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考复习题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6441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考复习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二历史考复习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二历史考复习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二历史考复习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二历史考复习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考复习题doc.docx

《高二历史考复习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考复习题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考复习题doc.docx

高二历史考复习题doc

高二历史2013.10月考复习题

《百家争鸣》

1.清代书法家笪重光所著《书筏》:

“将欲顺之,必故逆之;将欲落之,必故起之;将欲转之,必故折之……将欲行之,必故停之。

书亦逆数焉。

”其书法理论体现了

A.儒家的中庸思想B.道家的辩证观点C.法家的变革思想D.墨家的尚贤精神

2.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

“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

”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A.有教无类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存天理,灭人欲D.经世致用

3.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

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

A.“除井田,民得卖买”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4.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一思想家认为: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

”这一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孔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

5.“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6.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B、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C、仁者爱人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7.《韩非子》载: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由此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

A.人情关系B.伦理道德C.礼乐秩序D.法制建设

8.有人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认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不包括

A.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B.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C.各种思想交相辉映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

9.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

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

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C.战国后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10.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在他们的思想中截然相反的是()

A.是否主张“礼”B.是否追求气节C.对人性的看法D.是否实行仁政

11.“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上引言论应该是()

A.商鞅用以支持自己变法的重要依据B.旧贵族反对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

C.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D.西周对夏商两朝历史经验的总结

12.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统治秩序自相矛盾的是

A.有教无类B.知之为知之C.学而不思则罔D.因材施教

13.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他们分别描述为:

“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他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14.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所反映出的社会背景是()

A、社会的长期动荡不安B、百家争鸣的趋同现象

C、奴隶制开始崩溃D、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

15.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

“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

”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

16.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其思想本质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这一本质是

A.追求天下为公B.崇尚等级秩序C.主张“仁政”D.天人感应

17.“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材料表明老子()

A.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B.认为矛盾双方不能互相转化

C.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D.是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18.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19.孔子曰:

“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

“兼相爱,交相利。

”“爱无差等”。

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D.谈论的问题不同

20.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

“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汉代儒学》

1.“……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

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庆赏刑罚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向当朝统治者提出该主张的是

A.孟子B.李斯C.董仲舒D.李贽

2.董仲舒说:

“(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思想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4.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下列思想体现儒家民本思想的有:

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③“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⑤“天下为主,君为客”(  )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5.下列选项内容和汉朝著名思想家董仲舒的新儒学有直接关系的是()

A.“举贤良对策”B.“君权神授”C.“性善论”D.“克己复礼”

6.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

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

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用政治统一保证了思想统一B.用阴阳五行思想巩固统一

C.用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D.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8.汉武帝时期创办的太学意义在于()

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②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

③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④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是

A.独尊儒法,大一统B.阴阳五行,加强法治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崇尚清谈,无为而治

10.董仲舒曰: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当时其进步性在于

A.君权神授B.天人感应C.限制君权D.独尊儒术

11.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

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

A.光大儒家B.恢复礼乐秩序C.建立教育体系D.加强中央集权

12.“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四使并进”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臣事居,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13.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4.“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15.汉武帝时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和隋唐科举制的实行()

①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②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③有利于儒家的显贵④阻断了官僚子弟入仕的途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

春秋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的扬弃归根结底取决于

A.统治者的个人喜好B.当时的经济状况

C.文人学者的喜好D.现实政治的需要

17.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问题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的建议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18.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A.墨子“兼爱”思想B.孟子“性善论”

C.老子“无为”思想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19.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理论,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道德准则”。

从根本上看,这是因为它()

A.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反映B.反映了劳动者人身地位的提高

C.适应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D.以人为本,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20.汉武帝之后儒学之所以逐渐成为主流思想,原因有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施②儒家经典被国家规定为学校教科书

③中央太学的设置④地方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宋明理学》

1.有学者对某位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

“他想把濂溪、康节、橫渠、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释、道,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尤其沿袭伊川的最多。

”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康有为

2.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

“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

以下言沦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论断的是

A.“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B.“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

C.“知而不行,只是未知”D.“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

3.朱熹说: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这段话所包含的主张有

①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理”②“理”在人身上体现为人性

③强调“存天理,灭人欲”④“理”在社会中体现为三纲五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

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5.“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良知扩充到底。

