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8213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高三

2010-10-3110:

03

吉林市第一中学08级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故木受绳则直,             。

  (3)             ,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固知               ,齐彭殇为妄作。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

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

偷开门户又翻书。

  

(1)“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在《宋诗别裁》中为“径”字,你认为哪一个字好?

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3分)

  

(2)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找出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并结合全诗,简要说明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

            (3分)

 

 

三、文言文阅读(33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8分)

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有误的一项是(3分)

      ①失其所与,不知(结交,亲附)   

      ②邻国之民不加少(更)   

      ③吾从而师之(学习)

      ④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劝勉,努力)      

      ⑤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感谢)

      ⑥顾不知计之所出耳(考虑)      

      ⑦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难道)

      ⑧既自以身为形役(被)      

      ⑨不爱珍器重宝肥沃之地(珍爱)

      A.①③⑤⑦                                    B.②⑤⑥⑦    

     C.①⑥⑧⑨                                      D.③⑤⑥⑨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因击沛公于坐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相如因持壁却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以勇气闻于诸侯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5.对下列加点词按活用类型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②天下云集响应           ③且庸人尚羞之

      ④宁许以负秦曲           ⑤而相如廷叱之           ⑥刑人如恐不胜

      ⑦素善留侯张良           ⑧外连横而斗诸侯         ⑨却匈奴七百余里

      ⑩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A.①③④⑦/②⑤⑥⑩/⑧⑨               B.①④⑥⑨/②⑤⑧/③/⑦/⑩

      C.①⑥⑩/②⑤⑧/③/⑦/④⑨         D.①④⑨/②⑤⑧/③/⑥⑩/⑦

6.对下列句子按句式类型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为击破沛公军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③求人可使报秦者

      ④倔起阡陌之中         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⑥大王来何操

      ⑦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⑧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⑨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⑩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A.①②③④/⑤⑥⑨/⑦⑩/⑧          B.①④⑥/②/⑤⑨/③⑧/⑦⑩

      C.①④/②⑦⑩/⑤⑥⑨/③⑧         D.①④⑨/②⑤⑧/③/⑥⑩/⑦

7.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分)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3分)                       

 

 

(二)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8—11题。

(15分)

   顺着石板街走到从前

      ⑴游淮安河下镇,运气出奇的好。

一路豪雨,临近镇子时,却住了雨脚。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青砖黛瓦的建筑。

古巷弯弯曲曲,旧宅瓦椽不整,老店铺面半朽。

随便走进一处宅院,都能在弥漫的湿气中嗅到浓郁的历史气息。

雕花窗棂、檐兽、陶缸、红木桌椅和青花瓷器,隐隐透出了往昔的热闹和繁华。

      ⑵但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里铺路的石板。

      ⑶古镇里的许多铺路石板,久已废弃,被随便丢在巷子深处,或者就摆在窗前屋下。

有些石板磨损严重,呈现出柔和的曲线。

它们大都是土黄,或者透出点红色,一块一块,像固体的阳光,带着一点温暖,一点黯淡,与镇子的青灰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⑷这些石板皆非本地产。

当初盐运兴盛时,大运河、淮河上来往的舟船,去时载盐,返回时捎带石板压舱,卸于河边,富有的盐商便购来铺路。

数十年下来,这里的街道上就铺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板。

原来,这些石板都曾随船只,压着波浪,伴着涛声,最后落户在这里,成了古镇的“居民”。

      ⑸这曲折的石板上,走得最多的是盐车。

明朝中叶以后,淮盐全部运到河下,经检验抽税后再分运到各地销售。

这么一个小镇子,成了全国食盐的重要集散地之一,狭小的巷子里,竟然曾滚动过影响国民经济的商业洪流。

[来源:

]

