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576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优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创优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创优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创优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创优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优措施.docx

《创优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优措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优措施.docx

创优措施

8.0创省优质的具体保证措施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省金牌”争创鲁班奖。

为确保如期完成质量目标,我公司已建立了“目标工程、动态控制、阶段考核、过程精品”的工程质量管理与创优机制,实践证明这种机制是有效的,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向业主交付一个精品工程,具体创优保证措施如下:

8.1成立项目创优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和项目经理任副组长,主要成员由公司质量处、生产处、技术处、安全处、项

目技术负责人、各专业质检员等部门和人员组成,有明确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划分。

组长职责:

工程创优工作的整体部署和协调工作。

成员的职责:

指导创优工作的实施,对工程的创优工作进行监督、总结。

8.2创优工程总体措施

1、强化项目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项目开工前,必须依据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及程序文件,以及本工程“省金牌”的质量目标为要求,编制相应的项目质量保证计划,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点,对影响工程质量的诸多相关因素,专题研究重点公关,使工程质量更上一层楼,确保实现“省金牌”的工程质量目标。

2、施工过程控制:

各工序工作必须进行事先交底控制,中间检查,事后验收制度,同时严把材料验收制度和计量管理制度。

3、工程资料管理:

按哈尔滨市有关资料管理规定及国家有关规定,自开工之日起自始至终按照优质工程的档案资料规定要求做到及时、齐全、正确、规范化的标准。

4、施工过程中准确领会贯彻设计意图和要求,主动做好业主、监理、设计及施工各方之间的配合协调工作,使工程进度顺利进行。

5、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土建、安装各专业分包之间的配合协调关系,及早解决各专业工种之间的配合矛盾,确保施工质量一次达标。

8.3具体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管理措施

(1)及时做好施工前期业主提供的有关水准点,坐标轴线控制点的复核、验收接受及保护工作,并做好有关收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为下道工序的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2)工程施工前,由项目经理组织召集,项目工程师级组织项目部全体技术管理人员认真学习阅读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和施工措施,并认真参加设计图纸交底,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的会稿、编制工作,执订保证分期工程质量措施,落实质量交底的制度。

(3)现场项目部根据项目质量保证计划的要求,制订一个更具体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每道工序的事前交底,中间验收及最后验收环节的要求,严格执行质量三级验收制度,及时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确保工程中每个分项直至每个工序环节的施工质量,来保证最终的工程质量目标。

(4)为确保实现创优工程目标,结构、装饰、安装等各专业工程队伍的先于项目部管理人员的配备方面,也必须配备多年现场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进行现场质量管理,施工过程加强过程工序控制,从而从队伍素质及管理水平方面,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

(5)施工现场加强管理工作,现场各级管理人员都必须岗位明确,从管理体制上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6)工程施工过程中,同时必须加强计量工作和工程施工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在抓好工程的硬件的同时,必须抓好软件的管理工作,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2)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凡工程需用的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及设备等严格按质量标准采购,合理组织材料供应和材料使用并做好储运、保管工作,供应部门必须提供所有所供产品的合格证,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样复试工作,质量管理人员对提供产品进行抽查监督,凡不符合质量标准,无合格证明的产品一律不准使用,并采取必要的封存措施。

3)各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模板制作安装质量标准

a、模板制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支架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如制安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冻胀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2)基本项目:

模板接缝不应漏浆,接缝宽度应控制在1.5mm内。

模板与混凝土接解表面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严禁隔离剂沉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隔离剂漏涂刷累计面积不大于400cm2~800cm2。

(3)模板制安允许偏差:

墙、柱、梁轴线偏移:

3mm尺量检查

标高:

2-5mm水准仪、抗线、尺量检查

墙、柱、梁截面尺寸:

+2-5mm尺量检查

每层垂直度:

3mm用2m托线板检查

表面平整度:

5mm用2m托线板和楔尺检查

预留洞中心线位移:

10mm拉线和尺量检查

预留洞截面内部尺寸:

+10-0mm拉线和尺量检查

b、施工工艺流程

(1)安装柱模板工艺流程

弹柱位置线→质量监控点→抹找平层作定墩→安装柱模板→安柱桩→安拉杆和斜撑→质量验收→办理预检查手续和工序交接手续。

(2)安装剪力墙模板工艺流程

弹基线→质量监控点→安门洞口模板→安侧模板→安另一侧模板→调整固定→质量验收→办理预检手续和工序交接手续。

(3)安装梁模板工艺流程

弹线→支立柱→调整板高→质量监控→安装梁底模→冲扎钢筋→安装另一侧模板→质量验收→办理预检和交换手续。

(4)安装楼板、模板工艺流程

地面松土夯实→垫双层厚大板→质量监控点→支立柱→安大小龙骨→铺模板→校正标高→质量监控点→加立杆和水平拉杆→质量验收办理预检和工序交接手续。

c、质量易发现象和预防控制措施

(1)柱模板易产生截面尺寸不准确、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柱身扭曲现象。

控制措施:

支模前按图弹出位置线,校正钢筋位置,支柱前柱子应做小方盘模板,保证底部位置正确,根据柱高和截面尺寸,设计好柱框尺寸和间距。

柱四角做好支撑及拉杆,对特大柱子应加穿对拉螺杆。

(2)梁板模板容易产生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梁截面突出、梁上口尺寸偏大、板中部不翘。

控制措施:

梁板模板应超过设计确定龙骨、支柱的尺寸及间距,使模板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放置浇捣混凝土时模板变形。

模板支柱的底部应在坚硬地面上,并垫通长厚板,防止支柱下沉。

梁板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防止挠度过大,梁模板上口有拉杆锁紧,防止上口变形。

d、本控制计划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1)班线自检记录和工序交接记录;

(2)模板分项工程预检记录;

(3)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资料。

2、钢筋绑扎施工质量控制

A、钢筋绑扎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a、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重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范要求。

b、冷拉冷拔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

c、钢筋表面必须清理,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严禁使用或降级使用。

d、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

e、钢筋焊接接头焊制品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要求。

(2)基本项目

a、钢筋网片、骨架的绑扎、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扣数的10%,而不应集中。

b、骨架无漏焊、开焊,钢筋网漏焊、开焊不超过焊点的2%,而不应集中。

c、弯钢的轴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搭接长度均不小于规定值的95%。

d、钢筋的焊点与接头尺寸和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其一:

焊点处融化金属均匀,无裂纹及烧伤,焊电压入深度符合焊接的专门规定。

其二:

对焊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电渣压力焊均应达到上述二点要求)。

(3)钢筋绑扎允许偏差

钢筋的长度、宽度:

±20mm用尺量检查

网眼尺寸:

焊接±10mm

绑扎±20mm连续量三档取最大

骨架高度、宽度:

±5mm尺量检查

骨架长度:

±10mm尺量检查

受力筋:

间距±10mm

排距±5mm两端中间各点取最大值

钢筋构造柱间距:

焊接±10mm

绑扎±20mm尺量三档取最大值

受力筋保护层:

基础筋±10mm

梁柱筋±5mm

墙板筋±3mm

B、施工工艺标准

钢筋间距位置线――运钢筋到使用部位――绑底板及梁钢筋――绑墙柱筋――质量验收――办理隐检手续和工序交接手续。

C、质量易发现象及预防控制措施

(1)柱钢筋位移:

柱主筋和挂筋于底板上下筋要固定绑扎牢,必要时附加电焊;每隔1m放几块垫块或撑筋,确保位置正确,浇捣时必须有专人检查和修整。

(2)板筋上筋下踏:

双层板筋,上层支撑不足,混凝土浇捣时水上排,筋踩下未及时纠正和调整。

(3)同截面接头过多:

钢筋配料时,没有认真考虑同截面接头错开,加工下料时,凡距钢筋端头搭接长度范围内,不得有对焊接头。

(4)绑扎不符合要求:

主筋位置放反向(受拉受压钢筋颠倒),未设定位筋,箍筋不垂直主筋,间距不匀,绑扎不牢,不贴主筋,接头未错开,箍筋未作135°弯钩。

根据底板受力情况的一般情况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间距划匀,相交点每点绑扎,间部分相交错扎,双向受力必须满扎,抗震结构均作135°弯钩。

(5)基础钢筋倒钩,因操作马虎,绑扎过程中未收弯钩,朝上扶起绑牢。

(6)露筋,墙柱钢筋每隔1m左右梅花形加绑带钢丝的水泥砂浆垫块控制厚度。

D、本控制计划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1)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

(2)钢筋力学性能复试报告。

(3)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报告。

(4)焊条焊剂出厂合格证。

(5)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

(6)钢筋分项隐检验收资料。

(7)班组自检记录和工序交接记录资料。

3、现浇框架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A、现浇框加混凝土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2)混凝土的配合比:

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试验等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3)设计不允许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允许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B、基本项目:

混凝土面振捣密实,不准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和夹渣等缺陷。

C、现浇框架混凝土允许偏差

(1)墙、柱、梁轴线位移5mm尺量检查

(2)层高、标高±5mm水准仪和尺量检查

(3)墙、柱、梁截面尺寸±5mm尺量检查

(4)墙柱垂直度5mm用2m托线板检查

(5)表面平整度8mm用2m托线板检查

(6)预留洞中心位置偏差10mm尺量检查

(7)井筒长宽对中心线±25mm

(8)井筒全高垂直度H/1000且不大于30mm吊线和尺量检查

D、应控制的质量问题

(1)蜂窝:

原因是混凝土的一次下料过厚,间距过大,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塌落度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砂浆从下部漏水造成蜂窝。

(2)露筋:

原因是钢筋垫块偏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出现露筋。

(3)缝隙夹渣:

浇捣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如浮石、垃圾杂物、浇水湿润以及用同配合比砂浆接浆处理,造成缝隙夹渣层。

(4)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无穷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5)现浇楼板和楼梯踏步表面平整度太差,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未用刮尺进行找平、抹压平整、过早上人或垫板操作后未及时处理平整。

(6)裂缝:

造成裂缝主要原因有,混凝土水灰比过大,引起收缩裂缝。

混凝土表面压不实引起龟裂,保护层厚度太薄顺筋而裂,大体积混凝土无降低内外温差措施及养护不当,造成裂缝。

预防措施:

配置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严禁随意在混凝土中加水,混凝土浇捣完成后采取二次抹压方法进行操作,第二次抹压完成后由专人覆盖麻袋和塑料膜,同时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气温较高时24小时连续养护,使混凝土保持湿润,大体积混凝土浇捣时,应采用低垫的水泥配置混凝土,掺适量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加入缓凝剂以利散热,同时用塑料膜加麻袋遮盖,浇水养护,留洞孔专人监控混凝土内部温度,以掌握内外温差。

E、本控制计划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资料

(1)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及试验报告。

(2)掺合料出厂证明和复试报告。

(3)外加剂出厂证明和说明及复试报告。

(4)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5)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报告。

(6)混凝土强度统计评定表。

(7)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

(8)班组自检和工序交接检记录资料。

(9)混凝土施工日志记录。

4、砌筑工程质量控制

(1)保证项目

a、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b、砂浆品种及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c、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d、外墙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他临时间断处留槎做法必须符合规定。

(2)基本项目

a、砌体上下错缝,砖柱、垛无包心砌法,窗间墙及清水墙无通缝,混水墙每间(处)无四皮通缝(通缝指上下二皮砖搭接长度小于3cm)。

b、砖砌体接槎处灰浆应密实,缝、砖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不小于5mm,或透亮和缺陷不超过3处。

c、预埋拉筋的数量、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d、构造柱留置正确,大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

e、墙组砌正确,竖缝通顺,刮缝浓度一致,棱角整齐,墙面清洁美观。

(3)砌体质量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偏移10mm用经纬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基础和墙砌体顶标高±15mm用水准仪和尺量检查

垂直度5mm用2m托线板检查

表面平整度6mm用2m托线板检查

水平灰缝平直度8mm用10m通线检查

灰缝厚度(十皮砖累计)±8mm用尺量检查

门窗洞口塞口宽度±5mm

高度+15(-5)mm尺量检查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15mm吊线检查,以底层窗口为准

(4)要求砖砌体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砖浇水――砂浆搅拌、排砖撂底――砌体墙――评验

组砌方法:

砌体一般采用:

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和三顺一丁,砖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打包心砌法。

砌块宜采用三一砌法:

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满铺挤砌筑法。

(5)质量易发与控制措施

a、灰缝大小不均匀:

立皮数杆、保证高度、水平度一致,盘角时,灰缝厚度要控制10mm,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b、混水墙太粗糙:

舌头灰未刮尺,半块砖集中使用,造成通缝,一砖厚墙背面偏差较大。

c、基础墙与上部墙错合:

基础砖撂底要正确,收退大放角两边要相等,退到墙体前要检查轴线和边线是否正确,如偏差较小可在基础部位纠正,不得在防潮层以上退台或出台。

d、构造柱处砌筑不符合要求:

构造柱砖墙应砌成大马牙槎,设置好拉结筋,从柱脚开始两侧都应先退后进,当凿深12cm时,宜上口一皮进6cm再上一皮进12cm,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上角密实,构造柱内落地灰、砖渣杂物必须清干净,防止混凝土内夹渣。

(6)本控制计划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资料

a、水泥、砖、砂、钢筋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b、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c、隐检、预检记录。

d、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

e、自检记录和工序交接记录资料。

5、抹灰工程质量控制

A、抹灰工程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材料和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材料标准的规定,各抹灰层之间及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必须粘接牢固,无脱层、空鼓,面层无爆灰和裂缝等缺陷。