”这句话应出自

A.董仲舒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

6.“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7.《朱子语类》说: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这反映了当时儒学的主张是

A.通过接触世间万物去体会理B.强调要用心去体会理的存在

C.重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D.学术流弊是道德沦丧的根源

8.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9.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

10.“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与这—佛家偈语提倡的修炼方式类同的是

A.无为寡欲B.格物致知C.内心反省D.经世致用

11.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12.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辨化的阶段。

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

()

A.理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理是人生就固有的思想观念

C.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D.理就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

13.王守仁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因此,他提出的修养关键是

A.“齐物我”B.“致良知”C.“正君心”D.“存天理”

1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15.钱穆先生认为:

“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16.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

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

“风催幡动!

”乙徒曰:

“幡何动?

分明是你心动!

心动才有幡动!

”。

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一理B.先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7.宋明理学的积极方面有()

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8.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

19.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相似之处在于

A.都是唯物主义B.强调天理与人欲对立

C.强调本心体悟D.认识事物的方法

20.关于陆王心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A.良知靠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B.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

C.把握“理”和求“理”的方法与程朱理学是一样的,即“格物致知”

D.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

21.有学者认为:

“宋明理学家注重品德修养,并把这种修养推广开来,提倡读书人的责任感、使命感,鼓励读书人发奋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对塑造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下言论符合理学精神的是

A量中华之国力,结与国之欢心B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C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2.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明朝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两者的共同之处是①都属于唯心主义②都带有民主性的色彩③都企图维护封建统治秩序④都成为当时居统治地位的思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1.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卷十六中提出“粟贵伤末,粟贱伤农。

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

”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B.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的流通

C.实行农商并举的惠民经济政策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2.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

A经世致用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工商皆本D.天下为主,君为客

3.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继承

C.受启蒙思想的启发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4.某思想家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梁启超将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位思想家是

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严复

5.下表所列思想主张中,具有哪些积极元素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天下“定于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①社会责任②国家统一③改革精神④崇尚实用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

6.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7.下列经世致用的思想中,最能体17、18世纪发展潮流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工商皆本

8.李贽被称为“明代第一思想犯”,他的著作中有《焚书》《续焚书》,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他认为这些著作将来一定会被焚毁,这主要是由于书中

A.对正统思想进行了大胆批判B.反对盲从孔子

C.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D.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9.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产生有关的是()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②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衰落③八股取士的因循守旧④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0.下列观点,体现了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的是

A.“天下为主,君为客”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既是真理”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1.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  )。

①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欧美民主、自由思想的传人 ③封建专制统治极端腐败 ④社会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工商皆民之本”思想提出的根本原因是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B、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D、是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13.从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到工商皆本思想的出现,反映的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封建专制皇权的衰落

C、自然经济迅速解体D、封建制度解体

14.王夫之说: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封建私有制B、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D、反对君主专制集权

15.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

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16.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是

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对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④反映商品经济发展时代的要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

17.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被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进步思想家”,其原因不包括()

A.反对君主专制独裁B.主张“工商皆本”

C.强调经世致用D.彻底否定儒学,创建启蒙思想

18.王夫之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他猛烈抨击“孤秦”“陋宋”。

这一思想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揭露了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B.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C.提出了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D.抨击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

19.明清之际出现思想批判的根本原因是()

A.思想界呈现出了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

B.程朱理学被确定为科举考试的依据

C.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D.外来民主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巨大冲击

20.对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不正确的评价是

A.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B.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C.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D.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

2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这一言论在当时反映了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B.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22.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明代思想家李贽的主张()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孔子之是非不是判别是非的标准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D人伦道德的价值内涵在于“三纲五常”

23.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非同寻常的时期。

而黄宗羲在明清思想史上,非预期地“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刘述先)。

这里的“新”时代是指(  )

A.彻底结束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B.民主启蒙思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C.开始出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D.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政治运动

中国古代科技

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人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

其中,指南针发挥的作用是

A.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B.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D.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

2.四位学生以中国古代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研究课题。

你觉得他们所列的下列命题存在问题的是

A.造纸术——推动欧洲文明进程B.印刷术——欧洲文艺复兴的根源

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锐器D.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3.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人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

“中国雪”是指(  )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4.沈括《梦溪笔谈》记载:

“苦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极为神速。

”这里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