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评价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2383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5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沙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评价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黄沙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评价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黄沙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评价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黄沙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评价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黄沙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评价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沙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评价完.docx

《黄沙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评价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沙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评价完.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沙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评价完.docx

黄沙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评价完

6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评价

6.1矿井运输系统

6.1.1安全评价方法

矿井运输系统采用安全检查表的方法进行评价。

6.1.2评价过程

评价组对黄沙矿运输系统有关图纸、技术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查阅和分析研究,并向有关人员进行了咨询和核实。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标准》等编制了安全检查表。

在此基础上深入现场对井底车场、胶带运输系统及辅助运输系统、采掘工作面进行了检查和复查。

6.1.3.井下运输系统

1.井下主要运输方式及设备

黄沙矿原有9部主胶带输送机,皮带斜井、-500主下山现铺设宽度1000mm胶带输送机,经核算均能满足矿井120万t/a运输能力要求。

但其余7部皮带不满足要求,需要更换。

井下运输设备型号能力不足的7部胶带输送机分别是:

(1)-500上部为STJ1000/2×125S型胶带输送机,750m,9°;

(2)-280南翼三部为STJ800/2×40型胶带输送机,420m,0°;

(3)-280南翼二部为STJ800/2×75型胶带输送机,290m,17°;

(4)-280南翼一部为STJ800/17型胶带输送机,20m,0°;

(5)-280主下山为ZX-80/2000型强力胶带输送机,530m,17°;

(6)-100副巷二部为STJ800/90型胶带输送机,930m,0°;

(7)-100副巷一部为STJ800/2×75型胶带输送机,290m,7°。

为了满足矿井120万t/a运输能力要求,分别对以上不能满足要求的胶带输送机进行了改造,改造后胶带输送机设备规格型号为:

(1)-500上部为DTL100型胶带输送机,750m,9°;

(2)-280南翼三部为DTL100型胶带输送机,420m,0°;

(3)-280南翼二部为DTL100型胶带输送机,290m,17°;

(4)-280南翼一部为DTL100型胶带输送机,20m,0°;

(5)-280主下山为DTL100型胶带输送机,530m,17°;

(6)-100副巷二部为DTL100型胶带输送机,930m,0°;

(7)-100副巷一部为DTL100型胶带输送机,290m,

2.井下辅助运输方式及设备

(1)黄沙矿辅助提升系统现有三部绞车,地面2JK3-1.5/30绞车、-280JK2.5/20轨道下山绞车、-500JK2.5/20A轨道下山绞车。

由于产量增加后,三部绞车经核算均能满足提升要求,因此不需要改造。

(2)-500水平上部大巷是暗斜井与-280水平运输系统连接的通道。

因-280水平煤炭采用皮带运输,辅助运输为架线电机车牵引1.2t固定式

矿车运输,为实现煤炭运输连续化,便于自动化管理,设计确定煤炭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辅助运输采用架线电机车牵引1.2t固定式矿车运输。

(3)11211采区煤炭直接通过主暗斜井皮带上运,不通过-500水平运输巷。

其它采区生产时,须通过-500水平运输大巷。

根据黄沙矿现有的生产条件及储装运系统,-500水平煤炭采用胶带运输,辅助运输为架线电机车牵引1.2t固定式矿车运输。

6.1.4综合评价

矿井运输系统的设备选型和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配套完善,安装工程质量合格;辅助运输系统的现场安全管理能够适应安全生产需要,试生产期间,各环节运行情况良好。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之要求,已具备了安全生产条件。

依据安全验收评价检查表对运输系统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检查。

内容见下表。

运输系统安全评价检查表

序号

项目

检查内容

标准要求

依据

现场检查情况与结论

1

平巷运输

1)巷道工程

对运输巷道的要求:

巷道净断面必须满足行人、运输、通风和安全设施及设备安装、检修、施工的需要。

主要控制尺寸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2条、23条和设计施工图提出的要求;

煤矿安全规程》第22条、23条、设计文件

巷道净断面满足行人运输通风等要求,符合《规程》

2)人力推车

巷道坡度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

无人力推车

3)轨道

原煤炭工业部一九八三年颁发的《煤矿窄轨铁道维修质量标准及检查评级办法》的行业标准

基本符合标准要求

4)道岔

原煤炭工业部一九八三年颁发的《煤矿窄轨铁道维修质量标准及检查评级办法》的行业标准

基本符合标准要求

2

斜巷运输

1)安全防护装置

斜巷提升安全防护,现场设置及其安全要求的方式区分,可参照目前执行的行业标准执行。

斜巷内使用串车提升的跑车防护装置、区段阻车器、摘挂钩地点阻车器、阻止未挂车辆滑入斜巷的阻车器、防止变坡点下方跑车的挡车栏、各车场甩车时的信号装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的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行标