      ⑹除了盐,还有粮,还有竹木铜铁……自明代起,湖广、浙赣、江南等省漕粮必须经此地停留,等待漕署官员查验成色数量后,方可北上,而回程之船携带的商品也在此集散。

永乐年间创办造船厂以后,这里更是成为造船物资的集散地。

如今,在河下镇还可以看到打铜巷、钉铁巷、估衣巷、竹巷、绳巷等街巷。

      ⑺商业的发达,带来了多少尘世浮华。

“十里朱旗两岸舟,夜深歌舞几时休。

扬州千载繁华景,移在西湖嘴上头。

”(“西湖嘴”即今河下镇)这是明朝邱浚描写古镇盛况的诗句。

琵琶刘街、花巷街、菜巷街、西湖嘴街、粉章巷、干鱼巷等众多见于典籍的街巷记载,都是从前的生活画卷留下的印痕。

      ⑻富庶还养护了这里的深厚文脉。

从元朝起,山阳县儒学就建在这里。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也生活在这里。

想象吧,曲折深巷的院子里,曾飘荡过多少朗朗的读书声。

而当报喜的骏马跑过,伴着清脆的马蹄声,又有多少人的心也像这石板一样,迸发出烨烨的火星。

      ⑼这石板上也曾有皇家的辇乘招摇而过。

康熙、乾隆两帝数度南巡都经过这里。

      ⑽这些石板还见证过更久远的历史。

这里是古代名将韩信、梁红玉的出生地。

韩世忠、梁红玉曾驻兵于此与金兵对峙。

金戈铁马的杂沓之声,给这座古镇平添了许多壮怀激烈的铁血内涵。

      ⑾所有的烟云都过去了,只有这座镇子还留在这里,只有这些老石板还留在这里。

坑坑洼洼的石板上,踩来踩去的已经是现代人的脚步。

要经多少脚步、车马的磨损,才能造成这些坑洼?

岁月是峥嵘的,而这些石板的外表却越来越随和、温婉,棱角都已失去,像磨损了边角的古籍。

      ⑿我们顺着一条小巷走到尽头,登上几十级台阶,就站到了古运河的大堤上。

运河水在静静流淌,虽然多日下雨,河水也不见汹涌之势。

一条古老的河,由于见过太多,也许已变得宠辱不惊了吧。

回头看镇子,许多屋脊已落在脚下。

古镇的地势低于运河,这该是镇子得名的原因吧。

      ⒀雨又下起来了。

我们顺着来路往回走,镇子重新变得空阔。

迷蒙的雨雾中,那些饱经风霜的古宅,在江南的氤氲中显出别样的风致。

石板也全都湿漉漉的,晃动着明亮的水洼,像是不断闪回的古镇的记忆。

物换星移,一切都变了,不变的只是江南的雨。

丝丝的细雨依然洒在亘古千年的石板上,默默地见证着石板曾经承载的荣耀与辉煌。

脚下的石板静静地延伸着,连缀成通向新时代的路……

8.文中描写雨水的主要作用是什么(4分)

 

 

9.第⑾段画线句有何表达效果,请作赏析。

(6分)

 

 

10.本文标题是“顺着石板街走到从前”,请概括“从前”在文中的主要内容。

(6分)

  (l)

  

(2)

  (3)

11.纵观全文,分条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

(6分)

四、文化名著阅读(6分)

1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曰:

“来!

予与尔言。

”曰: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曰:

“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曰:

“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

“诺,吾将仕矣。

(《论语·阳货》)

      子曰: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

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                                                    (《论语·阳货》)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儒家虽然强调入世出仕,孔子也很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也还是要看时机合适与否。

孔子不屑与那些一心弄权的人为伍。

      B.阳货本为季氏家臣,却以陪臣身份干预鲁国国政,他想拉拢孔子,于是登门拜访,但孔子不肯见他,他送了一只熟小猪给孔子。

      C.阳货知道孔子有干一番事业的念头,于是就劝他说,既然想做事,就应该把握机会,因为时间是不会等人的,孔子表示赞同。

      D.孔子等阳货走了后,就前去拜见他以示回礼,没想到阳货故意慢行等他,于是他们在路上相遇,阳货趁机向孔子讲了一通道理。

  

(2)请结合两个选段,从为官动机的角度,谈谈孔子一开始不愿出仕的原因和后来又答应阳货出仕的原因。

(3分)                                         

答:

 

五、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                            (   )

      A.海棠诗社第二次诗会由湘云做东道。

之后贾母、王夫人等要给史湘云还席,大家齐聚大观园,刘姥姥也参加了这些活动。

在秋爽斋早饭时,凤姐和鸳鸯合伙捉弄刘姥姥取乐,刘姥姥装傻扮愚,见风使舵,插科打诨,博得贾府上下的欢心。

(《红楼梦》)

      B.宝玉闲逛到潇湘馆找黛玉,拿《西厢记》中的词曲与黛玉玩笑,黛玉变脸生气。

宝玉正道歉着,袭人来告知王夫人有事叫他,原来是薛蟠借王夫人之名将宝玉骗出门。

不知底细的黛玉为他担心了一天,晚上到怡红院去探望,却被袭人拒之门外。

(《红楼梦》)

      C.怡红院枯了一年的海棠花突然开了。

贾赦、探春都觉得这不是一个好兆头,贾母却执意认为这是好事。

凤姐见花开得奇怪,叫平儿私下让袭人铰块红绸子挂上避邪,并叮嘱不必当作奇事混说。

宝玉却在此时将通灵宝玉丢了。

(《红楼梦》)

      D.在觉慧和觉民的鼓励下,琴在《黎明周报》上发表了关于女人剪头发的文章,在女生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在许倩如的鼓励下,几个较有胆量的同学也剪掉了头发。

在好朋友的鼓励下,说服母亲张太太,琴把头发也剪掉了。

(《家》)

