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塑料制品行业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1673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14001塑料制品行业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ISO14001塑料制品行业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ISO14001塑料制品行业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ISO14001塑料制品行业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ISO14001塑料制品行业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SO14001塑料制品行业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

《ISO14001塑料制品行业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14001塑料制品行业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SO14001塑料制品行业审核作业指导书.docx

ISO14001塑料制品行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塑料制品业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

 

质量体系认证中心

目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2

2

塑料成型加工…………………….……………….……….…..2

…2

3

环境因素审核…………………….……………….……….….112

...…………………..…5

4

环境法律与其他要求….………………………….……….….16

…………….………………….……….8

5

监测与测量审核….……………………………….……….….18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目的

为保证GB/T24001-1996idtISO14001:

1996在塑料制品业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得到正确和统一的理解和遵循,特结合该行业的特点制订本指导书。

1.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审核员按照GB/T24001-1996idtISO14001:

1996标准对塑料制品业进行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2.塑料成型加工

2.1塑料的组成与性能

2.1.1塑料及其分类

1)塑料:

一般指以合成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为基本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塑化成型,而产品最终形状能保持不变的材料。

它的组成除了高聚物(树脂)为主要成分外,还根据需要,可能含有某些具有特定用途的助剂。

助剂主要有填料、增塑剂、着色剂、稳定剂等。

2)塑料的分类

分类方法

类别

按热行为分

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

按化学结构分

有机聚合物、元素有机聚合物和无机聚合物为主的塑料

按供应状态分

粉、纤维、浸渍片材层压板、管和棒等塑料

按使用特性分

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功能塑料

3)塑料工业的分类

名称

主要内容

生产厂

塑料生产

树脂和半成品的生产

树脂厂或化工厂

塑料制品生产

制件成型、表面修饰、机械加工等

塑料制品加工厂

4)塑料制品的分类

分类方法

制品类别

按塑料品种分

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酚醛、氨基塑料制品等等

按成型加工方法分

挤出、注塑、中空、模压、压延、搪塑、浇铸、发泡塑料制品等等

按塑料制品的几何形状并结合用途分

管、膜、板、片、丝、带、袋、人造革、塑料建材、泡沫塑料、塑料容器、塑料鞋、电线、电缆、塑料工业零件、日用塑料制品、工艺塑料制品和文教体育用塑料制品等等

5)塑料组份的作用及主要种类

组份名称

作用

主要种类

树脂

塑料的基材。

起粘接作用。

它决定塑料的种类及基本性能。

约占总量的40~100%

热固性树脂(酚醛、氨基、环氧、聚脂、有机硅),热塑料性树脂(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砜、聚四氟乙烯等)

填料

塑料的重要组份。

起降低成本、改善性能的作用。

约占总量的0~50%

有机物(木、纸、棉、有机合成纤维等),无机物(碳酸钙、氧化铝、金属等)

增强材料

显著地提高塑料的力学性能

玻璃纤维及其织物、碳纤维、硼纤维等

固化剂

促进或调节树脂固化反应并使之得到硬质产品

酚醛固化剂(六次甲基四胺等),环氧固化剂(乙二胺、苯二甲酸酐等)

增塑剂

改善塑料的塑性、提高柔性、降低树脂软化温度、熔融温度和弹性模量

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脂类、偏苯三酸脂类、环氧酯类、含氯增塑剂、多元醇酯类、磷酸酯类

增韧剂

改善塑料的柔韧性,低温性和抗剪性,它参与树脂反应

不饱和聚酯、聚硫橡胶、聚酰胺

稳定剂

阻缓塑料变质

热稳定剂、抗氧剂、光稳定剂

着色剂

赋予塑料色泽

染料(酞青蓝等),颜料(钛白粉等)

润滑剂

增加塑料流动性,提高制件脱模效果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石蜡类、硅油类、硬脂酸类

