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备物理《压力和压强》考典练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9922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必备物理《压力和压强》考典练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必备物理《压力和压强》考典练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必备物理《压力和压强》考典练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必备物理《压力和压强》考典练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必备物理《压力和压强》考典练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必备物理《压力和压强》考典练题解析版.docx

《中考必备物理《压力和压强》考典练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必备物理《压力和压强》考典练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必备物理《压力和压强》考典练题解析版.docx

中考必备物理《压力和压强》考典练题解析版

中考必备-物理《压力和压强》考典练题(解析版)

一、单选题

1.下列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背带做得较宽B.切苹果器的刀片做得较薄

C.铁轨铺在枕木上D.“好奇”号火星车模型轮子大而宽

2.下列实例中,采用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的实例是(    )

A.盲道上凸起的圆点B.大平板挂车有很多车轮

C.注射器的针头很尖细D.菜刀很锋利

3.如图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之比为2:

1,底面积之比为1:

2,则

它们的质量mA:

mB和对地面的压强pA:

pB分别为(    )

A.mA:

mB=2:

1,pA:

pB=2:

1

B.mA:

mB=1:

1,pA:

pB=2:

1

C.mA:

mB=1:

1,pA:

pB=1:

1

D.mA:

mB=2:

1,pA:

pB=1:

1

4.一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将它切去一半,剩下的一半对地面的压强(    )

A.一定是原来的12B.一定和原来的一样

C.一定是原来的2倍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两物体的边长之比是LA:

LB=2:

1,重力之比为GA:

GB=3:

2,则A地面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3:

8B.3:

1C.2:

3D.3:

4

6.下面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A.用活塞式抽水机把水抽上来B.在茶壶盖上做了一个小孔

C.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身体D.夏天我们使用吸管喝饮料

7.如图所示,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吸盘吸附在墙面B.

塑料袋向四周鼓出

C.

去壳熟鸡蛋吸入瓶内D.

纸杯托水

8.下列装置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

A.

B.

C.

D.

用注射器注射药液吸管吸饮料吸盘挂钩吸尘器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两物体的边长之比是LA:

LB=2:

1,密度之比为ρA:

ρB=3:

2,则B对A压强与A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

10.茶壶是根据______原理工作的。

如图所示,当壶内盛满水,水面可到达图中______位置(选填“A”或“B”).一般茶壶的壶盖上都有一个进气小孔,该小孔的作用是为了维持壶内的气压______壶外大气压(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1.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上端开口的容器,它们构成的是一个_____;当用一个管子沿B容器口吹气时,A容器中的液面会_____。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2.生活中“抽”字表述的现象,其原因各有不同,用抽水机“抽”水时,水是在______作用下被“抽”上来的,用抽油烟机“抽”油烟时,油烟是由于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______的缘故被“抽”出去的。

13.如图甲所示,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

在______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手握如图乙所示的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结果发现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这表明气体流动速度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

三、计算题

14.将一未装满水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瓶盖的面积是8cm2,瓶底的面积是28cm2,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g取10N/kg)。

求:

(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和压强;

(2)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15.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5.0×10−3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现将一个体积为5.0×10−5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10−5m3.求:

(1)物块受到的浮力;

(2)物块的质量;

(3)如图乙所示,用力F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物块被下压前增加了多少?

1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200g的长方体木块,其底面积为50cm2,木块漂浮在杯内水面上,杯子内部底面积为60cm2,此时杯中水的深度为10cm。

(g=10N/kg)求:

(1)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

(2)木块底部受到水产生的压强大小;

(3)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力大小。

四、实验探究题

17.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由实验乙、丙可知: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______。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___p丁(选填“>”“<“或“=”);

(5)实验中将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海绵凹陷程度不变,由此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此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18.如图所示小刚为了探究:

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小刚找到了下面器材:

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面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棉上立放一本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通过实验图(b)图(c),可以得出:

在___________一定时,__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2)通过观察图(b)和图___________后得出: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3)a、b、c、d四次实验过程中,压强大小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来的,这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设图(b)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e)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e,比较pb ________pe。

(填“﹥”、“﹤”或“﹦”)

19.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比较乙、丙和丁图,可以得到:

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

(3)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在步骤(3)时,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______Pa.(ρ盐水=1.2×103kg/m3,ρ水=1.0×103kg/m3)

20.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______问题。

(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有关。

(3)小强保持丙图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______,观察中发现U形管两边的高度差没有改变,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的结论。

(4)接着小强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强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

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

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

小宇认为他的结论是不可靠。

原因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

A、书包带子做的宽一些,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B、切苹果器的刀片做得较薄,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C、轨道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D、“好奇”号火星车模型轮子大而宽,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2)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3)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

解答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

2.【答案】B

【解析】解:

A、盲道有凸棱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增大地面对脚的压强,使盲人更好的感觉到路,不符合题意;

B、大型载重平半挂车有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坦克对路面的压强,保护路面,符合题意;

C、注射器的针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容易扎进去,不符合题意;

D、刀刃磨得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本题考查了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会利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是关键,本题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3.【答案】B