斜巷内防跑车装置,跑车防护装置阻车器,信号灯基本符合要求。

3)绞车道

主要绞车道不得兼作人行道。

提升量不大,保证行车时,不行人的不受此限

《煤矿安全规程》第20条

主要绞车道不得兼作人行道。

满足要求。

4)提升设施工程质量

轨道、轨枕、道渣、扣件、道岔、托辊、过卷距离、钢丝绳安全系数、钢丝绳接头规定等

《煤矿安全规程》第353、354、371、401、409条

符合要求

5)连接装置

倾斜井巷运输时,矿车之间的连接、矿车与钢丝绳之间的连接,必须使用不能自行脱落的连接装置,并加装保险绳。

连接装置的安全系数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414条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第412、414条

符合要求

6)硐室

各车场设置信号峒室及躲避峒

《煤矿安全规程》371条

信号硐室、躲避峒欠规范

3

提升装置

1)钢丝绳缠绕层数

倾斜井巷中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的,2层;升降物料的3层

《煤矿安全规程》419条

升降物料缠绳数层数满足要求

2)斜井提升容器速度

①升降人员速度不得超过设计并≯5m/s,加速度≯0.5m/s2

②用矿车升降物料时速度≯5m/s

③用箕斗升降物料时速度≯7m/s,

38㎏/m钢轨固定道床时速度≯9m/s

《煤矿安全规程》426条

升降物料速度小于5m/s

3)保护装置

必须按设计配套齐全,经调试整定正确,动作可靠。

当提升绞车的保险闸发生作用时,全部机械的减速度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表9的规定

设计文件

《煤矿安全规程》

保护装置齐全,制动减速度符合要求

4

运输机车

机车选型

根据矿井瓦斯等级,井下运输机车选型是否符合设计和《煤矿安全规程》347条规定

《煤矿安全

规程》347条

运输机车选型合理

5

机车

1)设备状态

机车的闸、灯、警铃(喇叭)、连接装置和撒沙装置和防爆部分都必须完好正常

《煤矿安全规程》349条

机车的闸、灯、警铃(喇叭)、连接装置和撒沙装置和防爆部分完好

2)列车制动

检查列车的制动距离记录。

每年至少测定一次,运送物料时不得超过40m;运送人员时不得超过20m

《煤矿安全规程》351条

符合要求

3)信号

在弯道或司机视线受阻的区段,应有列车占线闭塞信号,新建和改扩建的大型矿井井底车场和运输大巷,有信号集中闭塞系统

《煤矿安全规程》351条

信号符合要求

4)架线机车

机车架空线悬挂高度、与巷道顶或棚梁之间的距离、悬吊绝缘子距离以及悬挂点间距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356、357条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356、357条规定

符合要求

5)直流电压

蓄电池机车符合设计、架线机车不得超过600V

《煤矿安全规程》355条

无此项

6

井下人员运送

1)是否采用机械运送

长度超过1.5km的主要运输平巷,上下班应时;人员上下的主要倾斜巷垂深超过50m时均应采用机械运送人员

《煤矿安全规程》365、358条

符合要求

2)运送人员机械设施

①必须使用运送人员的专用设施,严禁使用固定车厢式矿车、翻转车厢式矿车、底卸式矿车、材料车和平板车等运送人员。

《煤矿安全规程》366、358、368、375条

无此项

②倾斜巷运送人员的人车必须有顶盖,车辆上必须装有可靠的防坠器。

无此项

7

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

1)胶带、包胶、非金属零部件材质

必须使用阻燃输送带。

带式输送机托辊的非金属材料零部件和包胶滚筒的胶料,其阻燃性和抗静电性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第373条.

符合要求

2)输送机保护装置

驱动滚筒防滑、堆煤、防跑偏、温度、烟雾、自动洒水

在主要运输巷道内安设的带式输送机必须装设:

张紧力下降保护装置和防撕裂保护装置;在机头和机尾防止人员与驱动滚筒和导向滚筒相接触的防护栏。

巷道中行人跨越带式输送机处应设过桥

倾斜井巷中使用的带式输送机,上运时,必须同时装设防逆转装置和制动装置;下运时,必须装设制动装置。

当输送机长度超过100m,应设置沿线紧急停车装置。

符合要求

3)传动介质

液力偶合器严禁使用可燃性传动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不受此限)

符合要求

4)加设装置

应加设软启动装置,下运输送机应加设软制动装置

符合要求

5)检测报告

检查经有资质单位对胶带阻燃检测的正式报告,对使用中的各种保护应定期试验

符合要求

6)运输机与巷帮的距离

巷道内安设运输机时,输送机与巷帮支护的距离不得小于0.5米;机头和机尾与巷帮支护的距离应满足设备检查和维修的需要,并不得小于0.7m。

《煤矿安全规程》第22条

符合要求

8

照明、通信

1)照明

井底车场及其附近、机车库、采区车场、使用机车的主要运输巷道、升降人员及升降物料和人行交替使用的绞车道、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灯间距应符合设计布置