阻燃剂

阻止或减缓塑料燃烧的性能

添加型类、反应型类

偶联剂

提高树脂和填料或增强材料界面的结合力

硅烷、钛酸酯类

发泡剂

使塑料产生微孔结构

低沸点液体、无机和有机固体发泡剂

抗静电剂

使塑料表面不易积聚静电

长链脂族胺类、酰胺类

稀释剂

降低树脂粘度,便于操作

非活性稀释剂(丙酮、无水乙醇等),环氧树脂用性活释稀剂(环氧丙烷丁基醚等)

2.1.2热塑性塑料的主要特性及用途

热塑性塑料:

是指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塑料。

这类塑料基本是以聚合反应所得到的树脂为基础制成的,受热时不产生化学交联,因而当它再一次受热时仍具有可塑性。

它们的主要特性如表1所列。

表1主要热塑料的特性及用途

品名

密度

(g/cm3)

主要特性及用途

软聚氯乙烯(PVC)

1.4

柔软、价廉、绝缘性好,可作电线、电缆和绝缘件,广泛用于工农业、医药卫生、科研和国防建设各个方面。

低密度聚乙烯(LDPE)

0.9~0.925

柔软、介电性好、耐寒,可作高频介质材料,广泛用于生产薄膜、管材、电缆绝缘层和护套。

高密度聚乙烯(HDPE)

0.94~0.965

耐热和机械性优于LDPE,可作绝缘件和一般结构件,适宜用中空吹塑、注塑和挤出法制成各种制品。

聚丙烯(PP)

0.89~0.91

密度小,具优良的机械性能,较聚乙烯坚韧、耐磨、耐热,并有卓越的介电性能和化学惰性。

可用挤出、注塑、吹塑、模压、真空成型等法加工。

增强聚丙烯

(FR-PP)

1.13

较PP耐热性、机械性高,可作绝缘和结构件。

聚苯乙烯(PS)

1.04~1.09

透明,质硬,介电性好,但脆、易裂、耐热低,制品以注塑为主,大多作电气仪表零件、文教用品、工艺美术品。

发泡PS,广泛作包装、保温材料及装璜制品。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

1.06

机械性优于PS,可作罩、壳等外观、结构件。

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ABS)

1.02~1.2

综合性好,一般优于AS,可作外观、结构件。

主要用途制汽车零件、电器外壳、电话机、旅行箱、安全帽、日用制品等。

改性有机玻璃(372#)

1.18

透明性好,可作外观件

聚四氟乙烯(PTFE)

2.1~2.2

介电性、耐腐蚀性、耐热性优越,摩擦系数小,用于上述性能要求高的地方。

聚碳酸酯(PC)

1.18~1.2

透明、耐热、机械、绝缘性能好,但耐溶剂性能差,易开裂,可作绝缘件、结构件和装饰件。

聚甲醛(POM)

1.41~1.43

耐磨性和耐疲劳性好,可作磨擦等结构件,但不易作耐光照零件。

聚酰胺(PA)

1.06~1.16

耐磨、自润滑性好,耐疲劳性仅次于POM,但吸湿性大,可作磨擦等结构件。

氯化聚醚(CPS)

1.4

耐腐蚀性仅次于PTFE,尺寸稳定,耐磨和自润滑性类似PA,可作耐腐蚀和精密结构件。

聚酰亚胺(PI)

1.4~1.6

耐热性很高,耐辐射性好,介电性好,机械强度高,但工艺性差,用于特殊用途的绝缘和结构件。

2.1.3热固性塑料的特点和用途

热固性塑料:

是指受热后能成为不熔不溶性物质的塑料。

这类塑料基本以缩聚反应所得到的树脂为基础制成的,受热时发生化学变化,使线型分子结构的树脂转变为体型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当它再一次受热时就不再具有可塑性。

热固性塑料的特点和用途如表2所列。

表2热固性模塑料和特点与用途

名称

性能特点

主要用途

木粉填料酚醛模塑料

价廉,耐热,尺寸稳定,刚性大,绝缘,有一定化学稳定性,但质脆,强度低

日用品和绝缘件

矿物粉填料酚醛模塑料

价廉,耐热良好,绝缘,介电性良好,尺寸稳定,化学稳定,但质脆,强度低

高压、高频绝缘件

碎布填料酚醛模塑料

冲击等机械性能优于前者,其他性能与前者相近

结构件、绝缘件

玻纤酚醛模塑料

耐热,耐冲击和机械强度优良,尺寸稳定,绝缘良好

耐热、强度高的结构件、绝缘件

石棉纤维酚醛模塑料

耐热突出,耐磨性优良

耐热、耐磨结构件

脲醛模塑料(电玉粉)

