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与资源整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6864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与资源整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与资源整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与资源整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与资源整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与资源整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与资源整合.docx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与资源整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与资源整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与资源整合.docx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与资源整合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学院航海学院班级

姓名陈帅学号

成绩指导老师初良勇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与资源整合

[摘要]现代物流趋向于商流和信息流一体化的趋势,通过构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这一全新的现代物流体系,使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在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互动,从而能提供准确和及时的提供物流服务。

本文从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意义出发,分析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需求,并以福建省海峡西岸的区域为例,提出构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系统框架及关键技术,以期利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整合物流资源。

[关键词]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资源整合

 

引言

区域性物流一般指物品从供应地向省内或省际间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以及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的综合服务系统。

尽管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使物流的服务半径得以扩展,但是全国性物流、全球性物流,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经济上考虑还有其局限性,因此区域性物流发展就成为现代物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区域性物流平台作为支撑区域性物流运作的基础,通过信息流实现对物流、资金流和商流的协调和控制,其中信息平台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性物流成功的关键。

本文从福建省海峡西岸的沿海区域出发,规划该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整合区域内的物流资源。

1建设物流信息平台的意义

所谓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区域内物流作业、物流过程和物流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分类、筛选、储存、分析、评价、反馈、发布、管理和控制的通用信息交换平台。

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是实现企业物流信息化的最优途径。

只需接入物流信息平台,就可以真正实现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物流信息的共享。

可以说,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了低成本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条件,通过共享信息,使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真正实现物流的现代化。

因此,建设物流信息平台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

(1)整合现有物流信息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使物流资源配置更合理、更优化,推进区域流通现代化进程;

(2)推进区域物流企业信息化进程,为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完成各类功能提供支撑,提高对用户需求和物流服务的响应性,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3)保证货物运输的快速性、可靠性、准时性,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供多样化的物流服务,改善投资环境;

(4)推动区域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建设工作;

(5)推进物流综合信用体系和物流交易的网络安全建设;

(6)推动区域电子商务和智能交通的发展;

(7)推动物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间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提高相关管理部门工作的协同性、决策的科学性。

(8)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沟通提供信息枢纽作用,强化政府对物流市场的宏观管理与调控能力,为政府的宏观规划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2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需求分析

2.1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主体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应用范围广,在规划时应考虑到物流系统中各个层面的需求。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参与主体主要是政府部门(物流行业管理者)和物流企业及其客户(物流服务的供应方和需求方)。

物流企业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从事综合物流或物流某一环节的企业。

物流企业的客户包括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其它一些客户。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具体参与主体如表1所示。

 

表1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参与主体

政府

政府职能部门、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等

物流企业

运输企业、仓储企业、配送企业、代理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企业等

客户企业

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其他

2.2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需求分析

一个信息平台能否运行成功,就要看它所提供的功能是否能被平台参与使用者接受。

因此,进行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需求分析就成为构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首要任务。

[1]不同参与主体对物流信息平台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2.2.1政府部门对物流信息平台的需求

政府是物流行业的管理者,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与各管理部门电子信息系统对接,充分掌握、监督物流市场运作的情况,对物流系统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并为政府规划物流发展战略、制定物流发展政策、措施提供数据支持和分析。

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府提供有关物流服务如贷代、船代、运输、仓储等,运输规费、货运车辆实时信息、规划国土信息、交通信息、车辆事故紧急信息、检验检疫信息、报关,港口、机场、铁路综合信息、商品综合信息、保险、税务等信息给其他的参与主体。

而这些信息的提供部门,涉及到运输、国土规划、公安交管、预出境检验检疫、海关、港口、机场、铁路、保险公司、银行以及税务等部门。

2.2.2物流企业及其客户对物流信息平台的需求

从一个全过程的企业系统运作来说,有市场调查、生产计划、采购、定购、运输、仓储、销售、反馈等环节,其中每一个环节都设计着市场信息、货物信息、资金信息、单证凭据的流动,物流企业在承担某一个环节时担任了采购者、销售者、仓储商、承运商、代理商等角色。

