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长穗桑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4854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生长穗桑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野生长穗桑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野生长穗桑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野生长穗桑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野生长穗桑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野生长穗桑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野生长穗桑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生长穗桑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野生长穗桑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野生长穗桑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野生长穗桑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省**县野生长穗桑原生境保护点建设

1.1.2建设地点

**省**县**水族乡尧古村

1.1.3建设性质:

新建

1.1.4项目主管部门

**省农业委员会

1.1.5项目建设单位

**省**县农业局

1.1.6建设目标

通过该项目实施,在**省**县**水族乡尧古村建立一个核心区面积为30亩的野生长穗桑原生境保护点,另外,缓冲区30亩,总面积60亩。

确保当地野生长穗桑原生境不受人为干扰和破坏,防止野生长穗桑资源的丢失。

1.1.7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围栏,修建平直便道、台阶便道、截排水沟渠、警示标志、保护点标志、管护房、瞭望塔等保护利用设施,购置GPS仪、简单实验分析设备、巡视工具(摩托车、望远镜)、数码摄像机、照相机,以及小型气象观测站等必要仪器设备。

1.1.8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194.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74.6万元,地方匹配19.4万元。

其中土建投资为157.2万元,占总投资的81.03%;仪器设备购置为17.3万元,占8.92%;工程建设其他投资13.5万元,占总投资的6.96%;预备费6.0万元,占3.09%。

该项目属于社会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中央投资174.6万元,地方匹配19.4万元。

1.1.9实施计划

项目建设期为1年。

项目批复后的第1-3个月内完成项目施工图设计等工作,第4-10月内完成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与安装、人员培训等工作,第11-12月内竣工验收。

1.1.10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长穗桑在未开发成其它产品之前,最重要的作用是养蚕和养畜。

如果养蚕的话,一个农户可以每季养3张左右,每年可以收入9万至12万元左右,长穗桑叶子营养丰富,是较好的生饲料。

因此,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长穗桑的药用价值,以及将桑椹开发为饲料等,其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因此,通过对长穗桑的保护,以及将来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给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在**省**县建立一个规模较大、建设规范、效果明显、永久性的国家级野生野生长穗桑保护点,将处于生长环境恶劣、处于濒危的野生长穗桑有效地长期保存,确保良好生长,避免绝种,不因该资源的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和遗传物质多样性受到不可挽回的影响。

通过对野生长穗桑的研究,将提高其利用率,增加药用价值。

项目的建成能为我国研究开发利用野生长穗桑增加一处品种供试选择场地,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

3、生态效益

**省**县野生长穗桑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有效防止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的原生境破坏,维护野生长穗桑自然生态环境,减少由于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野生长穗桑资源丧失,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

1.1.12结论与建议

结论:

项目建设非常必要与及时;项目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符合国家行业产业政策要求,符合我国农业生物资源保护战略的需要;项目建设目标明确,投资规模适宜,结构合理;项目管理系统健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项目可行。

建议:

项目主管部门应在实施过程的监管、协调、控制上加大力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按照批准的项目建设资金额度,积极落实资金,并按实施进度及时到位。

同时,制定严格的项目保障措施,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建设内容安排资金,专款专用,杜绝挪用。

技术依托单位须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咨询与培训,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区有关部门要制定有利于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投资信贷、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建议国家尽快立项,加快实施。

1.2可行性研究依据

1、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工程项目储备指南的通知(2011年5月3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实施条例》(1996年9月30日国务院令第204号公布);

3、《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示范区建设技术规范》(NY/T1668-2008);

4、《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法》;

5、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和参数》(第二版);

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7、保护点建设单位相关资料。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建设内容

1

围栏

m

900

2

截排水沟

m

1800

引水渠

m

400

3

平直便道

m

1000

4

台阶便道

m

2100

5

管护房

m2

150

6

标志牌

2

7

警示牌

10

8

瞭望塔

1

9

仪器设备购置

套(台)

13

总投资

万元

194.0

1

土建工程

万元

157.2

2

仪器设备购置

万元

17.3

3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万元

13.5

4

预备费

万元

6.0

资金筹措

万元

194.0

1

中央投资

万元

174.6

2

地方配套

万元

19.4

第2章项目背景

2.1项目背景

2.1.1政策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十分重视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最近温家宝总理作出专门指示,要求“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通力协作”,做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回良玉副总理指出,“野生植物资源是不可替代的农业战略性资源,要从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国家相继颁布了一批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

1987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农业部也专门出台了《农业野生植物管理办法》,对野生植物的保护和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

**省地处我国西南部中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峦起伏,河流密布,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多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目前,**省野生珍稀植物资源共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70多种,其中最为珍稀的**金花茶只有不足10株,而滇桐、云南金钱槭、格木三个物种,已从省内消失。

据介绍,从1995年开始,**省野生珍稀植物管理站以及省林校的科研人员先后深入全省87个县市区,行程三万多公里,基本查清了**野生珍稀植物资源的情况。

**省共分布有70多种被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植物,另外还有**兜兰属植物,**苏铁和**金花茶等7个特有品种。

调查中科研人员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银杉只有1046株,复花苣苔不足100株,梵净山冷杉分布仅有80公顷,而**金花茶不足9株。

