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机电专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4797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机电专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机电专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机电专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机电专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机电专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机电专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docx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机电专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机电专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机电专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docx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机电专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动力照明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

序号

文件名称

日期

1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机电专业Ⅰ标段设备安装工程

招标文件

2009年9月

2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机电专业Ⅰ标段设备安装工程

施工合同

2009年12月

1.2设计施工图纸

序号

编 号

名  称

1

BJCP-03-04-05-01-SS-DZ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巩华城站通风空调施工图

2

BJCP-03-05-05-00-SS-DZ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朱辛庄站通风空调施工图

3

BJCP-03-06-05-00-SS-DZ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北清路站通风空调施工图

1.3主要施工验收规范、技术规程及标准图集

序号

编 号

名  称

1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

DBJ/T01-26-2003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七分册)

3

DBJ01-62-2002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4

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

GBJ14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6

GB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7

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8

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9

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10

GB50-172-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11

GB50339-200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12

GB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3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机电I标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2工程概况

2.1建筑简要概况

朱辛庄车站位于回昌路东侧,周边道路均为规划道路。

朱辛庄车站为换乘车站,与8号线换乘。

换乘方式为同站台换乘,8号线位于内侧,昌平线位于外侧。

本站车站主体总长155.6m,总宽35.8m,总高14.8m,总建筑面积约为12730m2,站台型式为两岛四线式站台。

本站地面共两层:

一层为站厅层,二层为站台层,一、二层之间为站台板下夹层。

本站局部设地下一层,包括:

电缆夹层和消防水泵房。

2.2系统概况

昌平线工程机电专业I标段动力照明系统是对I标段内的四个车站(西二旗、北清路、朱辛庄、巩华城)和区间的机电设备进行配电和控制,以及车站和区间的照明及控制。

动力照明系统采用220/380V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频率为工频50Hz。

系统配电方式以放射式为主,树干式为辅,上、下级开关保护具有选择性。

系统负荷级别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

一级负荷有两路来自变电所不同低压母线的电源供电,一用一备,在末端配电箱处自动切换。

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为一路电源供电,当变电所只有一路电源时,允许对三级负荷设备停止供电。

2.3工程范围

昌平线动力照明系统主要施工内容为:

(1)通风空调电控柜的安装

(2)动力照明配电箱安装

(3)EPS柜安装

(4)电缆线路敷设

(5)电缆桥架安装

(6)室内管线敷设

(7)室内及区间照明安装

(8)疏散指示及应急照明系统安装

(9)设备房动力安装,低压配电系统接地装置

(10)本系统的防火封堵

(11)调试、验收、培训等其它本系统施工包含内容。

3施工准备

3.1材料准备

(1)材料设备进场后,要按规定进行检验,其规格、型号,技术参数、性能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

进口设备、材料要有商检证明及中文质量证明文件等。

进场时应做好验收以及按要求进行复验。

(2)管材和管件上应标明规格、公称值压力和生产厂名或商标,包装上应标有批号、数量、生产日期和检验编号。

(3)材料、设备搬运时,必须小心轻放,避免油污,严禁剧烈撞击、与尖锐物品碰撞和抛、摔、滚、拖。

箱体和面板避免划伤。

(4)镀锌钢管(或电线管)壁厚均匀符合要求,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

镀锌层完整无剥落,无劈裂,两端光滑无毛刺,并有产品合格证。

管箍使用通丝管箍,丝扣清晰不乱,锁紧螺母(根母)外形完好无损,丝扣清晰,并有产品合格证。

(5)导线包装完好,抽检的电线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

耐热、阻燃的电缆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按制造标准,现场抽样检测绝缘层厚度和圆形线芯的直径;线芯直径误差不大于标称直径的1%;常用的BV型绝缘电线的绝缘层厚度不小于下表规定: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芯线标称截面积(mm2)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绝缘层厚度规定值(mm)

0.7

0.8

0.8

0.8

1.0

1.0

1.2

1.2

1.4

1.4

(6)电缆桥架及部件齐全,表面光滑、不变形;涂层完整、无锈蚀。

(7)电缆无压扁、扭曲,铠装不松卷。

耐火、阻燃的电缆外保护层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志。

(8)开关、插座的面板及接线盒盒体完整、无碎裂、零部件齐全,需有3C认证标志。

3.2技术准备

(1)工程开始施工前将组织好图纸会审,尽量将图纸中的一些问题及早落实解决,以利加工订货和组织施工。

随施工进度做好分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项施工方案,并在施工前做好审批、贯彻和交底工作。

检查核对各专业设备安装图纸有无矛盾,并考虑好施工时交叉衔接的方法,通过熟悉图纸明确场外制备工程项目,确定与单位施工有关的准备工作。

对图纸中未有明确的部位和作法,与业主取得一致意见,征得设计院的同意后,及时通知主业、监理等,以标准的资料单形式加以确定,不得擅自处理。

(2)工程施工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关键在于它的协调和组织作用,也包含其他专业的管理内容,施工进度管理决定作整个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组织、设备的供应,以及弱电工程与土建工程、装修工程的配合时机,通常必须通过建立工程进度表的方式来进行检查和管理。

弱电施工进度是建立是在施工顺序的基础上,其施工顺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即施工设计图纸、管线施工、设备(进货)验收、设备安装、调试和验收。

(3)根据工程图纸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施工方案、月进度计划等文件及时提交给监理工程师,以便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审查,也使监理工程师能对工程施工总体的掌握和及时调整。

