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数学公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4179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初中数学公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小学初中数学公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小学初中数学公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小学初中数学公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小学初中数学公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初中数学公式.docx

《小学初中数学公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初中数学公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初中数学公式.docx

小学初中数学公式

小学初中数学公式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

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

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中国教育在线小学频道热心家长在小升初版块提供了小学生学习资源——小学数学算术定义定理公式,供大家参考。

  1.加法交换律:

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

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

(2+4)×5=2×5+4×5。

  6.除法的性质: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

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

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

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小学生学习资源:

小学数学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小学数学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

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

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

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

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

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

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

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

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

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

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小学生学习资源:

小学数学单位换算公式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小学数学热点问题运算公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

体积a:

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

体积s:

面积a:

长b:

宽h: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

体积h:

高s;底面积r:

底面半径c:

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

体积h:

高s;底面积r:

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小学数学基础运算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常见图形面积计算: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柱体、圆锥体

常见运算符号:

运算符号:

“+”、“-”、““×””、÷”、关系符号:

<、>、=、性质符号+、-、||、数量符号x、y、z、结合符号()、[]、{}

初一数学记笔记技巧

1、一般来讲,上课要以听讲和思考为主,并简明扼要地把教师讲的思路记下来,课本上叙述详细的地方可以不记或略记(这就需要做到很好的预习)。

  2、要记下自己的疑问或闪光的思想。

  如果老师讲概念或公式时(主要指基础知识),主要记知识的发生背景、实例、分析思路、关键的推理步骤、重要结论和注意事项等;

  如果是复习讲评课,重点要记解题策略(如审题方法、思路分析、最优解法等)以及典型错误与原因剖析,总结思维过程,揭示解题规律。

3、记笔记时,不要把笔记本记满,要留有余地,以便课后反思、整理,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又有利于课后有针对性的复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一数学重要概念:

统计

 1.总体:

考察对象的全体。

  2.个体:

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

  3.样本:

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个体。

  4.样本容量: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5.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6.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计算方法

  1.样本平均数:

⑴;⑵若,,…,,则(a—常数,,,…,接近较整的常数a);⑶加权平均数:

;⑷平均数是刻划数据的集中趋势(集中位置)的特征数。

通常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样本容量越大,估计越准确。

  2.样本方差:

⑴;⑵若,,…,,则(a—接近、、…、的平均数的较“整”的常数);若、、…、较“小”较“整”,则;⑶样本方差是刻划数据的离散程度(波动大小)的特征数,当样本容量较大时,样本方差非常接近总体方差,通常用样本方差去估计总体方差。

初一数学重要概念:

整式和分式

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初一数学重要概念:

代数式与有理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初中数学重要概念:

同类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满足条件:

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把分母中的根号划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初中数学重要概念:

同类项及其合并逆用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就是逆用乘法分配律

  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combiningliketerms)。

  如果两个单项式,它们所含的字母相同,并且各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那么就称这两个单项式为同类项。

如2ab与-3ab,㎡n与㎡n都是同类项。

特别地,所有的常数项也都是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同类项的合并(或合并同类项)。

同类项的合并应遵照法则进行:

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为什么合并同类项时,要把各项的系数相加而字母和字母的指数都不改变,这有什么理论依据吗?

  其实,合并同类项法则是有其理论依据的。

它所依据的就是大家早已熟知了的乘法分配律,a(b+c)=ab+ac。

合并同类项实际上就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运用。

即将同类项中的每一项都看成两个因数的积,由于各项中都含有相同的字母并且它们的指数也分别相同,故同类项中的每项都含有相同的因数。

合并时将分配律逆向运用,用相同的那个因数去乘以各项中另一个因数的代数和。

  条件:

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初一数学公式总结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a3+b3=(a+b)(a2-ab+b2)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a-b|≤|a|+|b||a|≤b<=>-b≤a≤b

  |a-b|≥|a|-|b|-|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与系数的关系

  -b+√(b2-4ac)/2a-b-√(b2-4ac)/2a

  X1+X2=-b/aX1*X2=c/a注:

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注: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注: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注:

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3

其他常用数学公式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注:

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注:

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注:

(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注:

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y2=-2pxx2=2pyx2=-2py

  直棱柱侧面积S=c*h斜棱柱侧面积S=c'*h

  正棱锥侧面积S=1/2c*h'正棱台侧面积S=1/2(c+c')h'

  圆台侧面积S=1/2(c+c')l=pi(R+r)l球的表面积S=4pi*r2

  圆柱侧面积S=c*h=2pi*h圆锥侧面积S=1/2*c*l=pi*r*l

  弧长公式l=a*r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扇形面积公式s=1/2*l*r

  锥体体积公式V=1/3*S*H圆锥体体积公式V=1/3*pi*r2h

  斜棱柱体积V=S'L注:

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V=s*h圆柱体V=pi*r2h

初二学习方法:

初二数学高效学习方法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

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

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

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

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

实践证明:

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

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

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

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初二(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