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考语文一轮选习练题9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913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高考语文一轮选习练题9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高考语文一轮选习练题9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高考语文一轮选习练题9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高考语文一轮选习练题9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高考语文一轮选习练题9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高考语文一轮选习练题9及答案.docx

《人教高考语文一轮选习练题9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高考语文一轮选习练题9及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高考语文一轮选习练题9及答案.docx

人教高考语文一轮选习练题9及答案

2019人教高考语文一轮选习练题(9)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

A.目前我国各大医院的就医环境、医疗水平与以往相比均有提高,但药价始终居高不下,让患者难以承受。

B.人类首次对恒星上的生命关键元素进行测量,研究人员发现,测量的元素包括我们人体质量97%的成分所组成。

C.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武亦姝,凭借强劲的实力和淡定的心态,强势攻擂成功,加冕《中国诗词大会》。

D.黄晓明主演的古装大戏《大唐玄奘》,将代表中国内地角逐第8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消息一出,立即引来网友提出质疑。

[解析] A搭配不当,“水平”可以提高,环境只能改善。

B句式杂糅,应为“测量的元素包括组成我们人体质量97%的成分”。

D重复赘余,“质疑”的意思是“提出疑问”,前面再用“提出”多余。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即使有人或个别国家在东海、南海同时生事端,中国不仅不怕,还有绝对可靠、强大的实力让惹是生非者付出代价。

②中国通过在东海、南海的主动出手,已经让日本等国家明白:

在南海粉墨登场,在东海制造风波,无论打什么样的算盘,都不会得逞!

③如果说“萨德”系统会使韩国更安全,那肯定是韩国军方在忽悠民众。

韩国布署“萨德”,就是公开以中国和俄罗斯为敌,死心塌地地充当美国的马前卒。

④超强台风“尼伯特”来袭,抗洪勇士刘景泰为施救一名陷入泥潭的骑摩托车群众,突然遭遇山洪泥石流,猝不及防被卷入闽江支流梅溪。

⑤公务员打母亲是犯法的行为,从他们的行为来说,被开除党籍也算是罪不容诛。

一个连自己母亲都能打的公务员,他们对待民众又会是什么样的嘴脸呢?

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广,建设发展逐渐成为各国人民共同梦想,沿线国家亿万芸芸众生将携手共享民生惠利。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解析] ①“惹是生非”有招惹是非,引起争端的意思。

使用正确。

②“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不合语境。

③“死心塌地”原指死了心,不作别的打算。

后常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

使用正确。

④“猝不及防”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使用正确。

⑤“罪不容诛”指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使用错误,应改为“咎由自取”。

⑥“芸芸众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许多人。

不能用数量词修饰,使用错误。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C )

A.这些年,我一直在外地工作,两个孩子全靠令阃一手带大,面对她,我问心有愧啊!

B.借这次会晤之机达成共识,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这本是我方的雅意。

C.各位领导,我已临近退休年龄,到了避让贤路的时候,因此,特申请退居二线,望准。

D.去年的今日,你们承蒙错爱,被我部授予“信得过单位”称号,实践证明,你们名副其实。

[解析] A“令阃”是敬辞,用于尊称别人的妻子,不能用来称自己的妻子。

B“雅意”是敬辞,美意、好意之意,不能用于自己。

C“避让贤路”指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常作老年引退的自谦辞,正确。

D“承蒙错爱”是谦词,不能用于对方。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毋须怀疑,文化时空和心理时空,__①__。

它们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心理是有文化沉积的心理,__②__,必然把它所沉积的文化折射到时空视镜上。

同样道理,__③__,它在时空错杂里寻找意义对应点,也必然把它所经过的心理体验融合在时空视镜中。

然而在了解它们间的这些内在联系后,又有必要在形式上把它们析而为二。

答:

__示例:

①并非两个截然分离的概念__ ②它在时空错杂里寻找精神对应点__ 

③文化是经心理体验的文化__

[解析] 本题可根据题中的“它在时空错杂里寻找”“文化是经心理体验的文化”在前后文都有相应的提示性的词语分析作答,第①空注意后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②空注意后面的“寻找意义对应点”。

第③空注意前面“心理是有文化沉积的心理”。

6分,写出一处给2分。

只要语意连贯,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即可。

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残疾考生魏祥为什么只要求解决母子的住宿,没有其他要求?

