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综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4884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综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综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综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综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综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综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综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综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综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综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

2020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综合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中枢机构示意图。

据此可知,当时政治的突出特点是

A.分权制衡

B.君主专制

C.中央集权

D.家国一体

 

2.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孝文帝下诏实行“班禄制”,规定朝廷所有大小官员按级别高低和业绩大小,领取厚薄不同的俸禄,每三个月发放一次。

这一规定

A.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B.影响了北魏社会的稳定

C.奠定了隋唐盛世的基础D.促进了拓跋政权的封建化

3.清朝编纂的《四库全书》中关于“平均赋役”、“均平徭役”、“均徭役”、“均赋税”、“平

差役”一类的词语,出现有905次之多。

这种现象说明统治者旨在

A.实现社会均平理想B.限制土地兼并

C.防范隐匿人口现象D.维护小农经济

4.1879年,李鸿章筹建的开平矿务局开始使用外国机器开采煤,产量逐年增长。

1882年输入天津的洋煤为5400吨,到1886年便减至301吨。

这表明开平矿务局的开办

A.促使中国经济结构更加合理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有力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D.解决了军用企业的财政困难

5.鸦片战争以后的救亡叙事中,排外与仇外是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然而到了辛亥(革命)前后,“排满——救国——抵抗侵略”成为惯用论述逻辑,认为“外人”仅为“及身之祸”,而“满虏”则为“祖父之仇”。

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侵华程度的加剧B.民族救亡意识的兴起

C.向西方学习层次深入D.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6.右图为光绪三十二年《开通画报》中的一幅漫画广告,画中某乞丐一边吃剩饭,一边看报纸,“我虽然要饭吃,没事我就买一张瞧瞧,心里开通得多。

”这反映出

A.民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B.报纸具备一定宣传功能

C.报刊言论不受政府限制      D.关注时局已成社会共识

7.下表是某一年陕甘宁边区土布生产统计表,表中数据综合说明当时

布厂(家)

织机(架)

年产布(匹)

占总产量的比重(%)

公营

23

185

22832

20.7

合作社营

37

179

22000

20.0

私营

50

150

12000

10.9

民间织户

20000

53334

48.4

合计

20514

110116

100

A.社会主义改造趋于完成B.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C.个体生产的效率仍较高D.官僚资本挤压私人资本

8.邓小平说:

“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

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

……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

……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

”这一讲话的重点是

A.丰富“一国两制”的内涵B.设定香港自治底线

C.肯定“港人治港”的方针D.消除香港分裂势力

9.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有重大影响。

如下表所示各项对应准确的是

国际形势

中国外交方针政策

A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与苏联建交结盟

B

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

“冷战”开始后,亚洲出现局部热战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广大发展中国家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加入不结盟运动

A.AB.BC.CD.D

10.1984年,上海市、天津市获得了自行审批总投资在3000万美元以下项目的权力,大连市获得了审批1000万美元以下项目的权力。

这主要得益于

A.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D.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11.古代雅典即将上任的执政官,在接受资格审查时他不仅要说出父母和祖父母的姓名,还要说出他们的庭院宙斯和阿波罗的祭坛,以及他们家庭墓地的地点。

这种仪式有助于

A.维系公民的身份认同B.扩大雅典的对外贸易

C.消除公民的贫富差距D.保护氏族贵族的权威

12.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学者马克辛·伯格说:

“蒸汽机长期以来被18世纪史学家看作发明和创造的关键指示器,但是18世纪本身值得骄傲的地方是从镀银的咖啡壶到刻纹的黄金器皿和上漆的纸型托盘等全新精细消费品的爆发。

”据此可以推知

A.蒸汽机给奢侈品生产提供了新动力B.奢侈品消费催生了英国工业革命

C.奢侈品比蒸汽机更加利于社会发展D.奢侈品消费拓展了英国市场空间

13.1850年,美国作家霍桑发表了其长篇小说《红字》。

《红字》最后,作者没有写出牧师胸前的红字的具体由来,留有充分的假设和想象思考。

霍桑用这种含糊不清的表现方式突出揭示出牧师内心的痛苦和矛盾。

下列作品与《红字》属于同一文学风格的是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等待戈多》D.《战争与和平》

14.1915年5月7日,英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遭德国潜艇击沉,遇难中有128名美国人。

英国政府立刻动员各种力量在各个中立国家不断报道该事件。

英国的举动

A.促使美国迅速做出了参战决定B.有利于英国海军夺回制海权

C.遏止了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D.加剧了美德两国紧张的关系

15.古巴导弹危机中西欧看到了苏联的“虚弱”,对苏联的恐惧大大减弱。

西欧主动和东欧缓和,与东欧之间的经贸快速发展。

据此推知,古巴导弹危机

A.导致美欧同盟关系破裂B.加强了欧共体国家的政治联合

C.推动不结盟运动兴起D.恶化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关系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5题,共55分。

