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冲刺压强 浮力.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7356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冲刺压强 浮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冲刺压强 浮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冲刺压强 浮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冲刺压强 浮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冲刺压强 浮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冲刺压强 浮力.docx

《中考物理冲刺压强 浮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冲刺压强 浮力.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冲刺压强 浮力.docx

中考物理冲刺压强浮力

中考物理冲刺(压强浮力)

1.(大连)下列现象中属于应用大气压强的是

A.用力捏小皮球,球变瘪了B.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C.茶壶盖上留有小孔D.把药液射进肌肉里

答案:

C

2.(大连)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A和B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和酒精(p水>p酒精),现将两个

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甲和乙分别放到两种液体中,如图2所示,则此时甲和乙长方体

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P甲、P乙,以及A和B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FA、FB的关系是

A.P甲

B.P甲=P乙FA>FB。

C.P甲=P乙FA

D.P甲=P乙FA=FB。

答案:

D

3.(上海)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的()

A甲的体积可能等于乙的体积。

B甲的质量可能小于乙的质量。

C甲对地面压强一定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D甲对地面压力一定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

答案:

D。

4.(石家庄)下列单位中,属于压强单位的是

A.N/m2B.m/sC.kg/m3D.J/s

答案:

A

5.(石家庄)如图1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甲

  

  

 图1

 A.一样大  B.乙的最小  C.丙的最小  D.甲的最小

答案:

C

6.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B.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C.重力越大,压力越大D.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答案:

A

7.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时,若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迅速跑开B.单脚站立C.双脚站立D.趴在冰面上挪开

答案:

D

8.(哈尔滨)右图为小明发明的给鸡喂水自动装置,下列是同学们关于此装置的讨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瓶内灌水时必须灌满,否则瓶子上端有空气,水会迅速流出来

B.大气压可以支持大约10米高的水柱,瓶子太短,无法实现自动喂水

C.若外界大气压突然降低,容器中的水会被吸入瓶内,使瓶内的水面升高

D.只有当瓶口露出水面时,瓶内的水才会流出来

答案:

D

9.(德阳)、一个水池水深2米,我们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所形成的鱼的虚像,水池底受到的压强为Pa。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答案:

折射,2×104

10(贵港)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浸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的重为

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放手后物体将

(填“上浮”“漂浮”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

合力为N。

答案:

10、上浮、0

11.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烂,是因为锅内水面上方的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锅内水的沸点100℃。

(填“大于”或“小于”)

答案:

大于大于

12.如图1所示,农村炉灶里的烟之所以顺着烟囱排到屋外,其原

因是因为风吹过烟囱的顶端,使那里的空气流速,压强。

答案:

加快(快、大)减小(小)

13.(哈尔滨)(2分)长江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差最高可达113m,上游的船要在船闸中经过5个闸室使船体逐渐降低,每个闸室水位变化二十多米,因而三峡船闸的闸门非常大。

其首级人字闸门每扇高39.5m,宽20.2m。

倘若门外的水位高30m,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最大压强是Pa,已知闸门所受水的平均压强是最大压强的一半,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压力是N。

(g=10N/kgρ=1.0×103Kg/m3)

答案:

R甲>R乙(或>);5

14.(珠海)如图5所示,两手指按住铅笔尖和铅笔头,两手指受到的压力,两手指受到的压强,(填“相等”或“不相等”),这表明

答案:

相等不相等在压力一定时,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24(08南宁)(6分)小刚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后,推导得出F浮==ρ液V排g,从而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和物体有关。

小刚进一步猜想,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针对这个问题,他选用以下实验器材进行探究:

弹簧测力计、体积相同的圆柱体和长方体铝块各—块、烧杯、细线和水。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细线将圆柱体、长方体铝块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它们的重力分别为G1、G2

②将圆柱体铝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浸没入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③将长方体铝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浸没入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则:

(1)比较两铝块的重力G1、G2的大小关系为;

(2)利用以上实验数据比较:

若,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无关;若,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有关。

答案:

密度(1分),排开液体的体积(或浸入液体的体积)(1分)

(1)G1=G2(2分)

(2)G1一F1=G2一F2(或Fl=F2)(1分),

G1一Fl≠G2一F2(或F1≠F2)(1分)

 15(08临沂)孙晓同学在家中利用身边的物品探究浮力的有关因素时,他把木块压入水中后松开手,发现木块又浮了上来,由此他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

