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综合训练反应原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0115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综合训练反应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综合训练反应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综合训练反应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综合训练反应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综合训练反应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综合训练反应原理.docx

《江苏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综合训练反应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综合训练反应原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综合训练反应原理.docx

江苏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综合训练反应原理

反应原理综合训练

1.(2013·镇江一模)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及利用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反应生成SO3和NO两种气体。

将体积比为1∶2的NO2、SO2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体系中SO3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SO2的同时生成1molNO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时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

 

(2)新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化学原理是采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SO2,再用一定量的磷酸与上述吸收产物反应。

该技术的优点除了能回收利用SO2外,还能得到一种复合肥料,该复合肥料可能的化学式为       (写出一种即可)。

 

2.(2013·常州一模)甲醇(CH3OH)和二甲醚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

以CH4和H2O为原料制备甲醇和二甲醚的工业流程如下:

(1)写出催化反应室1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反应室3(容积为VL)中amolCO和2a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

CO(g)+2H2(g)

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图2

①p1    (填“<”、“>”或“=”)p2。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应室3再增加amolCO和2amol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在p1压强下、100℃时,反应CH3OH(g)

CO(g)+2H2(g)的平衡常数为     (用含a、V的代数式表示)。

 

(3)图2为绿色电源“二甲醚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4)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

CH3OH(g)     ΔH=-90.8kJ·mol-1

②2CH3OH(g)

CH3OCH3(g)+H2O(g)ΔH=-23.5kJ·mol-1

③CO(g)+H2O(g)

CO2(g)+H2(g)ΔH=-41.3kJ·mol-1

则反应:

3H2(g)+3CO(g)

CH3OCH3(g)+CO2(g)的ΔH=       。

 

3.(2013·北京理综)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NO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

              。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2NO(g)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x的排放。

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

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

 

(4)通过NOx传感器可监测NO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Pt电极上发生的是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②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

 

4.(2013·天津理综)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

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

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 子

K+

Na+

N

S

N

Cl-

浓度/mol·L-1

4×10-6

6×10-6

2×10-5

4×10-5

3×10-5

2×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2.5的酸碱性为    ,试样的pH=    。

 

(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已知:

H2(g)+

O2(g)

H2O(g)    ΔH=-241.8kJ·mol-1

C(s)+

O2(g)

CO(g)ΔH=-110.5kJ·mol-1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洗涤含SO2的烟气。

下列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填字母)。

 

a.Ca(OH)2     b.Na2CO3     c.CaCl2     d.NaHSO3

(3)汽车尾气中NOx和CO的生成及转化:

①已知汽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

2NO(g) ΔH>0。

若1mol空气含0.8molN2和0.2molO2,1300℃时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mol。

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汽车启动后,汽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                          。

 

②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

2CO(g)

2C(s)+O2(g)。

已知该反应的Δ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

           。

 

5.(改编题)某经济开发区将钛冶炼厂与氯碱厂、甲醇厂组成了一个产业链(如下图所示),大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钛铁矿经氯化得到四氯化钛的化学方程式:

 。

 

(2)由CO和H2合成甲醇的方程式是CO(g)+2H2(g)

CH3OH(g)。

①已知该反应在300℃时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27,该温度下将2molCO、3molH2和2molCH3OH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此时反应将    (填“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

 

②若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物质的任何损失,该产业链中每合成19.2t甲醇,至少需额外补充H2    t。

 

(3)用甲醇

空气碱性(KOH)燃料电池作电源电解精炼粗铜(如右图),在接通电路一段时间后纯Cu质量增加3.2g。

①请写出燃料电池中的负极反应式:

              。

 

②燃料电池正极消耗空气的体积是    (标准状况,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以20%计算)。

 

6.(改编题)氮氧化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消除氮氧化物有多种方法。

(1)硝酸厂常用催化还原法处理尾气:

催化剂存在时用H2将NO2还原为N2。

已知:

2H2(g)+O2(g)

2H2O(g)    ΔH=-483.6kJ·mol-1

N2(g)+2O2(g)

2NO2(g)ΔH=+67.7kJ·mol-1

则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

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NH3(g)+NO(g)+NO2(g)

2N2(g)+3H2O(g) ΔH<0。

为提高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3)利用ClO2氧化氮氧化物反应过程如下:

NO

NO2

N2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2NO+ClO2+H2O

NO2+HNO3+HCl,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            。

若有11.2LN2生成(标准状况),共消耗ClO2    g。

 

(4)工业废气中含有的NO2还可用电解法消除。

用NO2为原料可制新型绿色硝化剂N2O5。

制备方法之一是先将NO2转化为N2O4,然后采用电解法制备N2O5,装置如下图所示。

Pt(甲)为    极,电解池中生成N2O5的电极反应式是 。

 

7.

