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1744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内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大内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大内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大内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大内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内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docx

《大内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内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内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docx

大内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

内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

一、呼吸系统疾病

(一)肺炎

健康宣教

1.饮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一般以半流质为宜。

如牛奶、蛋羹类、细软面条、鱼粥、肉粥。

多进食及多饮水,忌食温热生痰的食物。

如虾肉、白果、柑、胡椒、龙眼肉。

2.高热时宜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退热后可适当进行室内活动,注意初次起床时防止受凉。

3.痰多难以咳出者,应每2-4小时进行有效咳嗽1次。

即先进行数次随意深呼吸(腹式呼吸),吸气终了屏气片刻,然后咳嗽。

4.肺炎虽然可以治愈,但如若不注意,易复发。

5.戒烟酒,避免淋雨、受寒。

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

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如有高热、寒战、胸痛、咳嗽、咳痰等情况,应立即就诊。

出院指导

1.安静休息,减少活动。

2.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可取半卧位或双肩垫高约20℃-30℃。

3痰多时勤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4.保持口腔清洁,口唇干裂时涂石蜡油。

5.高热时给予温水降温,出汗多时及时更衣防止感冒,腋下体温>38℃时请上医院治疗。

6.进食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保持水分的摄入有利于毒素排出。

7.按出院医嘱做好继续治疗。

8.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二)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

健康宣教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室内定期作空气消毒如食醋熏蒸等;避免烟雾、粉尘刺激,吸烟者劝其戒烟;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室温保持在16-18度。

湿度60%。

2.注意口腔、皮肤清洁,勤洗漱口。

有轻度口腔感染时,可用生理盐水或朵贝氏液于饭后、睡前漱口。

3.痰多者,尽量将痰液咳出;适当服祛痰药或雾化吸入稀释痰液,老年、体弱者可协助翻身或轻拍背部帮助排痰。

不易咳出者可进行有效咳嗽:

先进行5-6次深呼吸,吸气后屏气片刻,然后进行咳嗽,这样使分泌物从远端移至大气道,使其易于咳出。

每2-4小时进行1次。

或者使用胸部叩击法:

叩击胸部各肺叶,反复叩击1-3分钟。

4.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半卧位为佳。

每天有计划地进行运动锻炼加强身体抵抗力,如散步、慢跑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避免过劳而引起呼吸困难。

缓解期加强呼吸锻炼,如腹式锻炼,每日进行数次,每次10-20分钟,长期坚持,一般2-3个月后可改善通气功能。

5.出院后如症状加重,痰量及性质改变时,应及时就诊。

6.饮食:

加强营养,多食肉、蛋、蔬菜、水果,多饮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洋葱、胡椒粉、芥末等。

忌油腻的食物如油炸、油煎、猪油、牛油、肥肉等。

戒烟酒。

忌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冷瓜果、冷饮料等。

水果可加热后食用。

(三)支气管哮喘

健康教育

1.去除及避免诱因,积极寻找过敏源,明确致喘因子,解除和避免诱因对防止哮喘发作是非常重要的。

现将常见诱因总结如下;

(1)过敏因素;

(2)感染:

如呼吸道感染是比较常见的诱发因素;

(3)精神因素:

如情绪的剧烈变化或波动;

(4)某些食物或药物:

如竹笋、山药、虾、螃蟹、巧克力、阿司匹林等;

(5)霉菌的孢子和壁虱;

(6)环境因素:

雾、粉尘、出入温差明显的空调房间;

(7)非特异性因素:

如剧烈运动、过劳、气候骤变等。

根据患者个体感受性的不同,及时给予指导。

2.饮食调理;供给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应多吃瘦肉、动物肝脏、豆腐、豆浆、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忌食海腥肥腻及易产气食物:

