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答疑集锦do.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2807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答疑集锦do.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生物答疑集锦do.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生物答疑集锦do.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生物答疑集锦do.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生物答疑集锦do.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答疑集锦do.docx

《初中生物答疑集锦do.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答疑集锦do.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生物答疑集锦do.docx

初中生物答疑集锦do

8月11日初中生物答疑集锦

专家:

刘健、李媛学科编辑:

赖相红

卷首语

在培训课程即将结束之际,老师们应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课改到底在改什么?

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的培训学习就有了目标,将来的教学实践就有了方向。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明确指出,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六个改变:

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强调学会学习;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与学的方式;改变课程评价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的方式。

这六个改变在《纲要》和课标中都有详细的描述。

仔细研读后幡然醒悟,原来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的种种困惑都源自这六个改变,而解决的办法也在于实现这六个改变。

说着容易做着难。

毕竟它改变了我们长达几十年的教学习惯、改变了师生关系、改变了老师的角色。

要迅速放弃原有的思维定势立刻华丽转身成为新课程中的弄潮儿,谈何容易!

毕竟我们成长过程中近二十年的学习生涯都是老方法老教材教出来的,我们没见过老师还有别的教法!

于是老师们就这样实践着、摸索着……正因如此,老师们是何其辛苦彷徨。

正因如此,老师们平凡而伟大!

课程简报

8月11日的中学生物网络课程主要进行第六专题三个方面内容的讨论: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教学、学习评价和课后反思。

从老师们探讨的主要话题来看,相当部分的老师关注学习评价的问题。

确实,评价是课程改革中最大的难题。

关于如何评价,至今并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兼顾方方面面,又科学可靠又灵活机动的固定模式供大家效仿。

新课程倡导评价的多元化:

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性分析;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评价方式不仅仅是笔试,更多采取开放性多样化的方式。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采取什么评价手段、评价什么内容,由谁来评价,需要老师们灵活处理,而老师们要把握的底线就是评价应该以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目标。

这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先进的经验要靠大家在实践中积累。

另一个让老师们不得不担忧的问题就是教育行政部门对考试制度的顽固态度极大制约着评价改革的顺利进行。

中国现有的国情和社会状况决定着高考在一段时间内必将存在于历史舞台上,而高考指挥棒的强大作用使老师们不得不放弃评价改革的探索,一切回归原点。

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命题组成员根本没有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思想,一张试卷让老师们的所有努力付之东流。

老师们无奈!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评价决定着课改的成败。

负责答疑的两位“专家”也是一线教师,我们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只有自身的经验体会与老师们交流共享。

互动交流中,我们被老师们的认真执着深深感动,我们身处优越的资源环境中,更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和使命感。

“为了中华名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让我们大家共勉。

答疑合集

河北教师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命题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方法也是教学评价的一种形式。

我的困惑:

生物教材内容划分为探究、运动、生物技术等十个主题,在结业考试命题中,把握不住命题的方向和分值的分配。

请指教。

 

专家回答:

关于命题我并没有很多经验,仅就自己的了解与您分享。

通常我们的结业考试是由区里统一命题。

命题时会考虑到三维的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当然,知识方面的命题会多一些,知识因为我们以往的习惯比较擅长出考察知识方面的命题,而技能和情感方面的题确实比较少而且难出,但是一定要考虑的。

现在有许多优秀试题集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可供参考。

另一个问题就是您提到的分值分配的问题。

一般来说,中心备课组会确定好所有专题的所有内容标准中,那些是重点需要学生掌握的。

判别的标准当然是依据课表。

我个人认为死记硬背的东西没有必要,应该选择那些对学生终生学习好生活有意义的内容。

比如我们会发现有些考试的内容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考完之后可能一辈子都不用了,这样的内容就没必要考。

另外命题的形式也是需要注意的,根据课表具体内容标准前面的目标行为动词,判断哪些是需要到理解层次的、哪些了解层次就够了,等等。

命题的陈述方式应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

还有一点,应该有适当的开放性试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专家回答:

您好!

您问的问题主要关于终结性评价。

 

首先先谈谈关于评价,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和科学思维能力。

现行的期中、期末考试由于时间和笔试的方式的限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

我们的改革就是试图发挥生物学的特点,改变单纯通过书面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打破“一卷定高低”的局面。

 

然后再来说说关于终结性评价的试题设置的一些建议,例如一些学校的终结评价已经分为笔试、实验考试和过程成绩三块。

即使是笔试试题,也可以就基础知识、实验技能、探究能力等多方面进行不同的题型设计。

还可以设置开放试题。

内蒙古李艳萍教师提问:

我在教学中经常是课前三分钟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但是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在意。

该如何改进呢?

