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50672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历史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历史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历史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历史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历史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历史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周幽王欲立妾褒姒之子为王。

大臣申侯上疏谏曰:

“王今宠信褒妃,废嫡立庶,既乖夫妇之义,又伤父子之情。

……望吾王收回乱命,庶可免王国之殃也。

”意在说明嫡庶关系的确立()

A.扩大了周朝国君统治的区域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C.促进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D.消除了国家灭亡的根本原因

2.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

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

A.察举制的实行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

C.科举制的推行D.军机处的设置

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

"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各个地方来管事。

如是则是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

"此言论反映的实质是()

A.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B.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

C.元代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D.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矛盾十分尖锐4.《乾隆实录》中记载: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

”说明了雍正时期()

A.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B.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C.宰相权力被再度分割D.君主专制体制不断走向衰落

5.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指出:

“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

“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使“环球心折”的主要依据是()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彻底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 

7.《韩非子》载: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由此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

A.人情关系B.伦理道德C.法制建设D.礼乐秩序

8.董仲舒说:

“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

……故曰: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他的这一思想主张()

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

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

9.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

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

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B.倡导君民共主

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D.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10.“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唐朝诗人窦冀的这首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

与这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

A.王羲之《兰亭序》B.柳公权《玄秘塔碑》C.怀素《自叙贴》D.颜真卿《祭侄文稿》

11.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12.教育新闻网曾撰文指出:

“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形势严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文化全球化,我们会不会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儿……”这

里作者主要是针砭新文化运动()

A.引进西方学说     B.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C.提倡文学革命           D.彻底否定民族文化

13.“何谓三民主义呢?

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

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

”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14.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深刻研究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殊国情的基础上,捕捉和把握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战略构想,形成了()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15.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这两次讲话都()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D.冲破了思想樊篱

16.柏拉图说:

“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

”亚里士多德表示:

“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

因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

”这反映了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A.理性主义B.个人主义C.怀疑主义D.人文主义

17.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

“在路德看来,真正的基督徒是个勇士,他仅以

上帝将信仰恩赐于世人这一信念做武器,进行着艰苦的获得拯救的探索。

”马丁·路德要基

督徒“获得拯救”的途径是()

A.参加宗教仪式B.直接阅读《圣经》C.多做行善之事D.听从教士教诲

18.霍布斯认为:

“当他们每个人通过与其他人的协议迫使自己不能违抗他已经服从的那个人或会议的意志时……这种使所有人的意志都服从某一个人或会议的意志的情况就会出现,这就叫‘联盟’。

会议的这种意志被看成是构成这种会议的成员的多数意志。

”与其主张最相似的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

19.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

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被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

这主要是由于()

A.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B.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D.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

20.俄国作家契可夫说:

“创作应该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

它的任务是无条件的、直率的真实。

”下列文学作品中,创作风格与其观点一致的是()

 

 

ABCD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21.(15分)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九·一八”事变,当代国人仍需要反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侵略中国东北,使之完全变成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诞生后就制定了的目标,在1931年,已经不单单是军部激进派的要求,资本家、地主、政党、政府都有同样的要求。

……1931年9月18日夜,关东军自己炸毁了沈阳北部柳条沟南满铁路路轨,硬说这是中国军干的,立即攻击中国的兵营。

同时,按照预定计划向满铁全线展开进攻,次日,已经占领了沿线全部城市。

——井上清,铃木正四著《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若将军制改革之大事一任军部处理,在吾国策上将产生极大不安……因而强烈要求实行裁军。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4月19日社论

警告政府不要在中国东北行使武力,建议运用外交手段解决满蒙问题。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9月17日社论

对那些为使几万在满同胞的生命财产免遭暴戾支那之残害而持续战斗的帝国特派满洲军队以及长期遭受奉天政府侮辱和迫害的在留居民表示感谢和慰问。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10月15日布告

材料三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1931年9月23日蒋介石在南京市党员大会上演词

现在政府既以此案件诉之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希望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

——1931年9月23日国民政府告全国军民书

材料四从九一八第二天始,中国人民便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九月间,上海有十万大中小学学生的大罢课,有三万五千日本码头工人的大罢工。

九月二十六日,上海有十余万人的反日大集会。

全国各地,从上海到成都,从平津到广州,所有的学生都卷入反对日寇进攻东北的热潮中。

全国民众,尤其是城市的市民群众,热烈地参加了抵抗日货和禁止和日人交易的杯葛运动。

广州及香港等地日商日厂所有的中国工人,自动一律停工,宁可挨饥受饿。

十月初,上海八十万工人组织抗日救国联合会,派代表要求南京立即出兵抗日,要求政府发给枪械参加抗日。

——《九一八前后的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3分)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国内舆论有何变化?

(2分)

 

(3)据材料三、四,归纳政府与民众面对侵略分别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5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府的措施带来怎样的后果?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性和中国政府对外来侵略的态度两个视角谈谈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人的启示?

(3分)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曰: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

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认为:

“美德由教育而来”。

——XX·百科

材料二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

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XX·百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

(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有何不同?

