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8689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职院校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职院校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职院校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职院校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工作总结.docx

《高职院校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工作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职院校工作总结.docx

高职院校工作总结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

摘要: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情境等具体情况能动地对教材体系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的整体化运作过程,是影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均衡现象的主要原因,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对此应给予重视。

关键词:

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转化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态势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战场,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中央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此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支持政策。

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中突出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均衡现象较为严重。

部分学校及部分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给予高度评价,喜欢甚至盼望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人满为患。

与此相反的另一番景象是,相当部分学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不足,上课时学生缺课现象严重,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敷衍应付了事,学习效果不佳。

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景象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在环境、学生、课程、教材、课时等都大体相当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笔者认为,问题症结在于授课教师能否善于处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能否善于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进行转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表现出的另一非均衡性是师资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在近10年获得了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龄较大者主要来自原来的中专学校或技校,这部分教师虽有一定教学经验,但往往习惯于采取中专及中学“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作为知识读本进行传授,照本宣科,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高职院校年轻教师主要来自本科院校毕业生,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及学术科研能力,但缺乏教学经验,对高职院校学生状况缺乏了解,对国家统编教材的宗旨理解不全面,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

一部分年轻教师照搬大学本科乃至研究生的授课方式,偏重于从学术和理论进行讲解和探讨,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大;另一部分年轻教师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严重脱离教材,视教材为参考

书,教师在课堂上任意发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相去甚远。

二、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问题的研究现状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明确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由此拉开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序幕,部分学者开始关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进行转化的相关问题。

由于我国学术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研究起步较晚,此领域文献资料并不充足,部分学者对此虽然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而言仍处于初始阶段,存在一定局限性:

一是往往仅作为附属问题在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课题中有所涉及,主要停留于实际操作层面,学术理论高度有限;二是只从某一角度出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探讨,未能就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的系列问题作出整体回应;三是将此领域作为研究对象的多为综合性重点大学本科院校专家学者,针对的往往是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未能或少能反映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四是研究视野拘泥于国内,对于其他国家在此领域的实践情况与研究状况知之甚少,借鉴机制的缺乏及外文资料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突破的瓶颈。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内涵分析教材体系指由中宣部、教育部按照教学大纲组织编写的在高职院校统一使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内部的章节目结构框架以及相互联系的内容所形成的载体系统。

教学体系指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教学目标和内容、教材与其他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制度与管理等教学要素朝向实现教学目标的合理组合而统一运作的有机系统。

教材体系是构建教学体系的基础与主要依据,教学体系是指导教师系统传授教材内容、实现课程设置目标的主要途径。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呈现出以下特征:

1.阶段性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前后一贯的连续教育教学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完成需要经历以下五个步骤,其中包括三个转化阶段:

步骤1:

形成学科体系及各课程体系,步骤2:

编写教材及教学大纲,步骤3:

任课教师设计教案和制作课件,步骤4:

课程教学实施,步骤5:

学生理解掌握与吸收。

在上述五个步骤中,步骤1与步骤2之问所进行的是课程学术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步骤2与步骤4之间发生的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步骤4与步骤5之间所发生的是教学体系向学生素质、能力的转化。

政治理论课教师最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阶段,教师在此阶段承担着党和国家的“政治翻译”及教材编写组的“学术翻译”双重角色,对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起着关键性作用。

2.创造性

课程实施过程的三次转化是对课程的三次创造。

第一次创造是由参与教材编写的群体进行的;第二次创造是由更为广大的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的,其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第三次创造由学生自身完成。

第一次创造决定了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体系,第二次创造则决定了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能否被学生接受,能否顺利进入第三次创造。

可见,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根据环境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和再创造。

3.协同性

教材体系转化是一个由密切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支撑的教学要素组成的教学系统,是一个由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组成的整体化运作过程。

教材是教学之本.新教材满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急需,但要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当务之急是把规范的教材体系尽快转化为生动的教学体系,而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关键因素。

4.差异性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理性状态是教师对于教材所有内容能够完全吃透,做到精准无误。

