通过抓重点句子来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一、揭题解疑,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

1、听写生字词语,默读课文。

2、出示学习目标:

找出描写小夜莺的句子。

体会小夜莺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设置提纲,学生自学

1.学生略读。

自由读课文,读通语句。

2、自学生字新词。

3.自己试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找出描写小夜莺的句子。

体会小夜莺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幺事情?

三、组织全班学生讨论。

四、自学反馈,精讲点拨

(一)交流句子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种新的劲头唱起来。

2、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炎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3、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4、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

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

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5、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桔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

(二)交流感受。

1、先由一名学生谈自己的理解,重点是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其他同学听后补充。

2、指导朗读,通过读来反映自己的理解。

指导朗读时,除上述1、6句外,不要只孤立地读一个句子,可将前后对话连起来读,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

3、朗读升华

过渡:

刚才,我们一起讨论了几个句子,通过讨论,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是呀,越读我们越感到小夜莺真是机智、勇敢。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受分成小组,分角色读读全文。

4、组织全班性的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对话片断。

五、练习、检测

1、练写生字,读写、读记“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2、跟家人讲讲小夜莺的故事。

板书设计:

13夜莺的歌声

孩子诱夜莺叫(鬼子个数)

德寇情报

游击队员歼杜鹃叫(机关枪数)

教学反思:

在学生学完全文后,我再让学生把每个部分的内容当作我们平时看电视剧的剧情一样,一部分代表一集,让他们合作表演整个故事,这样学生学习兴趣高,从他们的表演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把故事的情节了解的很熟了。

然后我布置他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周围的人听一听,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14*小英雄雨来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晋、冀”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芦苇、苇絮、打扮”等词语。

能力目标:

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含义。

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情感目标:

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学习重难点:

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前置性作业:

1、将课文读五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自学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请查字典,并在书上作批注。

给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注音,各组两个词。

3、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你觉得雨来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谈话导入新课

2、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了解阅读的要求,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设置提纲,学生自学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

2、一部分一部分再读课文,读后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每部分主要讲什么。

3、再读课文,读后想想说说: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组织全班学生讨论。

欣赏英雄本色---理解最能突出雨来英雄本色的句子。

四、自学反馈,精讲点拨

1、反复朗读相关句子,看看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抓住重点句子,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一句)

3、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

五、练习、检测

做《长江作业本》中的“基础练习窗”。

六、拓展提高

回味英雄本色---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1、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2、提供其他的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或学生自选小英雄的故事,组织学生阅读,准备召开“小英雄故事会”。

板书设计:

14小英雄雨来

一、游泳本领高

二、上夜校念书

雨来三、掩护李大叔

四、与鬼子斗争

五、有志不在年高

六、机智地逃脱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将“英雄”一词贯穿全课,围绕英雄提出两个问题:

第一、从哪些地方体会出雨来的英雄气概?

第二、他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英雄气概?

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内容比较集中,教学思路很清晰。

在讨论第一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注意抓住一些关键句子,让学生想,让学生谈。

如“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可让学生想象:

雨来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后讨论: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于日本鬼子做斗争的部分,引导学生找到雨来被敌人四次逼问时的表现的句子,让学生深入课文了解心目中的小英雄,并结合课文插图,体会他的机智勇敢、爱国精神。

学生也是乐此不疲。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等词语。

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学习重难点:

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前置性作业:

1、将课文读五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自学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请查字典,并在书上作批注。

给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注音,各组两个词。

3、了解这封信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用现有的识字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文中的生字,理解新词;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试着说一说;

一、揭题解疑,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

1、同学们,我们都在和平的环境里生活着。

可是,你知道吗?

这样安定的生活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2、多媒体配乐播放战争场面及战争中人们的悲痛与无奈。

3、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过渡:

是呀!

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他们无时无刻地在祈盼和平的降临,因为生平意味着生的希望,意味着能心情享受阳光。

同学们,今天教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近一位中国孩子,一位曾经被战争夺去父亲的生命、饱尝推动亲人痛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位孩子内心的呼声吧。

(出示课题)

二、设置提纲,学生自学

1、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读完后想想:

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它着重写了什么?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请同学们重点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想一想:

这几段话中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请找出来,再谈谈自己的体会。

三、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集体交流:

哪些地方让自己的印象最深刻?

交流时,要特别关注下列语段,并按语段后的教学步骤,指导学生体会。

四、自学反馈,精讲点拨

(语段: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父亲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

他说:

“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1)爸爸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2)雷利写信时想起爸爸那觉悟的目光和坚定的话语,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应怎样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3)指导朗读

(语段: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啊!

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全世界都听见,他呼唤的是:

和平!

和平!

和平!

朗读这段话,一边计一边想:

读着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如果当时你面对些情景,会有怎样感受?

指导朗读。

(语段: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

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1)哪些同学对这段话的印象最深刻,谈谈自己的感受。

2)“本来……却被”,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5、对于在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的父亲,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生齐读“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6、怎样理解“卓越”“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五、练习、检测

伴随着音乐,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再次缅怀用生命保卫世界和平的爸爸,齐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前置性作业:

1、学习课文,体会”世界并不太平“。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醍醐作者表达的情感我。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体会”世界并不太平“。

过程与方法: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新词。

同桌互相检查。

2、设置提纲,学生自学

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缅怀被战争夺去生命的父亲吗?

你是从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知道的?

三、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五、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

这几段话中哪些句子让你学得最难理解,请画出来。

2、着重理解下列句子: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A你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

B结合课前你们收集的资料,举出具体事例,请你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C过渡: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更是无情的。

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和平之花”就容易被摧残。

难怪作者会说——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不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3、战争给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灾难,那些深爱战争苦难的孩子,他们过着怎能样的生活呢?

