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证件验证考试复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6594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执法证件验证考试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行政执法证件验证考试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行政执法证件验证考试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行政执法证件验证考试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行政执法证件验证考试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执法证件验证考试复习题.docx

《行政执法证件验证考试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执法证件验证考试复习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政执法证件验证考试复习题.docx

行政执法证件验证考试复习题

2014年行政执法证件验证考试复习题

考试说明:

1、每套考题包括:

判断题20题,每题1.5分,计30分;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计40分;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3分,计30分。

共计100分,60分及格。

2、考题由电脑在题库中随机抽取,考试时间为30分钟。

3、请提前十分钟凭行政执法证进入考场。

4、考试地点: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楼南区六楼(第一考场、第二考场、第三考场、第四考场)

5、考试时间:

2014年8月2日、8月3日(各单位具体考试时间见考场安排表)

判断题:

1、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对)

2、只要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一律停止执行。

(错)

3、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错)

4、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对)

5、当事人陈述、申辩时态度不好,行政机关可以酌情加重行政处罚。

(错)

6、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对)

7、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印章。

(对)

8、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

(对)

9、行政机关可以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错)

10、上级行政机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依法查处下级行政机关管辖的行政案件。

(对)

11.行政许可申请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

(对)

12.行政机关举行行政许可听证活动的费用由参与听证的当事人分担。

(错)

13.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遵循法定原则,公正、公平和公开原则,便民原则以及公众参与等。

(对)

14.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作一定的变通规定。

(错)

15.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

(对)

16、行政许可需要举行听证的,由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错)

17、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许可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对)

18.依法应当先经下级行政机关审查后报上级行政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下级行政机关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将初步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直接报送上级行政机关。

(对)

19.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

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对)

20.行政许可申请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电报、电话记录方式提出。

(错)

2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便可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错)

22.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对)

23.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一律不能停止执行。

(错)

24.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对)

 25.行政复议机关的职责之一是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

(对)

 2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仍可申请行政复议。

(错)

 27.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但公民、法人对该最终裁决不服,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错)

 28.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的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对)

29.行政复议必须由申请人自己参加,不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

(错)

30.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对)

31、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在法定权限内,按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行为。

(错)

32、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

(对)

33、行政机关应当将实施行政行为的依据、过程和结果依法全部公开。

(错)

34、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提出行政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行政机关应当提供必要条件,采纳其合理意见和建议。

(对)

35、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应当以其隶属的行政机关的名义作出行政决定,并由该行政机关承担法律责任。

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对)

36、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对同一行政管理事项都有管辖权的,由先受理的行政机关管辖;发生管辖争议的,由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对)

37、决策事项承办单位应当对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未经风险评估的,不得作出决策。

(对)

38、决策事项承办单位应当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或者研究咨询机构,对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进行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论证。

专家论证意见应当(可以)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错)

39、行政执法不得滥用行政裁量权。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政裁量权的,行政机关应当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行政裁量权的标准、条件、种类、幅度、方式、时限予以合理细化、量化。

(对)

40、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对)

41、行政执法决定应当说明证据采信理由、依据选择理由和行政裁量理由;未说明理由或者说明理由不充分的,当事人有权要求行政机关予以说明。

(对)

42、行政执法程序由行政机关依职权启动的,行政机关应当自程序启动之日起60日内办结;60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当事人。

(对)

43、受委托行政机关或者组织经同级政府批准,可以将受委托的行政职权再委托给其他行政机关、组织或者个人。

(错)

44、议事协调机构、政府工作部门的派出机构和部门内设机构不得制定规范性文件。

(对)

45、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不得违法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利,但可适当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

(错)

46、根据国务院的授权,省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

依法设立的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是本级人民政府的行政执法部门,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对)

47、行政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不得因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或者申辩而加重处理。

(对)

48、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法定程序,采取合法手段,客观、全面地收集证据,可以仅收集对当事人不利的证据。

(错)

49、行政合同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经其他行政机关批准或者会同办理的,经批准或者会同办理后,行政合同方能生效。

(对)

50、行政决定的部分内容被确认无效的,不影响其他内容的效力。

但是确认部分内容无效后行政决定不能成立的,行政决定全部无效。

(对)

51、根据法律规定,行政处罚实施机关,是指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对)

52、行政处罚裁量权,是指行政处罚实施机关依法行使行政处罚权时,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享有的是否给予行政处罚、给予何种行政处罚和给予何种裁量幅度行政处罚的自主决定权和处置权。

(对)

5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的组织领导,但不将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纳入本级人民政府依法行政考核体系。

(错)

5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法制工作的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等工作。

(对)

55、省级行政处罚实施机关没有必要制定本部门、本系统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省级以下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应当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本系统工作实际,综合考虑法定裁量因素和酌定裁量因素,作为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的依据。