色彩鲜艳,耐电弧性好

日用品装饰件

三聚氰胺甲醛模塑料(密胺塑料)

着色性好,耐电弧性优良,耐热和绝缘性优于脲醛模塑料

电器开关等绝缘件、装饰件

玻纤DAP模塑料

尺寸稳定性优良,吸水小,绝缘,介电性能好,耐热,化学稳定性好

高温、高湿等条件下工作的绝缘件

不饱和聚酯料团

除成型性优于玻纤酚醛模塑料外,其余性能相近

耐热的结构件、绝缘件

有机硅模塑料

工作温度宽广,绝缘,介电性良好,耐电弧,但机械强度差

包封、耐热件、绝缘件

2.2塑料制品的成型工艺

2.2.1塑料制品加工工艺分类

塑料制件加工工艺分类如图1所示。

原料(石油化工厂加工范围)

配制(配制、混合、塑化、造粒)(树脂、塑料厂加工范围)

半制品

成型加工(塑料制品成型厂加工范围)

制品

后加工(塑料制品厂加工范围)

挤出成型

挤出吹

塑成型

管、棒、型材

中空制件薄膜

薄膜、片、板材

粉料挤出成型

制件

充填物

管、棒、板制件

预浸混合液(干态或湿态)

混合液

薄膜、片、板材

捏和塑化

粉状混合

搅拌

液体混合

树脂预聚体

助剂

单体

修整机械加工粘接烫印丝印涂金属喷涂

粉碎

粉料

造粒

粒料

压缩模塑

层压成型

手糊成型

发泡成型

浇注成型

制件

制件

制件

电线电缆

热成型

传递模塑

压缩模塑

压延成型

罩壳

制件

制件

制件

注射成型

 

图1塑料加工工艺分类

2.2.2塑料制件成型方法

塑料制件成型方法有注射、挤出、压延、吹塑、压缩、传递模塑、热成型、喷涂等成型以及几种成型方法的组合(见表3至表6)。

表3热塑性塑料成型方法

项目

基本原理

主要过程

特点

应用范围

注射成型

利用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的熔融料注入闭合模内,经冷却定型得到制作

原料干燥,闭模注射,加料,冷却、起模和后处理

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易成型形状复杂、尺寸精确的制作

广泛地应用于成型各种形状的制件

挤出成型

利用螺杆的推力连续不断地将熔融料从模口挤出等断面的管、棒、型材等

原料干燥,加料,牵引,冷却,卷绕,锯切

生产效率高,更换口模可得到不同断面的制件,设备简单

广泛地应用于电线电缆的包层、管、棒、型材、线;回收料,着色料的造粒

压延成型

塑料通过加热辊筒的间隙,产生挤压、延展而成型薄型制件

配料,捏和,密炼,塑化,压延,牵引,卷绕,切割

生产效率高,制件表面光洁,但设备造价高,不宜生产高温塑料

薄膜,片,板材

中空成型(挤出)

经挤出的熔融管料夹持在吹塑模内,在管料内充气,使其横向胀大、冷却定型

挤出,充气,冷却,定型

生产效率高,设备简单,易成型中空制件

管状薄膜,瓶,桶

热熔冷压成型

将熔融料在模内加压并冷却定型

料加热呈现熔融状态,加压,在压力下冷却

制件平整、光洁、尺寸易控制,但生产效率低

硬板,制作

热成型

片(板)料加热呈现热弹态,置于模内靠充气、吸气或机械力的作用,贴于模壁并冷却成型

备料,加热,在模内加压冷却,修整

设备、模具简单,成本低,宜成型壁薄、表面积大、深度有限的敞开式制件,生产效率低

罩、壳、杯等

浇注成型

在常压或低压下将液态树脂混合物浇注入模内或外壳内,聚合或冷却成型,如MC尼龙

配料,模具准备,浇注,变硬,起模

设备、模具简单,宜制成大型制件毛坯,生产量小,尺寸精度差

中、大型毛坯,灌注物

塑料涂覆

将粉状塑料涂覆在金属表面上的一种方法,涂覆形式有火焰喷涂、热熔覆、沸腾床、静电喷涂、浸涂和膜辊压等

制件加热,粉料熔化喷射,冷却(火焰喷涂)

