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体育中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0811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体育中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xx体育中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xx体育中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xx体育中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xx体育中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体育中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

《xx体育中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体育中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体育中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

xx体育中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xxxxxxxxx中心项目(含xxxxxxxxx学院)建设项目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xxxxxxx地质勘察工程公司

200x年x月

xxxxxxxxx中心项目(含xxxxxxxxx学院)建设项目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证书号:

国土资〔环〕勘资字第(xxxxxxx)号

资质等级:

甲级

总经理:

xxx

总工程师:

xxx

项目负责:

xxx

技术负责:

xxx

编写人:

xxx

提交单位:

xxxxxxx地质勘察工程公司

提交时间:

200x年x月

前言………………………………………………………………………3

xx章评估工作概述………………………………………………….5

xx节工程概况及征地范围………………………………….…………5

第二节以往工作研究程度………………………………………………..8

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9

第四节评估范围及评估级别的确定…………………………………….11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13

xx节气象水文…………………………………………………...…….13

第二节地形地貌……………………………………….…………….…..14

第三节地层岩性…………………………………….………….………..16

第四节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16

第五节工程地质条件……………………………………………………17

第六节水文地质条件……………………………………………...…...23

第七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24

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25

xx节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25

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25

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26

xx节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26

第二节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26

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28

xx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28

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28

第三节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28

第四节防治措施…………………………………………………………29

结论与建议………………………………………………………………29

一、结论………………………………………………………………..29

二、建议………………………………………………………………..30

前言

一 任务由来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及《xx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x国土资矿字〔2004〕24号)等有关文件的规定。

受xx省xxxxxxx中心筹建处委托,由我公司进行xxxxxxxxx中心项目(含xxxxxxxxx学院)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二 评估依据

(一)《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二)《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号)

(三)《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

(四)《xx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x国土资矿字[2004]24号)

(五)《xx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x国土资矿字[2004]36号)

(六)委托书(xx省xxxxxxx中心筹建处)

三 评估目的和评估任务

1评估目的

通过搜集已有资料和野外实际调查,查明xxxxxxxxx中心项目(含xxxxxxxxx学院)建设用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为该建设项目的防灾、减灾及审批建设用地提供科学依据。

2任务

⑴、查明建设场地及其附近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和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现状、类型、规模、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

⑵、查明建设场地地质环境条件及复杂程度

⑶、对评估区范围内分布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

⑷、对拟建场地范围内,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引发、加剧和遭受各类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

⑸、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评估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小,对建设场地适宜性做出评估。

⑹、针对地质灾害类型和危险性,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建议。

 

xx章 评估工作概述

xx节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

一、建设场地位置与征地范围

⑴、拟建建设项目用地位于xxxxxxx市东南部,xxxxxxx路的北侧,东至xxxxxxx大街,西到xxxxxxx东街,北临规划的xx路。

场地西临xx政府,南临xxxx大学城,场地周边环境良好,交通十分方便。

⑵、拟建建设项目总征地843亩,实际用地面积607亩,土地使用

权分别为xx、xx、xx和xx四个村,现为农田,局部为厂房;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x°xx′23",北纬3x°xx′07";建设用地范围拐点坐标见下表:

建设用地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拐点编号

X(m)

Y(m)

J1

xxxxxxx

xxxxxxx

J2

xxxxxxx

xxxxxxx

J3

xxxxxxx

xxxxxxx

J4

xxxxxxx

xxxxxxx

J5

xxxxxxx

xxxxxxx

J6

xxxxxxx

xxxxxxx

J7

xxxxxxx

xxxxxxx

J8

xxxxxxx

xxxxxxx

J9

xxxxxxx

xxxxxxx

J10

xxxxxxx

xxxxxxx

J11

xxxxxxx

xxxxxxx

J12

xxxxxxx

xxxxxxx

注:

坐标采用xxxxxxx地方坐标系(xxxxxxx规划局)

(二)工程概况

拟建项目总征地843亩,建筑总面积197239平方米,总投资116932.77万元。

本项目分东、中、西三个区,西区安排整个xxxxxxx中心最主要的建筑物4万人主xxxxxxx场,还安排综合训练馆和室内田径馆;中区在远期会有规划中的xx河通过,此次这个区内只布置室外xxxxxxx场地;东区除规划主xxxxxxx馆及游泳跳水馆外,其南部分别布置为综合xxxx中心,棋牌中心,室外球赛训练场和停车位,北部为xxxxxxxxx学院。

⑴、xxxxxxxxx中心项目用地741亩,建筑面积127169平方米,投资106642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见下表:

建构筑物一览表

编号

名称

建筑面积㎡

备注

西区

101

主xxxxxxx场

51000

1层框架—剪力结构

102

室内田径馆

8756

1层框架结构

103

综合训练馆

12000

1层框架结构

201A

室外田径训练场

1个

兼为主xxxxxxx场热身场地

中区

201

室外田径训练场

1个

202

室外足球训练场

2个

203

室外网球训练场

6个

204

室外篮球训练场

10个

205

室外排球训练场

4个

东区

105

主xxxxxxx馆

20105

1层框架结构

104

室内游泳馆

9600

1层横向立体桁架结构,纵向平面桁架结构

104

室内跳水馆

6800

1层横向立体桁架结构,纵向平面桁架结构

301

综合医疗服务中心

9000

5层框架结构

108

棋牌中心

1108

1层框架结构

106

露天网球比赛场

6800

1层框架结构

205

室外排球训练场

4个

302

设备用房

2000

1层砖混结构

203

室外网球训练场

3个

合计

127169

⑵、xxxxxxxxx学院建设场地位于xxxxxxx中心场地东区的北部,用地面积102亩,建筑面积70070平方米,资10290.77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见下表:

建构筑物一览表

编号

名称

建筑面积㎡

备注

东区

401

教学实验办公楼

23120

6层框架结构

402

图书馆

8315

5层框架结构

403

学生公寓

29250

6层砖混结构

404

后勤服务设施

9385

3-4层框架结构

合计

70070

第二节 以往工作研究程度

建国以来,地矿、水利、交通等部门在本区进行了大量的地质勘察和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本次工作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其主要研究成果见表1-4。

表1—4地质环境研究程度一览表

序号

报告(图件)名称

完成单位

提交日期

1

xx省构造体系与地震分布规律图

及说明书(1:

50万)

xx省地质局综合研究大队

1980.6

2

xx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志

xx省地质局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志编写组

1981.5

3

xx省工程地质远景区划报告

xx省地质矿产局

xx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1985.9

4

xx省地貌及动力地质现象分布图

(1:

50万)

xx省地质矿产局

xx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1985.9

5

xx省工程地质图及说明书(1:

50万)

xx省地质矿产局

第x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1985.9

6

xx省地貌图及说明书(1:

50万)

xx省地质矿产局

第x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1988.12

7

xx省北京市天津市区域地质志

xx省地质矿产局

1989.6

8

xx省环境地质图及说明书(1:

50万)

xx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1990.12

9

xxxxxxx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综合评价报告

xx省环境水文地质总站

1990.9

10

xx省地质灾害分布现状图

及说明书(1:

50万)

xx省遥感中心

1995.9

11

xx省xxxxxxx市地质环境监测报告(2001-2005)

xx省地质环境勘查院xxxxxxx勘查院

2005

12

xx平原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xx省环境地质勘查院

1998

13

xx地下水

xx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1999

14

xx省1:

50万环境地质报告

xx省环境地质勘查院

2001.6

15

xx省xxxxxxx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xx省国土资源厅

2003.4

16

xxxxxxxxx中心工程项目建议书

xx设计研究院

2006.9

17

xxxxxxxxx学院工程项目建议书

xx设计研究院

2006.9

18

xxxxxxx市和平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地址矿产部xx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

200x.4

第三节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一、工作程序

接受任务后,充分搜集了拟改建工程附近已有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资料。

在此基础上,于200x年x月xx日进行了现场调查,对于典型地貌和不良岩土地段进行重点调查和拍照。

在搜集资料和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报告编写。

工作程序见图1-3。

二、工作方法

本次工作方法主要是:

搜集已有地质、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等与之有关的资料;野外踏勘和野外地质调查;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编制报告。

在调查和编图过程中,运用了GPS卫星定位系统、CAD制图系统。

三、完成工作量

本次工作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5。

表1-5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工作项目

工作内容

单位

数量

搜集资料

1、区域资料与科研报告

17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

野外工作

1、调查面积

km2

6.2

2、调查路线长度

km

6.8

3、拍摄照片

42(利用6张)

4、地质调查点 

3

5、地貌调查点

3

6、水位测量

1

图1-3工作程序框图

第四节 评估范围及评估级别的确定

一、评估范围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结合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对建设工程建设和营运过程的影响程度,确定本项目评估范围为拟征地范围,评估区总面积843亩

二、评估级别的确定

1、建设项目的重要性

本项目总投资116932.77万元,总征地843亩,建筑总面积197239㎡,工程建筑属民用建筑工程。

本项目分为东、中、西三个区,西区安排整个xxxxxxx中心最主要的建筑物4万人主xxxxxxx场,还安排热身训练馆和室内田径馆;东区规划主xxxxxxx馆和游泳跳水馆,其南部分别布置为综合医疗服务中心,棋牌中心,室外球赛训练场和停车位,北部为xxxxxxxxx学院,中区在远期会有规划中的民心河通过,此次这个区内只布置室外xxxxxxx场地。