请你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石块、线、水设计一个探究方案来验证或否定他的结论。

(1)提出问题:

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

(2)猜想或假设:

(3)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说出你的实验设想):

答案:

(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跟液体深度无关(有关)。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的重力并记录数据,再把小石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并记下对应的弹簧测力计所受的拉力;计算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不同深度出所受的浮力并比较,如果不同深度处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液体深度无关,反之则有关。

16(08宜昌)图7所示,在“研究浮力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水桶中装满水,往下按空饮料罐水会溢出。

空饮料罐被按得越深,则受到的浮力 ,溢 出 的 水,这个实验现象启示我们,浮力的大小可能跟 有关。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我们可以设计实验分别测出物体受到的 和进行比较。

17(08太原)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重为1N的橡皮泥、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和水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他们将各自的橡皮泥依次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及相关数据如图10所示。

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图A中橡皮泥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N。

(2)他们经过交流发现实验结论不一致,你认为_____的实验方案得出的结论更可靠,另一方案得出的结论不可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初中物理学习中与上述实验方法相同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___。

(只举

一例)

答案:

(1)0.4 

(2)小华 没有控制变量(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等)(3)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8.(08潍坊)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由图和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2)由图和可知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浮力大小跟液体的种类有关.

(3)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物体上下表面所受压力的差为N.

 19(08无锡)“在水中能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呢?

”小明决定通过实验探究。

他取了一个重为1N的铝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铝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63N。

依据小明的实验可知铝块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且铝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为N。

接下来,小明又做了进一步的探究,他让浸没在水中的铝块处在不同的深度,然后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变化,小明的设计是想探究。

20(08淮安)如题29图所示.是认识浮力的探究实验.

(1)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如(a)实验所示,物重G=___________N.

(2)当用手向上托物体时,如(b)实验所示,手对物体向上的托力F2=___________N.

(3)当物体浸入水后,如(c)实验所示.将(c)实验与(a)、

(b)实验对照.说明水对物体也有向上的托力,即浮力.水对物体的浮力F浮=_________________N.

(4)该实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方法.建立起浮力概念的.

21(08镇江)在探究“物体的上浮或下沉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活动中,同学们将新鲜萝卜浸没在水中松手后,萝卜都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为了使漂浮的萝卜沉下去,小明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小华也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一半插入到萝卜中,再次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

结果两只萝卜均沉入水底.从物体受力的角度来看,他们在萝卜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力的大小,从而使浮力(大于/等于/小于)重力;从他们探究的方法来看,(小明/小华)的方法更合理,理由是

答案:

重;小于;小明;小明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在改变重力时浮力几乎不变(控制变量)

22.(08广安)如图11所示是研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弹簧测力计下挂着同一物体,其示数依次是5N,4N、4N、3N。

(l)比较图乙和丙得到的结论是:

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无关。

(2)比较图和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3(08连云港)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

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

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

方法1:

称重法。

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N。

方法2:

阿基米德原理法。

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mL,根据F浮=G排=ρ水V排g可计算出浮力。

第二小组:

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

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选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0.22×10-52用细针等使木块完全浸没(或选填1用金属块将木块坠入水中;其他方法只要合理均可给分)

 

24(08大连)(5分)小明猜想“浮力大小F与液体的密度ρ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有关”。

他为了探究F与V的关系,自制了6个塑料块(密度大于水),其体积分别为10cm3、20cm3、30cm3、40cm3、50cm3和60cm3。

将各塑料块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下各塑料块在空气中和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F与V的关系图象。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cm3

10

20

30

40

50

60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塑料块在空气中)

O.14

O.28

0.42

0.56

O.70

O.84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N(塑料块在水中)

O.04

0.08

O.12

0.16

O.20

O.24

浮力F/N

0.10

0.20

O.30

O.40

O.50

O.60

(2)根据图象,可得出F与V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分析图象,得出当V为75cm3时所对应的浮力F=_________N。

(4)通过提取和处理表中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a(08大连)现有量程为0.5N和1N两个弹簧测力计,哪一个测力计符合该实验的要求?

_________。

b.实验中,小明每一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其指针都恰好在刻度线上。

则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不超过多少牛顿?

_________。

答案:

(5分)‘

(1)见下图(1分)

(2)液体密度一定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成正比(1分)

(3)0.75(1分)

(4)a.量程为lN的测力计(1分)

b.0.02N(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