使金属制件表面具有耐腐蚀性、耐磨性和绝缘性等

大、中形金属制件表面涂覆和修补

冷压烧结成型

粉料压成冷坯、烧结、冷却,它类似于粉末冶金的冷压烧结成型。

用于成型聚四氟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熔融粘度很高的塑料

压成冷坯。

烧结,冷却

这是一种特殊的加工方法,用于注射、挤出等通用成型方法很难成型的材料。

成型的制件尺寸精度低,常需机械加工

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制件的成型

泡沫塑料成型

配制成泡沫塑料组份,形成一定粘度的液体或糊状物,借发泡沫剂或机械搅拌,经加热而制成多孔性的泡沫塑料

配制,加热,发泡,起模

泡沫塑料的成型方法多样,有物理法,化学法,机械法,也可将树脂合成与制造泡沫塑料一次完成

各类泡沫制件

粘接

将两种以上塑料或塑料与其他材料用热熔法、溶剂法或胶粘剂粘接

制件表面清理,热融,用溶剂或胶粘剂粘接压合、固化

可使简单零件变成复杂的部件,修补残缺,满足特殊要求

塑料本身或塑料与其他材料的粘接

旋转成型

定量的粉状、糊状塑料装入空心模内,料在加热熔化、缓慢旋转时,均匀分布于模内,然后冷却定型

装料,加热旋转,分布模具内壁、冷却、起模

制作大型中空容器或制件,设备、模具简单、价格低,但生产周期长、品种较少

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中空制件或搪塑制件

表4热固性塑料成型方法

项目

基本原理

主要过程

特点

应用范围

压缩模塑

料在闭合模内经加热、加压、固化的成型方法

预热,加料,闭模,固化,起模

模具结构简单,易成型大、小型制件,各种形状(粉、纤维带、布等)的原材料,故应用广泛

各种模塑制件

传递模塑

料在加料室内加热软化,压入热的模内并固化成型

闭模,加料,固化,起模

模具结构较复杂,用于成型有一定流动性粉状和短纤维原材料。

易成型尺寸精确、形状复杂、配件多,薄壁制件,但制件易产生合缝

复杂模塑制件

注射成型

利用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在料筒内已预塑化的料注入高温模内固化成型

闭模,注射,加料,固化,起模

生产效率高,料筒温度控制严格,用注射料成型,料筒短,压缩比小

各种中、小型制件

浇注成型

在常压或低压下将液态树脂混合物或预聚体浇注入模内或外壳内,固化成型

模具准备,配料,浇注,固化,起模,修整

设备、模具简单,易于封装,对封装的元器件无不良影响

封装物,浇注件

增强塑料成型

浸有胶粘剂的增强塑料铺设在模内,在较低压力和较低温度下固化成型

模具准备,配料,铺设,加压,固化,起模,修整

增强塑料的成型,宜成型中、大型或特殊用途制件

增强塑料制件

表5常用热塑性塑料采用的成型方法

 

成型方法

聚氯乙烯

聚乙烯

聚丙烯

AS塑料

ABS塑料

有机玻璃

聚四氟乙烯

聚全氟乙丙烯

聚碳酸酯

聚苯醚

聚甲醛

聚酰胺

氯化聚醚

聚芳砜

聚苯硫醚

聚苯乙烯

聚酸

对丁

苯二

二醇

甲酯

压缩模塑

传递模塑

注射成型

○○

 

 

 

 

 

 

 

 

 

 

 

 

 

 

