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学国际交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4324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中学国际交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一中学国际交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一中学国际交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一中学国际交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一中学国际交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中学国际交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第一中学国际交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中学国际交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中学国际交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第一中学国际交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中学国际交流中心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XXX市第一中学国际交流中心建设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市第一中学(简称XXX一中)

三、承办单位概况:

XXX一中始建于1952年10月,原名XX中学,历经三迁,2001年,新校区迁至现新址—XXX市东城新区太平东路1868号。

学校现分为东西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500亩。

新校区即东校区占地近300亩,建筑总面积10多万平方米,设计规模可容纳80个教学班近6000名学生在此就读,学校建筑设计精美独特、配套设施功能齐全。

切实做到了现代数字化网络校园。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XXXX咨询院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等级:

XXX

资格证书编号:

XXXX

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一、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印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二、国家及省市有关政策、法规和文件

三、有关标准和规定

四、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五、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

六、《XXX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二、建设场地和建设条件

三、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四、工程设计方案

五、环保与节能

六、实施计划进度安排

七、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八、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背景

一、XXX市社会、经济概况及教育现状

XXX市是亚圣孟子故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全市17个镇街、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总人口112万。

XXX历史文化悠久。

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有各类文物古迹300余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5处、10个景点。

正在规划中的中华文化标志城主体工程就坐落在XXX境内。

XXX资源能源丰富。

年产原煤4052万吨,约占山东省的28%;电力企业年发电量达213.3亿千瓦时,约占山东省的10%。

XXX交通便利。

京沪铁路纵观南北,新石铁路横穿东西,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等lO余条公路干线遍布全境;境内白马河与京杭大运河相连,水上运输直达苏、沪、浙一带;规划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穿过城区东部。

2010年,在XXX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鲁南经济高地”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市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干事创业,按照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着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XXX市经济呈现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经济总量持续膨胀,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是2005年的2.1倍;财政收入在高基数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财政总收入达到100.7亿元,比上年增长38%,是2005年的2.4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是2005年的2.3倍;收入结构日趋优化,非税收入占比下降到25.6%,可用财力明显增加。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2家,各类特色种养基地发展到61处,获得“三品”认证175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个,创建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2处。

“生态邹东”建设扎实推进,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覆盖率达到28.8%。

畜牧业规模经营比例达到85%。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6%。

累计实施土地复垦项目63个,整理土地8.3万亩,新增耕地1.3万亩。

新型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621家,比2005年净增472家,利税过千万元工业企业达到29家、净增14家;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完成715亿元、144亿元、90亿元,比上年增长23%、65%、110%,均是2005年的2倍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1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是2005年的5.1倍,累计创出2个中国驰名商标、12个山东著名商标和19个全省全国名牌产品。

现代服务业日趋繁荣,商贸流通企业通过改制重组焕发新的活力,新型业态加速发展,义乌商贸城、百大生态园、贵和购物中心等建成投用,改造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示范店暨食品安全示范店”54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9%,是2005年的2.5倍。

金融机构累计投放信贷资金400多亿元,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95.4亿元、贷款余额208.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96.4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219.1亿元、104.2亿元、97.3亿元。

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拆除里彦电厂2台5.6万千瓦发电机组凉水塔,燃煤发电机组及工业锅炉全部实现脱硫运行,全市日处理废水总规模达43.9万吨,白马河水质明显改善,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15倍;实际利用市外国内资金15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

总投资46亿元的国宏化工一期、45亿元的荣信煤化一期、14.5亿元的泰玻三四期、8亿元的意可曼高分子材料一期工程竣工投产;投资47亿元的华鲁生物制药产业园、30亿元的中材集团电子级玻璃纤维及织布、28亿元的山东轻合金工业铝挤压材、21亿元的50万锭百隆色纺、20亿元的鲁南铁合金总厂技改搬迁、14.5亿元的荣信30万吨焦油加氢、2.14亿美元的磷酸铁锂电池、11.3亿元的国宏10万吨DMC、10.6亿元的赛维集团30兆瓦太阳能发电、10亿元的峄化DMF、10亿元的万达煤机综采成套装备制造、7.5亿元的台联电薄膜太阳能、5.6亿元的尤特尔新型生物催化剂等大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项目全部投产达产后,销售收入将在千亿元以上,成为“十二五”期间推动全面转型的重要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税源增长点。