2.3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分析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是由各地政府牵头规划建设的基于Internet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对共用数据的采集,为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支撑,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公用信息的需求,支持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不同于企业或行业物流信息系统,它着眼于一个区域的整体物流系统,总体功能是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成本。

物流企业是物流服务的供应方,客户企业是物流服务的需求方,政府职能部门是物流行业发展的管理者。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主要为各类物流企业、客户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服务,因此主要由这三方面的决策支持模块构成,如图1所示。

图1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决策支持模块

其功能需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2]:

(1)物流信息共享。

企业进行物流活动时需要获得大量的信息,包括行业、交通、地理等公共信息以及物流服务和物流资源的需求与供给信息。

(2)企业间的数据交换。

由于各个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程度不同,数据结构的统一性不能保证,很难直接共享。

通过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企业间业务数据的传输与交换,如订单执行信息、运况信息和库存状况信息等,以达到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的目的。

(3)物流运作支持。

实现网上货运交易、电子支付、网上交税、网上报关等。

(4)支持物流决策。

物流服务的很多环节有优化的需求:

储位规划、拣货规划、装载规划、路线规划等。

针对不同的优化需求,信息平台中应建立相关的数学优化模型,透过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上的优化引擎,为有优化需求的企业提供服务,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同时,应具有对相关物流数据的统计汇总功能,为政府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5)物流增值服务。

通过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及时跟踪车辆、货物运输过程,为用户提供实时信息查询,合理调配车辆、仓库、人员,进行资源整合。

3方案规划——以福建省海峡西岸沿海区域(厦门、漳州、泉州、福州区域)为例

区域物流属宏观物流范畴,是在特定经济区或行政区域内及与域外相关的综合物流活动.是超出单一企业物流系统在区域范畴运作的社会物流表现。

福建省沿海区域以港口为中心的物流基础设施系统正在形成。

从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物流服务角度分析,这一系统还需要不断完善。

省市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规划主体一般为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起着为区域物流创造活动舞台的宏观规划、指导、服务和监督功能,应该有相应的物流信息平台做支撑.否则难以支持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而促进区域物流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

3.1物流信息平台的网络层次规划

结构层次是针对物流业务信息平台进行的纵向分析。

福建省海峡西岸沿海地区物流信息平台的节点作层次性划分:

中心级物流中心信息平台、城市级物流业务信息平台、园区级物流园区信息平台、企业级物流企业信息平台,依次下去。

物流中心信息平台是整个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总节点,由它往下连接物流业务信息平台,然后由物流业务信息平台向下连接物流园区信息平台,最后由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向下连接物流企业信息平台。

由此构成一个由各级物流信息平台辐射开来的,延伸到各地区的信息网络系统,如图2所示。

图2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层次结构

与我国当前的物流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福建海峡西岸沿海地区的物流信息平台可作如下层次性划分,如图3所示。

各个层次节点的物流信息系统网络既相互连接,又可以各自独立运作形成一个政府调控管理、行业经营与监督的网络系统,且对外与Intenet相连,并提供信息服务,构成一个立体的综合信息网络。

图4福建海峡西岸沿海地区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结构图

中心级物流信息平台是对城市级和园区级信息平台的数据提取、抽象、综合、分析、统计的基础平台,也是中心内部用户直接和外部用户进行交互的信息平台,能发挥指导中心级平台业务调度和安排的作用;城市级信息平台是中心级物流信息平台的子集,它面向其所管辖范围内的城市用户,而园区级信息平台是城市级物流信息平台的子集,它面向其所管辖范围内的企业用户。

不同物流信息平台间的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是在中心级信息平台上进行的;企业级信息平台就是各物流企业的内部信息系统,是物流信息平台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为上层信息平台提供最底层的物流业务信息。

3.2物流信息平台的总体结构规划

总体框架是在中心级信息平台上对物流信息平台的横向剖析。

该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总体框架可构建如图4所示。

在该体系框架下,用户可通过Internet、局域网或电话等方式访问信息平台,门户管理子系统再对来访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访问权限、用户级别的判定,然后用户方能在信息平台上访问其权限内的信息。