如鱼虾、肥肉、韭菜等。

哮喘急性发作时,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佳,调味宜清淡,宜少食多餐。

此外,应注意水分的补充,每天饮水应达2000ml以上,有条件时,参考血电解质变化,给予补液。

尽量不食鱼腥海味,特别对已知引起哮喘的食物应禁止食用。

戒烟禁酒,少饮少食添加剂过多的食物和饮料。

避免食入可诱发哮喘的食物。

3.药物防治,遵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掌握给药的途径、方法、剂量。

外出活动时,一定要带快速缓解哮喘的药物,如辅舒酮、舒喘灵等气雾剂。

在用药过程中,准确告诉医生你出现的任何问题,医生可以改换你的用药或用药剂量。

在你的药用完以后,一定要购买备用药物。

4.预防哮喘发作,识别和避免诱因,不要在室内吸烟,不要养宠物,家里不要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拿走大小地毯,经常用很烫的水洗床单、被套、枕套,或经常曝晒,经常开窗通风等。

要知道哮喘发作的先兆征象,如咳嗽、胸闷、气急等,一旦发现,及时用药。

5.指导病人何时就医,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一是轻症患者自我治疗3天后,未见任何缓解迹象,应速去医院检查诊治。

二是哮喘发作严重,出现了呼吸困难,呼吸时鼻孔张大,大量出汗,口唇、指甲变灰或青紫,病人呼吸时肋间和颈部周围皮肤内陷,心跳或脉搏非常快,虽经喷药、服药仍不缓解,都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免发展成为哮喘持续状态。

三是哮喘严重发作时,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等危及生命的症状,一旦发生,患者会表现为烦躁不安、气急、胸痛、出冷汗、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加剧,应立即送医院急诊、急救。

出院指导

1.保持情绪稳定,消除紧张、恐惧和不愉快的心情。

2.室内布置要力求简单、避免设花、草、地毯等物。

3.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刺激性的煤、油烟气体和尘螨、花粉等。

4.食勿过饱或太咸、太甜。

避免进食易诱发哮喘的食物如蟹、虾、鱼、蛋及海产品等。

5.注意气候的变化,特别是气温、湿度和气压的突变,及时增减衣服,防止受凉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6.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的运动。

7.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或晚上睡不稳时,应服用止喘药或用拇指、食指紧压合谷穴(俗称“虎口”处),压紧到出现酸胀感为止,如症状未好转,应及时就诊。

(四)肺心病

健康教育

1.避免环境污染;避免各种致病因素,尤其是吸烟、环境污染、感冒等,避免粉尘、刺激性气体的吸入;注意保暖,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有条件者改善生活环境。

2.咳嗽、咳痰的重要性及正确方法;

(1)有效咳痰方法。

将无效咳痰变为有效咳痰,即分两次将痰咳出,首先进行5~6次深呼吸,在深吸气后保待张口,然后浅咳一下将痰咳至咽部,再迅速将痰咳出。

(2)如何正确留取痰标本:

意义:

找出病原菌,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晨起漱口后,深呼吸用力咳嗽,从深部咳出痰液,第一口痰弃去,第二口痰直接吐在痰培养皿内。

3.吸氧的重要性;因长期PaCO2升高,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呼吸主要依靠缺氧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窦的化学感受器,通过反射维持呼吸。

此时如给予病人高流量氧气使血氧分压骤然升高而缺氧解除,则通过颈动脉体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就会减弱或消失,致使呼吸暂停或变浅反而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和呼酸,所以要低流量给氧。

氧流量1~2L/分钟,浓度25%~30%为宜。

4.饮食上的重要性;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发作常伴有心力衰竭、水电解质紊乱和高碳酸血症导致胃肠道瘀血;低氧血症和抗生素、茶碱等对胃粘膜的刺激,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和损伤,加之缺氧和气短所致的厌食,以及呼吸功能的增加使能量需要增多等,患者大多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所以在此期间更应补充机体所需要营养,可以尽量吃一些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鸡肉、瘦猪肉、牛肉、豆制品),在准备食物时要尽量做的时间长一些,以利于消化。

5.活动与锻炼的方法;逐渐增加活动量,以增强体质,并进行呼吸锻炼,目的是增强膈肌的活动,提高潮气量,减少呼吸频率,变浅速为深慢的呼吸。

通过呼吸锻炼可以改善气体分布,纠正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提高血氧饱和度,从而使呼吸效能得到改善。

