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4853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重庆卷)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据统计,目前每年约有3万头非洲大象因非法象牙交易被盗猎者杀害。

为警示非法象牙交易,多国政府公开销毁缴获的象牙及其制品。

材料表明(  )

①减少象牙消费将减少猎杀行为②非法猎杀导致象牙的非法交易

③公开销毁象牙可以减少象牙交易④象牙消费增长源于收入水平提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A。

消费引导和制约生产,象牙消费减少,会使猎杀行为减少,故①正确。

②错,颠倒了因果关系,是非法象牙交易导致非法猎杀。

销毁象牙可以减少商品供给,从而减少象牙交易,故③正确。

材料强调通过遏制消费,从而保护大象,没有涉及人们的收入水平,故排除④。

2.(2014·江苏卷)“霾单”是淘宝网公布的2013年度消费关键词之一。

截至2013年11月30日,全国“淘友”花了87亿元在口罩、空气净化器等对抗雾霾用品上。

与一年前相比,购买口罩的人多了181%,购买空气净化器的人多了131%。

对这一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满足消费需求——生产防霾产品——促进经济发展

B.市场消费低迷——生产防霾产品——扩大国内需求

C.空气污染严重——购买防霾产品——浪费社会资源

D.追求绿色消费——购买防霾产品——提高生活质量

【解析】C。

材料没有直接涉及促进经济发展,A项与材料无关。

“市场消费低迷”不符合事实,也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

C项正确说明了人们购买防霾产品的原因及其危害。

购买防霾产品不属于绿色消费,D项错误。

3.(2014·海南卷)2013年8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任务措施。

会议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

从经济角度看,建立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可以(  )

A.形成新的财政资金来源

B.提高居民储蓄的积极性

C.引导第三产业发展方向

D.增加城乡就业岗位数量

【解析】D。

建立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需要增加财政支出,不会形成新的财政资金来源,A不符合。

上述举措会带动城乡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城乡就业岗位,D项符合题意。

上述举措与引导第三产业发展方向无关,不会提高居民储蓄的积极性,B、C两项与材料不符。

4.(2011·江苏卷)2010年,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23186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民间企业投资额所占比例分别是23%、13%和64%。

这说明(  )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C.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C。

A项本身正确,但和题目无关,材料没有体现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B项本身正确,但和题目无关。

D项说法错误,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很明显体现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5.(2013·江苏卷)亨利·福特曾说过:

“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

’。

”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了。

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

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B.产品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

C.产品开发要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D.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

【解析】A。

材料强调的是“不要只跟随消费者的需求,更应该是不断发展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D和题目本意相反。

6.(2013·江苏卷)中小企业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在GDP中的比重约为60%,提供了约70%的城镇就业岗位。

自2011年以来,受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较大困难。

为此,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这有利于(  )

A.贯彻按劳分配原则B.优化我国所有制结构

C.解决消费不足问题D.发挥中小企业的主导作用

【解析】B。

A无关,中小企业和按劳分配原则没有联系。

C与题无关,D说法错误,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由于中小企业在所有制结构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所以国家注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这一做法将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优化了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7.(全国卷Ⅰ)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  )

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

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C.网上购物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

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

【解析】D。

A项侧重强调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B项侧重强调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C项强调消费方式对消费者及企业的影响,与题目要求不符合;D项强调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体现了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8.(2010·江苏卷)《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石油产业等领域,不得单独对民间资本投资设置附加条件。

这是为了(  )

①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②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性障碍

③取消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投资准入门槛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C。

在本题题干的规定中可以看出,①②④符合题意要求。

③说法错误,题意是“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不得单独对民间资本投资设置附加条件”,并不等同取消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投资准入门槛。

9.(2010·上海卷)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上缴国家的税收比重不断增加,95%的中小企业是非公有制经济,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共约15亿。

这说明非公有制经济(  )

A.对国民经济起支配作用B.是支撑国民经济的主体

C.为国民经济注入活力D.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

【解析】C。

A、B两项是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D项题干未反映。

二、主观题。

10.(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不断出现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与此同时,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和犯罪行为频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材料 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如计算机、手机、智能电视机等)和信息服务(如电话、短信、微博、有线电视等)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