此外,南方红豆杉、珙桐等植物在**省得到很好的保护,数量及分布范围有所增加。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致使**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生存空间日渐压缩,生存环境日趋恶化,许多珍稀濒危野生物种不断减少或消亡。

为保护珍贵的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按照国家领导指示和法律法规要求,**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组织管理、宣传培训、资源调查和原生境保护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执法管理、资源调查以及宣传培训等工作。

在**县**水族乡野生长穗桑资源丰富的地方建立保护点,加强野生长穗桑等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省野生长穗桑等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迫切需要。

2.1.2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区位于**水族乡西南部的尧古村凉水井,是典型的农业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村经济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其次是务工收入等,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

务工收入已成为我乡的一大经济收入来源。

全村共10个村民小组301户1127人,全部为少数民族。

全村贫困人口36户140人。

尧古村耕地面积1228亩,人均耕地面积1.11亩,人均基本农田面积为0.37亩,主要由粮食及少量经济作物和家庭种养殖业构成。

区内生产方式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但经营粗放,结构单一,生产力低下;主发农作物以水稻、玉米、黄豆、油菜为主,传统副业为饲养家畜家禽(牛、猪、鸡)、编织凉席、采集中药材等。

2004年该村人均占有粮食和纯收入分别为350公斤和850元。

该村未有村卫生室、文化室、基础设施极其脆弱,农业科技人才奇缺。

2.2项目必要性分析

一、保护长穗桑种群的需要

1957年5月覃浩富等曾在广西龙胜枫木坪采到长穗桑标本,据其记载该种普遍生长在山谷水旁。

然而,到本世纪80年代,根据在我国开展的较大规模的桑种质资源调查结果,在我国只发现了极少量的长穗桑存在。

湖南保靖县普戎乡发现三株,在云南的普洱、保山、芒市、景洪等地发现七株。

通过文献记载,以及2009年对**长穗桑的资源调查,发现在**的**、望谟、开阳等地有分布,种群分布面积小,甚至以株为单位计算,分布相对较多的在**保护区内,相对集中,胸径大于10cm的有12株。

其种群数量较少,因此具有对长穗桑种群进行保护的需要。

二、防止继续破坏的需要

通过2009年对**长穗桑的资源调查发现,主要分布在梵净山、雷山、**、望谟、开阳、息峰等地,部分生长在自然保护区内,其中**的分布面积和种群数量相对大,息峰县青山乡青山村村旁的一株长穗桑的年龄、树高、胸径最大,其树高25m,胸径173cm,冠幅15m,年龄300年左右,坡位中位,坡向东向,仍然开花结果,当地居民把它当作神树保护起来。

在梵净山黑湾河、三角桩一带,长穗桑为零星分布,由于长期以来,处于无人保护状态,当地村民用桑树做扁担,用叶子做饲料,有大树砍伐、嫩枝叶破坏现象,使得野生长穗桑生长条件越来越差,数量越来越少。

加之野生长穗桑种源有限,适宜生长区域越来越小,植物种源大量减少。

调查发现,**茂兰自然保护区尧古村凉水井分布的长穗桑保护情况良好,种群数量相对其它地方较多,茂兰保护区管理处已经在2008年对长穗桑进行挂牌保护,目前保护良好。

但面对野生长穗桑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对**有限的野生长穗桑种群个体进行就地保护,确保良好生长,不断繁衍,长久保存,以挽救这一珍贵的资源植物。

三、促进繁殖的需要

由于长穗桑为雌雄异株植物,在野外个体极少,分布零散,植株间距离过大,从而因花粉流的传播距离有限(花粉流有效距离一般认为应在500m以内),使得雌株所接受的花粉量严重不足,结果使桑椹中种子的空秕率增加,饱满率较低。

尽管饱满种子在本实验条件下发芽率可达90%以上,然而由于外界条件的不利,如风、雨等的袭击使实生苗往往难以成活,以及在果肉与种子未分离的情况下,桑椹易腐烂或遭受暴晒后,种子失去活力而不能发芽,在调查中,野外未见实生苗,因此,长穗桑的有性生殖力极低,使长穗桑濒危。

通过建立保护区,可进行人工繁殖试验,促进长穗桑生长发育。

四、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建设**县国家级野生野生长穗桑保护点,是在选择野生长穗桑最为适宜生长的环境,在野生长穗桑生长较多的地方,建设30亩核心核心区和30亩的缓冲区。

项目的实施不仅对保护野生长穗桑的生长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改善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增大了植被覆盖率,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发生,为治理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保护野生长穗桑资源优良基因库的需要

大多野生资源都具有抗性强的优点,包括抗逆性、抗病虫害等强,有效保护野生长穗桑资源,是天然植物的基因库。

对于今后研究开发利用野生长穗桑种质资源不仅能够丰富育种材料,而且对于发现培育优良长穗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项目可行性分析

**省十分重视农业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积极采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