(1)腹式呼吸锻炼;a呼吸方法:

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吸气时口唇并拢成“鱼口状”,以增加气道阻力,防止过急地深呼气,造成肺泡萎陷。

同时呼气时可用双手按压腹部帮助呼气。

每天锻炼3~4次,每次深呼吸10~l5次,原则是开始少慢慢增加。

b坚持锻炼,持之以恒。

c为了防止枯燥感,腹式呼吸锻炼与缩唇腹式呼吸结合锻炼。

d.春季、冬季及坏天气可在室内锻炼,夏、秋季可在室外进行。

(2)缩唇腹式呼吸;a意义:

肺气肿病人可通过腹式呼吸以增强膈肌活动来提高肺活量,缩唇呼吸可减慢呼吸,延缓小气道陷闭而改善呼吸功能,因而缩唇腹式呼吸可有效地提高病人的呼吸功能。

b方法:

取坐位,或卧位,一手放在前胸,另一手放在腹部,先缩唇,腹内收,胸前倾,由口徐徐呼气,然后用鼻吸气,并尽量挺腹,脚部不动。

呼与吸时间之比为2∶l或3∶1,每分钟7~8次左右,每日锻炼2次,每次10~20分钟。

护士要先给病人示教,然后请病人回示教,直到掌握此法。

6.肺心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1)积极提高肺心病缓解期患者的免疫力,延长其缓解期,对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平时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做呼吸锻炼,如缩唇腹式呼吸。

7.药物的作用;对原发病与诱因的治疗,要积极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呼吸衰竭的治疗,见呼吸衰竭部分的健康指导;对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治疗,要积极控制感染,改善通气,纠正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适当利尿,纠正电解质紊乱。

由于长期缺氧,患者对洋地黄类药物的耐受性低,敏感性高,易中毒,在使用时应密切观察心率、节律的变化。

(1)抗菌素:

控制支气管、肺感染。

(2)祛痰、平喘药物:

保待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

8.并发症的防治

(1)肺性脑病(肺脑)。

主要是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咳出痰液),改善缺氧和纠正二氧化碳潴留(持续低流量的氧气吸人)。

(2)电解质紊乱。

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纠正酸中毒时,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产生低钾血症;在呼酸合并代酸时,钾离子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出现高钾血症。

此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以尽早发现病情变化。

(3)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感粱中毒性休克、上消化道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这些并发症的预防主要在于改善缺氧和纠正二氧化碳潴留。

出院指导

1.饮食调养:

平日饮食宜清淡,尽量少食或避免高动物性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猪油、动物内脏、蛋黄、黄油等;平日做菜尽可能用植物油,食盐宜少,糖也少吃;食物以素食及豆制品为主,即多食素菜、水果、豆制品等;蛋白质的补充可食用瘦肉、鱼肉和蛋类。

2.生活调理:

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在日温差变化大时,注意保暖。

起居应有规律,睡眠要充足,心境要平稳,别大喜大悲、忧愁郁闷。

禁止吸烟饮酒。

3.控制体重:

肥胖者要设法减肥,减少食物的总热量;不宜过饱,并通过体力活动锻炼来减轻体重,使体重达到较理想水平。

4.温水浴疗:

给左上肢做局部温水浴,水温从37℃开始,逐渐升至42℃,使局部末梢血管和冠状动脉反射性扩张,改善冠脉循环。

5.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特别注意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这些病和冠心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一旦发现就应和医生联系,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

6.定期服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调节血脂的药物,如复方丹参滴丸可以起到多靶点的作用,起到全身调节的作用。

(五)急性支气管炎

健康教育

急性支气管炎为气管支气管树的急性炎症,一般为自限性,最终完全痊愈并恢复功能。

尽管通常病情轻,但急性支气管炎在糖尿病和慢性肺脏或心脏病人中可能很严重,常继发气流阻塞,肺炎是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也要引起重视。