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6分)

 

(3)通过以上对东西方思想文明的对比,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分)

 

23.(13分)19世纪中期以来,“师夷长技”思想、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

零零碎碎的。

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康有为揭橥孔子和经学的旗帜,并借用西学对其进行改铸,从而把孔子塑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的缔造者,把经典改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理论的载体。

康有为之所以能这样做,与经学与时俱进的特征、自身学贯中西的知识储备以及现实社会的需要有很大关系。

康氏所为,开援西入儒之先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对构建当代新文化也具有借鉴意义。

——《孔子研究》2003年第6期

材料四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我们现代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据材料二说明其认识的局限性。

(4分)

 

(2)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能利用传统儒家思想来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原因。

(3分)

 

(3)材料四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我们如何看待此观点?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轨迹。

(2分)

 

24.(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伦威尔顺应士兵和广大民众的要求,把国王当作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公敌。

他在审判国王的特别法庭上,竭力向摇摆不定的法官们阐明处死国王的理由……最后不顾法官们的暧昧态度,并排除来自法国、西班牙等国封建势力的干预,亲自起草对国王执行死刑的命令。

——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

材料二英国长老派(清教徒中的一派)代表人物巴克斯特说:

“(克伦威尔)本质上是诚实的,他一生中大部分的经历是虔诚的,有良知的,但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

他的宗教热情完全为野心所取代,而且随着成功逐渐发展。

当他的成就击败几乎所有对手时,他为那面临着他的最大诱惑所征服,正如他征服别人一样”。

——王龙《李自成和克伦威尔的悲剧有何异同?

材料三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

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语日:

“盖棺论定。

”吾见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

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

——梁启超《李鸿章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克伦威尔的主张是什么?

这一主张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

 

(2)材料二中克伦威尔“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3分)

 

(3)材料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依此观点指出材料一、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是否矛盾?

并说明影响人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有哪些?

(4分)

 

25.(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孙中山和甘地都对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解决农民的痛苦,归结是要耕者有其田。

这个意思,就是要农民得到自己劳动的结果,要这种劳动的结果不令别人夺去了。

……统一之后,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

……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所谓禁止洋布,便是抵制英国进口的纺织品,他认为这是经济侵略手段之一,使得印度原有的纺织工业一落千丈。

更深入一层的观察,他才根本反对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因为那是资本家压迫劳工。

……当然他更是一位爱国者,藉着纺纱织布鼓舞着亿万的印度人民,走向团结为国的一致目标之下,不为谋利,同时却是帮助他人,至少是充分做到自服其布。

——吴俊才《印度史》

请回答:

(1)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经济主张。

(3分)

 

(2)开展家庭纺织运动是甘地经济自主运动的主要内容。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提倡手工纺织运动的作用。

(3分)

 

(3)据上述材料,说明孙中山和甘地对待西方工业文明的不同态度。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经济主张的相同目标。

(4分)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A

D

C

C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A

B

D

D

B

D

B

B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

21.(15分)

(1)原因:

既定国策;军国主义膨胀;经济危机影响。

(3分)

(2)变化:

由主张反战裁军,外交手段解决争端,变为支持战争,为侵略辩护。

(2分)

(3)政府:

不抵抗;依赖国联解决。

(2分)

民众:

积极抗日;组织罢课、罢工;抵制日货;成立抗日救国联合会等。

(任三点得3分)

后果:

国土沦陷;民族危机加深。

(2分)

(4)增强忧患意识;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和右翼势力的增长;理性处置争端,政府应承担起保土安民责任,对法西斯势力的退让和纵容必将自食其果。

(言之成理即可赋分)(3分)

22.(12分)

(1)相同点:

都重视道德、知识并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关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

(4分)

(2)不同:

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2分)文艺复兴思想

家弘扬人文主义,倡导个性解放。

(2分)

主要原因:

传统儒学受到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1分)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1分)

(3)结论: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人类的思想文化发展具有多元性,要客观、辩证看待。

(2分)

23.(13分)

(1)核心: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分)局限:

以新卫旧的意愿导致其难以挣脱传统。

(或不主张变革社会制度,继续维护封建统治)(2分)

(2)原因:

儒家思想的与时俱进;自身的儒学教育;现实社会的需要。

(3分)

(3)观点:

只要引进西方民主、科学,就可以救国。

(2分)评价:

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但存在着绝对肯定西方的偏激看法。

(2分)

(4)轨迹:

向西方学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的学习过程。

(2分)

 

24.(10分)

(1)主张: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1分)影响: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分)

(2)“堕落”:

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1分)

论证:

就任护国主,多次解散议会;远征爱尔兰、苏格兰;镇压平等派和掘地派。

(2分,任两点给2分)

(3)观点: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定论。

(1分)不矛盾。

(1分)

因素:

评价者的政治立场、个人情感、文化素养、时代背景等。

(2分)

25.(10分)

(1)主张:

耕者有其田;振兴实业;节制资本(3分)

(2)作用:

有利于抵制英国经济侵略;有助于农村手工业的发展,改善民众生活;激发了人民的民族意识,推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发展(3分)

(3)态度:

孙中山:

主张发展实业(或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甘地:

反对大机器生产。

(2分)

目标:

经济独立自主;人民生活改善(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