  

专家回答:

所谓“温故知新”,课前的内容回顾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策略,其目的我想有两个:

一是检查上节课的学习效果,二是借旧知识引入新课并建立联系。

是否让学生在意在于我们回顾的方式。

如果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学得好不好,显然是不太容易讨好的,就好像我们居高临下去讨债了,很难让人家愉快地接受。

因此问题的形式和语言是很重要的,想办法把我们想问的问题放到一定的问题情景中,或是让他们在解决您提出的疑问时自觉用到上节课的知识。

即使答不出来也没关系,您公布答案的时候他们会感兴趣,一样达到复习的目的。

另一种情况是为了引入新课。

那么简明扼要地抓住学生回答的要点,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入新课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

此外,您也可以先进行新课的情景创设,在进入新课前设置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觉地认识到旧知识是很有必要的铺垫和基础等待。

总之,每个老师会有自己习惯的风格,学生习惯了您的引导式的问题,自然每节课都会在课前问题时等待您“葫芦里卖什么药”呵呵。

专家回答:

根据您提出的问题的几个小建议 

1、在回顾过往知识内容的时候,设置一些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兴趣 

2、过往知识内容可以巧妙引出新授课的话题 

3、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比如由前一个回答问题的同学选择下一个回答问题的同学)

补充:

注意设问   

设问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设问是学生思考的依托,答案过于简单、学生几乎不用思考就能脱口答出的问题,或是答案过于复杂,学生绞尽脑汁也无法得出结论得问题,就失去了设问的价值。

要让学生“跳一跳,触得到”——经历一定的思考过程,能够获得答案。

 

设问的提出,应具有情境,或者让学生了解所学的知识和生活有密切的关联,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例如,在复习中耳的结构时,可以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

二战的时侯,德国飞行员一开始在战斗力上明显高于英、美飞行员,他们在快速的升空或俯冲时,仍然有很好的方向感和判断力。

后来在对德国俘虏的检查中,发现德国飞行员的两侧鼓膜上各有一个规则的小孔,肯定是人为手术造成的,这一结论得到了证实,当时很多德国飞行员都接受了在鼓膜上做穿孔的小手术。

难道说这个手术和德国飞行员的战斗力有什么关系吗?

 

教师也可以出示一幅图画、演示一个实验、播放一段视频课件,使学生自己对演示的内容提出疑问,或用故意造成一个明显的错误,让学生分析荒谬之处,这都是有效的具有情境的设问方法。

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创设质疑情境、想象情境、实验情境、交流情境等等。

 

设问的提出还应具有计划性,具有一定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

设问提出后,应给予学生留白反思的时间,给予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问题是为学生而设的,不是教师的自问自答。

 

陈咏教师提问:

现在的教学都提倡学生自学,在课堂上让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让学生解决难题,这只能针对自主学习的学生,还有很多的学生不能主动学习的学生怎么办?

  

专家回答:

在新课程中我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是主导。

这个导字可以说是作为教师我们一生努力的目标。

诚然,自觉性强的学生老师一点就通,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

而常常遇到的更多是启而不发的学生。

这时,老师的作用就很重要了,我们的使命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也是我们精心设计教学的目的。

我也常常遇到认真备课却学生不买帐的情况,这样的课上完后心里不痛快,虽然有时也埋怨学生,但是在课后反思中要更多的反省自己的问题设计得是不是远离学生生活经验了?

趣味性不够?

不够有挑战性?

……每节课都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并不容易,但我们尽量努力,一起加油!

海南教师提问:

从事教学以来,我发现我的学生只对某些生物学知识感兴趣,而普遍对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内容不感兴趣,请问,在这单元内容的教学上该如何设计呢?

  

 专家回答: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就一个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内容相对独立完整,相当于以前的人体生理卫生,绝决不能仅仅当成生理卫生来教。

 

我在教学实践中倒没有发现学生对这部分不感兴趣的问题。

我想可能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开始第一章是人的生殖的原因?