16.(10分)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异彩纷呈,影响深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从周公的“以德配天”、孟子的“民贵君轻”主张,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从朱熹要求君主收拾身心去其私念,主张加强宰相和谏官的职权,到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的“君臣共治、地方分治”,这些闪耀着……光芒的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据黄毅《论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思想》

(1)指出材料中这些思想的共性及相同目的。

(4分)

 

(2)结合唐朝中央权力机构的设置,说明这些“光芒的思想”的意义。

(6分)

 

17.(12分)图1、图2、图3是不同时期山东地区的示意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1)指出图1与图2统治方式的不同。

(4分)

 

(2)通过图2、图3说明两朝政治制度的关系。

(4分)

 

(3)为解决图3存在的问题,当时王朝采取的措施及作用。

(4分)

 

18.(10分)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探索到蜕变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国共发展的重要阶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1)结合图1、图2、图3,分析国共由对抗走向合作的原因。

(6分)

 

(2)图3反映了中共从探索到蜕变的过程,这一时期中共实现了怎样的蜕变?

(4分)

 

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迎来了第一波“国学热”。

社会转型需要一种与革命时代不同的意识形态,由此促进的文化转型,构成了现代文化景观的大背景。

踏入21世纪以来,全方位的国学热四面兴起并持续升温,其中媒体的参与固然起了很大作用,而来自民间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扮演了主要的推动力量。

目前的国学热兴起的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和成功的发展,及其所引致的国民文化心理的改变。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

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现代国学热”进行评述。

(要求:

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1979年开始,首钢开始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方法,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

首钢相继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和技术改造,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90年代年钢产量达824万吨,居全国第一。

同时首钢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多种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境外控股企业7家,在南美洲有首钢秘鲁铁矿等海外企业。

进入21世纪,首钢开始向河北搬迁,河北曹妃甸成为首钢的生产基地,迁安成为首钢的原料基地,带动了河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首钢北京石景山厂区实施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

2010年,首钢石景山厂区钢铁主业全面停产。

首钢还与中关村软件园、日本安川电机等公司设计、开发生产集成电路、自动化系统和机器人等产品。

——摘编自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首钢老工业区全面调整转型》等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改革开放以来首钢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

2020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综合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D3.D4.C5.D

6.B7.B8.B9.B10.D

11.A12.D13.A14.D15.D

二、非选择题

16.(10分)

(1)共性:

分权制约;(2分)相同目的:

对君权进行一定程度的制约。

(2分)

(2)唐朝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2分)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2分)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2分)

17.(12分)

(1)西周时期:

分封同姓诸侯和功臣进行统治;(2分)秦朝:

任命郡县长官赴地方管理。

(2分)

(2)说明:

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承秦制,又有所损益。

(4分)

(3)措施:

汉景帝“削藩”,结果导致“七国之乱”;(2分)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2分)

18.(10分)

(1)原因:

日本侵华的加剧;国民党内部抗日力量的压力;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导思想;红军力量的保存;民众要求合作抗日的舆论压力;西安事变。

(6分)

(2)蜕变:

从国民革命失败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关系。

(4分)

19.(12分)【评分参考】

观点:

层次三:

观点明确、合理(2分)。

层次二:

观点较为明确、合理(1分)。

阐释:

评述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

①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世界政治经济形势(2分);

②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现代中国的社会转型(3分);

③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对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作用(3分)。

(若从其他角度论述,合理即可得2分)

表述:

层次三:

表述成文,论证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2分)。

层次二:

能表述成文,论证较充分,思路较清晰(1分)。

层次一:

仅罗列要点,思路不清(0分)。

20.(11分)【评分参考】

水平三:

能够将材料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恰当的时间尺度,并结合材料内容,对划分依据的解释合理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8-11分),

示例:

一、全面调整时期(1979年——20世纪90年代),在这一时期,首钢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和技术改造,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产量增加,形成了以钢铁生产为主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同时,生产经营体制进行改革,组建海外企业。

二、完成企业转型(21世纪以来),在这一时期,实施钢铁生产战略转移,进行生产结构调整,发展高新产业,注重环境治理,实现企业转型。

水平二:

能够将材料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较为恰当的时间尺度,并结合材料内容,对划分依据的解释较为合理,思路较清晰。

(4—7分)

水平一:

能够将材料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较为恰当的时间尺度,对划分依据的解释具有一定合理性,思路较清晰。

(0—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