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划总结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二语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5010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计划总结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二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数学计划总结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二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数学计划总结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二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数学计划总结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二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数学计划总结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二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计划总结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二语文.docx

《数学计划总结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二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计划总结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二语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计划总结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二语文.docx

数学计划总结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二语文

数学计划总结-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二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和任务: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教学重点:

大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

数位中含有0的读写。

第二单元:

线与角。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2、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通过探索活动,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通过学具的操作活动,理解平角、周角,能区别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与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重点:

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会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难点:

直线、射线概念的理解。

第三单元:

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通过对乘法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历数学问题探索的过程,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算式意义及简便条件。

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2、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第五单元:

除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

4、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5、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并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

第六单元:

方向与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具体的情境,体会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重点:

1、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学会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第七单元:

生活中的负数

教学目标

了解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对负数的理解从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第八单元:

统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的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2、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单式条形统计图。

3、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重点:

体会到统计图中的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单式条形统计图或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学会简单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制成统计图表

总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全对所学的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等进一步得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及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弥补知识缺漏,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处理

1、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特别注意挖掘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性的问题,以便于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体会探索的基本方法。

3、设计大量观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以利于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工作中的主要措施。

1、学生情况分析:

本级的学生较为活泼、好动,字体书写工整;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体现在应用题方面,中下层生比较贪玩,基础差,计算能力不强,尤其是对应用题难于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补缺,通过个别辅导,争取把成绩赶上来,努力提高班科全体成绩。

2、后进生辅导做法、措施:

(1)了解学生原来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

(2)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分发挥班干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

(3)密切与其家长联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们的学习。

3、优生的培养做法、措施:

(1)召开优生会议,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为自己确定更高的目标。

(2)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

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四、授课计划与进度:

单元

内容

课时

授课周次

测验时间

(周次)

备注

一、认识更大的数

1、数一数;

2、人口普查;

3、国土面积;

4、森林面积;

复习

机动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1周4---3周2

(9.1--9.13)

3周3

二、线与角

1、线的认识;2、平移与平行;3、相交与垂直;4、旋转与角;5、角的度量;6、画角;

复习

实践活动:

走进大自然

机动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3周4----5周5

(9.14--10.1)

5周5

三、乘法

1、卫星运行时间;2、体育场(含练习三);3、神奇的计算器;4、探索与发现

(一)

(二)(三);5、整理与复习。

机动

1课时

2课时

1课时

3课时

2课时

1课时

2课时

6周1--9周5

(含国庆放假)

(10.2--10.29)

9周5

四、图形的变换

1、图形的旋转;

2、图形的变换;

复习

机动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0周1--10周5

(10.30--11.5)

10周5

五、除法

1、买文具

2、路程、时间与速度

3、参观苗圃

4、秋游(含练习六)

5、国家体育场

6、探索与发现(四)

7、中括号

复习

机动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3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3课时

11周1--14周3

(11.6--11.30)

14周3

六、方向与位置

1、确定位置

(一)

2、确定位置

(二)

复习

机动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4周4--15周2

(12.1—12.6)

15周2

七、生活中的负数

1、温度

2、正负数

整理与复习

(二)

机动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5周3--16周1

(12.7—12.12)

16周1

八、统计

1、栽蒜苗

(一)

2、栽蒜苗

(二)

实践活动:

走进网络

复习

机动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6周2--17周1

(12.13-12.20)

17周1

九、总复习

1、复习整理

2、复习迎考

6课时

10课时

17周2—18周4

18周5—20周5

(12.21—1.20)

21周2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