这是很多老师觉得尴尬不好教的敏感话题,如果这个头开不好,可能会影响学生对学习人体部分的态度和热情吧。

具体的操作我看前面几天的帖子中有不少,您可查看下。

 

后面的呼吸、消化、循环等章节的教学我觉得是很好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教材的编写也是努力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比如验血、输血、尿液的成分分析等等。

很容易让学生感到生物学知识是能学以致用,能解释自身的一些现象,甚至是终身有用的知识。

有学生说学完这部分相当于半个医生了呢。

这就是课标中追求的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最直白的表现了。

专家回答:

七下的内容围绕着“生物圈中的人”,当涉及形态结构的知识时,学生可能会觉的枯燥。

但是,这一部分也和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

几个小建议: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是在学习“有用”的生物学知识——更好的了解和保护自己,关爱他人等等 

2、认真对待本册书的实验(小肠的结构) 

3、合理利用模型,模型的效果往往比图片更好,也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些模型 

4、积极的组织本册书相关的学生活动(如第七章) 

5、在情境设置上多下功夫 

海南梁安慧教师提问:

我在教学最后打包环节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让学生总结时,学生看似懂了,但到了考试评价时就不懂了,对于这样形式化的现象应该怎么办?

  

专家回答:

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不知对不对,学生总结时是简单的知识点再现,比如名词、定义的记忆。

但考试评价时往往命题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学生知识的迁移和灵活应用。

是不是您的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呢?

所有总结的形式,还有日常的教学中要多加强学生对知识应用方面的引导,不能举一反三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是课改中首先要取消的。

 

云南教师提问:

我们这边生物实验探究和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开展中,有关这些方面与我们条件和资源有些限制,要怎样才能更好开发利用,提高教学效果。

  

专家回答:

云南是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呀,呵呵,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动植物资源,为生物学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建议可以利用身边的动植物资源开展以下活动:

 

1、调查身边的植物(认识植物不是主要目的,在其中进行观察、比较、分类等探究基本技能的训练;建立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会分工合作;) 

2、切花保鲜技术(云南盛产鲜花,切花保鲜方法就在身边花店就可以学到,其中包含对微生物控制生长的原理、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等等知识) 

3、生态学方面的活动(调查样方、种群、群落的感性认识等) 

4、植物栽培方面的实践活动(从中认识到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5、生物与环境的适应(调查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生活环境,各种植被中生活的动物等等) 

6、农田生产、管理技术等等 

每个老师所处的环境资源各不相同,只要心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身边的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没有固定的形式,哪种好用、怎么用都由老师自由选择。

能更便捷地达到教学目标就是用好了课程资源。

我们要做的就是当个有心人,发现并善加利用。

河北张禄昌教师提问:

作为一名生物老师常常有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而不能自由地去享用,不是收费就是收费,能否由国家牵头办好一个免费共享的生物教育资源网站,让广大的生物教师自由地、舒心地、没有负担地去利用这些资源,如果能提供办好这个网站,那就是广大生物教师的一大福音,也是生物教育的一大幸事。

  

专家回答:

同感!

 确实在网上搜索的过程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不用付费的质量不高,稍好点的又要收费。

不过看多了以后发现,其实下载的课件、文本用处并不大,每个人组织教学的思路不同,很难找到完全合适的成品,通常都会只会用到其中一两张图片什么的,所以改变搜索重心,直接搜索需要的图片会比较方便些。

另外,就是建议国家组织资源共享不如建议当地教研组或市、区有关部门来得实在。

我们海淀区在资源共享方面就给我们备课提供了很大方便,我们教研组也是集体智慧共享的,毕竟人多力量大,还更适合当地学生实际。

专家回答:

看了您的帖子,首先我想说的是,现在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在使用网络资源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如果只是从搜索词条上打开相关文章或图片,很可能会存在一些错误或者受到误导。

我曾在一次听课中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位教师把网络上搜集来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以激发学生兴趣,图片标题冠以“巨型食人塘鲺”,学生确实很感兴趣,但是那并不是塘鲺,而是一条体形较小的“鲸鲨”,课后询问,才知道那位老师是照搬了网络上的图片。

因此,在使用网络资源的时候要进行筛选,所选内容要经得起推敲。

建议选用一些专业的,口碑良好的网站。

 

当然,如您所说,能有一个专业、公益的资源网站该多好,那也是我的愿望。

青海杨占花教师提问:

怎样进行教学评价?

学生的平时生物成绩,教学效果怎样去评价?