(错)

56、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变化或者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时补充、修订和完善本部门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对)

57、行政处罚实施机关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时,不一定必须按照公布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行。

(错)

58、根据《山东省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违法行为的,依法不予处罚。

(对)

59、根据《山东省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违法行为的,不予处罚。

(对)

60、根据《山东省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从轻处罚。

(错)

61、根据《山东省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规定,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对)

62、根据《山东省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

63、根据《山东省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规定,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不予处罚。

(错)

64、根据《山东省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规定,受他人胁迫、诱骗实施违法行为的,不予处罚。

(错)

65、根据《山东省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规定,配合行政处罚实施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

66、根据《山东省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情节严重,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对)

67、阻碍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的,或伪造、隐匿、损毁违法行为证据的,应当从重处罚。

(对)

68、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管理目的的,应当采用对行政管理相对人权益没有损害或者损害较小的方式,并教育、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对)

69、当事人认为行政处罚实施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行政处罚权的,只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两种救济方式。

(错)

70、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发现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违法或者不当的,应当主动、及时纠正;行政处罚实施机关不自行纠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行政处罚实施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责令其限期纠正或者予以撤销。

(对)

71、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行政处罚裁量权的,由其所在单位予以批评教育,并由行政执法证件核发机关收回其行政执法证件,取消其执法资格;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对)

72、 依法受委托实施行政处罚的组织,其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制定和公布由受委托组织负责。

(错)

73、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应当对受委托实施行政处罚的组织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

(对)

74、行政处罚实施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说明处罚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裁量基准适用情况以及对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是否采纳等内容,增强说理性。

(对)

75、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建立并完善回避、公开、告知、听证、期限、说明理由等程序制度;对重大或者复杂案件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应当由行政处罚实施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对)

76、《聊城市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备案办法》(试行)所称重大行政执法案件,是指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重大行政强制决定案件。

(对)

77、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重大行政执法案件的备案监督工作。

(对)

78、作出重大行政执法案件的行政机关、法定组织的法制工作机构,具体办理本部门、本单位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备案的报送工作。

(对)

79、根据《聊城市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备案办法》(试行)规定,对公民处以500元以上的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20000元以上罚款的案件,为重大行政执法案件。

(对)

80、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不属于《聊城市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备案办法》(试行)规定的重大行政处罚案件。

(错)

81、根据《聊城市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备案办法》(试行)规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作出的行政强制决定,属重大行政强制案件。

(对)

82、根据《聊城市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备案办法》(试行)规定,扣押公民财物价值2000元以上,扣押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财物价值3万元以上的行政强制决定,属重大行政强制案件。

(错)

83、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5日内,报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备案;乡级人民政府作出的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5日内,报县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备案。

(对)

84、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处理行政违法行为,作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重大行政强制决定,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合法,适用依据正确。

(对)

85、市、县各级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作出的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30日内,报同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备案。

(错)

86、情节复杂或者违法行为可能造成较大社会影响、拟决定给予重大行政处罚、重大行政强制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对)

87、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应当依法制作并送达行政执法文书。

(对)

88 、 重大行政处罚、重大行政强制决定及其相关文件、证据、材料未报送备案的,属于未履行法定程序。

(对)

89、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无权调阅重大行政处罚、重大行政强制决定的卷宗和材料。

(错)

90、对于不按照本办法规定报送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备案的,由政府法制工作机构通知其限期报备;无正当理由拒不报备的,建议或者要求有关机关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报请同级人民政府责成行政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单位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对)

单选题:

1、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的是(D)。

A、收容教育B、强制戒毒C、拘役D、行政拘留

2、不属于行政处罚种类之一的是(C)。

A、没收违法所得B、责令停产停业C、罚金D、罚款

3、违法行为在(C)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六个月B、一年C、二年D、三年

4、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对行政管辖权发生争议的,应当(C)。

A、由先受理的行政机关管辖B、由级别高的行政机关管辖

C、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D、由级别低的行政机关管辖

5、对当事人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B)的处罚。

A、警告B、罚款C、拘留D、责令停产停业

6、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C)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A.可以B.不得C.应当D、可以有选择地

7、行政案件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当事人(A)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A.不承担B.承担C.必要时应当承担D、承担一部分

8、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B)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A、乡镇级以上B、县级以上C、地市级以上D、省级以上

9、下列情况(C)不符合当场收缴罚款的规定.