但由于教材与教师处于不同对象层面,教师消化教材的过程实际上是将客观对象主观化的过程,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领悟必然与教材内容产生差距。

可能高于教材水平,可能等于教材水平,也可能低于教材水平。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领悟水平还会随着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与职业发展发生变化。

因此,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很难达到完全的等同。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功能价值

1.有利于协调政治理论课教材统一性与教学多样性冲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具有理论水平高、政策性强、体系完备、逻辑严密的特点,是教师进行教学体系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对于统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强化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各学校在办学层次、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生源结构等方面存在种种差异,统编教材的普遍性很难适应类学校的特殊性实际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反映对于教材与教学之问的处理和把握难度很大,教师困惑聚焦在如何实现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问题上。

2.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纳入课程体系,进行系统设计开发,是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由于教材主要以文字方式进行静态表述,在知识和理论传播方面障碍程度并不明显,但就实践教学而言,教材就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教材体系处于相对静态而实践教学具备明显动态性,二者之间矛盾的协调必须通过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加以解决,由任课教师通过实践课程设计将教材体系中的内容和理论转化为实践项目加以实施,从而突破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条式授课方式,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推动实践教学发展。

3.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掌控能力教学掌控能力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要素及教学流程的掌握和控制能力,是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组成部分。

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首先体现他对该课程教学的游刃有余的掌控能力,教社科[2008]5号文件所要求的“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无疑就是指具有这种掌控能力所达到的一种驾轻就熟的高水平教学境界。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掌控能力的提升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锻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掌控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4.有利于适应高职特色教育

高职院校与本科虽然同属于高等教育,但在办学宗旨、办学条件、生源结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贴近高职院校实际情况,满足高职院校实际需要。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的是同一教材,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照搬本科教学模式,而应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因材施教,根据高职学生的现实需要做好教材体系的转化工作。

在总体把握教材的逻辑结构、知识体系及精神实质的基础上,降低教材难度,确立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入学门槛普遍较低,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的抽象理论更是望而生畏,再加上在校授课时间短,实习实训时问多,若要圆满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并取得理想成效,更有必要进行课程改革,通过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探索出符合高职教育现状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万鹏,种海峰.从思想到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三个转化”[J].前沿,2008,(3).

[2]姚小玲.“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探索[』].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11).

[3]陈秉公.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规律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

[4]卢黎歌.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J].教学与研究,2009,(11).

[5]胡菊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实现策略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4).

[6]柴秀波.思政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中的创新性研究——从教学方法创新谈起[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

[7]咎西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应注重的几个问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12).

 

词:

实践教学环节  必要性  现实问题  新体系模式机制

  论文摘要:

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需的教学环节.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本文笔者通过对现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提出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和机制。

以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我 国呈如火如荼之势 。

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雨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培养 目标是培养职业型、素质型 、品德型的“新三型”人才 。

教育思想是以能力和品德为本位:

教学过程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 。

那么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在新课程设置过程中就更应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这是思政课教学改革 中一个不可缺 少的教学环节(另一个环节是理论性灌输).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手段  笔者拟就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与创新 .构建实践教学环 节新体 系模式机制 ,谈几点思考 ,以求进一步推动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改革 

  一、思政课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实践性教学是西方在倡 导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和行为主义教育哲学、强化教育职业化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学实践模式。

  我国高校的人文社科类实践性教学 .尚在积极探索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它仍然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 。

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客观现实的必然要求 

  首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 ,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 和基本原则  思政课教学中适 当引入实践教学 .实现教与学 的良性互动 。

“输”与“导 ”的有机结合.是创新思课教育的有效举措 .是增强恩政课实效性的最佳途径。

在思政课教学中引入 实践教学环节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

  其次 .思政课 的教育 目标不同予专业课 专业课 的开设是为了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是解决“为学”的问题。

而思政课是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做人的课.是解决的“为道”的问题 .思政课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

使大学生学会做人。

这是影响学生一生成长的课 .但一部分学生往往着眼于眼前 利益 .从实用 主义 出发 .对思歧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因此。