我这儿有一份资料,大家可以小声地读一读。

(出示数据资料:

在过去10年里,200多万儿童在战争中被杀死,另有600万儿童受伤,100万儿童成为孤儿。

87个国家的儿童生活在6000万枚地雷的阴影中。

每年陆续有1万名儿童成为地雷的受害者。

目前世界各国约有30万男女少年和儿童在军队中当“儿童兵”,许多人还不到11岁。

4、读了这份资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5、(出示难民儿童画面)战争中的孩子,饱受着战火的煎熬,阳光般的年龄却承受那么多的不幸,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6、成千上万的儿童因为战争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本来应该拥有的幸福和欢乐。

正因为这样,作者在文章最后发出强烈的呼吁。

鼓励学生反复朗读最后一段,边读国体会作者的情感,边读边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自学反馈,精讲点拨

1、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下这封信。

那么,我们能够做点儿什么呢?

2、从大家的发言中,我能感受到你们以地和平的期盼。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的这段话,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3、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最后一段。

五、练习、检测

做《长江作业本》中的“基础练习窗”。

六、拓展提高

短暂的40分钟的课堂让我们无法停止对和平的呼唤。

“和平、和平、和平”的心声永不停息。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也可以召开“制止战争,保卫和平”的主题班会。

因为,让和平永驻人间不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更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愿!

板书设计: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悲痛——父亲在维和行动中牺牲

忧虑——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熟读课文,认识4个生字。

能力目标:

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

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

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前置性作业:

1、将课文读五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自学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请查字典,并在书上作批注。

给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注音,各组两个词。

3、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你觉得雨来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谈话导入新课

2、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了解阅读的要求,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设置提纲,学生自学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读读想想:

了解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2、交流:

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四、阅读示范

(根据对学情预测,学生可能对“这究竟是为什么”的呼唤不理解或感悟不深刻。

因此,可选择学生最熟知的对“夜空”的描写一节,指导学生阅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默读第三节,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

夜空本身应该是什么样的?

而正在经历战争的夜空呢?

假若你生活在那个地方,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3、自主阅读

按阅读第三节的方法阅读其余各节。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六、升华总结

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话要说。

宣读“儿童和平宣言”。

阅读选读课文《黄继光》

板书设计: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带来呼唤

战争灾难人类和平

教学反思:

感情朗读是理解诗句的基本手段。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重视了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四个“这究竟是为什么?

”。

通过朗读,让学生们知道,这不仅仅是疑问,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

因此,在朗读这句话时,语气自然是逐句加重,语气中自然含有深深的谴责。

这样,朗读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解又深化了学生的朗读,二者真正起到了相辅相承而又唇齿相依的关系。

语文园地四

学习目标

1、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3、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索然无味都的情感,理解人们对和平的呼唤。

4、提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口语交际

难点:

对比喻句的认识。

教法与学法:

导引法与情境体验法、口语交流法。

前置性作业:

1、搜集与战争相关的影视资料。

2、搜集新闻。

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完成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

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地感受一下吧。

二、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1、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

读准字音。

2、小结学习:

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语的方法。

3、学生记忆“读读写写”的词语。

4、教师听写词语。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这两个句子中带点的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4、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5、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对这些词句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这些句子,而且还用你那充满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用聪明的大脑去思考,可谓一举多得!

语文王国时,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会感受到魅力无处不在,希望你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四、学习“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注意:

读准字音。

2、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3、再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这个成语的故事。

4、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

总结:

流传千古的成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多积累些成语,把这里的成语背下来。

第二、三课时看图写话

教学目标:

看图写话

一、触景生情

1、播放残酷的战争录像,然后定格在书中的那张照片上。

2、启发谈话:

战争给从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看了刚才的录像和这张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二、真情表达

1、指出要求:

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张照片,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2、指导观察和表达

A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

说一说:

图上讲的是什么?

B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去想象:

这个小孩为什么哭?

他的父母在哪里?

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

C完整表达,教师鼓励学生调动已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D在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和想到写下来。

三、课外延伸

师:

同学们,希望你们通过课文阅读、看电影电视、听故事、参观展览等活动,了解更多的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并计给你的朋友听。

第四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训练

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

你们平坦都是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

2、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这些方便、快捷的途径,让我们随时都能了解到车内和办外的新闻,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

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车内外发生的事情。

那就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吧!

二、前期准备

1、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新闻发布会,你们认为做哪些准备工作?

A要选一个灵活、机智、知识丰富、口才突出的新闻发布会主持人、

B发布的新闻要有意义。

C发布的新闻稿要结构完整,简洁明了,能够吸引人。

D作为必面人要对自己所发布的东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E新闻发布人要大方自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感染力。

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总结的这几点对于开好一个新闻发布会很重要,待会儿我们的小小新闻发布会就以上述这五点来作为评比标准,看看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中,哪些同学表现最突出,我们就可以评他为“最佳新闻发布人”,同时我们还要评出今天的“头条新闻”“热点新闻”“最佳新闻”等。

我知道大家都惧了很多的资料,但光会惧资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会整理资料。

现在,我们就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几大块来自由组合,整理一下手头的资料,争取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有好的表现。

2、学生根据“时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日常生活”“其他”“这几大版块自由组合,交流、讨论、整理。

教师巡视指导。

3、召开小小新闻发布会

A.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宣布相关要求。

每个版块的三个代表分别发言。

第人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时间。

B.评价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教师交流、指导。

C.总结刚才新闻发言人的公有优缺点,再次准备。

D.新闻发言人发言。

4、选出“最佳新闻发言人”“最佳新闻”“头条新闻”“热点新闻”等。

5、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

师生总结

1、通过今天的小小新闻发布会,你有一些会么样的收获?

2、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关心国内外大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

像这样的小小新闻发布会我们以后还会经常进行,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种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