A、依法给予20元以下的罚款处罚的

B、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C、出县级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

D、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

10、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的规定叙述正确的是(C)。

A、行政机关可以因当事人的申辩而加重对其的行政处罚

B、乡规民约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C、行政机关发现自己作出的行政处罚有错误的,应当主动改正

D、行政处罚当事人对当场处罚决定不服的,有权要求听证

11、下列关于行政许可法律责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A.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许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B.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申请人、被许可人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违法设定行政许可不承担法律责任。

12、行政机关对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B)。

A.不能改变B.不得擅自改变

C.可以随意改变 D.可以改变

13、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A)。

A、应当公开,且公众也有权查阅B、不予公开,公众也不能查阅

C、应当公开,但公众不能查阅D、不予公开,申请后公众能查阅

14、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D)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A、行政管理B、行政收费

C、行政审批D、管理公共事务

15、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A)实施行政许可。

A、其他行政机关B、其他国家机关

C、有关企业、事业组织D、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社会团体

16、行政机关提供(C)文本,不得收费。

A、行政许可决定书B、行政许可证书

C、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D、行政许可申请书

17、关于行政许可申请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申请人都可以委托代理人提出申请

B、申请人必须亲自到行政机关办公场所提出申请

C、申请人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电报、电话记录方式提出

D、申请人可以通过电传、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方式提出

18、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作出错误处理的是(D)。

A、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书面的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B、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C、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D、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逾期不告知的,自逾期之日起即为受理

19、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多少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C)。

A、15日B、10日C、20日D、5日

20、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什么权利。

(A)

A、陈述权、申辩权

B、申请仲裁权

C、要求违法实施行政许可损害的国家补偿权

D、提起民事诉讼权

21、一般情况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B)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30日

B.60日

C.90日

D.1年

22、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D)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此期限的除外。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23、行政机关作出的下列行为中,(D)属于行政复议的范围。

A.对工作人员小李开除的决定 

B.对公民王某错误刑事拘留 

C.内部调整人员的决定  

D.对于一起治安案件迟迟未作处理

24、下列对行政复议机关处理行政复议申请,表述不正确的是(B)。

A.应当在5日内审查是否受理 

B.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但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 

C.对不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

D.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且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将有关复议申请材料发送被申请人

25、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审查行政行为的( D )。

A.合法性

B.真实性

C.适当性

D.合法性和适当性

26、同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人,(A)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

A.经复议机关批准

B.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

C.经同级政府批准

D.自己认为有必要

2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A)应当责令其受理。

A.上级行政机关

B.上一级行政机关

C.同级人民政府

D.同级监察部门

28、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被申请复议的,(A)是被申请人。

A.委托的行政机关

B.受委托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组织所在地街道 

C.受委托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组织 

D.委托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

29、行政复议申请人在申请复议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复议机关对符合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应当给予赔偿的,在决定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时(B)。

A.能同时决定被申请人依法给予赔偿

B.应当同时决定被申请人依法给予赔偿 

C.建议被申请人依法给予赔偿 

D.进行调解

30、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在(C)情况下,可以停止执行。

A.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

B.当事人协商认为可以停止执行

C.法律规定停止执行

D.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停止执行

31、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可能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除法定情形外,应当书面告知其事实、理由、依据,(A),以及行政救济的途径、方式和期限。

A、陈述权、申辩权B、起诉权C、申诉权D、听证权

32、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当遵守法定期限或者(C),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A、规定期限B、约定期限C承诺期限D、指定期限

33、法律、法规、规章对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职权未作出明确规定的,上级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有利于发挥行政效能、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权力与责任相一致、管理重心(B)等原则确定。

A、适当上移B、适当下移C、提交上级D、指定下级

34、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D)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上级机关B、指定机关C、委托机关D、自己

35、行政机关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启动行政程序后,认为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并通知当事人;受移送的行政机关认为不属于自己管辖的,不得(A),应当报请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A、再次移送B、商定管辖机关C、直接处理D、返回移送机关

36、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

合法性审查由制定机关的(C)负责。

A、起草机构B、审核机构C、法制机构D、审批机构

37、规范性文件施行日期与公布日期的间隔不得少于(D)日。

但是,规范性文件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影响法律、法规、规章、上级规范性文件执行,或者不利于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A、10B、15C、20D、30

38、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的事实和证据,行政机关应当进行审查,采纳其合理意见;不予采纳的,应当(C)。

A、直接驳回B、加重处理C、说明理由D、不予理睬

39、行政执法决定由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或者(A)作出。

A分管负责人B、直接责任人员C、具体办案人员D、审核人员

40、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承担相应的(A)。

A、法律责任B、行政责任C、经济责任D、赔偿责任

41、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应当以其隶属的行政机关的名义作出行政决定,并由该(C)承担法律责任。

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A、行政机构B、内设机构C、行政机关D、派出机构

42、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对同一行政管理事项都有管辖权的,由(A)的行政机关管辖;发生管辖争议的,由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A、先受理B、先处理C、先收到申请D、先收到举报

4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办公厅(室)的规范性文件,应当按照规定自统一公布之日起(C)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送备案。

A、10B、15C、30D、60

44、公民、法人和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