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福建省莆田市高三班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366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0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福建省莆田市高三班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福建省莆田市高三班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福建省莆田市高三班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福建省莆田市高三班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福建省莆田市高三班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福建省莆田市高三班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

《最新福建省莆田市高三班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福建省莆田市高三班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福建省莆田市高三班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

最新福建省莆田市高三班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

2018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试卷

历史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考试时间:

90分钟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卷1至6页,第Ⅱ卷7

至10页。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使用O.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一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察下图,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B.金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C.隶书字形规范,是秦朝通行的官方文字

D.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笔画平直稳重

2.《越绝书》记载,楚王请欧冶子和干将“凿茨山,波其溪,取铁英’’,铸成“龙渊"、“秦

阿"、“工布"三剑。

“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

这反映了当时楚国

A.水利事业发达B.青铜铸造业发达

C.铁器应用于军事D.铁农具普遍使用

 

历史试卷第l页(共1O页)

3.《后汉书》记载,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

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

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

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捂绅之人,圜桥门而观

听者,盖亿万计。

这种现象

A.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B.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C.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D.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

4.宋人叶梦得说:

“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

京师比岁印版,殆不

减杭州,但纸不佳。

蜀与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故不能工。

福建本几遍

天下,正以其易成故也。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宋代杭州雕版印刷业水平最高B.宋代活字印刷术已经普及

C.宋代印刷业出现竞争之势D.宋代中国传统文化重心的南移

5.下表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它反映出这一时期江南

①商品经济发达②纺织业发展③资本主义萌芽④自然经济解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①从1840年开始,列强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列战争。

②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③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④中国的历史发展进

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以上叙述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7.某中学的“福建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图)确定一研究主

题。

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福建工业化一瞥B.福建,红色的摇篮

C.改革开放在福建D.福建近代化的发展

历史试卷第2页(共10页)

8.下图1954年12月30日发行,一套两枚志号为纪29的《中华

人民代表大会》邮票。

此次大会

 

A会议代表是在选举上产生的

B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做和政治协商制度

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9.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这一

变化主要是由于

A.实施“一五”计划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组织人民公社

D.确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0.下图所示教材出现在

 

A.解放战争时期B.农业合做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11.1971年10月26日,中国外交部长姬鹏飞收到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电报:

先生,我荣幸地通知你,10月25日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下述决议: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

 

历史试卷第三页(共10页)背面还有试题

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B.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美国长期敌视、孤立和封锁新中国政策的破产

D.中美霆嘶中国恢复了在联洽国的合法席位

12.右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自愿互利,发展合作社

C.包产到户,走上富裕路

D.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

13.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14.总的说来,经过改革,旧日的氏族贵族奴隶主不再成为—支政治力量,贵族特权也烟消云散,这就是雅典执政官伯里克利津津乐道的“任职优先不属于某一特殊阶级”。

这意味着

A.奴隶主贵族被赶出政治舞台B.雅典国家性质发生变化

C.官职向全体国民开放D.公民享有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15.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

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

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人文思想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D.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思想基础

16.《清代西班牙元的流通》记载,从1700到1835年,由西方流人中国的白银迅速攀升,

总额为12亿两左右。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西班牙是欧洲最发达的地区B.白银主要来自美洲

C.中国率先成为“世界工厂"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7.历史课上,讨论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乙说:

总统为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丙说: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丁说:

内阁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成,对议会负责。

其中涉及美国政治体制的说法是

A.甲说B.乙说C.丙说D.丁说

18.《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写道:

“他在小说结构方面匠心独运,小说结构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并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摹相结合,以外形反映内心本质等手法来塑造人物,

他还善于以精细人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再现时代风貌。

”符合这一特征的文学流派

的名著是

A.《唐璜》B.《日出·印象》C.《人间喜剧》D.《向日葵》

19.下列四图反映了欧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沿革状况。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③②B.①③④②C③②④①D.④①②③

 

20.以下主张适合解决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是

①只有管得少的政府,才是管得好的政府,政府是守夜人

②要使消费倾向与投资引诱二者互相适应,则政府机能必须扩大

③一个慈善为怀而偶尔犯错误的政府比—个铁石心肠一贯漠不关心的政府要好的多

④经济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来自我治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1.有学者说: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缺乏早期运作资金的背景下,马歇尔计划通过欧洲主动

