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河西区学年中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5034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5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河西区学年中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河西区学年中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河西区学年中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河西区学年中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河西区学年中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河西区学年中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河西区学年中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河西区学年中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河西区学年中考化学调研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河西区学年中考化学调研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B.

读取液体的体积

C.

塞紧橡胶塞D.

稀释浓硫酸

2.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n=8

C.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D.钠元素位于第二周期

3.物质的分类方法很多,你认为下列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A.烧碱、氨水、纯碱都属于碱

B.空气、液氧、矿泉水都属于混合物

C.氯化钠、冰、铁都是晶体

D.塑料、食盐水、橡胶都是绝缘体

4.“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

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因为有高温反应炉,所以反应能耗大

B.“反应分离”中的基本操作是过滤

C.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

D.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若不加二氧化锰,则反应不能发生

C.NH4NO3溶于水会使温度降低,则NH4NO3溶于水的过程只吸收热量

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

6.下列诗句描述的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B.雪融山顶响流泉C.蜡炬成灰泪始干D.吹尽狂沙始到金

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水果腐烂C.榨取果汁D.冰雪融化

8.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A.

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

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中不断加水

C.

向等质量的锌片、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D.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NaOH溶液

9.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10.下表提供了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固体,能够得到140g溶液

B.随着溶液温度不断升高,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

C.60℃时210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20℃,能析出78.4g硝酸钾晶体

D.在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不会溶解

11.下列河南特产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洛阳杜康酒酿造

B.南阳玉雕石刻

C.新郑红枣晒干

D.信阳毛尖采摘

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则两者性质完全相同

B.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则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溶液

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则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为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周期

ⅠA

0

1

1H

1.008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6C

12.01

7N

14.01

8O

16.00

9F

19.00

3

11Na

22.99

12Mg

24.31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3号元素的符号是_____;11号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9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中x为_____.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离子,画出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由1号元素和8号元素组成的阴离子符号为_____;由1、6、7和8号元素组成的盐的化学式为_____.

14.俄罗斯方块你玩过吗?

下面是为你设计的化学俄罗斯方块,请根据示例写出下列“口"中对应的化学符号或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食品包装袋中的“双吸剂”用于防潮和抗氧化,该“双吸剂”是_________,用于食品保鲜的化学反应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取少量“双吸剂”中的物质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少量气泡生成,反应完毕溶液变为黄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化学用语表示。

一个氧原子_____;三个铵根离子:

_____;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_____;已知磷酸钙的化学式为Ca3(PO4)3,则磷酸的化学式为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为了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和MgSO4,从Na2SO3溶液、HCl(稀)、Ba(NO3)2溶液、K2CO3溶液、Ba(OH)2溶液中选择A、B、C三种试剂,按以下步骤实验:

(1)A、B、C三种试剂中的溶质的化学式是A______、B______、C______.

(2)在实验1中,所加的A溶液应该过量,目的是______.

(3)实验Ⅱ中有关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实验Ⅲ中,要得到较为纯净的KCl溶液,所加试剂C应当适量.在此实验中,当试剂加到______的时候,就应停止再加.

18.某同学利用下图微型实验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注射器加入液体后,加热C处红磷。

通过B、C处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现称量该样品15.4g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100g时恰好完全反应。

此时烧杯内的物质质量为111g。

试计算:

碳酸钠中钠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化为最简比)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_g;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详解】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故选项操作错误。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故选项操作错误。

C、在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故选项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

D。

【点睛】

掌握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在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浓硫酸的稀释方法等正确操作图示。

2.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故A正确;B、n=11-2-1=8,故B正确;C、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最外层小于4个电子,易失去,故C正确;D、钠原子三个电子层,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故D错误。

点睛∶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其周期数相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电子,易失去电子,大于4个电子,易获得电子。

3.C

【解析】

【详解】

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烧碱、氨水属于碱,但是纯碱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B、空气、矿泉水都是由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液氧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冰、铁都是晶体,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塑料、橡胶都是绝缘体,但是食盐水是导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解析】