挤出成型

压延成型

吹塑成型

○○

○○

○○

热成型

浇注成型

旋转成型

○○

○○

表6常用热固性塑料采用的成型方法

成型方法

聚邻苯二甲酸二丙烯塑料

氨基塑料

环氧塑料

酚醛塑料

不饱和聚酯

聚酰

亚胺

聚氨基甲酸酯

有机

硅塑料

压缩模塑

传递模塑

注射成型

挤出成型

压延成型

吹塑成型

热成型

浇注成型

旋转成型

(增强塑料)

 

 

2.2.3塑料制件生产工艺流程实例

1)聚氯乙烯电线、电缆生产工艺流程

电缆料

挤出包覆冷却卷绕成品

线芯

原料准备:

电缆料如吸潮,则加入挤出机前应烘干处理,处理温度80℃左右。

线芯要从绕线筒上展卷,一般安装两台展卷机,轮流向挤出机供线。

线材应预热以保证塑料熔体良好粘附和包覆。

挤出包覆由挤出机完成。

冷却:

挤出包覆制得的电线电缆立即进入很长的冷却水槽,冷却水为常温水。

2)石棉纤维增强酚醛塑料制工业零部件

石棉纤维增强酚醛塑料采用压缩模塑法成型,制品具有卓越的耐热性、隔热性、耐腐蚀性、耐磨性、耐候性,因此在化工防腐(如管道、管件、泵壳等)和汽车制动零件(刹车片、离合器件)两方面应用极普遍。

生产工艺流程分干法和湿法两种,见下图2和图3。

石棉纤维冷却制品型坯烘焙

方法①

树脂粉混合制品修饰成品

各种助剂方法②

热压

图2干法生产石棉酚醛塑料制品工艺流程

石棉纤维滚压冷压制品型坯

方法①

液态树脂捏合

方法②

各种助剂热烘热压热处理制品修饰成品

图3湿法生产石棉酚醛塑料制品工艺流程

主要生产设备有捏和机、比辊炼塑机、液压机、烘炉、模具等。

3.环境因素审核

3.1标准要求及理解要点

ISO140014.3.1环境因素条款要求为: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从中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对与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因素加以考虑。

组织应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

理解要点:

A.标准要求组织有一个或多个程序,这些程序的作用是确定、评价、更新环境因素,特别是重大环境因素。

程序应能满足确定环境因素及判断其重要程度,并在出现新问题时及时更新,确保体系的要求。

B.环境因素的考虑应包括:

三种状态、三个时态和七种类型。

三种状态:

正常(如生产连续运行)、异常(如生产的开车、停机、检修等)和紧急状态(如火灾、事故、洪水等)。

三个时态:

过去(如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原材料的来源与生产过程)、现在(如组织现场的现有的环境问题)和将来(如产品出厂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将来潜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七种类型:

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对社区的影响、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其他地方性环境问题。

环境因素的确定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该过程也包括明确潜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组织自身业务发展、工艺更新、原材料替代及相关方要求等方面的影响。

3.2审核要点和审核深度

A.环境因素审核应包括以下要点:

①组织是否建立并保持了程序用以识别组织的环境因素,并评价出重大环境因素?

②组织的环境因素是否识别充分?

是否考虑了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过去、现在和将来?

③重大环境因素有哪些?

评价是否合理(附附件)?

④组织如何保证及时更新这些信息?

B.审核深度

①核查程序是否包括:

识别环境因素的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例如,组织可进行预评价或环境基本资料调查;

如何评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以确定重要性顺序,以及在制定环境目标中,如何考虑这些环境因素。

评价程序是否完善、合理;

组织如何更新其信息。

②对如何确定具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和如何根据其重要性进行评价,以确定行动重点的方法进行检验。

③查证环境初始调查是否考虑了组织活动的所有阶段(例如,采购、生产、产品、分配、处置等)。

④鉴定确保信息更新的方法。

3.3塑料制品业的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

3.3.1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三废排放源

虽然塑料及其制品种类繁多,塑料制品生产的工艺也多种多样,但其主要污染都以废气排放为主,固废、噪声次之,有些工艺有一些废水排放。

A、废气:

无论是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制品生产工艺,加热过程都是废气的主要产生源,加热时的热解产物,一方面随塑料种类不同而不同,另一方面,加工温度与热解温度之间差距越大,其危害越小(如尼龙产物);反之,危害就越大(如氟塑料)。