答案很简单:

自尊与善良。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自尊与善良,就会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现在,举国上下都在提倡自尊与善良,这样,势必迅速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文明程度提高了,我们的强国梦也就实现了。

①一个人失去了自尊与善良,不一定失去生存的基本条件。

②__提倡自尊与善良,不一定迅速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__。

③__文明程度提高了,强国梦不一定实现了__。

[解析] 5分,答对一处给3分,答对两处给5分。

6、下列对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祭酒”是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战国时孟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B.“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C.“三牲”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

也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D.“膜拜”是古代的拜礼。

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

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解析:

“孟子”应为“荀子”。

答案:

A

二、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宣德三年,都御史刘观以贪被黜,大学士杨士奇、杨荣荐佐(指传主顾佐)公廉有威,历官并著风采,为京尹,政清弊革。

帝喜,立擢右都御史,赐敕奖勉。

居岁余,奸吏奏佐受隶金,私遣归。

帝密示士奇曰:

“尔不尝举佐廉乎?

”对曰:

“中朝官俸薄,仆马薪刍资之隶,遣隶半使出资免役。

隶得归耕,官得资费,中朝官皆然,臣亦然。

先帝知之,故增中朝官俸。

”帝叹曰:

“朝臣贫如此。

”因怒诉者曰:

“朕方用佐,小人敢诬之,必下法司治!

”士奇对曰:

“细事不足干上怒。

”帝乃以吏状付佐曰:

“汝自治之。

”佐顿首谢,召吏言:

“上命我治汝,汝改行,吾当贷汝。

”帝闻之益喜,谓佐得大体。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六》)

(1)居岁余,奸吏奏佐受隶金,私遣归。

帝密示士奇曰:

“尔不尝举佐廉乎?

译文:

 

(2)因怒诉者曰:

“朕方用佐,小人敢诬之,必下法司治!

译文:

 

(3)上命我治汝,汝改行,吾当贷汝。

译文:

 

【参考答案】

(1)过了一年多,奸邪小官上奏说顾佐接受徒隶的钱财,私自打发徒隶回家。

皇帝秘密地把奏章给杨士奇看,并说:

“你不是曾经举荐顾佐廉洁吗?

(2)于是皇帝怒斥上告的人说:

“我刚任用顾佐,小人就敢诬蔑他,一定要下交司法官治罪。

(3)皇上命令我惩治你,你改变行为,我就饶恕你。

参考译文

宣德三年,都御史刘观因为贪污被罢官,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推荐顾佐廉洁有威望,历任官职都显露风采,担任京兆尹,政治清明,弊政革除。

皇帝感到高兴,立即提拔他做右都御史,下令予以奖赏勉励。

过了一年多,奸邪小官上奏说顾佐接受徒隶的钱财,私自打发徒隶回家。

皇帝秘密地把奏章给杨士奇看,并说:

“你不是曾经举荐顾佐廉洁吗?

”杨士奇回答说:

“朝中官员俸禄微薄,仆从、马匹、粮草以徒隶资助,派出一半徒隶让他们出钱免去劳役。

徒隶得以回家耕地,官员得到钱财,朝中官员都这样,我也这样。

先帝知道这件事,所以增加了朝中官员的俸禄。

”皇帝叹息说:

“朝臣贫穷到这样的地步。

”于是皇帝怒斥上告的人说:

“我刚任用顾佐,小人就敢诬蔑他,一定要下交司法官治罪。

”杨士奇说:

“小事不值得惹皇上生气。

”皇帝于是把官吏的状子交给了顾佐,说:

“你自己处理这件事。

”顾佐叩头致谢,叫来那个官吏说:

“皇上命令我惩治你,你改变行为,我就饶恕你。

”皇帝听说后更加高兴,说顾佐懂得大体。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我认为一个健康的中国,需要一个健康的文艺市场,中国的崛起,更离不开科学家。

明星片酬越来越高,高得离谱。

2019年,李连杰被问到其片酬高达6000万一事,不屑地称:

“太低了,2019年我就拿到1000万美金,按当时汇率相当于8000万。

”这个世界真是太疯狂了!

那些终生投身科研的科学家,大多都是身居陋室,连钱学森都是住百八十平方米的旧房子。

而大明星们,住豪宅开豪车,广告收入动辄七八位数,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容易。

这种现象的存在,让成长过程中的孩子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孩子们都已经变得很现实,觉得搞科研是没有出息的。

他们的人生目标不是升官就是发财,而当明星更是名利双收。

这就是我们当今的社会,价值观严重的扭曲。

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是时代的悲哀。

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追逐的都是表面的光鲜亮丽。

于是各种包装炒作,让人们失去了自然和本真,浮躁的气息扩散到每一个角落,使得现代人已经不再关注社会的本源,而是追求虚无的奢侈浮华。

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互联网变革的洪流又让人们惴惴不安,人们都在寻找精神依托。

我们需要能够给国人做正确价值导向的“名人”,而恰恰社会上又非常缺少这种角色的存在,有文化、有担当、有历史责任感的名人太少了。

正是因为没有真正的思想舵手,才使很多明星、网红爬到了时代之巅,负面影响将非常深远。

人们不得不思考:

中国精神在哪里?

