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352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docx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docx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6爬山虎的脚

(2)

课时

2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者通过连续仔细的观察,发现了爬山虎怎样爬的秘密。

文中不仅讲了爬山虎“脚”的颜色和样子,以及怎样“爬”等知识,还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这种藤本植物特有的生活习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说明白的。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一是引导学生学习仔细观察植物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学到的观察方法指导自己的观察实践,提高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把事物写具体的能力;二是配合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植物的无穷魅力,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准备

课件ppt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做回记录员:

听写句子。

爬山虎的叶子长大了,绿得那么鲜艳,让人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二、研读课文,加深感悟

1.师:

叶圣陶爷爷不仅喜欢观察,而且会观察。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者笔下爬山虎的脚,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

2.课文的第3、4、5小节介绍了爬山虎的脚,就让我们分小组来学习这几节吧!

3.“学习小提示”:

(1)用喜欢的方法读第3、4、5小节。

(2)用“”划出写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长得怎么样的句子,并试着完成填空: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反面,形状像,颜色是________的。

(3)用“~~~”划出写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句子。

4.学生交流

师:

谁来交流第一个问题。

(指名读)

(1)媒体出示: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2)小结:

爬山虎的脚多有趣啊!

(3)教师引读。

(4)反馈填空,教师板书。

板书:

长在:

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形状:

……像……

颜色:

嫩红

(4)蜗牛的触角与爬山虎的细丝有什么相似呢?

(作者以蜗牛的触角来生动形象地比喻每根细丝的样子。

①媒体出示图片。

②你能不能用别的事物来比喻细丝呢!

师:

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

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写得多具体啊!

5.师:

现在就让我们来做小小画家,为爬山虎添上有趣的脚吧!

(1)师:

随机讲评。

(2)师:

瞧!

作者观察得多仔细啊!

老师也想读一读,让我们一起来好吗?

(引读)

6.师小结:

本段采用总分结构,由以前的不知道到今年的注意观察,形象地描述出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和样子。

可以看出,认真观察是写作的前提。

7.交流爬山虎爬墙的句子。

(1)(媒体演示)

(2)师:

爬山虎又是怎样爬的呢?

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

让我们来读一读吧!

圈出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

理清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用自己的话把这个过程按顺序说说。

看这是爬山虎的脚又多像蛟龙的爪子啊!

(出示图片)为什么不把爬山虎的脚比作细勾或鸡爪呢?

请你联系上下文,读读第4、5小节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3)师:

细丝由直到弯,从而产生了拉力,使爬山虎的茎在墙上贴得很紧。

原来爬山虎的脚还有那么多的小秘密呢!

让我们再来看看吧!

媒体出示: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师:

给加点的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读这句话。

小结:

这两句话用对比的方法,写出爬山虎与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会枯萎,触着墙便会生长茂盛。

(4)师:

“……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

 (提示:

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

师:

爬山虎的脚像蛟龙的爪子那样牢牢地巴在墙上,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多么踏实和努力啊!

一起读第3、4、5小节。

(5)师小结:

正是因为爬山虎的脚那么努力往上爬,才会有满墙的碧绿碧绿的叶子啊!

春天,爬山虎悄悄地给校园换上了一件艳丽的新衣,夏天,这件外衣又变得那么浓密,不留一点空隙,为的是给在教室里求学的我们添上一点凉意。

8.师:

瞧!

那满墙的爬山虎,穿着艳丽的新衣,在风儿的拂动下正在唱着欢快的歌呢?

让我们一起读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脚》这一课,大家都被爬山虎的努力、踏实的精神所感动,希望大家学习这种踏踏实实的精神,不断取得进步。

我们在今后的写作时也要学习作者认真观察、细致描写的精神。

 

 

五、课后作业

媒体出示:

1.背诵全文。

2.抄写本课词语。

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蛟龙

3.抄写句子: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阅读链接《随身带着笔记本》,了解观察的重要性。

七、板书设计

爬 位置:

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山   特点 样子:

像……像……(细丝)

虎      颜色:

嫩红(灰色)

脚   爬  触→巴→拉、贴(牢固)

触着墙——没触着墙的

教学反思

我在叹服学生学习的同时,认真地总结了本课的教学:

如果我没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果我没能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如果我没能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同时去亲自动手体验;如果我只是按照事先备好的设计进行……那这一节课的效果是肯定不会这么成功的。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课题