还有,加工温度和方法,以及加工时间不同,其排放也不同。

此外,不同添加剂,如有机溶剂、稳定剂、增塑剂、发泡剂、固化剂的使用,其排放也不同。

在混料、吹塑、修饰等工序有少量粉尘产生。

B、固体废物:

主要是热固性塑料制品加工过程产生。

C、噪声:

产生于塑料制品的加工机械通风设备等。

D、废水:

主要是水冷却工序的用水排放。

3.3.2主要污染物及其环境影响

A、各类塑料在其制品生产中可能出现的有害污染物

①聚乙烯制品生产:

高压聚乙烯加热到150℃时,分解出酸、酯、不饱和烃、过氧化物、甲醛、乙醛、CO2和CO等;其薄膜制品要注意抗氧剂、稳定剂和着色剂引起的毒性危害;其制品有独特的气味,长期应用混有稳定剂的聚乙烯管静脉输液可发生静脉炎。

低压聚乙烯加热到150℃,产生酸、酯、不饱和烃、过氧化物、甲醛、乙醛、CO2和CO等挥发性复杂混合物。

210℃~250℃生成的混合气体有甲醛、不饱和烃、有机酸、有机氯化物、CO等。

在热切削和封闭聚乙烯管时,产生的热解产物为甲醛和丙烯醛。

此类热解产物能引起中毒。

②聚乙烯:

本身并无毒性,但添加了抗氧剂、稳定剂、着色剂等即有毒性。

本品加热至150℃~220℃时的热解产物有酸、酯、不饱和烃、过氧化物、甲醛、乙醛CO2和CO等。

③聚苯乙烯:

其制品生产需添加邻苯二甲酸酯或液态石腊(增塑剂)、硬脂酸锌(润滑剂)、脂族或环状胺类、氨基醇类(稳定剂)和一些表面活性剂及无机或有机着色剂。

本品的毒性主要取决于未聚合的单体量。

当聚苯乙烯温度达725℃时,热解产物中单体苯乙烯量达83.9%;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生产时,如应用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发泡剂,此剂分解时,会放出有明显毒性的四甲基丁二腈。

其泡沫塑料在空气中热解(燃烧)时,主要产生CO、苯、甲苯、乙苯、苯乙烯、β-甲基苯乙烯和烃类等有害气体。

④聚氯乙烯:

其制品(硬质或软质)生产所使用的增塑剂有苯二甲酸二丁酯、苯二甲酸二辛酯或烷基磺酯苯酯;辅助增塑剂有癸二酸二辛酯或环氧油酸丁酯。

稳定剂有三盐基或二盐基硫酸铅、硬脂酸的钙、钡、锌或镉盐,或者是二月桂二丁基锡;润滑剂有硬脂酸和其盐类,以及着色剂等。

此外使用发泡剂有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甲酸酰胺,或碳酸氢铵、碳酸氢钠以及亚硝酸丁酯等生产聚氯乙烯泡沫塑料。

聚氯乙烯的毒性主要取决于未聚合的单体量,以及所用的添加剂类别和数量。

聚氯乙烯生产过程可有粉尘、氯乙烯产生,在加温情况下产生氯化氢、饱和的和不饱和的烃混合物(苯、甲苯、二甲苯、萘、光气)、CO等。

⑤酚醛塑料制品生产,有酚、甲醇、氨、糠醛、甲基苯酚和甲醛废气和粉尘排放。

B、环境影响

①塑料制品生产的废气多是无组织排放,主要以低烟道及风扇排风形式抽排,大多数情况下是对厂区附近及车间内产生影响。

②塑料很多是易燃性的,在火灾燃烧时,释放出的有害气体,对人体会产生一定危害,塑料如以粉尘状积聚于空气,还有可能引起爆炸,造成伤亡和破坏。

③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往往含有机物、油污,如未经处理外排,会污染水源。

④粉尘:

特别是为增强塑料性能而使用玻璃纤维、石棉等产生的塑料粉尘,对人体造成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和肺癌。

粉尘排到空气中会降低空气可见度,恶化生活环境。

⑤苯、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