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一中届高二上生物练习1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25343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安一中届高二上生物练习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南安一中届高二上生物练习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南安一中届高二上生物练习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南安一中届高二上生物练习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南安一中届高二上生物练习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安一中届高二上生物练习15.docx

《南安一中届高二上生物练习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安一中届高二上生物练习15.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安一中届高二上生物练习15.docx

南安一中届高二上生物练习15

南安一中2017届高二(上)生物练习15

1.如果某人下丘脑严重受损,其身体的哪些指标可能发生异常(  )

①细胞外液的渗透压②组织液中的O2的含量③甲状腺激素的浓度

④血糖浓度⑤血浆蛋白的含量⑥体温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⑥

2.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②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③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

④人体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

⑤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

A.2项B.3项C.4项D.5项

3.在人体内,下面哪一组物质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  )

A.胰岛素和胰蛋白酶B.甲状腺激素和呼吸酶

C.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D.生长激素和淀粉酶

4.右图表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两条曲线表示健康人两种激素的变化趋势,另一条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变化趋势。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b表示糖尿病病人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

B.在曲线c上升时,人体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使肾上

腺素的分泌

C.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D.人体通过a、c激素的协同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5.下列是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曲线图,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B.乙图表示饮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C.丙图表示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变化

D.丁图a点时注射的不可能是抗利尿激素

6.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下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电位由A变为C是K+外流

C.左图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右图中的B点的电位

D.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

8.根据右图人体器官模型,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A处高于B处

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高于B处

D.如果器官为胰腺,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高于B处

9.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过程的模式图。

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仍然能够产生感觉

B.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会发生于细胞核中

C.如果该图表示激素调节过程,则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胰岛A细胞

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则a为B细胞,b为浆细胞,c为靶细胞

10.如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正确的是(  )

A.给未感染过禽流感病毒的人注射灭活的H5N1禽流感病毒,可以诱导M细胞迅速增殖分化

B.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C.当同一种抗原再次入侵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D.图中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M细胞

11.(11年全国)研究发现两种现象:

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12.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都能迅速产生抗体

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经抗原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

C.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

D.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

13.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B.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D.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

14.下列关于生长素和生长激素叙述正确的是 (  ) 

A.化学本质相同        B.均由专门的腺体产生 

C.都有特定的作用部位      D.均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15.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

①在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      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 

③在尖端横向插入锡箔  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  ⑤切去胚芽鞘尖端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单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 

B、给予右侧光照时,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是② 

C、单侧光照射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⑤ 

D、如把④置于缓慢匀速旋转的转盘中心,并给予右侧光照,生长情况是直立生长

16.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

A.背地(心)生长B.向水平方向生长

C.向光生长D.无法确定

17.高三某同学从生物学资料得知:

“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③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④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将甲株的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

⑤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⑥观察三株叶柄脱落情况。

A.①③④⑥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D.①②⑤⑥

18.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某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

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

接通台灯电源24小时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2)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装置,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

    装置,而玉米幼苗弯曲生长的是    装置

(3)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①根据   号和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引起的。

②根据   号与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系。

③根据   号与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④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

19.下图表示用胚芽鞘中段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做的一组实验:

  

(1)过一段时间后测定原先不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中是否含有生长素,其实验结果应该为:

作为受体的琼脂小块______________不含生长素; 

(2)实验中除了①之外,还要设置②③④三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表明,在植物体内,植物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其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安一中2017届高二(上)生物练习15参考答案

1-5:

ACBDC6-10:

BDDAD11-15:

CDBDB16-17:

CB

18.

(2)3、4、5  2  1、6  

(3)①1 3 ②1 2 ③1 4 

④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 

 19.

(1)②④ 

(2)作为对照实验,排除重力因素的影响 

(3)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主动运输 

 

南安一中2017届高二(上)生物练习15参考答案

1-5:

ACBDC6-10:

BDDAD11-15:

CDBDB16-17:

CB

18.

(2)3、4、5  2  1、6  

(3)①1 3 ②1 2 ③1 4 

④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 

 19.

(1)②④ 

(2)作为对照实验,排除重力因素的影响 

(3)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主动运输 

 

南安一中2017届高二(上)生物练习15参考答案

1-5:

ACBDC6-10:

BDDAD11-15:

CDBDB16-17:

CB

18.

(2)3、4、5  2  1、6  

(3)①1 3 ②1 2 ③1 4 

④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 

 19.

(1)②④ 

(2)作为对照实验,排除重力因素的影响 

(3)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主动运输 

 

(10分)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请根据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

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

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在A、B、C、D四个实验中,_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

由此可以形成推论:

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_。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问题上又获得了新的进展。

他们用更精密的方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IAA的含量,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植物

IAA分布(%)

向光侧

背光侧

A

50.0

50.0

B

50.2

49.8

C

50.1

49.9

D

49.5

50.5

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一侧。

根据上述事实推测,就这几种植物而言,其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推论:

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1)A和B,C和D,

背光侧IAA多于向光侧(或IAA在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布不均)

(2)抑制生长,向光侧抑制物多于背光侧(或抑制物在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布不均)

 

4.下图是燕麦胚芽鞘尖端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后,定量测定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就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 

A.光照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B.光照引起生长素向下运输

 C.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    D.光照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1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是   (     ) 

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  ②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 ③产生部位也是作用部位  

④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⑤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⑥化学本质是有机物 

A、①④⑥      B、①③④⑤C、②④⑤      D、②③④⑥

13对胚芽A作如右图所示的处理形成胚芽B,光照后它的弯曲情况是(  )

A.Q处向左B.Q处向右

C.P处向右D.不弯曲

 

1下图表示用切取的胚芽鞘中段和琼脂块共同研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实验:

11.如图所示,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在装置左侧,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暗箱花盆一起转动)和花盆(暗箱不转动花盆转动),分别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旋转,一周后幼苗生长情况分别是( )

A.甲丁B.乙甲C.乙丙D.丙丁

D1.科学家研究胚芽鞘向光弯曲现象,逐步揭示了发生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系列因果相关事件,下列按因果相关事件顺序排列的是(   )

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 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d.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 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 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

 

(1)图甲中,供应块是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

实验的结果,胚芽鞘C将,这一现象说明。

(2)图乙中,胚芽鞘D能否发生C的现象?

(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只能是,运输方式是。

(1)生长,向左侧弯曲生长素可由胚芽鞘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2)生长素不能由胚芽鞘形态学下端向上端逆向运输  

(3)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主动运输

5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

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

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

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

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

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

(二)实验结果:

如下图所示。

图中c、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请回答:

(1)图a和b说明什么?

(2)图c和d说明什么?

(3)图e和f说明什么?

(1)光并未影响生长素的分解和生长素的向下运输

(2)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3)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4)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