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市学年上期中高三调研测试语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2591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运城市学年上期中高三调研测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西运城市学年上期中高三调研测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西运城市学年上期中高三调研测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西运城市学年上期中高三调研测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西运城市学年上期中高三调研测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运城市学年上期中高三调研测试语文.docx

《山西运城市学年上期中高三调研测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运城市学年上期中高三调研测试语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运城市学年上期中高三调研测试语文.docx

山西运城市学年上期中高三调研测试语文

山西运城市2014学年上期中高三调研测试语文

高考语文

2014-12-171719

运城市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三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案一律写在答卷页上)

第I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安谧(mì)   忖度(duó)   挑剔(tī)    妍媸毕露(chī)   惊魂甫定(fǔ)

    B.谲诈(jué)     慰藉(jiè)   伫立(chù)   言简意赅(gāi)         溘然长逝(kè)

    C.褊小(biǎn) 弓缴(zhuó)   追溯(sù)    伉俪之情(kàng)  光风霁月(jī)

    D.荆杞(jǐ)   畜养(xù)     筵席(yán)   朝暾夕月(tūn)         钟鼓馔玉(zhu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烟霭   座右铭   目不遐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戏谑   伤脑筋   裨官野史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C.福祉   百叶窗   辘辘饥肠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D.涕泗     推销员   斩钉截铁   仰之弥高,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在一滴水的小世界中怡然自得的草履虫到在地球上飞腾活跃的芸芸众生,没有一个生物是不乐生的。

   B.随着公众对政府行为和社会事物的关注与参与度的不断提高,一些地方已开始征收卡拉OK版权税,这对著作权人来说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C.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D.艺术追求的是多样化、个性化和创造性,目前艺术类高考实行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的“省统考”,有人认为这样做不可思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网民已超过2300万,青少年网络犯罪已经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人群,政府要当好未成年人的最高监护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B.这些外来人口从事的往往是技术要求比较低或纯粹就是出卖自己的体力,因此他们的收入普遍不高。

  

    C.权威人士强调:

最近,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爆炸事件,全国人民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D.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历史进程中,作为一种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大众媒介,电影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阿Q正传》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

鲁迅对阿Q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B.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代表作有《变形记》。

    C.唐人把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李白的《蜀道难》和杜甫的《兵车行》属于唐人界定的“近体诗”。

    D.《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二部编年体通史,鲁迅评价此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6-9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   

   庄暴见孟子,曰:

“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

“好乐何如?

”孟子曰: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

“可得闻与?

”曰: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

“不若与人。

”曰: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

“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箭之音。

举疾首蹙娟而相告曰:

‘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娟而相告曰: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乐:

欣赏音乐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诸:

这事吗

    C.今王与百姓同乐                            今:

现在 

    D.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然:

词缀,……样子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句是

    A.今王鼓乐于此                               B.流俗之所轻也

     C.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D.何以能田猎也

8.下列与“今王鼓乐于此”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莫不求忠以自为

    C.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也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9.对孟子规劝齐王“与民同乐”说服力强的原因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孟子在论证中,巧用对比,把百姓对国君两种不同的取乐态度作对比,增强了说服力。

   B.孟子是当时很有影响、有地位的儒家大师,齐王一向敬重他。

   C.孟子在论证中运用比喻,以欣赏音乐和打猎为喻,形象生动,易于接受。

   D.孟子善于抓住齐王的心理,.顺水推舟,步步深入,引人入彀,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14~12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

父徙代。

汉兴,徙安陵。

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

文帝辇过,问唐曰:

“父老何自为郎?

家安在?

”唐具以实对。

文帝曰:

“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①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巨鹿下。

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巨鹿也。

父知之乎?

”唐对曰:

“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上曰:

“何以?

”唐曰:

“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

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

”上曰:

“嗟乎!

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

”唐曰: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

良久,召唐让曰:

“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

”唐谢曰:

“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

“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

”唐对曰:

“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

‘阃②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此非虚言也。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③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

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北逐单于,破东胡,西抑强秦。

当是之时,‘赵几霸。

其后会赵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

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

李牧,弗能用也。

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

”文帝说。

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

复以为云申守。

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太史公曰:

冯公之论将率,有味哉!

有味哉!

语曰“不知其人,视其友”。

二君之所称诵,可著廊庙。

《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不党不偏,王道便便”。

冯公近之矣。

   选自《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节

   注:

①尚食监,为皇帝主管膳食的官吏。

高祛,人名。

②阃:

(kūn)郭门的门坎。

这里指朝廷以内。

③军市之租,军队征收的税金。

20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官率将,善李牧                               善:

与……友善

 B.良久,召唐让曰                                   让:

责备

   C.是以兵破士北                                      北:

向北方

   D.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主:

统领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唐具以实对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想于王。

       陛下下之吏                              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今日赢之为公子亦足矣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唐在回答文帝问题时语言忠直,虽然似有冒犯,但还是得到文帝基本认可的。

   B.冯唐认为人主之于将帅,就应该是充分信任,不去干扰将帅对自己分内事情的处理;同时应恩遇将帅,不应动辄加以文法。

这样才能真正用好人才。

   C.冯唐、魏尚情同手足,加之魏尚颇有战功,冯唐的拒理力争,终于说服了汉文帝,使魏尚官复原职。

  

   D.司马迁认为用《书》中的一段话来评价冯唐,是比较贴切的。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2分)

13.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4分)

   

(1)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

(5分)

译文                                                              

   

(2)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5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寒食①                            寒食寄京师诸弟    

             孟云卿                                  韦应物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②寒食草青青。

注:

①寒食:

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因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

②杜陵:

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宣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1)《寒食》前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

请作简要赏析。

(2分)

                                                                              

