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必修3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1文化与社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9311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必修3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1文化与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必修3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1文化与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必修3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1文化与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必修3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1文化与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必修3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1文化与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必修3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1文化与社会.docx

《高考政治必修3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1文化与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必修3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1文化与社会.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必修3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1文化与社会.docx

高考政治必修3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1文化与社会

课时作业26 文化与社会

[A组 基础对点练]

考点一 文化的内涵、形式与特点

1.《礼记》中有这样几段话: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是以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上述内容主要反映了(  )

①语言是动物的一种特有本能 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④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题干反映的是,唯有“礼义”即文化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说明文化是由人所创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③符合题意;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①观点错误;④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因此本题选C。

答案:

C

2.2017年,“请开始你的表演”“舅服你”“扎心了老铁”“diss你”“疯狂打call”等大量新词、热词层出不穷,这些词语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社会的繁荣。

这表明(  )

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B.新词、热词提升了我国文化实力

C.新词、热词的出现是时代的进步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解析:

A未体现。

B一是夸大了新词、热闻的作用,二是未体现其作用,不选。

C中新、热词的出现是时代的反映,并不一定体现时代的进步。

D符合题意。

答案:

D

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17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

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

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发挥博物馆社会功能说明(  )

A.文化修养是自觉形成的

B.优秀的文化产品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C.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D.文化借助特定的活动与载体得以传播

解析:

优秀的文化产品能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B说法本身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故排除B;文化修养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才能形成,不是自觉形成的,故A错误;材料未强调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故排除C;发挥博物馆社会功能,说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借助特定的活动与载体得以传播,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

D

考点二 文化的社会作用

4.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产值约占GDP的3%,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一般可达到10%~12%,我国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悬殊。

这告诉我们(  )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不可缺少的精神武器

B.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C.在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推动下,世界各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D.抵御文化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显得日益紧迫

解析:

材料中未涉及经济安全,A不选。

材料未涉及科技、世界各国文化产业,C不符。

材料未涉及文化安全,D不选,B符合题意。

答案:

B

考点三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5.短短几年间,M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从仅有几个合伙人的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的领航者。

该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专注于产品的态度,在于它“激极尽志,求真品诚”的企业精神。

这说明(  )

A.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B.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目的

C.科技进步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D.优秀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解析:

A选项观点错误,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但并不起决定作用,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企业发展是为了营利,而不是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而没有强调科技对企业文化创新的影响,故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表明公司成功的原因在于企业精神,说明优秀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故入选。

答案:

D

6.文化旅游名镇乌镇由于引入了“互联网+”的模式,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产生了化学效应,使乌镇急剧成长。

在乌镇景区及主干道上,已全部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在旅游预订网站了解和订购住宿、景点票务、戏剧演出、特产等、支付宝钱包……这说明了(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③文化产业的作用日益突出 ④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互联网+”模式是一种现代科技,游客通过手机在旅游预订网站了解和订购住宿等,商铺开始网络营销等,反映出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科技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①④正确,故选C项。

材料主要强调“互联网+”使乌镇成长,未体现②③。

答案:

C

考点四 文化与综合国力

7.文化强国,必是文化产业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必有文化产业硬实力来支撑。

这说明(  )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力量已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①错误;③认为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错误的。

②④正确阐述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答案:

D

8.“一个只能出口机器设备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

这一观点启示我们(  )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积极地向他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解析:

经济和科技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①错误;④是文化霸权主义的做法,排除;②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当选。

答案:

B

[B组 提能强化练]

9.“文以载道”在中国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下列对于“文”与“道”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是“道”的物质载体,“道”是“文”的精神内涵

②“文”与“道”的关系反映了文化与物质的关系 ③透过“文”可以悟“道”,透视作者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文”属于文化的范畴,“道”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A.①③B.①②

C.②④D.③④

解析:

“文”与“道”体现了物质和文化的关系,“文”是“道”的载体,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答案①③正确,故选A。

“文”是物质范畴,“道”是意识的范畴,②④是错误的。

答案:

A

10.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本杰明·弗里德曼在《经济增长道德的意义》一书中指出,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时候,一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积极和乐观;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停滞之后,一个社会就会变得狭隘、排外、消极和悲观。

由此可见(  )

A.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B.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C.文化的包容性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D.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经济状况

解析:

“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时候,一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积极和乐观;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停滞之后,一个社会就会变得狭隘、排外、消极和悲观”,这说明文化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D正确。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文化发展方向,A错误。

B、C未体现。

答案:

D

11.(2015·天津卷,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

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这体现了(  )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解析:

用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说明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的一面,A符合题意;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因此B观点错误;材料未涉及文化创意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古典文化提升人的需求层次,排除C、D;故答案选A。

答案:

A

12.2017年,书不再是书店的主角,围绕实体书店打造的多样化业态使书店变得更加时尚。

卖创意、卖服装、开咖啡店、办活动……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也使实体书店逐渐回暖。

这体现了(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④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

书店回暖体验舒适和丰富体现了①④。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②错误。

先进、健康文化对经济有促进作用,③错误。

答案:

D

[C组 大题冲关练]

13.2017年5月5日,中国上海,完全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成功进行首飞,几经反复,历经风雨,中国自主研制大型客机的梦想,终于开创性地成为现实!

中国的大飞机实现了“一飞冲天”!

C919的研制是非常复杂的系统集成工程,研制人员共规划了102项关键技术攻关,包括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设计、主动控制技术等。

不同的系统集成绝不是简单的拼接,如何关联,取决于飞机的整体设计方案。

在C919完成首飞、实现量产后,还将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

航空制造业是航空产业的根基,也是我国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标志之一,有着相当广阔的市场空间,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简要说明C919首飞成功的意义。

解析:

根据文化作用的知识体系,可从文化对社会、经济、政治、综合国力、人口影响等多角度考虑作答。

注意“结合材料”。

答案: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C919完成首飞、实现量产后,将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C919拥有完全知识产权,首飞成功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文化创造力。

③文化是人创造的,又影响每一个人。

C919首飞成功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C919首飞成功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到“长征五号”胜利首飞,再到“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在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指导下,中国航天人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中国实际,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航天奇迹。

航天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是国家实力和大国地位的重要体现。

只有最强大的国家和最优秀的民族有勇气和能力去向那未知的深空发起一次又一次远征,而中国就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在中国航天科技突飞猛进的同时,“太空经济”也迅速发展。

研究表明,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至今,我国累计有数千项空间技术成果运用到新材料、新能源、计算机、生物技术、精密制造等诸多领域,对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现实意义。

(2)太空游客是指通过选拔可以进入太空旅游的普通人。

假如有机会成为一名太空游客,面对美丽的地球、浩瀚的宇宙,你将有何感悟?

请简要列举两条,每条不超过20字。

解析:

第一问,航天科技是文化的表现,航天技术发展的现实意义就可用文化发展的作用意义来回答。

根据所学“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可从航天科技的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等角度展开回答。

第二问,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感想只要价值观正确,对人有启发意义即可,但要注意语言的精练。

答案:

(1)①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升民族创造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②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航天科技的突飞猛进,航天科技的发展又反过来改善民生,助推国家产业升级,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航天科技应用于经济领域有利于催生“太空经济”并促进其发展。

(2)①珍爱地球,保护环境!

②时空变幻,物质永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