(2)基本项目:

a、完成后的墙面、梁柱、天棚等表面应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阴阳角垂直方正。

踢脚线上口平直,总体观感应清晰美观。

b、孔洞、槽盒留置方正整齐,管道背面平整上,门窗边缘留槎齐整。

c、门框与墙体间缝隙填塞密实,表面平整,护脚高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抹灰工程质量允许偏差

垂直度3mm用2m吊线板检查

平整度2mm用2m直尺检查

阴阳角垂直2mm用2m吊线板检查

阴阳角方正1mm用200mm方尺检查

踢脚线上口平直1mm用2m直尺检查

B、抹灰工艺流程

混凝土墙面流坠残浆及污物清铲干净――在地坪基层表面上进行规方弹线――引线上墙做灰饼,规方套板――浇水湿润刮界面剂及第一遍砂浆灰约7mm厚――隔夜超厚部位二次找平――抹面层并检查垂直度、平整度和踢脚线上口平直――第一次压光――第二次压光――理顺抹纹――洞孔线和门窗边缘留置整齐方正。

C、抹灰质量通病现象和控制措施

(1)配置砂浆和原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

纠正措施:

应根据不同的基层,采用不同的配合比。

配制所需用的砂浆,同时加强对原材料和配合比的管理。

(2)基层清除不干净,墙面未胶水湿润,抹灰后砂浆水份很快被基层吸收,影响粘结力,造成空鼓。

纠正措施:

提前对基层认真清除干净,充分洒水湿润,隔夜抹灰层在抹灰前应适当洒水湿润,不让基层很快吸收水分,确保粘结强度,避免空鼓的发生。

(3)基层抹灰偏差部位,一次抹灰超厚,干缩产生裂纹、空鼓。

纠正措施:

应分层找平,每次厚度控制在7mm左右。

(4)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踢脚线上口不平直。

纠正措施:

抹灰前要认真挂线做灰饼,并套方正,在压光前必须全面检查一次,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5)管道背面抹灰不平整、不顺直。

纠正措施:

土建应同安装协调好工作,先抹灰后安装,或采用专用工具进行操作。

D、本控制计划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1)水泥出厂证明书和复试报告。

(2)砂子出厂合格证书和含泥理试验报告。

(3)石灰粉出厂证明书。

(4)使用界面剂、外加剂出厂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5)班组自检记录和工序交接记录资料。

(6)分项工程检验评定资料。

6、地板砖地面质量控制

A、地砖地面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a、各种面层所用板块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b、面层与基层粘结必须牢固、无空鼓。

(2)基本项目

a、各种板块面层洁净,图案清晰,色泽一致,接缝均匀,周边顺直,板块无裂纹,掉角和缺楞等现象。

b、地漏和供排除液体有坡度的地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无积水,与地漏结合处严密牢固,无渗漏。

c、踢脚板表面洁净,接缝平整,高度一致,出墙厚度一致结合牢固,无空鼓。

d、各种面层邻接处镶边尺寸准确,边较整齐光滑。

B、板块地面质量允许偏差

序号

名称

单位(mm)

检查方法

1

表面平整度

2

用2m直尺和塞尺检查

2

缝格平直

2

拉5m线和尺量检查

3

接缝高低

0.3

尺量和塞尺检查

4

踢脚线上口平直

1

拉5m线和尺量检查

5

板块间隙宽度不大于

2

尺量检查

C、质量通病和控制措施

(1)板块空鼓:

基层清理不干净,洒水湿润不均,水泥浆结合层涂刷面积过大风干后起隔离作用,板背面刷浆厚度不够,拍实时存留有空气,上人时影响粘结强度等因素均导致空鼓原因。

踢脚板空鼓原因:

除以地面相同外,还因背面粘结量少未到边,造成边角空鼓。

(2)踢脚板出墙厚度不一致:

由于墙体抹灰垂直度、平整度超出允许范围,踢脚板镶贴时按水平线控制,故出现厚度不一致,因此在镶贴前先检查墙面平整度,先处理后再进行镶贴。

(3)板块表面不洁净:

主要时完成面层后,成品保护不够,各种交叉施工污染未及时清理所致。

(4)有地漏的房间倒坡,做找平层砂浆时,没有按设计要求施工,因此必须在找标高弹线时找好坡度。

(5)地面铺贴不平,出现高低差:

对地砖未进行挑选,或铺贴时水平标高未进行拉线控制。

D、本控制计划应具备如下质量记录

(1)各种地砖的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

(2)各种胶结剂的出厂证明及试验资料。

(3)水泥复试报告。

(4)基层清理报验和班组自检资料。

(5)板块地面分项质量检验评定资料。

9.0安全生产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