必须转变教育理念 。

延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空问 。

充分运用社会这个大课堂 。

让学生走 出“象牙塔 ”.积极参与一定的社会实践 。

使学 生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 。

用所学 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去分析、处理现实生话中的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热情 。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是润物细无声 的.学不好 ,会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跌跤 、走弯路 、犯错误 的。

  再次 .强化恩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是社会需求所决定的。

社会上 的各种不同的荣辱观 、是非观 、价值观等不可避免地对学生产生影响 .面对这些严峻的考验 ,高校思政课如果 仍用传统的封闭的模式来操作.将学生置于假设的理想 的环境之中。

脱离现实世界.当他们进入社会后,往往出现缺乏理想信念、精神意志薄弱、心理素质差 、缺乏敬业精神 、缺少诚心 、求知欲、上进心不强等一系列问题.但如果学生在校期问.在思政课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让学生提前 了解社会,接 触社会。

体验生活.在实践 中培养 自己的优良品质,甚至让他们在实践 中碰碰钉子,遇到点挫折,这也许不失为一个 好的教育方法 。

从而为他们走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就会使他们顺 利地实现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的转变 .那么.思政课 的实践教学功不可没。

  二 当前 高职院校 实践教学环节现状存在的问题 

  1.高等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实施不容易操作

  全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环节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有的高职院校纳入教学计划.有的则没有:

有的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多。

有的则少;有的高职院校有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大纲.有的则没有: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 。

 

  2.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环节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教学模式和体系 

  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散落在三门课程中.并没有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因此 ,教师之间是各自为政,自己搞自己的.有责任心的思政课教师实施过实践环节.有些思政教师根本就没有实施。

这样就形成不 了整体 集团作战的优势 。

  3.实践过程难以操作指导 

  和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很多高职院校思政课在组织形式上采取了大班合堂教学形式 .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班级一起上课 .这种大堂上课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思政课教师不足的情况 .节约 了教学资源 .降低了教学成本。

但往往造成教学质量难 以保证 .尤其是大规模的实践性教学 .操作不规范。

控制不很严格 ,很难落实对学生的逐个 检查 和指导 ,往往会有些学生借机偷懒、一些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简单应付.实践报告从报刊“抄袭”或从网上下载。

复制 的现象比较严重 。

  4.学校有限的经费难以满 足恩政课 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的需要由于思政 课实践性 教学环节实施没 有统一 的要求 和标准 .当然也就没有稳定的经费保障和经费标准。

在实践教学中.很难选择形式多样 .地点较远和 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活动内容 .限制了师生互动。

学生也往往处于敷衍 了事的态度,不深入 ,收获也不深刻 ,使活动流于形式,缺乏 实效性。

 

  5.高等 院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环节没有形成完善实施机制

  对上实践课 的教师缺乏激励机制.工作量 的计算得不到落实 ,教师没 有积极性 ;对上实践课 的学生 缺乏 考核机制 ,实践课的成绩和学分算还 是不算 .学生没有什么约束.学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还缺乏投人机制 

  三、构建实践教学环节新模式体 系和实施机制

  1.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新体系 

  

(1)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予 以明确界定。

我们认为所谓思政课实践教学就是 区别于传统的思政理论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 .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 .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 目标 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 。

它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 ,引导学 生走人社会 ,在具体 的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 、研究 问题和解决问题 。

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触角从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实践领域 

  

(2)解决实践教学 的“三无 ”问题 。

一是制定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统 一教学大纲 。

明确实践教学的 目的.确定实践课的教学时数 :

二是规范实践教学体系 .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三是制定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

 

  (3)思 政课社 会实 践教学 在课 堂整体 中的时空定 位 。

笔者认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 比例应为 2:

1。

即每门思政课都要从总学时中拿出 1/3课时用 于实践教学 .对实践和理论教学优化重组 .集中对实践课进行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安排 ,使实践教学与理论 教学有机结合与紧密衔接 .减少教学内容及教学时间上脱节现象的发生 。