这时我教学的困惑,希望各位同仁能给我解惑答疑。

   

专家回答:

教学评价内容应该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

评价形式有终结性评价好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等。

 

无论哪种评价,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评价的宗旨: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

所以,把握好这一点,心态就会不一样。

 

再说怎样去评价。

无论定性也好定量也好,我们初中生物学最大优势就是没有升学压力,这给了我们老师很大的自由度。

在评价中尽可能发现每位同学的特点和闪光点,中恳适度地表扬,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这样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才是有益的。

这个过程中不必和别的同学做比较,跟自己比有变化有进步就要肯定。

还有评价的内容要更多关注能力和情感方面,有些所谓成绩不好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分析推理能力强,实验态度很好,合作精神很好等待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发现表扬,并在班级中鼓励这样的做法,学生有了自信心,感受到被关注认可,学习态度就会有很大改观。

这样的评价可能就是平时的一两句话,但是他对孩子的影响却比一张试卷要重要得多。

尤其初中的孩子,被老师认可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利用好我们无中考的优势,发挥好评价的激励作用吧。

青海杨占花教师提问:

探究学习有时会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

学生探究的很高兴,但探究后在脑海中形成的知识点却非常零乱,若再不记笔记,那么到了考试的时候,很难自己把课本中的知识点有机地整合起来,所以有不少同学在复习时感到很茫然,不知该复习什么、怎样复习?

作一名生物学教师对这一点我很困惑。

  

专家回答:

我想,我们老师组织探究活动时应该有清晰的思路:

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在活动中达到教学目的。

有时一个活动需要承载知识目标,也要达成技能目标,那么老师必须清楚地梳理好,在活动中适时地点拨、强化,活动结束后总结分析。

让学生也建立清晰的思路,明确自己在这项活动中有哪些收获,培养他们做总结分析的习惯(可以是课内老师组织的,也可是课后学生自主完成的,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而定)。

探究绝不能只流于形式,只动手不动脑的探究是毫无意义的。

探究过程中老师的引导、点拨、启发、归纳、梳理很重要,一定要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专家回答:

探究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想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过程。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必要的、有效的指导,教师要发挥引导者和鼓励者的作用。

在指导学生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当然,既然是开放的探究,学生的设计是多种多样的,得到的现象和结论也不可能一样,这就需要教师在探究过程中和组织学生表达交流的时候给予评价和鉴定,特别要启发那些实验现象不明显或者远离预期的小团队分析原因,并对知识内容进行梳理。

切忌探究活动游戏化,看似热闹,却没有收获。

还要避免的一种情况是探究的“八股化”,就是把探究的过程罗列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这样程序化的固定模式,使思维的僵化,这样做偏离了探究的主旨。

 

在复习上,建议您依据课标规划复习,不要让学生枯燥背诵知识,多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情境,采用让学生解释、甄别、判断、出谋划策等多种方式进行复习。

 

山西教师提问:

生物课内容多难理解,学生感觉不如地理好学,每次考试涉及十个一级主题,考试成绩不理想,为此我也想过好多办法,请专家给我一点好方法,怎样复习?

  

专家回答:

把知识建立内在联系,环环相扣,理解记忆比死记硬背更容易些。

 

另外就是你们的命题中心,每次考试十个主题都涉及确实面太光,难度大。

不知他们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会逼着学生去背诵记忆大量的知识点而感受 不到了生物学的乐趣。

老师疲于应付考试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

课改将无法真正实现……所以我们说,评价是课改的瓶颈,只要考试指挥棒还在发挥作用,课改的压力就一直存在。

这是学者专家们都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

海南梁安慧教师提问:

我在教学最后打包环节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让学生总结时,学生看似懂了,但到了考试评价时就不懂了,对于这样形式化的现象应该怎么办?

  

专家回答:

对您提出的问题,我的理解是,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好像很明白的问题,到了考试的时候就不会了。

我觉的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已经对知识达到了识记的层次,可以复述知识本身,但是还未“消化和吸收”,因此在运用时出现问题; 

2、学生不熟悉题型设置,在审题后无法抽提出相关信息,无法确认应该使用哪些知识解决问题 

3、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于片段化,缺乏联系和整体性 

建议:

注重在平时就引导和启发学生运用知识解释一些现象,并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黑龙江姚钢教师提问:

在我们这里,学生的结业考试成绩与升学无关,不做考查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标准,在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如今,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很难提起兴趣,很多时候:

教师很辛苦学生却不买账。

作一名生物学教师对这一点我很困惑。

  

专家回答:

的确,生物不是中考科目,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的心中是“副科”,多腾出一些时间学习那些“能得分”的主科是普遍的理由,看似务实,却是短视的。

生物课程可以提供学生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关注点和思维训练方式。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没有升学的压力和指挥棒,教师可以给学生更为多彩的课堂,可以组织更为丰富的活动。

生物课程与环境密切相关,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与未来发展密切相关,这些都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触点”。

黑龙江姚钢教师提问: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可用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多,您能在教学资源的选用上再给一些好的建议吗?

哪些网站的资源较好?