近年来,信息消费日益成为消费热点。

2012年,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和互联网用户市场,网民数量高达564亿。

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总额为22万亿元,较上年(下称“同比”)增长28%。

同期,全国智能手机销售423亿部,同比增长99%,约占国内手机市场的70%;智能电视机销售2113万台,同比增长31%,约占国内电视机市场的40%。

2012年,全国电话业务量同比下降5%,短信量下降20%,彩信量下降25%。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QQ、微博、微信的注册用户数和相应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数据流量则大幅增长。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当前信息消费的特点并分析发展信息消费的积极作用。

【解析】信息消费的积极作用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

一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二是对企业生产的影响;三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特点:

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大、网民数量多;信息产品消费总体发展快速,但细分产品市场发展不均衡;信息服务中的传统业务萎缩,新型业务发展迅速。

作用:

(1)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升生活水平;

(2)引导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提供更好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

(3)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增长。

11.(2014·安徽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

材料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解析】

(1)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逐步改善、消费水平逐年提高。

2008—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呈总体下降趋势,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增加。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能拉动经济增长。

2008—2012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加,国内旅游收入及其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12.(2010·北京卷)你熟悉互联网,但你了解物联网吗?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感受奇妙的物联网世界吧。

物联网将使我们的世界更加智能化。

通过物联网,主人在路上能够遥控家中的电器做家务;顾客在超市能够了解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的主要信息,假冒伪劣商品将无从遁迹;企业信息监控中心能够自动调节生产过程;农作物会“主动”发出该浇水、该施肥的各种信息。

物联网还将促进新技术的研发,加快相关产业的成长,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分析物联网对个人消费、企业经营和国民经济发展可能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答案】

(1)对个人消费的影响:

将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提高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2)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使生产管理更加科学,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诚信经营,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3)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

13.(2010·山东卷)材料一 2006~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描述如图所示经济信息,揭示图中两条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

(1)如图显示,2006~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都在快速增长。

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持续上升,GDP的增长率先升后降,且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

(2)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有力地拉动了GDP的增长;GDP的增长为文化产业投资和文化消费奠定了物质基础,有利于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

14.(2013·广东卷)材料 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

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解析】设问中已经给出明确的知识范围,要求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知识”回答问题。

回归课本,反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结合材料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

汽车行业只有关注消费新趋势,面向市场组织生产,才能被消费者认可,最终实现利润。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新趋势必将引领汽车行业不断创新,更多地生产环保、节能和多功能的汽车,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环保节能的汽车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从而给汽车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15.(2013·新课标全国Ⅱ)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材料一 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

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区实现产值120亿元。

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

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是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

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管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管,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答案】

(1)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

(2)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3)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

(4)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

(其他诸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

(一)生产与消费

1.(2013·肇庆期末)没有汽车生产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强烈向往。

这体现了(  )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解析】D。

汽车生产的大发展,带动了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强烈向往,体现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信息消费是指以手机、电脑、网络游戏、电子支付、通信服务、影视传媒等为主要对象的消费。

国务院提出到2015年使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的目标,为此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信息消费。

促进发展信息消费是基于(  )

①它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它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③发展信息消费既要发挥市场作用又要进行宏观调控

④它能够为信息产业发展创造动力,决定信息产业发展的方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A。

题目问的是基于……,即问原因。

③不是原因,④它能够为信息产业发展创造动力的说法正确,但“决定信息产业发展的方向”说法错误,消费不能起决定作用,只能起“影响”作用。

3.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人民挥手告别了短缺经济,商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要保护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就要刺激消费,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这是因为(  )

A.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B.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C.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D.消费调节着生产过程

【解析】C。

4.读图,奥运会对于主办城市而言,机遇与风险并存。

在筹办期,由于奥运场馆和其他基础建设投资的大幅增长,经济发展相当强劲;在奥运期间,随着人流大量涌入,消费需求旺盛,经济也因此生机勃勃。

但是在后奥运阶段,主办城市经济却常常出现衰退,步入低谷。

形成“低谷”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举办奥运会成本很高B.奥运经济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C.价格波动受供求关系制约D.奥运会前后需求存在巨大落差

【解析】D。

5.在伦敦奥运会举办期间,旅游、商贸、交通、通讯、传媒、宾馆、餐饮等都是受益行业,旅游、商贸活动进一步拉动伦敦经济增长。

这是因为(  )

A.生产方式决定消费的方式B.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

C.消费热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D.生产是消费的目的

【解析】C。

6.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从根本上必须(  )

A.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

B.免征农业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C.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D.鼓励、引导、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促进就业

【解析】C。

7.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013年将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并提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