(1)钡(Ba)和锶(Sr)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在地壳中常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BaSO4和SrSO4都是难溶性盐。

工业上提取钡和锶时首先将BaSO4和SrSO4转化成难溶性弱酸盐。

已知:

SrSO4(s)

Sr2+(aq)+S

(aq)(Ksp=2.5×10-7)

SrCO3(s)

Sr2+(aq)+C

(aq)(Ksp=2.5×10-9)

将SrSO4转化成SrCO3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                     (用沉淀溶解再平衡的有关理论解释)。

?

(2)对于上述反应,实验证明增大C

的浓度或降低温度都有利于提高SrSO4的转化率。

判断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平衡常数K的变化情况(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将    ;②增大C

的浓度,平衡常数K将    。

 

(3)已知,SrSO4和SrCO3在酸中的溶解性与BaSO4和BaCO3类似,设计实验证明上述过程中SrSO4是否完全转化成SrCO3。

实验所用试剂为      ;写出实验现象及其相应结论:

                       。

 

(4)BaCl2溶液和Ba(NO3)2溶液是实验中检验S

的常用试剂。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检验某溶液中存在S

时,首先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由此得出结论:

溶液中一定含有S

你认为该推理是否严密?

试说明理由:

 。

 

8.已知在常温下Cu2+和Fe3+在溶液中随pH变化时水解的曲线如图1所示。

某同学欲提纯含有少量FeCl3和稀盐酸的CuCl2溶液。

    

图1图2

(1)对图中a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沿水平方向变到Cu2+曲线上

②溶液中a点和水平线在Fe3+和Cu2+曲线上任意截点的c(H+)与c(OH-)乘积相等

③Fe(OH)3、Cu(OH)2在a点代表的溶液中均达到饱和

(2)向含有少量FeCl3和稀盐酸的CuCl2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黑色粉末A搅拌、过滤,得到较纯净的CuCl2溶液。

A的化学式为    ,加入A的作用是            。

 

(3)用铜棒作电极,用直流电源电解CuCl2溶液,装置如图2所示。

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①开始无明显现象,随后液面以下的铜棒表面逐渐变暗;②5min后,b极附近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且向a极扩散;③10min后,最靠近a极的白色沉淀开始变成红色;④12min后,b极附近的白色沉淀开始变成黄色,然后逐渐变成橙黄色;⑤a极一直有大量气泡产生;⑥停止电解,将U形管中悬浊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上层溶液呈无色,没有出现蓝色,下层沉淀全部显红色。

[已知:

Ksp(CuOH)

①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②电解5min后,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③12min后,b极附近出现橙黄色沉淀的成分是      ,

原因是                             。

 

④最后沉淀的成分是    ,请设计一实验验证此成分:

                               。

 

反应原理综合训练

1.

(1)bc 2.67(或

(2)(NH4)3PO4[或(NH4)2HPO4或NH4H2PO4]

2.

(1)CH4+H2O

CO+3H2

(2)①< ②增大 ③

(3)CH3OCH3-12e-+3H2O

2CO2+12H+

(4)-246.4kJ·mol-1

3.

(1)3NO2+H2O

2HNO3+NO

(2)①N2(g)+O2(g)

2NO(g)

ΔH=+183kJ·mol-1 ②增大

(3)2NO+2CO

N2+2CO2

(4)①还原 ②NO+O2--2e-

NO2

4.

(1)酸性 4

(2)①C(s)+H2O(g)

CO(g)+H2(g)

ΔH=+131.3kJ·mol-1 ②ab

(3)①4×10-6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 ②2CO(g)

2C(s)+O2(g)是一个熵值减小的反应,同时又是ΔH>0,所以任何温度条件下均不能自发反应

5.

(1)2FeTiO3+6C+7Cl2

2FeCl3+2TiCl4+6CO

(2)①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②1.0

(3)①CH3OH-6e-+8OH-

C

+6H2O

②2.8L

6.

(1)4H2(g)+2NO2(g)

N2(g)+4H2O(g)

ΔH=-1034.9kJ·mol-1

(2)增大NH3浓度(或减小压强、降低温度)

(3)2NO2+4Na2SO3

N2+4Na2SO4 67.5

(4)阳极 N2O4+2HNO3-2e-

2N2O5+2H+

7.

(1)SrSO4(s)+C

(aq)

SrCO3(s)+S

(aq)

K=

 因为Ksp(SrCO3)

后,使得SrSO4(s)

Sr2+(aq)+S

(aq)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SrCO3

(2)①减小 ②不变

(3)盐酸 若沉淀完全溶解,则证明SrSO4完全转变为SrCO3,否则未完全转化

(4)不严密,溶液中可能含有S

生成的BaSO3能被硝酸氧化成BaSO4

8.

(1)②

(2)CuO 调节溶液pH至4.4,除去Fe3+(或降低溶液酸度,除去Fe3+)

(3)①2H2O+2e-

2OH-+H2↑

②Cu+Cl--e-

CuCl↓ ③CuOH和Cu2O Ksp(Cu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