6爬山虎的脚

学科

语文

班级

(2)

课时

2

设计者

寿彩兰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者通过连续仔细的观察,发现了爬山虎怎样爬的秘密。

文中不仅讲了爬山虎“脚”的颜色和样子,以及怎样“爬”等知识,还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这种藤本植物特有的生活习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说明白的。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一是引导学生学习仔细观察植物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学到的观察方法指导自己的观察实践,提高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把事物写具体的能力;二是配合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植物的无穷魅力,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准备

课件ppt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做回记录员:

听写句子。

爬山虎的叶子长大了,绿得那么鲜艳,让人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二、研读课文,加深感悟

1.师:

叶圣陶爷爷不仅喜欢观察,而且会观察。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者笔下爬山虎的脚,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

2.课文的第3、4、5小节介绍了爬山虎的脚,就让我们分小组来学习这几节吧!

3.“学习小提示”:

(1)用喜欢的方法读第3、4、5小节。

(2)用“”划出写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长得怎么样的句子,并试着完成填空: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反面,形状像,颜色是________的。

(3)用“~~~”划出写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句子。

4.学生交流

师:

谁来交流第一个问题。

(指名读)

(1)媒体出示: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2)小结:

爬山虎的脚多有趣啊!

(3)教师引读。

(4)反馈填空,教师板书。

板书:

长在:

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形状:

……像……

颜色:

嫩红

(4)蜗牛的触角与爬山虎的细丝有什么相似呢?

(作者以蜗牛的触角来生动形象地比喻每根细丝的样子。

①媒体出示图片。

②你能不能用别的事物来比喻细丝呢!

师:

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

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写得多具体啊!

5.师:

现在就让我们来做小小画家,为爬山虎添上有趣的脚吧!

(1)师:

随机讲评。

(2)师:

瞧!

作者观察得多仔细啊!

老师也想读一读,让我们一起来好吗?

(引读)

6.师小结:

本段采用总分结构,由以前的不知道到今年的注意观察,形象地描述出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和样子。

可以看出,认真观察是写作的前提。

7.交流爬山虎爬墙的句子。

(1)(媒体演示)

(2)师:

爬山虎又是怎样爬的呢?

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

让我们来读一读吧!

圈出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

理清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用自己的话把这个过程按顺序说说。

看这是爬山虎的脚又多像蛟龙的爪子啊!

(出示图片)为什么不把爬山虎的脚比作细勾或鸡爪呢?

请你联系上下文,读读第4、5小节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3)师:

细丝由直到弯,从而产生了拉力,使爬山虎的茎在墙上贴得很紧。

原来爬山虎的脚还有那么多的小秘密呢!

让我们再来看看吧!

媒体出示: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师:

给加点的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读这句话。

小结:

这两句话用对比的方法,写出爬山虎与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会枯萎,触着墙便会生长茂盛。

(4)师:

“……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

 (提示:

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

师:

爬山虎的脚像蛟龙的爪子那样牢牢地巴在墙上,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多么踏实和努力啊!

一起读第3、4、5小节。

(5)师小结:

正是因为爬山虎的脚那么努力往上爬,才会有满墙的碧绿碧绿的叶子啊!

春天,爬山虎悄悄地给校园换上了一件艳丽的新衣,夏天,这件外衣又变得那么浓密,不留一点空隙,为的是给在教室里求学的我们添上一点凉意。

8.师:

瞧!

那满墙的爬山虎,穿着艳丽的新衣,在风儿的拂动下正在唱着欢快的歌呢?

让我们一起读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脚》这一课,大家都被爬山虎的努力、踏实的精神所感动,希望大家学习这种踏踏实实的精神,不断取得进步。

我们在今后的写作时也要学习作者认真观察、细致描写的精神。

 

 

五、课后作业

媒体出示:

1.背诵全文。

2.抄写本课词语。

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蛟龙

3.抄写句子: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阅读链接《随身带着笔记本》,了解观察的重要性。

七、板书设计

爬 位置:

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山   特点 样子:

像……像……(细丝)

虎      颜色:

嫩红(灰色)

脚   爬  触→巴→拉、贴(牢固)

触着墙——没触着墙的

教学反思

我在叹服学生学习的同时,认真地总结了本课的教学:

如果我没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果我没能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如果我没能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同时去亲自动手体验;如果我只是按照事先备好的设计进行……那这一节课的效果是肯定不会这么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