该区域同时涵盖了大型企业,把这些企业作为海峡西岸沿海地区物流信息服务的重要服务对象,阐述了宏观的区域物流信息系统和微观的企业物流信息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图4福建省海峡西岸沿海地区物流信息平台的总体框架

3.3物流信息平台功能规划

门户管理子系统是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前台模式,用户在后台需要用到的系统形式就是一个个独立或相互联系的系统或模块。

(1)车辆调度跟踪系统:

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现代通信等技术,实现对车辆运行的高效率计划调度和跟踪管理,能够较好完成应急需求和快速反应。

(2)货物跟踪查询系统:

利用GPS,GIS技术,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实时跟踪货物及运输车辆的状况,从而为物流企业的高效率管理及高质量的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国际互联网和现代通讯技术对货物在途信息进行实时查询。

(3)公共物流信息系统:

负责物流服务及物流资源的需求与供给信息发布、业务信息查询、服务投诉处理、政策法规、技术标准、行业发展、物流广告等公共信息发布。

(4)决策支持系统:

用于进行物流数据统计分析、经济适应性分析、发展趋势预测等,为政府部门制定战略规划和决策提供历史数据及分析数据。

(5)平台维护管理系统:

负责信息平台日常运行维护、网络检测、防火墙、安全验证等,为了保证信息平台安全稳定地运行,要注意建立系统的预警机制。

(6)物流交易管理系统:

用以支撑虚拟物流市场和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资质审查验证、合同公证与管理、违约处理、法律咨询与保护,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等。

(7)数据调用抽取系统:

根据需要对各类企业和各相关行业部门的电子数据库所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调用、抽取,并统一处理,以形成物流信息平台的公共信息。

由于此接口通过公共信息交互平台对社会公众开放,又联通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类企业的信息系统,因此必须做好相关的过滤,身份验证和安全工作。

(8)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

通过EDI系统及其接口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客户企业和相关部门如工商、税务、金融、保险、海关等不同格式、不同性质的数据交换,信息系统互联等。

3.4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应用的关键技术

物流系统必须实现跨地区的信息实时传输与发布、数据分布交互处理、异域网络连接等功能。

Internet和Web技术的出现为物流信息平台提供了基于Internet的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能有效实现上述功能。

此外,基于解决异构数据传输的XML技术、GPS、GIS、数据挖掘和保障系统正常运转的安全技术是企业物流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

3.4.1XML技术

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是可扩展标识语言的缩写。

在数据标记、显示风格和超文本链接方面功能强大,对数据交换十分便利,被称为Web风格的EDI(电子数据交换)。

XML与EDI相比大大降低了数据管理和交换的成本。

它具有统一的数据格式,可以使数据管理和交换的成本更低,也更易于管理。

XML技术的标准是开放的且基于文本的技术,非常适用于服务器之间交换事务信息。

作为跨应用系统的沟通媒介,它用开放方式协助整合信息,使信息在不同的应用系统间流畅地互通,使不同企业之间的数据得以动态共享,强化了数据使用者与服务器系统之间的聚合性。

在物流信息平台中使用XML技术,能够实现企业与多个不同供应商、客户之间物流信息共享与互动,使订单可以直接快速的驱动物流运作,并将实时的物流运作信息反馈到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及信息平台。

3.4.2GPS/GSM/GIS技术

GPS/GSM车辆防盗报警及调度指挥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全球定位技术(GPS)、蜂窝移动通信技术(GSM)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于一体,实现车辆的防盗报警、调度指挥,为交通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用户实现车辆管理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GPS/GSM车辆防盗报警及指挥调度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装有GPS接收机的移动目标的动态位置(经度、纬度)、时间、状态等信息,实时地通过无线通讯链路传输至监控中心站,而后在具有强大的地理信息查询功能的电子地图上进行移动目标位置及运动轨迹的显示,并对目标的速度、运动方向、车辆状态等用户感兴趣的参数进行监控和查询,为调度指挥提供可视化依据,提高车辆的运营效率,并确保车辆的安全。