建立新型镇园合一体制,两大园区道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承载能力大幅提升,累计批准入园项目330个,总投资538亿元。

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进度快、质量好。

公路建设累计投资7.15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83公里,比2005年增加1232公里,完成104国道南段拓宽、京福高速公路峄山连接线、华电大道、太黄路等道路建设,群众期盼已久的新济邹路、临菏路即将通车。

水利建设累计投资2.9亿元,西苇水库除险加固、西苇莫亭联合调水等重点水利工程竣工投用,对所有病险水库全面完成除险加固,从根本上消除了安全隐患。

电力建设累计投资3.1亿元,峄山35KV、石墙110KV和北宿220KV变电站建成投用,建成8个电气化镇、299个电气化村。

五年城区共审批开工公共设施、高档住宅、商业建筑总面积969万平方米,高层建筑395栋。

城市建成区面积发展到4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6%。

东城区大发展的框架全面拉开,启动城区11个村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建楼房面积210万平方米,3000户农民群众迁入新居;完成牙山路、平阳路东延、护驾山路北延、普阳山路等道路建设,规划展览馆、唐王河公园、护驾山公园一期、商务中心一期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相继建成投用;会展中心、体育中心、文化中心等一批城市标志性建筑快速推进;泉兴、文博苑、国宏、鑫源等现代化居住小区集中开工建设。

旧城区改造步伐明显加快,完成岚济路XXX西段、104国道北段、峄山路等改造工程,火车站南北货场搬迁、跨京沪铁路城市高架桥、因利河综合治理、“两孟”文化区保护开发等工程扎实推进。

改造背街小巷300余条,完成天然气置换,铺设供水管网28公里、供气管网33公里。

对多年来群众高度关注、影响XXX形象的一些难事硬事,敢于碰硬,敢抓敢管,敢于突破。

一次性平稳取缔1.2万辆非法营运“三小”车辆,出租车实现规范运营;大力度综合整治超限超载,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环境卫生显著改善;对接京沪高铁即将通车,经过积极协调和努力,取消104国道XXX收费站,减轻了群众负担;集中开展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严重破坏邹东生态环境的顽症得到有效解决;社会治安和城市管理监控系统覆盖全城,增设交通护栏1.7万米,完成城区部分路口渠化改造,交通畅通水平明显提升;集中开展小区物业管理整治活动,清除了一批不合格的物业企业,群众生活环境有效改善;实施城乡环卫体制改革,城区实现全覆盖、不间断保洁,农村第一次有了政府聘用的保洁员,统一配置的环卫设施,城乡环境卫生根本改观。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13个镇全面实施驻地环境综合整治,狠抓绿化、亮化和建筑立面改造,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以更大的热情关注民生,以更多的财力投向民生,五年市财政投入民生资金31.7亿元,其中农村民生投入19.7亿元。

每年办好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10件实事。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建成省级示范人力资源市场,累计新增城镇就业6.99万人,公益性岗位安置2900人次,困难群体就业援助6211人,免费为1.5万名农村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

社会保障覆盖面稳步扩大,五项保险参保人数由2005年的40万人次扩大到63万人次。

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36亿元,2万户、3.45万名城乡低保对象生活基本得到保障。

通过各种渠道救助困难群众近6000人次,免费实施白内障贫困患者复明手术2023例,改造农村贫困户危房2400户、11.2万平方米。

建成16处镇街中心敬老院,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9%。

建成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5.5万平方米,解决了1122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城区集中供热实现历史性突破,投资近4亿元,改造邹县电厂4台33.5万千瓦发电机组,新增供热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总供热面积达到520万平方米。

新增城区公交线路11条,通车里程达到153公里,开通101城乡公交线路,每年让利于民1800万元。

完成火车站站台改造,一次性增加客运列车停靠13列,总停靠车次达到31列,首次停靠特快列车,通达城市由430个增加到755个。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万元,年均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54元,年均增长11.8%。

五年累计实施各类科研项目488项,获得济宁市以上奖励204项,申请专利突破2500件,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00多名。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新建改造校舍10万平方米,二实小东校区、八中铁西校区、兖矿一中学生宿舍综合楼建成投用。

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23处、济宁市级规范化学校48处,高考录取人数连年位居济宁市前列,顺利通过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市验收。