1鼓励排痰,排痰困难的,可轻拍患者背部或指导患者变换体位,以引起咳嗽,协助排痰。

2.加强营养,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

3.注意保暖,预防着凉。

改善劳动卫生,减少空气污染。

4.过敏患者要避免接触过敏原。

5.解除吸烟习惯,指导患者作腹式呼吸锻炼,有利于改善通气功能。

出院指导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3.适当增加室外活动,增强体质。

4.家人患感冒时,可用食醋熏蒸。

5.感冒流行期间不到人多空气混浊的公共场所。

6.若有抗力低下,可适当服用增强免疫的药物。

(六)支气管扩张

健康教育

1.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及时清除上呼吸道慢性病灶,减少刺激性气体吸入,吸烟者戒烟。

3.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4.应鼓励和指导其进行适当的呼吸运动锻炼,促进呼吸功能的改善。

5.生活起居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适当休息,防止情绪激动和过度活动而导致咯血的发生和加重。

6.由于反复感染,大量排痰和经常咯血,体能消耗较大,应摄入高热量、高蛋白及含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的食物。

7.大咯血时取头低足高位,将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误吸,迅速清除口腔鼻腔血凝块,将血吐出。

不要过度紧张,咯血时不要屏气,及时就诊.

(七)肺结核

健康宣教

传播途径;结核病的主要传染原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痰液查到结核杆菌)。

即正值传染高峰期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结核菌波及到周围人群中,增加了发病率。

咳嗽是传播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当咳嗽、打喷嚏或将痰吐于地面时,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痰液喷洒出来,被易感人群吸入后致病。

因此教育患者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应轻捂口鼻,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饮食起居及行为指导

结核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必须注意营养,除维持正常生活需要的营养外,还要弥补因疾病消耗和修复破坏组织的需要。

除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有饮食禁忌外,没有其它禁忌。

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都是结核病人需要的。

特别是蛋白质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增殖、修复细胞作用。

宜多食鱼、瘦肉、蛋、牛奶、豆制品等高蛋白食品。

1.饮食应注意:

(1)结核病人应减少辛辣、过咸、刺激性食物,减少呼吸道刺激,防止诱发咳嗽。

(2)结核病有高热的病人,应鼓励病人多饮水,给高热量半流或流质饮食。

(3)结核病合并胸膜炎病人,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

(4)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饮水、饮食注意温度不可过高。

2.休息应注意:

(1)休息是治疗肺结核的方法之一

(2)休息可以减少体力消耗,血液循环变慢,呼吸和缓,减少肺脏的活动,有利于延长药物在病变部位存留的时间,以利于病灶组织的修复,促使疾病治愈。

(3)休息程度依病情而定,急性进展期、中毒症状明显或合并咯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病情轻、症状少时也应注意休息,每天不应少于10小时睡眠,生活要有规律,否则病情易复发。

(4)总原则:

要规律休息,适量活动,不可过度活动。

行为生活应注意:

①卧床期间不宜过多读书看报,减少脑力消耗;症状减轻后可适当起床活动;症状消失、病情明显好转后,可适当室内活动、散步,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②室外活动要注意天气变化,冬季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③居室常开窗通风,勤换洗内衣。

病人的被褥等物品应在阳光下暴晒。

④不要到拥挤、人多、有灰尘、废气的公共场所活动,防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状或引起呼吸道并发症。

⑤结核病人严禁吸烟。

⑥禁忌饮酒。

酒能加重药物对肝脏损伤,扩张血管,有诱发咯血的可能。

⑦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手捂住口鼻,不要和婴幼儿并头睡在一起。

⑧餐具要注意卫生,经常消毒。

最好实行分餐制,专人专用。

3.治疗用药指导

(1)按医嘱坚持全疗程(一般需9个月)规律服药。

何时停药应由医生根据病情,胸片,痰菌检查结果而定。

(2)除吡嗪酰胺分每日三次口服外,其他药物主张一日一次顿服;利福平最好于清晨空腹时服用,而利福喷丁需餐后服用,一般每周2次。

(3)服利福平后小便呈桔红色属正常现象,若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肝区不适,耳鸣,重听,口周发麻,视觉异常等,应及时告知医生。

(4)抗结核药的副反应:

卡那霉素、链霉素、卷曲霉素等对听力、前庭功能和肾脏有一定毒性;异烟肼、利福平、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对氨水杨酸等对肝脏有一定毒性;吡嗪酰胺可引起关节痛;乙胺丁醇可引起视力障碍;利福平使用较大剂量间歇方法时还可出现流感综合征、紫瘢、腹痛和哮喘等免疫反应。

(5)抗结核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其副反应大多对身体影响不大,是安全的。

切忌随便停药或改变药量。

(6)结核病化疗原则:

即“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

4.隔离知识的教育,

病人症状在未控制期间不互访病房,尽量不外出公共场所。

告诉病人肺结核为呼吸道传播,每天打开门窗通风2-3次,每次30min,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室内每日两次紫外线照射消毒1h,告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被褥要经常暴晒,因为结核菌在日光下2-4h即可杀死。

对痰中结核菌阳性的患者,应配置专用用具,并定时消毒。

应让患者单独居住,没有条件的要做到分床,禁止同床共枕,对15岁以下的儿童及70岁以上的老人均应做到与患者分室居住。

尽量做到患者不与家人同桌共餐。

照顾患者应戴口罩,且口罩需要每天浸泡消毒,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

若患者出现午后低热、周身乏力、胸闷、咳嗽、食欲减退、盗汗、消瘦等症状时,及时就诊。

向患者宣传痰液对本病的重要性。

首先,指导其正确留取痰标本,留标本时应在早晨起床后先漱口,再深呼吸,用力咳嗽,咳出气道深部的痰液,而不要将唾液、漱口水等混入。

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手握空心拳自下而上,自外而内轻拍背部或给予糜蛋白酶、沐舒坦、氨溴索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

作为患者,多了解掌握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社会传播,对控制结核病疫情、降低感染率、提高国民整体健康水平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5.心理指导

与医护人员合作接受现代化疗方法,树立治愈信心。

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坚持规律用药并完成全疗程。

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了解肺结核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及各个环节如何配合,正确认识疾病,对待疾病,消除不良心理反应,解除恐惧,以最佳心态配合治疗,达到身心康复。

并告诉患者长时间的心理压力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随着医学发展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只要能按照医嘱治疗,是一定能治好的。

同时让已康复患者现身说教。

肺结核对初发者基本是可以治愈的,对复发者有90%以上的患者都是可以控制的。

6.急救知识教育

告诉病人如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立即取半卧位,有氧气在床旁时立即吸氧。

咯血时取头低足高位,将积血尽量轻轻咳出,不要屏气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用床头呼叫器呼叫医护人员。

指导病人保持大便通畅,自发性气胸、咯血及心脏疾病患者,大便时禁止用力,以免大咯血或心脏猝死等

(八)呼吸衰竭

健康宣教

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表现,其病因有上呼吸道梗阻、肺部病变、胸腔畸型、创伤、手术、神经系统或呼吸肌病变、中毒、意外、ARDS等。

主要表现:

呼吸困难、紫绀、急性呼吸衰竭可迅速出现精神紊乱、躁狂、昏迷、抽搐等。

慢性呼吸衰竭可渐出现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及定向障碍、头痛、多梦、睡眠倒置,重者有谵妄、昏迷等。

1.心理指导; 告诉病人或其家属急性呼吸衰竭处理及时、恰当,可以完全康复,相当一部分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经积极抢救是可以渡过危险期,病情稳定后只要从医疗、护理,预防等方面及时处理呼吸道感染,可尽可能延缓肺功能恶化,保持较长时间生活自理,增加病人及家属的治疗信心,促进病人与家属及单位的沟通,减轻病人的身心负担。

2.饮食指导 急性期给予鼻饲流质饮食,病情稳定后可逐步过渡到半流质、软食;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康复后可普食,半流质饮食如蛋羹、肉末面食、饺子、馄饨等;气管插管者拔管后饮食同ARDS。

3.作息指导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可在床上活动四肢,勤翻身以防皮肤爱损,保证充足的睡眠;缓解期可坐起并在床边活动,逐渐增大活动范围。

4.用药指导 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遵医嘱用药,使用药物过程中如出现恶心、呕吐、颜面潮红,烦燥,肌肉抽搐应