  

专家回答:

网上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良莠不齐。

我们平常也没有固定地使用哪个网站的资源,经过搜索之后,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中选择。

有时只需其中一张图片,有时是一个提问的方式比较好,或者一个直观的数据图等待。

基本不用现成的课件。

我们学校购买了一些网站的资源,比如中教育星资源库、K12资源库、新课标123等网站用得比较多。

另外就是清华同方有发行的电子期刊,个人感觉上面收录的课例、教案、课件、动画还比较先进,是可以订阅的光盘。

总之,选择网上的教学资源时,筛选判别很重要,无论哪个网站,自己一定要严格把关,避免出现科学性错误。

河南教师提问:

探究教学活动耗费的时间较多,加入学生探究实验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时间问题,由于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小学阶段就应该掌握的量筒、滴管等使用都不会,还有一部分学生经过几次课上动手实验的练习还是操作很不熟练,甚至很不规范,这也迫使我不得不又占用课堂时间进行介绍和讲解,因此常出现实验时间较仓促,有时做完实验却没有了总结的时间,甚至是出现了还未做完实验就已经下课了的情况。

要想让绝大多数学生甚至全部学生达标,确实很难。

请专家给予指点。

专家回答:

这是中国人口众多的现实问题。

班级人数多,很难照顾到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

看得出您是一位很有责任心的老师,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老师的辛勤付出。

第一次实验前我们可以先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大概分成几个组。

基本操作都会了的同学经老师培训为小助手,利用下课时间帮助其他同学基本技能过关。

可能前面的时间消耗多一些,等大家都基础等同时再实验,效率就会高得多。

另外,实验过程中的节奏老师要控制好,一定要当堂总结。

如果实在完不成,可以将实验拆分成几个阶段,进行阶段性总结,下次课全部完成后在做完整的梳理。

没有了总结的实验其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新疆教师提问:

在评课过程中,现在感觉很多都是走形式化。

专拣好听的说,我是自己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这样却总显得格格不入,我该怎样去调整?

  

专家回答:

您谈到的问题属于对教师的评价问题。

 

每个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这是事实。

老师也和学生一样需要鼓励,专检好听的说不见得一定是虚伪,毕竟没有哪一节课是完美的,我们可以往好的方面想,也许这样做是为了鼓励年轻教师,也是表示对主讲教师的尊重。

毕竟做公开课的老师主观上都是希望成功的,评课人要对他所做的努力表示肯定。

至于存在的问题,您是个耿直的人,不喜欢拐弯抹角,直接提出来没有什么不好。

但是如果换位思考,委婉一点可能更容易被人接受,毕竟您也是希望他提高,对吧?

青海李业兰教师提问:

我们学校周围有很多植物我们也不认识学生问到时很尴尬,我也很想查阅有关资料可是不知道哪些网站可以查。

书店也找不到有关的书。

   

专家回答:

您这个问题我经常遇到,开始也觉得自己是老师,不能在学生面前这么无知。

后来想开了就坦然了:

生命科学博大精深,没有哪个老师敢说能解释所有的生命现象和生物学问题。

植物分类是个专门的分支,不是专修植物分类的老师认不清植物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好像学植物的不会分清所有的动物一样。

这一点在学生面前更不用避讳,坦诚地告诉他们自己不知道,我们一起查资料。

更何况现在生物学迅猛发展,许多诸如转基因、遗传工程、分子遗传学的知识都不是我们在大学里学到的,学生问起来答不清楚是常有的事。

我们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老师交给他们的不仅是总所周知的知识,而应该是获得知识的能力。

实践证明,这不会让学生看不起老师,反而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探索连老师都不知道的东西不是很有挑战性吗)。

 

当然,这并不代表老师就可以坦然地偷懒,理所应当地无知。

比如校园里的植物还是应该想办法熟悉的,您是否可以在图书馆查到青海省植物志,或者借助附近大学生物系老师的力量,请他们来学校带学生一起进行一次校园植物挂牌活动等等。

专家回答:

我不知道您在哪个区域,可以查询所在区域的“植物检索表”、“植物志”以及“野外识别手册。

野外识别手册通常配彩图,在使用上比检索表更简单易行。

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青海植物志》  

刘尚武 主编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编著 

希望能帮到您。

新疆教师提问:

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总是出现这样的问题,比如在上多媒体教学时,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很积极,但所学知识基本上都没掌握。

我们生物很多信息都是要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我们学校就一个多媒体室,我带六个班,想上一节多媒体真是难上加难。

感觉很矛盾。

  

专家回答:

多媒体教学在生物学中确实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