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计算题错例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904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计算题错例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计算题错例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计算题错例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计算题错例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计算题错例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计算题错例1.docx

《三年级计算题错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计算题错例1.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计算题错例1.docx

三年级计算题错例1

【计算题错例1】

309÷3=13

【浅析错误原因】

学生在做本题的笔算时,遇到中间有0不够除的时候,不会商0来占位,导致商变成了两位数。

【明确解题思路】

该题在计算时,首先要考虑商是几位数?

当遇到中间有0或者中间的数不够除的时候,应该用商0来占位。

【正确的解题过程】

309÷3=103

【矫正巩固】

1、208÷4=

2、318÷2=

3、741÷3=

 

【计算题错例2】

1.5-0.46=1.06

【浅析错误原因】

该题是小数的加减法的知识,学生都知道要对齐小数点来计算,但在计算的过程中,被减数的百分数没有数,要去减减数的百分位上的6,学生直接将它当成了6了。

【明确解题思路】

该题在解题时,首先被减数1.5,可以看成1.50,对齐小数点之后,从百分位开始减起。

【正确的解题过程】

1.5-0.46=1.04

【矫正巩固】

1、5-0.4=

2、1.9+0.82=

3、12.4-5.18=

 

【计算题错例3】

0.8<0.78

【浅析错误原因】

学生在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时候,没有一个数位一个数位来比。

本题学生误以为是比较8和78。

【明确解题思路】

该题在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时候,应该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先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比方这题中的十位数一个是8,另外一个是7,所以十分位是8的小数要大一些。

【正确的解题过程】

0.8>0.78

【矫正巩固】

1.4○0.54

5.78○5.8

14.25○13.58

 

【计算题错例4】

400-5÷5

=395÷5

=79

【浅析错误原因】

学生在做这种类型的脱式计算时,容易从左往右的顺序去计算,而没有考虑减法和除法的两种运算同时在一道题时,应该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减法。

【明确解题思路】

一道题中出现不同级的运算,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的,应该先算小括号里的。

【正确的解题过程】

400-5÷5

=400-1

=399

【矫正巩固】

(1)588+12÷2

(2)32-16×2

 

【概念题错例1】

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

【浅析错误原因】

该题考的是学生对周长和面积概念的理解和区分。

学生都会算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多少,得数是16。

但周长是16厘米,代表的是长度;面积是16平方厘米,代表的是大小。

【明确解题思路】

考虑到周长和面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所以在填单位的时候,要注意,一个是长度单位,一个是面积单位。

它们虽然计算出来的得数一样,但并不相等。

【正确的解题过程】

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

【矫正巩固】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面积是80厘米。

()

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8平方厘米。

()

 

【概念题错例2】

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浅析错误原因】

该题主要是考学生要理解0不能当除数,所以0除以任何数都得0这句话是错的。

【明确解题思路】

将一样东西平均分,如果是分成0份的话,等于是没有意义了。

所以0不能当除数。

【正确的解题过程】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矫正巩固】

 

【概念题错例3】

一条小河的平均水深是1.5米,小明的爸爸身高1.6米,他在小河中游泳肯定没有危险。

(√)

【浅析错误原因】

该题主要是考虑“平均水深”这个问题。

学生一看到1.6米的身高,比平均水深的1.5米深,就以为不会有危险。

但是没有考虑这个1.5米是一个平均数,一条小河的深度,有些比1.5米深,有些比1.5米浅,所以1.6米身高的人在小河里游泳,还是有危险的。

【明确解题思路】

要考虑这个平均水深的1.5米是一个平均数,一条小河的深度,有些地方比1.5米深,有些地方比1.5米浅,所以1.6米身高的人在小河里游泳,还是有危险的。

【正确的解题过程】

一条小河的平均水深是1.5米,小明的爸爸身高1.6米,他在小河中游泳肯定没有危险。

(×)

【矫正巩固】

判断题:

方弯池塘平均水深110厘米,咱们班的小飞身高135厘米,不会游泳,如果他去那里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

 

【应用题错例1】

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比长短3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8×3=24(平方厘米)

答: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浅析错误原因】

该题要求学生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先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这两个条件。

本题长已经给出了,但宽没有,还要先求出宽。

学生没有看清题目,直接将3厘米当作是宽的长度。

【明确解题思路】

要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长是8厘米,宽比长短3厘米。

这里宽不是3厘米,而是8-3=5(厘米)用长×宽=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将数字8和5代进去,就可以了。

【正确的解题过程】

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比长短3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8-3=5(厘米)

8×5=40(平方厘米)

答: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

【矫正巩固】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长的一半,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教室里的黑板,宽1米,长比宽多3米,请问这块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应用题错例2】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6×16=256(平方米)

答:

它的面积是256平方米。

【浅析错误原因】

学生在解本题时,只看到有一个条件是16米,就以为是正方形的边长,直接用边长×边长正方形的面积的公式去计算。

一是没看清楚题目,二是对正方形的面积的理解并不透彻。

【明确解题思路】

遇到这种题型,应该有这样的思路:

要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首先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

周长÷4=边长,边长×边长=正方形的面积。

【正确的解题过程】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6÷4=4(米)

4×4=16(平方米)

答:

它的面积是16平方米。

【矫正巩固】

一块正方形手帕的周长是6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呢?

 

【应用题错例3】

李小林要从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0×6=60(平方厘米)

答:

剩下部分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是60平方厘米。

【浅析错误原因】

学生在做该题的时候没有认真去审题,直接计算出原来长方形的面积。

【明确解题思路】

这类题型,应该让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来理解题意。

首先,要想在一个长方形里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就应该以长方形的宽来做边长,即这个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6厘米。

那么这个剩下的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就变成了10-6=4(厘米)了。

按照长×宽的公式,将数字代进去得出剩下长方形的面积。

【正确的解题过程】

李小林要从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0-6=4(厘米)6×4=24(平方厘米)

答:

剩下部分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矫正巩固】

在一个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里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应用题错例4】

【浅析错误原因】

【明确解题思路】

【正确的解题过程】

【矫正巩固】

 

【应用题错例4】

【浅析错误原因】

【明确解题思路】

【正确的解题过程】

【矫正巩固】

 

【操作题错例1】

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20厘米,宽10厘米,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100 )厘米。

【浅析错误原因】

学生出错有两中情况一是空间观念有限,不知从何下手;二是审题不清,将两个长方形拼成了一个大的长方形。

【明确解题思路】

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应该从画图入手,审清题目,是要将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将图画出来的话,学生就很容易去计算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了。

【正确的解题过程】

在图中标上数字。

正方形的边长是20厘米,利用边长×4=正方形的周长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

【矫正巩固】

有两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36厘米,宽都是18厘米。

拼成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