      E.鸣凤被逼嫁给冯乐山,出嫁前一个晚上她去找觉慧。

但觉慧正忙着写稿,要鸣凤过两天再说,鸣凤含泪离开觉慧的住处。

鸣凤刚离开,觉民来告诉了事情的真相,觉慧四处寻找鸣凤,但太迟了,鸣凤已投湖自杀了。

(《家》)

14.请简述“晴雯之死”的相关情节。

(100字左右)(5分)

 

六、现代文阅读(15分)

守在科学的屋檐下

王波

      1913年,普朗克担任柏林大学校长不久,便将爱因斯坦请到柏林大学,并为他设立了一个新的教授职位。

在他看来,“把更多有天赋的科学家留在德国”是一名科学家应尽的责任。

      当然,对普朗克来说,一切并不是“责任”两个字这么简单。

在这个路德教徒心中,科学是他的另一个上帝。

而终其一生,他一直守在科学的屋檐下。

      1878年,20岁的普朗克已在慕尼黑大学小有名气。

名声来自他的音乐天赋,这个大二学生曾为多首歌曲和一部歌剧作曲。

但在选择专业时,他选择了物理。

一位物理学教授试图劝说年轻人另走他路,这样或许更容易有所成就。

普朗克拒绝了教授的好意,他回应道:

“我并不期望发现新大陆,只想把现有的物理知识搞清楚。

      第二年,当为自己以“论热力学的第二定律”为题目的博士论文答辩时,年轻的普朗克被一位知名化学家进行了近乎讽刺的批评。

幸运的是,普朗克最终通过答辩,并获得了慕尼黑大学的教职,可以继续从事他的理论物理研究。

      普朗克所不曾期望的“新大陆”,则在22年后浮现。

1900年,普朗克提出黑体辐射问题,进而提出了量子概念,这给物理学带来巨变,也在18年后给普朗克带来了诺贝尔奖。

      只是,此时的奖励,已难以抚平普朗克内心的千疮百孔。

他的妻子和女儿先后离世,大儿子则死于一战战场。

      战争带给普朗克的,不仅是家庭的巨变,还有事业的动荡不安。

1914年,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德国科学和文化界发表了《文明世界宣言》。

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界享有最高声誉,不得不在这个臭名昭著的宣言上签名。

很快他便后悔了。

两年后,他再次签名,不过是反对军国主义。

      与此同时,德国的科学研究也陷入了困境。

为了让局面改观,普朗克向同事们呼吁“坚持到底,继续工作”。

1920年10月,他和犹太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创建德国科学临时学会,以求募集资金支持科学研究。

      纳粹的上台,则让普朗克的努力几乎化为乌有。

身为威廉皇家学会主席的普朗克,眼睁睁看着大批犹太朋友和同事被驱逐和羞辱,数以百计的科学家被迫离开德国。

部分人在普朗克的劝说下,留了下来,其中包括哈伯。

      只是,这些为科学而留下来的人,几乎处处饱受屈辱。

普朗克曾直接找到希特勒,抗议哈伯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但丝毫于事无补。

德国科学的屋檐之下,已无这些人的容身之处。

哈伯最终在1934年死于流亡途中。

爱因斯坦则在1935年远走美国。

普朗克弹钢琴时,由爱因斯坦拉小提琴伴奏的场景,也从此成为绝响。

      那些在皇家学会研究所内工作的犹太科学家,在失去了普朗克竭尽全力的保护后,不得不离去。

普朗克则选择留在德国,在他看来,自己“有责任”留在国内,保护已经支离破碎的科学研究。

他无力反抗纳粹的暴行,但当二战的战火燃烧到柏林时,他似乎看到了希望。

他写到:

“要渡过危机,一直活到重新崛起的转折点那天。

      可惜的是,在1944年2月的一次空袭中,普朗克在柏林的家完全被摧毁,他留在家里的论文手稿和藏书化为灰烬。

5个月后,他的二儿子埃尔温·普朗克因参与密谋暗杀希特勒,被逮捕关入盖世太保的总部,并在1945年被处决,曾经幸福的家庭,只剩下一位87岁的老人,在屋檐之下体会着家国的凋零。

      而为了“扩大科学的影响”,老人不顾健康问题的困扰,前往各地巡回演讲。

在演讲中,他呼吁人们“向上帝走去”,这个“上帝”不是他信仰了一生的耶稣,而是他为之付出了一生的科学。

                                                        (有删改)

1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文章在表现普朗克对科学的坚守的同时,说“科学是他的另一个上帝”,文末进一步提到普朗克的呼吁——“向上帝走去”,这正暴露出人性的两面性。

      B.在作者看来,20岁的普朗克凭借他的音乐天赋已在慕尼黑大学小有名气,可是选择专业时,他选择已经研究得差不多的物理,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C.文章运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普朗克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苦难经历,塑造了一位执著爱国的物理学家的形象。

      D.普朗克不曾期待在物理学上有“新大陆”般的发现,但他在1900年,却提出了黑体辐射问题,进而提出了量子概念,这正反映出他对科学始终不渝的探索。

      E.尽管作出了最大的努力,普朗克还是不能使那些为科学留下来的人免受屈辱,而他本人,也不得不在《文明世界宣言》上签名。

16.文章第四段提到普朗克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时被一位知名化学家进行了近乎讽刺的批评一事,这是否会影响普朗克的形象?