中国复兴从何谈起?

(选自陈中华博客)

材料二: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9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ECD国家的平均值。

去年,物理学家霍金开通了个人微博,短短半个月粉丝数量突破了350万。

事实上,霍金之所以在全世界拥有数量巨大的粉丝,不光因为他对广义相对论的贡献,还来自于以下趣事:

他在美国热门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扮演他自己,利用电子发声器与美国的摇滚乐团录制歌曲。

写得了论文,做得了网红,酷劲十足,这就是霍金的魅力,也是科学家的魅力。

整日埋头于实验室,甚至抱病工作,英年早逝,在我们的宣传中,仿佛科学家不历经坎坷,他们的道德形象就不高大。

而事实上,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科学家形象更能凸显人生的高度和厚度。

科学家对于孩子们的吸引力,除了科学本身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是要靠科学家来具体化和人格化的。

对青年人来说,收入和地位等现实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职业理想的选择。

科学家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似乎不如明星、企业家也是当下的现实。

现在,我国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每人500万元人民币,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正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们应以此反拨社会潮流,让科技人员真正感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让科学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成为孩子们争相崇拜的偶像,唯有如此,当科学家才能重新成为孩子们的职业理想。

(摘自2017年1月19日《光明日报》第6版)

材料三:

社会发展到今天,必须承认和接受其多元性和复杂性。

各行各业都出精英,只不过用的评价标准不同罢了。

把屠呦呦和黄晓明放在一起比较,是一种危险的逻辑。

正如一提援外、减免他国债务,就有人提我国的贫困人口一样,如此对比似乎已成为一种万能诡辩术。

如果用北京的房价来衡量青蒿素的学术价值,会得出什么结论呢?

如果用一些方法降低“黄晓明们”的收入,限制“黄晓明们”婚宴和礼金规模,这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市场与行政力量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力。

屠呦呦的反面教材,不是连结婚都会躺枪的黄晓明,也不是娱乐圈这个花花世界。

演艺明星即使再奢华,也不会让科学家们眼红。

反而是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如学术造假、学术浮躁、科研体制僵化、收入分配不合理、科研机构衙门化、人才培养机制受阻等,才是阻碍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的环境因素,从长远说,也损害了科学家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摘自2015年10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

A.三者都关注当下中国科学家的社会地位相对不高的问题,从材料对此的分析来看,原因不仅在社会对名利的追逐,科学界自身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B.材料三论及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阻碍了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材料一、二讨论的“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现象,并不严重。

C.材料一对我国科学家地位不如娱乐明星的现象,分析较为详尽,具有较高的思考价值,而材料二和材料三观点单一,缺乏深度。

D.三者都试图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引导读者思考中国科学家地位不如明星的问题,体现了论者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认真反思和良好期待。

[解析] B强加因果,从材料三得不出材料一、二讨论的“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现象并不严重的结论。

C“材料二和材料三观点单一”,理解有误,“缺乏深度”没有依据。

D“从内因外因两方面”错,材料一并未分析内因,材料三也没有引导读者思考“科学家地位不如明星”的问题。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5分)( BD )

A.与材料一比较而言,材料二把科学家与大众的疏离归因于科学家的角色定位,材料三甚至认为只是科学界的内部问题,都有失偏颇。

B.三则材料所持观点不尽相同,各有依据,这是论者基于自己的眼光和立场表达的见解,均能激发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社会事件。

C.对于同一社会现象,三者关注点各有侧重,材料一重在原因分析,材料二重在如何改善,材料三重在为明星高收入作辩解。

D.三者对科学家和明星地位的论说,有些地方针锋相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由此可看出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E.从三则材料来看,对社会现象的评论,不能止于现象,应该探讨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如果没有提出解决办法,这样的评论就没有价值。

[解析] A三者材料的观点各有价值,材料二、三“有失偏颇”理解有误,“材料三甚至认为只是科学界的内部问题”过于绝对。

C“材料三重在为明星高收人作辩解”理解有误,材料三重在谈各行各业评价标准不同,应该各司其职。

E“如果没有提出解决办法,这样的评论就没有价值”过于绝对。

3.怎样才能让“当科学家”重新成为年青一代的“职业理想”?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4分)

答:

__示例:

①提高科学家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正确引导年轻一代的价值观、人生观。

②营造求真务实的社会氛围。

③让科学家成为时代的明星,成为年轻一代崇拜的偶像。

④整治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行为,让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对青年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__

[解析] 4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给满4分为止。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