(2)两首诗所写内容都与“寒食”相关,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概述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孟诗                                                                      

   韦诗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酒》)

(2)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武皇开边意未已。

(杜甫《兵车行》)

   (3)花径不曾缘客扫,               。

                         (杜甫《客至》)

   (4)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俯足以畜妻子。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

          (《》)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一19题。

(20分)

城西的树林

 

   ①一个普通秋日的午后,都市西部一大片茫无涯际的自然生长的树林,细长的枝条如鹿角在黄昏透明的空气中悄然兀立,煞是美丽,斑驳的树叶在阳光下显示出微妙的层次,裹着湿气的轻风飒飒吹来,树叶便矜持地悄然絮言、微语荡漾起来。

脚下那些不知名的杂草牵绊着你的脚踝,.杂草中零星地点缀着紫色的白色的碎花。

一只鸟在不远处的密林深处栖息,张开鹅黄的小嘴啁啾几声。

阵阵类似葡萄酒香的芬芳在柔和的秋气中弥漫开来。

   ②据说树叶和其它生命一样,生下来便走向死亡。

树叶分分秒秒都在变化,它们遵从造物主的旨意,贡献着颜色、果实和芬芳,报答自然的厚爱滋养,然后端坐在静美的深秋,慢慢枯黄,直至告别那绿色的肢体,归于泥土,归于大地。

   ③从尖尖的嫩芽至肥厚细腻充满质感的叶片直至在夕阳的涂抹下慢慢枯黄,这是一个“非如此不可”的必然过程。

而枯叶告别那绿色的肢体委身大地裸露深红或褐黄,便到达生中最辉煌的巅峰。

在黎明,在黄昏,或这个午后,它平静、从容地告别了那绿色的属性,在高处腾风而起,似一只飞舞的金蝶,慢慢飘落。

在既定的时刻,在阳光下,被空气托浮着,如一片羽毛浮在水上,斜着身子、划着美丽的弧线,旋转着、滑翔着,有时还升高一点,再沉低一点,从不同的角度向这个世界从容不迫地告别。

没有感喟,没有泪水,也没有迷恋,只有对自己生命最后的把握。

在接触泥土之前,从容微笑着,回忆它短暂、朴素的一生。

   ④这会儿静极了,没有风,没有鸟兽的声音,空气也似乎凝固不再流动。

时光的轮子沙沙地转动着,叶片仍纷纷扬扬,以不同的姿态飘落。

身下是柔软的落叶,发出陈年腐叶特有的扑朔迷离的气息,几枚叶片不经意落在我的额上、掌上,轻轻的,轻轻的,如一双纤手为我盖上一条薄被。

仍有源源不断的叶片划过我的双眸,无声无息地融入大地。

此刻,我躺在寂静的林子深处倾听,倾听林木在空气中兀立的声音,倾听林木的间关悄语,倾听生命天然的律动。

灵魂悄悄脱离内体,上升,轻飓,御风而翔,飘向远方,飘向天堂。

仿佛自己也成

了一棵树,一枚熟透的金黄的叶片。

   ⑤时光携着叶片轻轻划过眼帘,向西沉下去,沉下去,晚霞如枯叶般金黄地燃烧着,占据林子的每一个空间。

时光的轮子沙沙地响着,叶子无拘无束地落着,偶有一只小兽轻碰一下我的脚踝,又碰一下,然后大摇大摆地走过去,自在逍遥,无所顾忌.如同你是一棵树、一丛杂草、一段枯枝。

   

⑥瞬间,我的眼眶里蓄满泪水。

⑦我走了,走出很远,身上仍带有经年落叶的气息。

回头望望,乳状的雾气模糊了我的视线,远方那一大片莽莽苍苍的存在渐渐消失,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那样。

(有删改)

16.请写出文中划线词语、句子的含义。

(4分)   .   r

造物主的旨意                                                                 

瞬间。

我的眼眶里蓄满泪水。

17.谈谈文章第②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并简要分析。

(5分)

                                                                              

18.文章第③段中,是采用哪些修辞方法来描写树叶飘落的?

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5分)    

                                                                              

19.落叶,本是极常见的自然景象,却能从中读出生命的真谛。

联系全文说说都有那些生命感悟。

(6分)

                                                                              

 

六、(12分)

20.下面请柬中有语言不得体处,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4分)

 XX先生:

   

   2014年高考,本人舍弟荣膺全县理科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

为表庆贺,特于9月20日在东方大酒店宴请宾朋,届时务必惠顾。

   XXX 9月15日

(1)                                

(2)                              

(3)                                (4)                              

21.请给填入空格的句子正确排序(4分)  

   鲁迅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

还有一部分因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兴趣。

                    

   ①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

   ②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人世的态度,他的正义感和爱国心。

   ③更有若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就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了。

   ④他对强暴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为了中国进步不懈的努力。

   ⑤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传统的骨气,用他的话说,就是“中国的脊梁”。

 。

22.仿照划线句式,请另举两个例子填人下面的空格中,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4分)

   庄子是先秦时期最伟大的批判者,正是他的逍遥,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

                             ;                    。

无论是逍遥,呐喊还是抨击,他们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思想者和批判者。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语曰:

“不知其人,观其友。

”说的是间接识人的途径。

   “珠玉不如善友,富贵莫如仁友”谈的是一种友人价值观。

   苏轼有云:

“侣鱼虾而友麇鹿。

”诠释的是一种旷达洒脱的情怀境界。

  

   而周恩来的“与有胆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也似乎涉及到了朋友的取向问题。

   是啊,古往今来,“友”就是人们常谈常新的话题。

可以是具体的对象——人,抑或物;可以赋予抽象的内涵,精神,境界。

对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感悟。

请根据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自定主题,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