申请、美国提供有条件援助的方式,使美元全面介入西欧各国的经济结算环节,实际占据了世界货币的制高点。

"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C.推动了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

D.推动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22.日本学者山影进将战后日美经济关系的演变分为“白搭车”型相互依存、“乘机”型相互依存、“摩擦内含”型相互依存三个阶段。

这一演变

A.导致世界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B.影响了美日的经济战略和政策

C.导致美日关系恶化

D.促使日本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

23.1987年6月,戈尔巴乔夫在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上说: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正在迅速变化

的社会。

……我们面临很多新的问题,相当复杂的情况。

我们不能保证不犯错误。

……

但我确信,最大的错误就是害怕犯错。

”此后,戈尔巴乔夫提出

A.“加速发展战略”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20年建成共产主义”D.“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祖国”

24.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把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提倡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

这反映了

①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②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③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

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共4小题,第25题12分-第26题14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5分,共52分。

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1)材料一中反映的现象与哪种选官制度相关?

唐诗繁荣与其有何关系?

(3分)

 

材料二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

渐渐

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

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

从理论上说,官职之

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

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

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该选官制度的特点及产生的政治原因。

(6分)

 

材料三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苔台四部添新库,秘殿三年学老郎。

——(唐)赵嘏《韵府》

(3)如何理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3分)

26.(14分)商务印书馆是我国近代出版事业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出版机构。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阅读上表,结合所学知识,划分商务印书馆发展的历史阶段并说明理由。

(4分。

提示:

从企业发展、企业性质等角度划分)

 

(2)概括商务印书馆在中国近代化进程方面的作用。

(6分)

 

(3)从百年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4分)

 

27.(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

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

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

西洋学者尝言道:

“近代国家是建设

在国民总意之上。

"现在袁世凯虽然死了,袁世凯所利用的倾向君主专制的旧思想,依然如

故。

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争可以安稳,我看比登天还难。

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

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摘自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陈独秀的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产生的原因。

(5分)

 

材料二我们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

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

……社会主义要

起来代替共和政治,也和当年共和政治起来代替封建制度一样,按诸新陈代谢底公例,都是

不可逃的命运……我们主张救济中国,首在铲除这种割据的恶势力,……统帅新兴的大群

众,用革命的手段,铲除各方面的势力,统一军政大权,建设一个民主政治的全国统一政

府。

……我们唯一的使命只有改革社会制度,否则什么个人的道德、新村运动,都必然是无

效果的。

——摘编自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编》

(2)与材料一相比,陈独秀的主张有何发展?

结合20世纪20年代的史实,分析其对

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

(6分)

 

28.(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1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

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

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

概念的基础上。

但是,在19世纪后半世纪,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其原因在

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注:

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影响,在于俾斯麦用马基雅雏里式的外

交手腕和他所称的“铁血"战争成功地统一了德国。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前后民族主义的变化及其原因。

(5分)

 

材料二当二十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奄奄一

息,濒临灭亡的边缘。

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

“救亡"成为千千

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苦心焦虑关注的中心问题。

到这个世纪快要结束时,中华民族已经站

立起来,迈开大步前进,过上小康的生活,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

——摘自金冲及《中国百年历程的启示》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民族主义的目标。

(2分)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怎样看待民族主义思潮?

西方学者中有一

种看法,认为在整个世界越来越连成一片、多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日益加强的新

的历史条件下,民族主义似乎已失去它曾有过的积极意义,而成为一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

甚至只是具有很大破坏性的消极现象。

也有其他一些人认为这个结论下得为时过早。

……当

某个或某凡个自命优越的民族从自身的狭隘私利出发,在“一体化”之类的名义下对其他

民族实行控制、压迫和掠夺时,这种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发展到十分尖锐的地步。

那些被压迫

民族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反抗的斗争无疑是正义的。

只有各民族之间建立起平等的相互

尊重的关系,才能真正和睦相处,充分发挥互补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摘编自金冲及《中国百年历程的启示》

(3)简要评析材料三中关于民族主义的观点。

(8分)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