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大题培优及答案解析.docx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大题培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大题培优及答案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大题培优及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大题培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溶解度
1.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甲>乙=丙
B.t1℃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
甲=乙
C.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
丙>甲=乙
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通过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t2℃时,乙丙溶解度相等。
【详解】
A、t2℃时,甲的溶解度最大,乙丙相等,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甲>乙=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才相等,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甲乙相等小于丙,升温到t2℃,甲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丙减小,但仍然大于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
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
丙>甲=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
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通过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t1℃时,甲、乙各25g加到50g水中,均得70g溶液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将溶剂均为1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像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正确;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故B正确;
C、t1℃时,溶液的饱和状态不确定,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
D.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将溶剂均为1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正确;
故选C。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B.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
C.相同质量的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
D.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只要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就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因此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不同,因此相同质量的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由于温度一定,溶剂一定,根据溶解度可知,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更大;因此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若温度不变,则溶解度不改变。
4.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
C.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30℃时三种物质只有丙的溶解度小于10g,即100g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小于10g,则10g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小于1g,所以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有剩余固体的是丙,即试管1,故B正确;
C、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温度降低,若降到20℃以下,才有晶体析出,高于此温度,则无晶体析出;所以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C错误;
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甲乙溶解度减小,均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丙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2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30℃时丙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硝酸铵溶液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影响其他物质的溶解度。
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
C.t2℃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乙50g
D.相同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乙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因此没有说明温度,溶解度也就没有意义,错误;
B项,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正确;
C项,由于在t2℃时,乙的溶解度是50g,即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乙,错误;
D项,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因此相同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至t1℃,甲析出的晶体多,错误。
故选B。
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t1℃时,110gA的溶液中含有溶质A的质量是10g
C.B中混有少量A,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B
D.t3℃时,配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水最多的是C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此选项错误;
B.t1℃时,A的溶解度是10g,即t1℃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gA,则110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A的质量是10g,该题中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此选项错误;
C.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一般用蒸发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此选项错误;
D.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则配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水最多的是C,此选项正确。
故选D。
7.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时,M、N两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由
升温到
时,N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
D.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在t2℃时,M的溶解度大于N的溶解度,则在t2℃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N大,此选项错误;
B、由于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如果把N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到t2℃时,N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减小,此选项错误;
C、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高于t1℃时的某一温度,M的溶解度才大于N的溶解度,此选项错误;
D、由N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此选项正确。
故选:
D。
8.如图所示,分别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KNO3,充分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t1
t2
KNO3的溶解度(g/100g水)
60
90
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B.甲、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答案】B
【解析】
【分析】
溶解度指的是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详解】
A、t1℃硝酸甲的溶解度为60g,即100g溶剂里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60g,甲、乙混合后溶剂质量为200g,溶质质量为130g,最多只能溶解120g,属于饱和溶液,故选项不正确;
B、根据表中不同温度下的硝酸钾的溶解度可知,甲是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解的溶质质量为60g,丙是t2℃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为60g,相等,故选项正确;
C、由题意可知乙恰好为t1℃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质量不变,故选项不正确;
D、t1℃硝酸甲的溶解度为60g,丙降温至t1℃,恰好达到饱和,没有晶体析出,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即可判断出该温度下一定量的溶液是否饱和;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转化时的方法等。
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6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乙物质,溶液质量可能仍为60g
C.t2℃时,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甲的质量可能比乙大
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t1℃时,6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乙物质,全部溶解,故溶液质量是70g,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明显,故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多,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若不是饱和则有可能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c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所得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b
C.t1℃时,100ga、c两物质的溶液中,含a、c的质量相等
D.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0℃时,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
A、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物质的溶解度,所以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c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A不正确;
B、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溶解度不变,溶质不变,溶剂不变,所以所得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b,故B不正确;
C、t1℃时,100ga、c两物质的溶液中,溶液状态不能确定,所以含a、c的质量不能确定,故C不正确;
D、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c溶液中的溶剂质量最大,所以温度降低到0℃时,溶剂质量不变,还是t2℃时的溶剂质量,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1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在t1℃
B.t1℃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根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100%,即溶解度相等则质量分数也相等,t1℃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饱和溶液,应该在此温度,正确;
B、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的甲,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10g,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16.7%,故错误;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正确;
D、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其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剂或降温的方法,正确;
故选B。
12.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D.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溶液中的各种粒子都在不断运动,错误,
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正确,
C、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物质而言,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但有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错误,
D、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才是溶液,错误,故选B
13.已知:
Na2O+H2O=2NaOH,向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减少
B.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增加
C.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Na2O+H2O═2NaOH知,向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由于反应消耗了水,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减少,由于生成了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可能增加,由于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溶剂又减少了,加入Na2O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溶液仍饱和,且会出现剩余固体不能溶解.
