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发霉了》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5681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包发霉了》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面包发霉了》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面包发霉了》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面包发霉了》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面包发霉了》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面包发霉了》教案设计.docx

《《面包发霉了》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包发霉了》教案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面包发霉了》教案设计.docx

《面包发霉了》教案设计

《面包发霉了》教学案例

郭阳

学科:

科学

课程名称:

《面包发霉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会通过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能够调查生活中的食用菌种类。

科学知识●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

●知道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生物。

●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

●了解防止食物、物品发霉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观察发霉的物体,谁能将你看到的情况给大家描述一下?

(目的是让学生说出什么物体发霉,物体发霉的样子,和环境,为进一步认识霉奠定基础。

(二)学生交流:

生1,我家的馒头发霉了,馒头上有黑色的毛,

生2,我家的面包发霉了,面包上有绿色的点,

师:

有几个?

面积大吗/

生2,刚开始小,不多,放了几天就更多了,而切多了黑色的毛。

师:

从这一点你能联想到什么?

(霉是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繁殖)

生3,我家的橘子发霉了,橘子上有绿色的毛,还有白色的点,而且橘子坏了,发软。

师:

从这一点你又能联想到什么?

(霉可以使食物腐烂、变质、)

生4,出示发霉的大米。

大米发霉有黑毛。

生5,出示发霉的柚子。

柚子上面有白毛的丝状物。

课堂特别活跃,在学生发言时我有意识的记录了物品的名称,霉的颜色目的是为下一步获得霉的知识奠定基础。

(三)学生谈体会:

初步认识霉

师:

从刚才的观察和交流中,你们获得了关于霉的哪些知识?

(一石激起前层浪,同学们又活跃起来了)

生1,我知道了霉有多种颜色。

生2,我知道了霉的颜色有白、黄、黑

生3,我知道了霉的样子,有的长的长长的丝,有的像棉花一样。

生4,我知道了发霉需要一定的条件,因为有的物品会发霉。

有的不会发霉,只有具备了条件下会发霉,

生5,我知道了霉的害处会使食物腐烂。

生6,我知道了不仅馒头发霉,其他食物也发霉。

生7,我知道了霉无处不在。

生8,我知道了霉有很多种,因为颜色不同。

生9,我知道了,霉会生长繁殖。

所以它是有生命的,

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交流,对霉有了初步认识:

霉也是有生命的,叫做霉菌。

我们还知道了霉的种类、颜色、样子,霉无处不在。

霉只有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形成。

师:

关于馒头发霉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1馒头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霉呢?

师: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生1做实验。

下面我们来设计实验研究馒头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霉

(四)通过实验研究发霉条件1分析实验,作出假设

师;我们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生:

馒头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霉首先要猜测;或是作出假设,你认为发霉与什么有关?

说出理由。

生1:

与时间有关,理由是食品放的时间长了就发霉

生3:

不一定,有的放很长时间也不霉

师:

对呀,看来时间不是主要因素,发霉还需要其他条件,(教师及时引导)

生2我认为与温度有关,温度高容易发霉:

所以食物要放冰箱里,晒干的食物不易发霉

生4我认为温度太高也不行,太高了食物就烤干了,干果就不容易发霉。

师:

那我们就假设温暖吧

生5我认为还与湿度有关

生6我认为还与水分有关,发霉的多数是含水多的如橘子,面包,柚子

师;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呢?

我们需要用实验来验证。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什么类型的实验/

生;对比实验师’我们要研究的就是控制变量,在我们假设的条件中,选择一个进行研究,在改变这个条件的同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2设计实验方案小组讨论设计对比实验,小组交流方案。

教师引导从多角度进行实验,避免漏掉或雷同思考;‘在我们假设的条件中,哪些是可以组合的?

温暖---潮湿温暖---干燥寒冷-----潮湿寒冷-----干燥学生课外进行实验。

第一课时结束。

感悟:

在第一课时上,我引领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我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

自己感悟关于霉的知识,通过分析得到结论,而不是老师告诉的,可以看出学生自行获取知识。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知识理解了,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在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探究的欲望和自信心,养成严谨的探究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

郭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了解食物放久了会长霉菌这一现象。

(2)学会借助放大镜以及比较观察物体的方法。

(3)使学生能自行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4)坚持记录、分析、整理实验数据。

2.过程与方法:

(1)用肉眼、放大镜观察发霉的面包。

(观察现象)

(2)猜想、设计实验探究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方案)

(3)课外实验、得出科学的结论。

(实验验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探究的欲望和自信心,养成严谨的探究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观察发霉的面包,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三、教学难点

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四、[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

每组6块面包片,写有1、2、3、4、5、6的号码纸片,4个塑料袋、纸袋内放(发霉的面包)、显微镜、载玻片、滴管。

教师准备:

电子显微镜、投影、发霉的面包、载玻片(事先制好)。

五、[教学过程]

(一)回忆感知,揭示课题。

1、师出示新鲜的面包。

问: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食物?