成功举办中华母亲文化节和矿山机电博览会,孟府、孟庙和峄山风景区被评为AAAA级旅游景点。

建成13个镇标准化文化中心、589个村文化大院、17处乡村青少年宫、635个农家书屋和576个农民体育健身广场。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有效控制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8建成人民医院新门诊楼、妇幼保健院门诊楼、中医院病房楼,新建改建13个镇卫生院和550个村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6%。

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连年完成省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目标。

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基本完成。

深入开展“平安XXX”建设,大力实施“十户联防、警铃入户”工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日益完善。

群众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健全了群众工作网络体系和服务平台。

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新闻出版、档案史志、地震气象、妇女儿童及人防老龄、民兵预备役等事业都取得新成绩。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显著,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24件、政协委员提案752件,办复率均为100%。

进一步完善政府议事规程,实行重要事项限期督查反馈和月计划月督查制度。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五年精简审批事项115个,建立电子监察系统。

全面推行涉企收费和房地产开发项目“一费制”,建立房地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集中开展“六乱”行为专项治理,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大力实施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搭建公共资源招投标集中统一监管平台,健全完善“财政评审、工程招投标、审计监督”三位一体的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体系,累计节约资金10亿元。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加大了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问责力度。

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建立定期新闻发布会制度。

五年来,我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改革先进市、全国十佳投资创业城市、平安畅通市、食品安全示范市、政务公开示范市、科技进步先进市、质量兴市先进市、食用菌新农村建设示范市、小蘑菇新农村行动“十强市”、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管示范市、社会化养老示范市、计划生育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市、老龄工作先进市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名列第26位。

二、XXX教育工作概况:

XXX市现辖16个镇街、2个省级开发区,面积1613平方公里,总人口115万。

全市现有小学165所、初中29所(含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高中4所、中等职业学校5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学校2所、镇成人教育中心13所、社区教育中心3所、幼儿园146所。

全市在校(园)生133304人,其中小学67439人、初中32977人、普通高中6209人、职业学校6293人、特殊教育学校158人、在园幼儿20231人,在职教职工9744人。

2010年,在X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创建省教育工作示范市为总动力,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荣获“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单位”、“济宁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10年11月,顺利通过了“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市”评估验收。

三、XXX市第一中学基本情况分析

XXX一中原名邹县中学,创建于1952年,现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6余万m2,拥有16万m2的建筑面积和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绿化面积约5万m2。

现有1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868名。

静谧优雅的校园环境,精美独特的建筑设计,现代一流的教育教学装备,人文科学的学校管理,使XXX一中在新世纪跃入了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快车道,七届一次教代会确立了创建山东一流强校、全国知名高中的奋斗目标。

建校55年来,学校拥有国家级、省市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拔尖人才36人;高、中级教师268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69人,雄厚的师资力量,一代代名师的弘文励教,培养了三万多名优秀学子和国家栋梁。

近几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率、本科上线率均列济宁市同类学校第一名;本科上线人数、录取人数连年创学校历史最高纪录,学校教学质量不断跨越增长。

针对严竣的竞争与挑战,依据“单项工作争第一,总体工作创一流”的工作方针,学校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规范管理,人本管理,把学校事业发展和师生充分全面的发展结合起来,构建以人为本的校本管理模式,实现“教师、学生、学校三者一体提升,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管理目标,促进学校发展提速增效,铸就了“天下为己任,规矩成方圆”的校训、“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校风。

学校作为山东省重点中学、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是全国高级中学校长委员会会员学校、山东大学优秀人才输送基地、第19届全国物理奥赛金牌学校,先后获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山东省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食品卫生A级单位、山东社会信誉知名学校等殊荣。

四、项目提出的背景:

根据XXX市发展和改革局《邹发改字【2006】68号》文件精神和XXX市规划局核准的XXX一中总平面图,东校区扩建工程还有一栋国际交流中心未建。

该项目位于一中新校区东北角,设计建筑面积10000m2投资1400万元,该地块土地约10亩,约有5亩学校己办理征地手续,还有4.99亩土地为XXX市兴洲工贸有限公司所有,未完成征地手续。

该地块镶在学校内部,严重影响了一中的整体布局和发展规模,更严重地影响东城区规划布局和附近地区的整体形象。

目前,学校有一处可容纳600人的简陋报告厅,一个级部的大型活动都无法进行。

学校有几十万册图书存放在不具备一图书借阅功能的房间内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现在迫切需要建设一栋集对外交流、高新技术和科技成果展览、学术报告.图书阅览等功能为一体的场所,以解决学校目前面临的切实困难和以后长期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XXX市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