①生产对消费起决定作用

②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③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④积极的财政政策比紧缩性财政政策更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②③④

【解析】C。

材料强调的是消费对生产的作用,所以①与题目无关。

④说法错误,两种财政政策都是针对不同经济情况下采取的措施,不能笼统地说哪种财政政策更好。

8.京广高铁开通后,早上在“京津”地区欣赏名胜古迹,晚上回广东泡温泉,将不再是“天方夜谭”。

京广高铁的开通有利于(  )

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促使消费者转变消费方式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D。

①②③④都符合题目意思。

9.多年来,居民消费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块短板,消费占GDP的比重只有三成多,远低于欧美国家70%的水平。

然而,2009年这种状况出现了转变,居民消费的贡献率超过外贸出口,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二大动力。

由此可见(  )

A.我国的外贸出口呈下降趋势

B.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

C.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D.我国成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解析】C。

居民消费的贡献率超过外贸出口,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二大动力,体现了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10.2010年11月12日亚运会开幕前,广州将按计划完成投资3500亿元的亚运工程等60个重大建设项目,预计它将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0亿元,拉动相关多个行业的发展。

这说明(  )

A.筹办亚运会能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B.投资是发展经济最好的措施

C.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生产是消费的目的

【解析】A。

(二)基本经济制度

11.(2013·广州一模)根据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变化情况(下图),可以推断出以下结论(  )

①投资驱动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②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逐渐下降

③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④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更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解析】C。

图表反映的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变化,其中民营经济投资比重增加,国有经济比重下降。

和投资驱动经济增长无关,也不能反映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逐渐下降。

图表体现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更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

12.(2014·广州一模)2013年广东省政府发文要求各级政府要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推出多批面向民间投资公开招标的重大项目,吸引具有投资实力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铁路、公路和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这一政策设计的出发点是(  )

①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②增强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③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④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

【解析】A。

“非禁即入”的原则,推出多批面向民间投资公开招标的重大项目,有利于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也可以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13.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要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从根本上说,这是(  )

A.公有制形式多样性决定的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C.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的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解析】B。

14.(2012·江门一模)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理解是(  )

①公有制在各个领域都必须占支配地位

②公有资产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④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B。

①④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必须占支配地位,而不是各个领域。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15.近年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发行可转债,引入民间投资累计达638项,数额累计15146亿元。

目前,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占到总企业户数的52%。

这说明(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B.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我国着力优化经济的布局和产业结构,增强非公资本控制力

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解析】A。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故B项错。

CD不符合题意。

16(2013·深圳一模)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实施细则》,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各类经营实体,明确民间资本以参股等方式进入有关垄断行业和领域。

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②更好地促进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

③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④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C。

①错,公有制经济才占主体地位。

④错,市场而非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17.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

①有利于扩大就业②对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具有决定作用

③有利于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④有利于国家财政增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B。

18.对于非公有制经济认识正确的是(  )

A.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C.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自由、充分、无限地发展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有制经济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

【解析】D。

A项说法错误,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项说法错误,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公有制处于主体地位,但两者在市场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C项说法错误,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不是自由、充分、无限地发展。

19.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者是统一的,表现在(  )

①它们都是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④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解析】B。

20.(2012·福州模拟)混合所有制经济是(  )

A.市场经济的主体

B.公有制的一种重要形式

C.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由不同所有制形式通过合股方式融合而产生的

【解析】D。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种所有制形式,而不是企业,所以不能认为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B、C两项说法都是错误的。

21.依照我们《反垄断法》的规定来理解,垄断行为,是指排除、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目前,我们全社会的80个行业中,国有企业准入72个,外资企业准入62个,民营企业准入42个。

根据上述材料下图,可以做出的合理理论有(  )

A.国企、外企和民企在国民经济中待遇相同、作用相同

B.图中所列行业均属需要国有企业完全垄断的重要行业

C.在外资和民间资本禁入的行业应全面实行混合所有制

D.打破行业垄断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解析】D。

A认为待遇相同是正确的,但作用不同,国有企业起主导作用。

BC说法错误。

22.对于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正确的认识是(  )

A.它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因而是混合经济

B.它的资本最终属于每个股民所有,因而具有个体性质

C.它是职工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的组织形式,因而属于集体经济

D.它是一种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解析】C。

股份合作制经济属于集体经济,而不是混合经济,所以不能选A项。

它属于一种所有制形式,而不是公司制形式,所以不能选D项。

23.据统计,广东民营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