(1)配合接受氧疗,应注意:

I型呼吸衰竭可予高流量吸氧,(但当PaO2达到70mmHG(9.3kPa),这样既能纠正缺氧,又能防止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室内严禁明火及防油、防震、防热。

(2)配合接受血气分析。

(3)必要时配合接受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

并注意防脱管:

头部的转动应轻柔及逐步进行,同时应调整呼吸机管道位,注意勿用手拔管,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拔管后重新插管比较痛苦,且可能使病情加重。

5.出院指导

 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应注意继续家庭氧疗,遵医嘱用药,预防和及时处理呼吸道感染,戒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定时专科门诊复查,如出现发热、气促、紫绀等请及时就医。

二、循环系统

(一)高血压

健康教育

1.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

3.居住房间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并经常通风换气。

4.进食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食物,少吃肥肉及动物内脏,多吃含维生素及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5.肥胖者需控制体重,限制进食量和总热量。

6.戒烟,少量饮酒。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

气功、太极拳、散步、体操等。

7.常规定期服药,定期复查。

培养积极开朗的性格,解除思想顾虑。

高血压为可防治的疾病,。

出院指导

1.休息:

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

2.情绪:

避免情绪激动,因生气和愤怒可诱发血压增高,故应保持情绪轻松稳定。

3.饮食:

每日摄盐量应低于6克,肥胖者还需限制热量和脂类的摄入。

4.戒烟:

限制饮酒。

5.运动:

根据病情选择骑自行车、健身操、慢步行走等有氧运动,避免参加举重、俯卧撑等力量型活动及比赛,运动锻炼应做到持之以恒。

6.药物:

遵医嘱定时、定量连续服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也不能擅自停药。

7.病情自我监测:

病人及家属应学会测量血压,以便在家中定期自我测量。

8.遵医嘱定期到心内科门诊复查。

(二)冠心病

健康教育

1.基础知识教育;让其简单了解本病病因,即易患因素或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可总结为“四高一吸”,即高血压、高血脂、高龄、高血糖、吸烟;次要危险因素如肥胖、紧张、饮食、遗传等,让患者知道有病早治,积极参与预防保健,有疾病先兆时积极治疗的重要性。

让患者相信,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疗效,只要控制好就能够健康生活。

2.饮食治疗教育;饮食治疗是老年冠心病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它对疾病的发展、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向病人介绍饮食治疗的意义和具体措施,使病人在饮食方面能够灵活掌握各膳食和数量,让患者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每日4~5餐,每餐6~7成饱。

同时强调饮食的多样化,原则上应选择低盐、低动物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及植物蛋白的食物,保持营养平衡,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饮浓茶、咖啡等饮料以免加快心率。

另外要忌烟酒,原有吸烟嗜好的要彻底戒掉。

对于体态肥胖的老年人,饮食控制也是饮食治疗中必不可少的,因为肥胖可导致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并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对远期的并发症预防有重大意义,通过饮食控制使血压、体重也向标准方面发展,客观上预防和延缓了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现有症状的控制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心理教育;老年人情绪急躁、容易冲动,有多疑、喜静怕孤、自尊心强等心理,当发现自己患有冠心病时,以上心理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并出现悲观失落、焦虑恐惧、担心死亡等心理特征,我们应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

(1)减轻心理压力与反应;对于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的老年患者,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与对待自己的疾病,向他们讲解不良情绪对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影响。

用真诚和蔼的语言关心体贴他们,倾听其陈述,了解他们焦虑恐惧的原因和心理需求,针对病因进行心理分析,教会他们如何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引导他们正视病情,帮助他们树立控制疾病发展的信心。

(2)增加信任度;对于易猜疑的老年患者,要尽早取得他们的信任,减少猜疑与误会,在与他们教育过程中做到自然、大方,并注意在传递感情技巧的同时给予鼓励与安慰,增加信任与安全感,使其心情放松,以最佳的心态来接受和配合治疗护理,从而取得最佳疗效,早日康复出院。

4.运动疗法教育;运动适量,循序渐进,运动疗法作为冠心病基本治疗的另一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