【详解】

A、因为有高温反应炉,所以反应能耗大,不符合题意;

B、在“反应、分离”中发生的反应有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所以分离CaCO3和NaOH用过滤操作,不符合题意;

C、因为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该方法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D、在反应中,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可以循环利用,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解析】

【详解】

A、某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其他气体,如氮气,故A错误;

B、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不用二氧化锰反应也能够进行,只是反应较慢,故B错误;

C、NH4NO3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则NH4NO3溶于水的过程表现为吸热,但硝酸铵溶于水的水合过程是放热过程,故C错误;

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氧气含有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物质溶解的过程发生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扩散的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和分子(或水和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摄,溶液温度升高;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几乎不变。

6.C

【解析】

A、千锤万凿出深山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B、雪融是雪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C、蜡炬成灰泪始干涉及了蜡烛的燃烧,包含化学变化,正确;

D、吹尽狂沙始到金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C。

7.B

【解析】

【详解】

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水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榨取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B。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8.D

【解析】

A.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量相同。

B.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中不断加水,酸性变弱,溶液的pH变大,但不会等于或大于7;C.向等质量的锌片、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镁的活动性比锌的强,所以镁先完全反应,但是镁比等质量的的锌生成氢气多;D.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与酸反应,后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选D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A错误;

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B错误;

C、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含量,故C错误;

D、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焰更旺,故D正确.

故选D

10.C

【解析】

【分析】

【详解】

A、20℃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故100g溶剂能溶解31.6g溶质,能够得到131.6g溶液,错误;

B、由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可以发现规律:

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逐渐增大,错误;

C、60℃时210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20℃,能析出110g-31.6g=78.4g硝酸钾晶体,正确;

D、在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会继续溶解,错误。

故选C。

11.A

【解析】

【详解】

A、酿酒的过程中粮食不断发酵,生成新的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A正确;

B、南阳玉雕石刻的过程中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错误;

C、新郑红枣晒干的过程中,水分蒸发,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错误;

D、信阳毛尖采摘的过程中,毛尖的位置改变了,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错误。

故选A。

12.C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错误;

B、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如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但该物质是盐,故错误;

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则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正确;

D、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因此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的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如盐酸和氧化铁的反应,故错误;

故选:

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

(1)Al3+Mg2+和O2-

(2)7NH4HCO3或(NH4)2CO3(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13号元素的离子符号是Al3+,由8号元素和12号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Mg2+和O2-;

(2)9号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其中X为7,由1、6、7和8号元素组成的盐的化学式为NH4HCO3或(NH4)2CO3。

考点:

化学符号的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

14.2NH4+2个二氧化硫分子

【解析】

(1).离子符号书写:

元素(或根)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电荷数为1时,1不写;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两个铵根离子:

2NH4+;

(2).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2SO2表示2个二氧化硫分子;(3).元素化合价的书写:

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化合价的数值,正负号在左,数字在右。

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可表示为:

15.铁吸收包装袋中的水分和氧气Fe+2HCl=FeCl2+H2Fe2O3+6HCl=2FeCl3+3H2O

【解析】

食品包装袋中的“双吸剂”用于防潮和抗氧化,该“双吸剂”是铁,铁可以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反应生成铁锈。

用于食品保鲜的化学反应的原理是吸收包装袋中的水分和氧气,食品变质是一种缓慢氧化。

取少量“双吸剂”中的物质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少量气泡生成,反应完毕溶液变为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Fe2O3+6HCl=2FeCl3+3H2O,氯化铁溶液呈黄色。

点睛∶铁属于活泼金属,与盐酸起置换反应;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黄色溶液。

16.O3NH4+

H3PO4

【解析】

【详解】

(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一个氧原子表示为:

O。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铵根离子可表示为:

3NH4+。

(3)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可表示为:

(4)已知磷酸钙的化学式为Ca3(PO4)2,钙元素显+2价,磷酸根显﹣3价,氢元素显+1价,则磷酸的化学式为H3PO4。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Ba(OH)2K2CO3HCl完全除去MgCl2 和MgSO4Ba(OH)2+K2CO3═BaCO3↓+2KOH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解析】