属于重要建设项目。

2、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划分因素

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

复杂程度

地质灾害

场地周围1km范围内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

简单

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属于太行山前东部平原区,场地内地势平坦开阔,地面标高为64.10~66.12m。

地形地貌简单。

地质构造

工作区西侧约10km处为太行山山前断裂,拟建场地基本避开了活动断裂,场地构造相对稳定。

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层为河流冲洪积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粘性土和砂类土,表层为黄土类土,具I级非自重湿陷性。

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一般。

破坏地质环境的

人类工程活动

人为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作用的影响程度低。

3、评估级别的确定

该项目属重要建设项目,其地质环境条件简单。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确定该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一级。

小结

该建设项目属于重要建设项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简单,评估级别为一级,评估范围为拟征地范围,评估区面积843亩。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第一节气象水文

一、气象

评估区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夏季干热多雨,冬季气温低,降水少。

年平均气温12.9℃,最热月七月份平均气温26.5℃,极端最高气温42.7℃;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2.90℃,极端最低气温-26.5℃。

多年平均降水量535.1mm(1956~2000年),年最大降水量1211.1mm(1996年),年最小降水量240.8mm(1972年),日最大降水量280.2mm,一小时最大降水量92.9mm。

风向一般冬季北偏西风,夏季东南风,场地年平均风速1.8m/s,主导风向为东风,概率为13%,最大风速为20.7m/s,风向为西风(2000年4月),基本风压值0.35kN/m2。

场地无霜期年平均为211天,最长为243天,最短为184天,最大积雪深度190mm,基本雪压值0.30kN/m2。

全年日照时数2737.8h。

土壤冻结深度0.54m。

二、水文

xxxxxxx市辖区内河流属x河流域xx河水系,主要有xx河、xx河、xx河三条河流,总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公里。

xx河从市区北部穿过,属xx河流域子牙河系,发源于山西省xx县五台山北麓,流经晋北黄土丘陵及忻定盆地,自xx镇以下穿过xx河峡谷,xx县xx庄流入本市xx县境内,在xx以下纳入最大支流xx河,经黄壁庄后横穿xxxxxxx市北郊向东流经xx县、xx县,在xx县与xx河汇流后称xx河,再入渤海。

干流总长588km,流域面积24690km2,由于

上游已建设xx和xx庄两座大型水库,现已处于干涸状态。

xx河发源于xx市水峪山,流域面积131.1km2,流经xx市城区,向东于xx庄西入xx河,在京广铁路大桥东汇入xx河。

上游建有xx庄、xx庄、xx3座小型水库,总库容237万m2;古运河发源于xx市的北白砂,流域面积117.3km2,向南于xxxxxxx市大xx村北与xx河交汇入汊河,在京广铁路大桥东北入xx河。

xx河发源于xx市山区,汇金河、xxxxxxx泄洪渠后入xx县境,又汇xx河、潴龙河,穿赵县向东南出境入邢台市宁晋县,xxxxxxx段全长48km,洨河既是xxxxxxx市的主要行洪河道,也是全市主要排涝工程之一,京广铁路以下防洪标准为12年一遇,过水能力665m3/s,排涝标准为3年一遇,最大流量178m3/s。

其支流xx河建有中型水库xx水库,xx泄洪渠汇流口以上流域面积221.9km2。

其支流xx沟、xx沟、xx入南泄洪渠,再汇入洨河,xx河(x河南支)在xx庄村西汇入洨河。

第二节 地形地貌

一、区域地形地貌

xxxxxxx地域跨太行山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

西部地处太行山中段,东部为xx河冲洪积平原。

地势东低西高差距较大,地貌比较复杂。

地貌形态包括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平原。

评估区地貌单元上属于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xx河冲洪积扇中西部(见图2-1)。

地面平坦,微向南东倾斜,自然地形坡度2.0‰左右,地面标高64.10~66.12m。

建设场地微地貌见照片1-6

第三节 地层岩性

平原区自中生代以来,地壳以大幅度振荡式沉降为主,形成了本区断陷盆地的构造轮廓。

新生代以来,本区以相对沉降为主,因此堆积了第三系巨厚湖相、河相堆积物,并有发育的第四系堆积物。

拟建场地出露地层较为简单,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粘性土和砂类土,厚度在25m左右,第四系厚度约为340m,为冲洪积成因沉积物,下伏第三系砂砾岩,泥岩组成。

第四系地层由老到新分为:

下更新统(Q1):

底板埋深约340m。

颜色以棕红、棕褐色为主,下部紫色,夹灰绿色,岩性为中粗砂、中细砂及粘性土。

砂层风化严重。

中更新统(Q2):

属冲洪积及河相沉积。

底板埋深约180m。

颜色主要为棕红、黄棕色夹锈黄色,岩性为砂卵砾石中粗砂及部分粘性土。

砂砾石粒径悬殊、风化较严重。

上更新统(Q3):