制定科学 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 ,建立健全合理的实践教学 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4)课堂结构定位。

思政课实践教学应 当“课堂化”。

仅仅是走走看看 。

不成其为课堂 .也就不能提升层次。

这个“课堂”应分为两部分 :

第一步是“看”、“听”、“感悟”或独立研究 ;第二步是“写”、“交流”。

前者可分散进行 .后者可“课堂化”。

  2.创新实践教学的有效模式 

  目前。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 。

还主要是强调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被动参加实践为主.要提高实践教学实效性。

就必须对实践教学 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笔者提出以下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

 

  

(1)场景模拟实践教学模式。

即根据 教材内容,设计特定场景.让学生扮演某种角色.通过现身说法消化教学内容。

如上法律课时。

可 根据课文内容组织模拟法庭 ;在上世界观与人生观课时。

可让学生 小品表演.在上职业道德课时,可以模拟人才招聘会 .让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树立展现自我的信心和勇气.

  

(2)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实践教学模式 。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 的参与意识。

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比如思想道德课 的理想信念那一章上完 以后.让每个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演讲比赛,社会公德的那一章上完.让学生展开知识竞赛。

  (3)课堂讨论与业余时间调研实践教学模式。

结合教学内容 .围绕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心设计一些专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喟主角,畅所 欲言,展开热烈的讨论,从而使学生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善于引导.启发和正确的点评 

  另外 ,思政课教师结 合本课程特点 .拟定一些凋研题 目,要求学生任选一题 ,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调研 。

并要按时完成调 研报告。

教师要认真评 阅词研报告 。

对有一定质量的调研报告给予表扬 .并积极向学 校、校报推荐 ,对报告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 

  (4)影像与 网络实践教学模式。

即优 秀影视资源和计算机 网络知识进行实践教学  优秀的影视作品会对大学生起到教育启迪作用 .使学生有所感悟 。

从 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感悟到人间的真善美.继 而转化为今后学 习生活不竭的动力。

在 计算机网络上可以进行网上虚拟 。

网上调研 .实例分析等。

  (5)参观学 习实践教学模式。

为了让 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来增强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社科部必须建立思政课实践基地 .充分利用社会广大的资源 。

如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 、历史博物馆 、历史文化遗址、大中型企业 、部队、法院 、社 区等 ,使学生 从中受益。

  3.完善和形成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机制

  

(1)如果高职院校将思政课1.3学时拿出来用于实践 教学 .就名正言顺有 了学分。

恩政课作为一门考查课 ,总成绩的 50%用于平时表现.另 50%用于期末开放考试成绩 。

平时 50%中 20%是实践成绩 .20%平时作业成绩 ,10%考勤成绩 ,这样实践教学也就有 了成绩 因此 .思政课实践教学对学生就有了约束机制和考评成绩。

在学生实践过程中 .教师始终全程跟踪指导 ,批阅报告等 。

教师付出时间、精力 ,实践课占思政课总学时的1.3学时 .教师工作量也得 以计算 。

这样教师也有了积极性.完善了激励机制。

 

  

(2)要确立社会实践教学基地。

可以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形式 。

  (3)社会实践的基金保障。

学校按 照学生人头数下拨经费给社科部 。

只要单位不挪用 .就能够保证恩想政治理论课实 践教学环节稳定的经费来源  这些经费一方面用于学生外 出 社会实践 ,另一方面用于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

  

  (4)社科部与学校各相关部门建立齐抓共管的体制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会涉及到人力 、物力、财力等一系列问题.所以需要学校各部 门齐抓共管。

应 建立由学校党委统一负责.教务处、学工部 、社科部等分工负 责的领导与管理体制,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指导协调,共同抓好这项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霍福广.关予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2005。

2:

85.

  [2]卢诚.高校 “两课”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

126. 

  [3]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见[EB,0L].河北德育网,2006-3-27. 

  [4]中国教育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265 

  [5]卢黎歌 ,抓好“四人”环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效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