4具体施工方法及施工措施

4.1钢管明敷设

(1)工艺流程:

确定各用电设备的安装位置→画出管路中心线和管路交叉位置→量管线长度→把线管按建筑形状弯曲→计算管段长度并下料→管口加工→将管子、接线盒、开关盒装配连接→整体进行安装→做好接地

(2)预制加工:

管路安装前要求对管道内部进行清理,电线管切割用钢锯手工切割,并要求用锉刀将断口锉平刮光。

管径在20mm以下时,使用手扳煨管器煨弯,管径为25mm以上时,使用液压煨管器煨弯。

钢管煨弯时焊缝应放在左右侧面。

使用液压煨管器时先将管子放入模具,然后扳动煨管器,煨出所需弯度。

要求煨弯处无折皱、凹扁和裂缝等现象。

明配管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如有一个弯时,可不小于管外径的4倍。

管子套丝时,首先根据管外径选择相应板牙,再将管子用台虎钳或龙门压架钳紧牢固,再把绞板套在管端,均匀用力不得过猛,随套随浇冷却液,丝扣不乱、不过长,清除渣屑,丝扣干净清晰。

管径20mm及以下时,应分二板套成;管径在25mm及以上时,应分三板套成。

(3)管路连接:

管路明敷采用丝扣连接,管端的套丝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在管接头两端应用专用接地卡跨接地线。

与接线盒采用螺母连接。

钢管进入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及配电箱时,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3扣。

钢管套丝不得有乱扣现象,管箍必须采用通丝管箍,上好管箍后管口应对严,外露丝应不多于2扣。

(4)明管固定安装:

管路沿墙、梁、支架安装时各固定点距离应均匀,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边缘的距离为150~500mm,中间固定点间的最大允许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电管进入接线盒要顺直,在拐角处应设接线盒。

管路应用管卡直接固定在墙上或支架上,成排多根电管安装时支架间距应一致;钢管敷设时,无弯时不大于30m、有一个弯时不大于20m、有二个弯时不大于15m、有三个弯时不大于8m必须加装接线盒。

(5)明配钢管排列整齐,安装牢固。

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管口、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在终端,弯头中点或柜、台、箱、盘等边缘的距离150~500mm范围内设有管卡,中间直线段管卡间的最大距离符合下表规定:

敷设方式

导管种类

导管直径(mm)

15~20

25~32

32~40

50~65

65以上

管卡间最大距离(m)

支架或沿墙明敷

镀锌钢管

1.5

2.0

2.5

2.5

3.5

(6)管路通过梁下敷设时,在梁下两个阳角部位一定要做接线盒,且两侧均要固定好。

所有的明配管走向力求一致,在施工时要绘制综合布置图指导施工。

(7)钢管与设备连接:

将钢管敷设到设备内,如不能直接进入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在干燥房间内,可将钢管出口处加保护软管引入设备,管口包扎严密。

保护软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大于0.8m,照明工程中不大于1.2m。

2)在室外或潮湿房间内,可在管口接头处加防水弯头,线缆弯成滴水弧状后再进入设备;管口距地面高度不宜低于200mm。

(8)地线连接:

在TN-S系统中,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接线盒必须与保护地线(PE)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镀锌钢管接地采用专用接地卡做跨接地线,不得采用熔焊连接方式跨接地线。

两卡子间接地线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4mm2。

同一区域接地卡朝向应一致,做到明显,美观,如图4-1-1、2所示:

 

 

4.2吊顶内管路敷设

(1)可上人的吊顶内(有人行通道的吊顶)、不封闭式竖井,通道内的配管为明配管,其管路走向及支架固定均按明配管要求进行施工。

吊顶上的灯位及电气器具位置先放样且与土建、装修及各专业施工单位商定后才能在吊顶内配管。

(2)会审图纸要与通风、暖卫等专业协调,经审核无误后,在顶板进行弹线定位。

如吊顶是有格、块线条的,灯位必须按格、块分均做到美观。

(3)灯位测定后,用不少于2个螺丝把灯头盒固定牢,灯头盒上用不着的敲落孔不应敲掉,已脱落的要补好,如有防火要求,可用防火布或其它防火措施处理。

(4)管路应敷设在主龙骨的上边,管入盒、箱必须煨蹬踏弯,并应里外带锁紧螺母。

采用内护口,管进盒、箱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3扣。

(5)固定管路时,如为木龙骨可在管的两侧钉钉,用铅丝绑扎后再把钉钉牢。

如为轻钢龙骨,可采用配套的管卡和螺丝固定,或用拉铆钉固定;直径25mm以上和成排管路应单独设支架。

(6)管路敷设应牢固通顺,禁止做拦腰管或拌脚管。

遇有长丝接管时,必须在管箍后面加锁紧螺母。

管路固定点的间距不得大于1500mm。

受力灯头盒应用吊杆固定;在管进盒处及弯曲部位两端150-300mm处增加固定管卡。

(7)吊顶内灯头盒至灯具部分采用金属软管过渡,长度不宜超过1200mm。

金属软管两端需使用专用接头。

做好接地线的跨接,吊顶内各种接线箱、盒的安装,需将箱、盒口的方向都朝向检查口位置。

(8)在吊顶内水平或垂直敷设镀锌钢管,管路在2米以内时,允许偏差为3mm,全长不应超过管子内径的1/2。

4.3钢管暗敷设

(1)工艺流程:

预制加工(切管、煨管、套丝)→测定盒、箱位置→稳注盒、箱→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