请说明你的理由。

(4分)       

      答:

 

17.在其他科学家选择了“不得不离去”后,普朗克则选择留在德国,他的这个选择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

(6分)                

      答:

 

七、作文(70分)

      一只蜗牛的畅想

      假如没有壳,我一定能如锹甲虫一般长出健壮的脚,在生命的旅途留下奋斗的足迹;也一定能如蝴蝶蜜蜂般长出美丽的翅膀,在辽阔的天地中自由飞翔……

      这讨厌的壳!

      我要摆脱身上的壳,换来轻盈与自由!

      可是……

      假如我真的挣脱了壳,就一定能过上自己梦想的生活吗?

假如我真的挣脱了壳,也真的成就了梦想,朋友、家人又会怎样看我?

没有了壳的蜗牛还叫蜗牛吗?

用一时的冲动换取一生的孤独与寂寞,值得吗?

      唉……

      命定了自己是蜗牛,就该背负属于蜗牛的一切……

      读这则材料,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与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D4B 

 

 

 

5.D

      解析:

①王,使动用法,使……称王。

④负,使……承担⑨却,使……退却,皆为使动;②像云一样⑤在朝廷上⑧对外,皆为名作状;③以……为羞,意动;⑥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⑩称帝称王,皆为名作动;⑦与……友善,交好,形容词作动词。

6.C

      解析:

分别为省略/被动/宾前/定后。

7.

  

(1)特意派遣将领守护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的盗贼进入和意外变故(发生)。

(故,特意;者……也,表原因的判断;非常,意外变故;三点各1分)

  

(2)诸位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一个更(厉害)?

(孰与,……和……相比,哪一个更,准确翻译2分;补出省略成分1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15分)

8.

(1)首尾照应(2分)渲染气氛,引发思古幽情(2分)

9.运用比拟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石板外表磨损,古韵犹存的意蕴。

10.

(1)小镇的经济繁荣

(2)小镇的文脉深厚(3)小镇的历史人物辈出

11.要点:

(l)对悠久历史的赞叹

(2)对物是人非的惆怅(3)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四、文化名著阅读(18分)

12.

(1)D(“时其亡也,而往拜之”,是等他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访他。

因为孔子不想见阳货,但依礼又必须回礼。

  

(2)在孔子的观念中,出仕为官是为了替君王分忧,使国家安定,百姓富足。

但是,当时的当政者只是为了一己之私,因此,不屑与之为伍。

但是,如果一个人有兴国安邦的能力却听任国家误入歧途,这也是“不仁”,于是又答应出仕。

五、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3.解析:

BD(B项薛蟠是借贾政之名,不是王夫人,黛玉不是被袭人拒之门外而是晴雯;D项琴没有说服母亲,也没有剪掉头发)

14.【参考答案】受王善保家等的挑唆,晴雯被王夫人逐出贾府。

(1分)晴雯原本有病在身,又得不到哥嫂的照顾,病情加重。

(1分)宝玉偷偷前去探望。

(1分)两人互诉衷肠,并交换了贴身穿的小袄。

(1分)当夜晴雯死去,第二天宝玉作文凭吊。

(1分)

六、现代文阅读(15分)

      CD

      解析:

A项,“向上帝走去”中的“上帝”,正是普朗克所信奉的科学,文章着力表现的正是普朗克对科学的坚守,没有人性的矛盾。

B项,作者陈述这件事时并没有流露出“可惜”之情,而是要表现普朗克对科学的兴趣与坚守。

E项,时间表述有误,在《文明世界宣言》上签名是1914年的事情,“普朗克还是不能使那些为科学留下来的人免受屈辱”是纳粹上台后的事情。

2.【参考答案】不会。

这正照应了前面那位物理学教授关于他选学物理学的劝告,也为后面普朗克在物理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作了铺垫。

正是由于他的坚持,普朗克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2分)这样写起到反衬的作用,突出了普朗克对科学的坚守和他不断探索的精神。

(2分)

3.【参考答案】①在国家多难时,普朗克选择留下,更突出了他的责任感,对国家和科学的负责态度,这值得我们学习。

②对国家负责,不一定非要走向战场,在战场之外的国家需要的每一个场所,同样能表达爱国之情。

③要把国家的前途与个人的研究结合起来,为国家保护好仅有的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爱国。

七、作文(70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