【解析】解:

(1)两物体的体积关系:

VA:

VB=SAhASBhB=1×22×1=1:

1,

由ρ=mV得:

m=ρV,

因为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密度相同,

所以mA:

mB=ρVA:

ρVB=VA:

VB=1:

1;

(2)因为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

所以对地面的压力F=G=mg=ρVg=ρShg,

对地面的压强:

p=FS=ρShgS=ρhg,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pA:

pB=ρhAg:

ρhBg=hA:

hB=2:

1。

故选:

B。

(1)知道圆柱体的高、底面积的关系,利用V=Sh求体积关系;而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密度相同,利用m=ρV求质量关系;

(2)A和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ρVg=ρShg,对地面的压强p=ρhg,据此求A和B对地面的压强关系。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压强公式的应用,利用好固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推导公式p=ρhg是关键。

4.【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分析压强变化要同时考虑压力和受力面积。

分析压强是否变化,要同时考虑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按这个思路分析判断。

【解答】

∵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

∴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砖受到的重力,

将它切去一半,压力将减半,

剩下的一半对地面的压强因为切法不同而不同,

例如:

①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压力减半,受力面积减半,压强不变;

②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压力减半,受力面积不变,压强减半;

③斜着切使受力面积为原来的14,压力减半,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等等。

故选D。

5.【答案】A

【解析】解:

LA:

LB=2:

1,所以SA:

SB=4:

1;

因为在水平地面,所以F=G,则FA:

FB=GA:

GB=3:

2;

所以pA:

pB=FASA:

FBSB=FASA×SBFB=32×14=3:

8。

故选:

A。

物体放置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其重力,由边长之比可得受力面积之比,然后根据p=FS分析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要搞清压力之比与重力之比的关系,受力面积之比与边长之比的关系,代入数据时细心便可。

6.【答案】C

【解析】解:

A、抽水机工作时,使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水压入抽水机内,进而实现把水从低处压到高处的目的,所以是利用了大气压;故A不合题意;

B、茶壶盖上的小孔与外界大气连通,在壶内气压减小时,大气压通过小孔作用在水上,使水顺利流出壶嘴,所以是利用了大气压;故B不合题意;

C、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身体,药水是在人的推力作用下,向前流动而进入病人身体,与大气压无关,故C符合题意;

D、吸管吸饮料时,先吸走了管中的空气,使管内气压减小,饮料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吸管的,所以是利用了大气压。

故D不合题意。

故选:

C。

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

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

本题考查大气压的有关问题,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尽可能的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去试着解释。

7.【答案】B

【解析】解:

A、吸盘式挂衣钩向墙上按时,是里面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是大气压把吸盘压在墙上,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但不符合题意;

B、装水的塑料袋向四周鼓,即说明了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有压强,不能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但符合题意;

C、将去壳的鸡蛋放在瓶口,瓶内酒精燃烧时消耗了一部分空气,使得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去壳鸡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瓶内,故能说明大气压存在但不符合题意;

D、标准大气压支持10.3m高的水柱,当然能支持一杯水。

故该选项能说明大气的存在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要解决此题,首先要对大气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将大气压与水的压强区别开来。

此题主要考查了大气压强和水的压强,并且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有关的现象。

8.【答案】A

【解析】解:

A、用注射器注射药液时,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将药液注入的,故A与大气压无关.

B、用吸管吸饮料时,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瓶中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通过吸管进入口中,故B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C、首先用力将挂衣钩的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将塑料吸盘中的空气排出,通过手的挤压排出了吸盘内的气体,使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这样外界大气压将挂衣钩压在墙壁上,故C利用了大气压;

D、用吸尘器吸尘土时,吸出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尘土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吸尘器中,故D利用了大气压.

故选A.

大气压的应用大多是利用内外的气压差,所以要判断是否是大气压的应用,要注意有没有形成这个“气压差”.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和实验中常见工具、器材原理的掌握和了解,要知道这些工具、器材都是物理原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9.【答案】4:

13

【解析】解:

已知两物体的边长之比是LA:

LB=2:

1,可假设LA=2,LB=1,

密度之比为ρA:

ρB=3:

2,可假设ρA=3,ρB=2,

则两物体的面积之比是SA:

SB=4:

1,可假设SA=4,SB=1,

两物体的体积之比是VA:

VB=8:

1,可假设VA=8,VB=1,

此时B对A的压强p1=GBSB=mBgSB=ρBgVBSB=2g1,

A对地面的压强p2=GA+GBSA=mAg+mBgSA=g(ρAVA+ρBVB)SA=26g4=13g2,

此时B对A的压强与A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p1:

p2=2g1:

13g2=2g1×213g=413。

故答案为:

4:

13。

由正方体边长比可得其体积比,结合密度比可得质量比(即物重比),根据叠加情景和压强公式p=FS可以求解问题。

本题考查压强大小的比较,关键要知道固体叠加问题总压力等于两物体重力之和。

受力面积应该为两表面的接触部分。

10.【答案】连通器 B 等于

【解析】解:

茶壶的结构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构成一个连通器,因此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根据同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相平可知,当壶内盛满水,水面可到达图中B位置。

一般茶壶的壶盖上都有一个进气小孔,该小孔的作用是为了将内外气体连通,维持壶内的气压等于壶外大气压,使茶水可以顺利倒出来。

故答案为:

连通器;B; 等于。

几个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

茶壶的壶盖上的进气小孔可将内外空气连通,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

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关键要知道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液面静止时保持相平。

同时还要了解壶盖上的小孔所起的作用。

11.【答案】连通器 下降

【解析】解:

A、B是两个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所以它们构成的是一个连通器,连通器中装有液体保持静止时,液面相同,A、B两容器上方都是大气压。

当用一个管子沿B容器口吹气时,B的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A容器上方的大气压不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B中的液面在A液面上方的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A容器的液面就会下降。

故答案为:

连通器;下降。

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容器,液体静止时,液面保持相平;流动的液体和气体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空气和水。

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掌握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并能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一些现象。

12.【答案】大气压 小

【解析】解:

(1)抽水机抽水时,抽水机是先将筒内的空气排出,此时筒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将水从低处压到高处;

(2)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可知抽油烟机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油烟压向扇口排出。

故答案为:

大气压;小。

(1)抽水机是先将筒内的空气排出,使其内部压强较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到高处。

(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利用这一知识点去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气压的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理解与掌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学习时注意这些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

13.【答案】大气压 小

【解析】解:

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铁桶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气压减小,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

当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

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故答案为:

大气压;小。

(1)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具有重力和流动性而产生的,吸盘、吸管吸饮料、覆杯实验等都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考虑向两张纸中间吹起时,两纸中间气体流速与外侧气体流速不同。

本题结合生活事例考查了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物理来源于生活,要学以致用。

14.【答案】解:

(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强:

p=ρgh倒立=1.0×103kg/m3×10N/kg×0.13m=1300Pa,

由p=FS可得,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

F=pS瓶盖=1300Pa×8×10−4m2=1.04N;

(2)由左图可知,矿泉水瓶内水的体积:

V=S瓶底h正立=28cm2×10cm=280cm3,

由ρ=mV可得,水的质量:

m水=ρV=1.0g/cm3×280cm3=280g=0.28kg,

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则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

F′=G水=m水g=0.28kg×10N/kg=2.8N,

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p′=F′S瓶盖=2.8N8×10−4m2=3500Pa。

答:

(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为1.04N,压强为1300Pa;

(2)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为3500Pa。

【解析】

(1)由图可知,倒立放置时水的深度,根据p=ρgh求出瓶盖所受水的压强,又知道瓶盖的面积,根据p=FS求出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

(2)由图可知,正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内水的深度,根据V=Sh求出水的体积,利用ρ=mV求出水的质量,根据G=mg求出水的重力即为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根据p=FS求出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压强定义式、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15.【答案】解:

(1)已知V排=4.0×10−5m3,

则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4×10−5m3=0.4N。

(2)由于物块漂浮在水面上,则物块的重力G=F浮=0.4N,

则质量m=Gg=0.4N10N/kg=0.04kg;

(3)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化:

△V=V物−V排=5×10−5m3−4×10−5m3=1×10−5m3

则水的深度变化为:

△h=△VS=1×10−5m35.0×10−3m2=0.002m,

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中增加:

△p=ρgh=1.0×103kg/m3×10N/kg×0.002m=20Pa。

答:

(1)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0.4N;

(2)物块的质量为0.04kg;

(3)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物块被下压前增加了20pa。

【解析】

(1)已知浸入水中的木块体积(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所受浮力。

(2)由于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条件可知物块的重力,求出质量;

(3)求出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和物块的漂浮时的体积差,已知容器底面积求出水的深度h,根据p=ρgh即可求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本题考查漂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和压强公式的应用,这是中考必考题型,要熟练应用。

16.【答案】解:

(1)由图可知,木块处于漂浮状态,

所以F浮=G=mg=0.2kg×10N/kg=2N;

(2)木块底部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p下=F下S木=F浮S木=2N50×10−4m2=0.4×103Pa;

(3)杯底受到水的压强:

p底=ρgh=1×103kg/m3×10N/kg×0.1m=1000Pa;

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力:

F底=p底S=1000Pa×60×10−4m2=6N。

答:

(1)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为2N;

(2)木块底部受到水产生的压强大小0.4×103Pa;

(3)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力大小为6N。

【解析】本题考查浮力和液体压强和压力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

(2)木块漂浮,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等于木块的重力,根据公式p=FS计算木块底部受到水产生的压强大小;

(3)已知水的深度,根据公式p=ρgh可求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已知杯子内部底面积根据公式F=pS可求杯底受到水的压力。

17.【答案】海绵的凹陷程度 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 书包背带要做得宽大一些 =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解析】解: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

(3)由实验乙、丙可知:

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如书包背带要做得宽大一些,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力作用效果的(合理即可)。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图丙和图丁中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根据p=FS可知,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相等,即p丙=p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