【详解】

(1)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可加入Ba(OH)2溶液,MgCl2 和MgSO4均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过滤后,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碳酸钾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再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氢氧化钾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B、C的化学式分别是Ba(OH)2、K2CO3、HCl。

(2)在实验1中,所加的A(氢氧化钡)溶液应该过量,目的是完全除去MgCl2 和MgSO4。

(3)实验Ⅱ碳酸钾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OH)2+K2CO3═BaCO3↓+2KOH。

(4)实验Ⅲ中,加入加试剂C(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滤液中的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盐酸先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无明显现象;待氢氧化钾反应完后,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会产生气泡,当恰好不再产生气泡时,说明溶液中的碳酸钾恰好反应完,就可以停止加稀盐酸;故在此实验中,当试剂加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就应停止再加。

18.2H2O2

2H2O+O2↑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析】

【详解】

(1)A装置中发生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O2↑;

(2)注射器加入液体后,生成氧气后没有加热C处红磷时,磷不燃烧,加热C处红磷,磷和氧气反应,观察到,红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可得出的结论是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23:

6:

24。

4.4;14.9%

【解析】

【详解】

(1)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其中钠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23×2:

12×1:

16×3=23:

6:

24;

(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15.4g+100g-111g=4.4g;

(3)

假设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y,则有:

解得x=10.6g,y=11.7g

故样品中氯化钠质量=15.4g-10.6g=4.8g,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其总质量=4.8g+11.7g=16.5g,故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4.9%。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能用来表示元素的符号是

A.H2O

B.Cu

C.O2

D.C60

2.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

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3.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A.BaCl2B.H2SO4C.Cu(OH)2D.CaO

4.下列离子在pH=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是()

A.Na+、K+、OH-B.Cl-、NO3-、Fe3+

C.Na+、SO42-、NH4+D.Cu2+、SO42-、H+

5.下列物质转化中,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CaCO3

CaO+CO2

B.CaO+H2O=Ca(OH)2

C.Ca(OH)2+2HCl=CaCl2+2H2O

D.CaCl2+BaCO3=CaCO3+BaCl2

6.用尿素溶液来处理汽车尾气,化学方程式为:

2CO(NH2)2+4X+O2=2CO2+4N2+4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NO2B.NOC.N2OD.NH3

7.氧化钙和碳酸钙固体混合物质量为120g,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剩体的质量为84g。

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0%B.50%C.68%D.71%

8.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9.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某种催化剂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根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B.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

7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3:

28

D.丁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10.下列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④化学性质相似B.④的微粒符号为Na

C.③④属于同种元素D.②③形成的化合物为NaO

11.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能源

①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③要牢记“吸烟有害健康”“毒品万万试不得!

①太阳能、核能和天然气都属于新能源

②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③化石燃料是优质的能源来源,不能作为化工资源

C、物质与分类

D、化学与环境

①天然气和海水都属于混合物

②小苏打和纯硫都属于盐

③尿素[(CO(NH2)2]和硝酸钾(KNO3)都属于复合肥

①施用过量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②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更环保

③低碳生活,出行尽量步行或白行车

A.AB.BC.CD.D

12.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6

X

5

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

5

D.X值为28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的原理.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___.乙醇可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__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

14.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Mg(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其中溶液质量和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加入锌粉的质量):

当加入锌粉的质量小于m1时,溶液的质量为什么减少?

_____当加入锌粉的质量在m1~m2g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当加入锌粉的质量大于m2时,向所得固体中滴加稀盐酸_____(填“有”或“无”)气泡冒出。

15.今年比较流行的“自热火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自热火锅”主要由料包和发热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铁粉、铝粉、碳酸钠等)组成,使用方法如下:

请回答:

(1)发热包发热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

(2)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都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起到_____作用。

(3)发热包中若含有0.1molNa2CO3,则其中碳原子为_____个。

(4)自热火锅的内、外盒都由聚丙烯塑料材质制成,使用完毕,应将它们放入_____垃圾桶。

(填字母序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