特别适合公交车部门、出租车公司、公安、银行、保险、机场、汽车租赁等单位对车辆的监控和调度指挥。

3.4.3数字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DataMining)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积累的数据量急剧增长,动辄以TB计,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知识成为当务之急。

数据挖掘就是为顺应这种需要应运而生发展起来的数据处理技术。

根据信息存储格式,用于挖掘的对象有关系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数据仓库、文本数据源、多媒体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时态数据库、异质数据库以及Internet等。

3.4.4安全技术

由于供应链中节点企业众多,竞争与合作并存,面向互联网的信息平台比专线网络的平台更容易受到攻击和破坏,平台安全是值得重视并需要解决的问题。

信息系统安全要抓住认证、加密、授权、保护、监控与攻击等方面工作。

一般包括①保护系统与系统内的各种资源免遭自然与人为的破坏,应具有抗灾害与抗破坏的能力;②防止信息辐射与泄漏;③防止信息系统免遭“信息武器”的攻击;④加密与解密算法及其芯片;⑤为计算机等信息设备加设的密钥体制与密钥芯片;⑥反“黑客”攻击的模拟仿真技术;⑦反计算机病毒技术和防火墙技术;⑧身份认证技术;⑨安全监视跟踪技术;⑩系统安全应急恢复计划与措施等。

4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与资源整合

在这个过程中,物流企业是主体,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是基础[6]。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着眼于一个区域整体的物流建设,它为各企业提供一个有效的通用商务平台,并充分利用互连网的优势,使食品、杂货、电子等各行业可通过通用的信息指引,互相沟通得到低价而高质的服务,也加速企业物流活动中与政府的信息交换,从而降低成本。

随着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完善和成熟运用,物流资源也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整合。

其主要表现在:

(1)物流信息平台提供一个区域内物流系统共用信息环境支撑,提高了物流信息系统整体效率;

(2)物流信息平台提供区域内物流企业、普通企业共用链整合的基础,减少重复性建设,提高企业整体质量;

(3)物流信息平台提供区域政府管理部门间、政府与企业间的信息沟通,规范和加强政府的宏观决策和市场管理。

物流企业或物流联盟加入到供应链当中,利用物流信息平台的优势,将分散在不同企业、部门的资源,按照供应链管理的目标进行重组、联合和虚拟运作以取得资源利用的最佳效果,高效地完成供应链全过程的协调、管理和控制,实现物流资源在供应链层面上的整合。

4.1整条供应链的资源整合

供应链上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是实现供应链合作性与协调性的必要条件。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为物流企业利用信息流集成供应链提供了基础。

只需接入平台,就可以获得大量的实时信息,就可以实现与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面向供应链的信息共享。

如图4所示。

图5物流信息平台在供应链上的应用

4.2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

我国的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整合力弱、物流资源分散、设施利用率低的情况。

有了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之后,利用信息在物流企业间的传递、交换,可以形成区域甚至更广范围内的物流联盟,通过虚拟经营的方式、协同运作,为客户提供全程化物流服务。

物流联盟将分布在各地,分属不同物流企业的资源,特别是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仓库、车辆、装卸、搬运机械等资源整合起来,进行统一调配,实现规模效益。

既能扩大作业和服务范围,又能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运用。

5结束语

随着Internet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立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一大趋势。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将推进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进程,避免重复性建设和资源浪费。

同时,利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在降低成本、提高运作效率、促进协作和物流现代化方面都将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文海等.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功能需求及结构模型研究[J].MarketModernization,2005(11)

[2]郭令.浅谈物流信息平台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4)180-181;

[3]董雷,刘凯.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构建、实施与运营研究[J].物流技术,2006(4)86-88;

[4]董千里等.区域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与构建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2

(1)74-78;

[5]张潜等.福建区域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研究[J].中国港口,2005(11)47-48;

[6]周红媚.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与资源整合[J].物流技术,2005(8)91-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