XXX市是亚圣孟子故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和历史脉承。

近年来,在XXX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改革先进市、全国十佳投资创业城市、平安畅通市、食品安全示范市、政务公开示范市、科技进步先进市、质量兴市先进市、食用菌新农村建设示范市、小蘑菇新农村行动“十强市”、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管示范市、社会化养老示范市、计划生育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市、老龄工作先进市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名列第26位。

“十二五”期间XXX市既面临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承载经济转型的历史任务,又要应对各种挑战,全市上下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

总体思路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坚定不移推进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型,突出抓好新兴产业培植、城市扩容提质、高效安全农业发展、服务业倍增、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社会事业全面繁荣六大重点,加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生态靓市、和谐新市”,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而建设XXX一中国际交流中心可以有效的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教育水平提高,促进文化交流从而提升XXX市的文化氛围,与XXX市的地位相匹配。

二、XXX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XXX市作为山东教育强市,开放交流对XXX市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教育面向世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教育国际化首先是一个视野,一个国际的视野,提高教育国际化的水平首先要提高我们的国际视野,站在世界的高度上,面向世界来观察我们的考虑和教育发展,来制定我们改革发展的目标和规划,提升XXX教育的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经常重视和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动向,世界科学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向,通过借鉴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提升XXX教育的总体水平。

XXX一中国际交流中心的建设对XXX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能有力促进XXX教育现代化发展。

三、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XXX市是百万人口的大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

XXX一中作为XXX高中教育的龙头,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需要走出去和请进来,要和国内外知名高校、高中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渠道。

把我市有意向有条件的学生培养成各方面高精尖人才输送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还需要把国内外名师请进来,培训XXX一中的教师和学生,达到学习和交流最新知识的目的。

同时也需要满足国外留学生到我市培训学习交流的需求。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符合国家宏观政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

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

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

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

引进境外优秀教材,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

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服务。

二、符合山东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要求

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推进教育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与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与交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提升我省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围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发展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扩大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领域和地区,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

以高教和职教为重点,稳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加强与境外高水平教育机构的合作,建设一批多层次、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吸收先进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的需求。

”;“提升教育国际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优化环境,扩大规模,使山东成为来华留学生的重要目的地。

到2020年,在山东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达到3万人。

优化留学生教育学科专业,打造一批精品课程,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和层次。

设立山东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

支持我省教育机构和公民创新国际服务与合作形式,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赴境外办学,承揽国际教育服务项目。

充分利用山东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加快推进汉语国际推广山东基地和孔子学院总部国际青少年研修基地建设,扩大齐鲁文化的国际影响,促进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参与孔子学院建设,有条件的中小学协助外国中小学开设孔子课堂。

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第一节项目选址

XXX一中新校区东北角,占地约10亩,约有5亩已办理征地手续,为XXX一中所有;还有4.99亩土地为XXX市兴洲工贸有限公司所有,未完成征地手续。

该地块镶在学校内部,严重影响了一中的整体布局和发展规模,更严重影响了东城区规划布局和发展规模。

第二节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

XXX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16°24'117°30',北纬35°11'—35°32'XXX市东倚沂蒙山区,西临鲁西平原,南襟徐淮要冲,北枕泰岱南脉。

全市地貌类型大体分为低山丘陵和山前倾斜平原两大类。

按地形可分为低山、丘陵、平原、洼地和水面五种类型。

以京沪铁路为界,以东及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区,占总面积的66%,海拔高度大部分在200—300米,山脉自东向西呈规律的展布,构成断续的低山丘陵区,地形复杂,切割强烈。

以西为平原洼地,系山前倾斜平原,占总面积的34%,海拔高度多在40—80米。

二、气象条件

XXX市属暖温带,为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雨热同步,冷热季和干湿季区别明显。

全市年平均太阳辐射总热量120.64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2151—2596小时,平均占可照时数的55%,年平均气温为14.1℃,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0℃农耕期297天,其间大于0℃的积温为5217℃,日平均气温≥IO℃的活动积温为4697℃,持续217天。

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02天,平均初霜日在10月28日,平均终霜日在4月8日。

年平均降水量为777.1毫米,主要集中在6、7、8月份,年最大降水量为1225.5毫米,年最小降水量为434.4毫米,年际之间和年内各季节的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