【详解】
A、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反应消耗了水,生成了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不能溶解,溶液中溶质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由于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都减少了,溶液的质量也减少,前错后对,所以错误;
B、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反应消耗了水,生成了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不能溶解,溶液中溶质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由于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都减少了,溶液的质量也减少,前后都错,所以错误;
C、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反应消耗了水,生成了氢氧化钠,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溶液仍饱和,且会析出剩余固体,但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定值,所以正确;
D、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反应消耗了水,生成了氢氧化钠,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溶液仍饱和,且会析出剩余固体,但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定值,前对后错,所以错误;
故选C。
14.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溶液
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没有的指定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A错误;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的溶解度相等,则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错误;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只能溶解10g,可得到60g溶液,;C错误。
考点:
溶解度曲线。
1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a的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依据图形,A、B、C正确;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则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时只能溶解25ga物质,则75ga的饱和溶液,D错误。
考点:
溶解度曲线。
16.下表是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20
30
40
50
KCl
34.0g
37.0g
40.0g
42.6g
KNO3
31.6g
45.8g
63.9g
85.5g
A.20℃时,KC1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C.40℃时,5gKCl中加10g水可得33.3%溶液
D.50℃时,10gKN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知20℃时,KNO3溶解度小于KC1的溶解度,A正确;由表格数据可知温度在20~3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有相同的部分,即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B正确;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下40g氯化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10g水中最多溶解4g氯化钾,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g/14g×100%=28.6%,C错误;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即该温度下45.8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2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9.16g,即50℃时,10gKN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D正确。
故选C。
考点:
溶解度
17.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80
B.20℃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
C.升温可使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将5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时,A析出固体最多
【答案】B
【解析】
【详解】
A、5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80g,此选项错误;
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此选项正确;.
C、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降温可使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此选项错误;
D、将 5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时,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此选项错误。
故选B。
18.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
D.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答案】A
【解析】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AB两种物质仍然为饱和溶液,C为不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的质量分数大于A的质量分数,C的质量分数小于B的质量分数,故错误;
B、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故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正确;
C、由图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正确;
D、由图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正确。
故选A。
19.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D.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
【答案】C
【解析】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正确;
C、由图可知,40℃时,乙的溶解度为40g,故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8.6%,故错误;
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正确。
故选C。
20.甲、乙两种固体纯净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A所示。
在常温下,先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图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装甲溶液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都增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
A、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正确,因为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降温后,乙固体又溶解了,故A正确;
B、装甲溶液的试管中固体增多正确,因为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降低,固体增多,故B错误;
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是错误的,因为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C错误;
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都增多是错误的,甲溶液的试管中固体增多,乙的减少,故D错误。
故选:
A。
21.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
下列符合“l+l=2”的事实是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常温下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2L;故A不正确;
B、常温下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两物质的质量关系24:
98可知,1g稀硫酸不能完全消耗1g镁,且生成的氢气会逸出,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小于2g;故B不正确;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粉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2:
32=1:
1,则1g硫粉在1g氧气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二氧化硫,故C正确;
D、向20℃的1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1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变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