你能说说我们经常吃的面包有什么特点吗?

(师生交流)

2、面包时间放长了会怎么样?

(师生交流)

3、师小结:

面包时间放长了会发霉、变黑、细长的绒毛……等等,对面包发霉了你有什么要研究的问题吗?

(生交流)揭示课题:

《面包发霉了》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对新鲜面包的特点和时间长了会有什么变化的回忆,使学生对发酶这件既普通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养成留意和研究自己身边的现象的良好习惯。

]

(二)多种方法观察霉菌。

1、用多种感官直接观察。

(1)每小组拿出发霉的面包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观察酶,对酶进行初步的感知]

2、用放大镜和显微镜深入观察。

如果我想更进一步看清面包上的霉菌,你有什么方法?

(师生交流)

(1)师简要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边讲解边演示或课件演示以及用牙签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载玻片上,再盖上盖玻片。

(2)生分小组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霉菌。

(师巡回指导)

(3)生描述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的霉菌。

(4)师小结:

我们看到的一根根的像头发丝一样的是霉菌的菌丝,一点点小黑点是霉菌的孢子囊。

霉菌是一种生物,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要时,我们可以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所以通常叫它微生物,霉菌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我们看了面包上的霉菌,还在别的什么物品上看到过霉菌?

(5)师生交流。

[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清楚细致地观察细小的霉菌,对霉菌的形状、结构等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感知,了解微生物,掌握研究微生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探究习惯。

]

(三)设计实验,探究霉菌生长的因素。

同学们在生活中看到过许多的物品都会生长霉菌,那霉菌的生长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小组讨论。

(2)师生交流。

(可能与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光的照射等条件有关。

[对酶生长的因素进行猜测或推想]

(3)设计实验。

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设计霉菌的生长与水分的多少有关系的实验。

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案。

(要求说出这样设计的理由是什么)

●设计霉菌的生长与温度有关系的实验。

(方法同上。

提醒同学们在做与温度有关的实验时,最好把一块食物放的冰箱的散热器上,另一块放在冰箱里比较好。

●设计霉菌的生长与阳光照射有关系的实验。

(方法同上)

[根据自己的猜测或推想设计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科学探究的必备的能力。

小组讨论,师生交流实验方案,领悟影响现象的多种因素的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逐步学会研究多种因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

(四)课外实验,验证猜测。

根据你设计的实验方案,自己实验。

注意每天观察记录两块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下一次上课时带上你的观察研究成果和老师、同学们交流交流,共同分享你的研究成果。

[用自己设计的方案去实验是学生最乐意的事,也是最感兴趣的事,人人都想用实验来检验一下自己的方案如何,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使实验方案更完善,实验更加成功,在一次次的成功中不断增强探究的欲望和自信心。

]

板书设计

面包发霉了

 

教学后记:

 

《面包发霉了》教学反思

郭阳

首先,我利用了课件显示发霉的面包激发孩子的兴趣。

通过观察,孩子们自然而然会有一个个的疑问:

面包上怎么会有霉菌?

霉菌是怎么样的?

霉菌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的观察活动就是围绕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展开的。

怎样才可以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呢?

根据学生已有经验他们会提出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进行观察。

这是有目的的研究,是借助工具进行的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对细微部分进行观察的能力。

而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将霉菌的特点记录下来,也是有目的的。

科学地记录观察结果是这里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方法比知识重要。

在学生研究完霉菌之后,我要求学生一定将双手洗净。

其实这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

观察完面包上的霉菌后,学生自然会想了解:

霉菌的生长与什么因素有关。

这就需要孩子们运用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展开讨论。

这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需要孩子们对霉菌的生长条件作出假设或猜想,然后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

由于实验操作无法在课堂内进行,所以实验设计是这课活动的重点。

学生设计实验,能使他们的研究热情高长,增加学生研究的兴趣。

同时,也不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学习的依赖性。

引领学生们每天观察记录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是一个重要的后续活动。

所以我会在课后督促和激励学生,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坚持每天观察记录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并引导他们分析和整理自己的记录。

结束后,我马上进行了反思,我觉得,科学教师的角色我还没有扮演好。

在整堂课上我只扮演了组织者的角色,组织学生合作观察发霉的面包.组织学生将观察到的霉菌画在黑板上.组织学生对霉菌的生长条件作出假设或猜想,并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然而另一个引导者角色却根本没有体现出来。

特别是在学生汇报小组设计的实验的时候,学生设计了很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我只想到了让他们汇报出来注重了形式而没有实质性的解决问题;当学让提到用两个面包同时做实验,这时教师就应及时的提出对比实验并复习其特点,而我却是一句话代过;教师的语言导入不好,行体手段较差。

不过,整个课堂气氛较好,学生的自主性体现的较好,而且课堂上教师对各小组的评价较为及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