底板埋深90m左右。

颜色为棕黄色、浅黄色,岩性为粘性土及中粗砂和砂卵砾石。

全新统(Q4):

底板埋深25m左右。

颜色以黄色为主,黄褐色次之,岩性以粉质粘土、粉土、细砂为主。

第四节 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

一、地质构造

xxxxxxx市位于中朝准地台Ⅱ级构造单元山西断隆与华北断拗结合部位,北东—北北东向构造是区内主体构造框架。

xx—xxxxxxx断裂从xxxxxxx市西部通过,倾向北东,倾角40°左右,正断层,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尚未有新活动迹象,不属于活动断裂,相对较稳定。

二、地震

从《xx省地震构造图》可以看出,拟建建筑场地位于涿县xxxxxxx地震构造小区。

历史地震仅有的两次地震皆发生在百年以前(1528年xx5级地震和1772年3月1日灵寿发生的5级地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拟建场地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地震峰值加速度0.10g,对应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综上所述,该场地构造相对稳定,无不良地质作用,在近代历史上,本地区未发生源发性地震,属相对稳定区。

第五节 工程地质条件

一、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根据建设场地东北处(约2.5公里)的xxxxxxx市和平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在钻探所达50.00m深度范围内,除表层人工填土外,主要地层均为第四系冲洪积成因形成的粘性土、粉土和砂类土,根据其岩性和物理力学性质,自上而下分为12个工程地质层,见土层工程地质特征描述表2-1。

二、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

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见表2-2。

 

表2-1

土层工程地质特征描述

层号

地层

名称

层底埋深(m)

层厚(m)

颜色

湿度

状态

密实度

压缩性

工程地质特征

人工填土

0.4~2.0

0.4~2.0

杂色

稍湿

土质不均匀,以粉质粘土为主,含砖块、白灰块及灰渣等

黄土状

粉质粘土

1.7~4.3

0~3.6

黄褐

~

硬塑

中等

土质较均匀,含少量钙质结核,发育孔隙,干强度、韧性中等。

黄土状粉土

4.2~5.3

0.4~2.8

褐黄

稍湿~湿

中密

中等偏低

含云母片偶见钙质结核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

干强度、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

黄土状

粉质粘土

8.8~10.3

4.0~6.2

黄褐

可塑

中等

该层分布连续,厚度较大。

含少量钙质结核,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

粉土

10.1~11.8

0.6~2.0

褐黄

稍湿~湿

中密

中等

该层分布厚度较小。

偶见钙质结核,干强度、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

7#孔该层为粉砂。

10#、12#孔该层含砂颗粒较多。

粉质粘土

13.5~15.5

2.4~5.3

黄褐

可塑

中等

该层分布连续,厚度较大。

土质较均匀,局部硬塑,含约10%的钙质结核,局部钙质结核含量大,约为20%~30%,结合径一般为1~3mm。

局部夹薄层粉土。

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

粉质粘土夹粉土

18.5~21.0

4.0~6.8

黄褐

湿

可塑

中密

中等

该层分布连续厚度较大。

土质不均匀,含少量钙质结核,局部钙质结核含量大。

局部夹薄层粘土。

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

层号

地层

名称

层底埋深(m)

层厚(m)

颜色

湿度

状态

密实度

压缩性

工程地质特征

粘土

20.0~23.0

1.0~3.0

黄褐

可塑

中等

土质较均匀,干强度、韧性高无摇振反应。

5#孔该层缺失。

粉细砂

23.8~25.0

1.2~4.0

灰黄

稍湿~湿

密实

中等偏低

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暗色矿物及云母片。

一般该层上部含土,下部砂质较纯。

中粗砂

37.8~39.2

13.0~15.0

灰白

稍湿~湿

密实

该层砂质较纯,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云母片,下部一般含10%~30%的卵砾石,局部夹粉质粘土和细砂薄层。

粉质粘土

46.0~46.5

2.8~4.3

黄褐

可塑

中等

该层分布连续,土层较均匀,含少量钙质结核,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

含卵砾石中粗砂

>50.0

>7.5

杂色

湿

密实

该层分布连续,厚度较大。

砂质纯净,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含少量暗色矿物。

一般含10%~30%的卵石,卵石为石英砂岩,粒径一般2~3cm,最大10cm。

下部卵石含量较高,约50%。

表2-2物理力学指标统计成果表

层号

岩性

指标

 

值别

含水量

ω

(%)

重度

γ

(kN/m3)

孔隙比

e

液性指数

IL

主要力学指标

标贯击数

N

(击/30cm)

轻型动力

触探击数

N10

(击/30cm)

直剪快剪

压缩系数

a0.1-0.2

(1/MPa)

压缩模量

Es0.1-0.2

(MPa)

内摩擦角

Φk

(度)

粘聚力

C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