《煤矿安全规程》第473条

设计文件

各车场、运输大巷等地有照明,灯间距符合规定

2)通信

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上下山绞车房等相关场所应装设电话

《煤矿安全规程》第478条

各主要硐室均有电话,畅通

9

运输管理

1)操作规程

2)管理制度

3)培训

4)技术档案

①各工种操作规程齐全、完整并成册

②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齐全、完整

③主要工种的司机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④技术资料齐全、完整,符合规范

符合要求。

6.2矿井压风系统

6.2.1安全评价方法

通风系统采用安全检查表的方法进行评价。

6.2.2评价过程

评价组对黄沙矿压风系统得有关图纸和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查阅和分析研究,并向有关人员进行了核实.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等编制了安全检查表。

在此基础上深入现场对工业场地压风机房进行了检查和复查。

目前,黄沙矿地面和-280水平均建有压风机房。

地面压风机房安装有1台MLGF28/7.5-160G型空气压缩机,供风量为28m3/min,电机功率为160kW。

在-280水平安装3台L5.5-40/8型空气压缩机,型式为L型双缸二级复动水冷;排气量为40m3/min,一级排气压力为0.18~0.22MPa,二级排气压力为0.8MPa;配电功率为250kW、6000V;储气罐3个,每个容积为4m3,额定压力8MPa。

现在运行2台,能够满足矿井压风需要。

为方便井巷扩修需要增加2台MLGF160-28/7.5移动式空气压缩机。

6.2.3压风机设备评价结论

黄沙矿压风机系统设计合理。

经过联合试运转,证明能够满足目前生产条件下对风量的需求。

经现场检查,压风机主要技术指标满足安全生产的需求,润滑和冷却系统运行可靠,安全保护装置设置齐全。

矿有压风机专业技术人员和维护检修队伍,压风机司机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

压风机房安全防护用具和消防设备齐全。

黄沙矿压风机系统能够满足目前生产条件下对压风的需求。

压风及其输送系统安全评价检查表

序号

项目

检查内容

标准要求

依据

现场检查情况与结论

1

井下供风方式

风包管路配置

安装位址和管路敷设路径符合设计

风包在地面应设在室外阴凉处

设计施工图煤矿安全规程439条

风包管路配置合理

2

供电和照明

供电可靠性及机房照度

一般由两回路供电,并应引自不同母线段,机房地面照度应保持30-40勒克斯

煤矿电工手册4压缩空气站设计手册

供电双回路,照明符合要求

3

控制配套设备

是否成套配置

控制设备一般应由主机厂成套配置

为保证安全和操作方便压缩机的电动机如为低压时,应在机组旁设启动和停机操作按钮;如为高压时,应在机组旁设事故停机按钮

压缩空气站设计手册

设计图纸

控制设备成套,性能良好

4

采暖

设计与安装

冬季机房的采暖温度不低于16℃

设计应有采暖设备并应安装到位

设计图纸

压缩空气站设计手册

符合要求

5

监测与保护

监测点位址

保护及整定

空气压缩机必须有压力表和安全阀,压力表必须定期校验.安全阀动作压力不得超过额定压力的1.1倍

油润滑空压机必须设断油保护或断油信号显示装置

水冷却空压机必须设断水保护或断水信号显示装置

必须装设空压机排气温度保护装置,单缸不得超过190℃、双缸不得超过160℃。

在超温时能自动切断电源

空压机吸气口必须设置过滤装置

空压机必须使用闪点不低于215℃的压缩机油

风包内的温度应保持在120℃以下,并装有超温保护装置,在超温时可自动切断电源和报警

煤矿安全规程437、438、439条

压力表和安全阀,定期校验;设断油、断水、超温保护,建议完善保护装置并坚持使用。

6

监测与保护

监测点位址

保护及整定

风包上必须装有动作可靠的安全阀和放水阀,有检查孔;

新安装或检修后的风包,应用1.5倍空压机工作压力做水压试验

在风包出口管路上必须加装释压阀,释压阀的口径不得小于出风管的直径,释放压力应为空压机最高工作压力的1.25~1.4倍

煤矿安全规程439条

风包装有安全阀和放水阀,有检查孔,出口管路上加装释压阀

7

管理工作

机构与制度

有管理机构

有操作规程

有各种保护的定期校验检查制度

运行记载日志等管理制度

对空气过滤器、释压阀、风包油垢等设备的定期清洗制度

必备的通信消防设施

煤矿安全规程

管理较好,制度完善,有通讯消防设施。

6.3矿井通风系统

6.3.1安全评价方法

通风系统采用安全检查表的方法进行评价。

6.3.2评价过程

查阅了通风管理制度、通风系统图、通风报表、通风安全仪器仪表检测和检定的数据资料、通风机性能测定、瓦斯等鉴定资料、通风阻力测定报告、反风演习报告以及通风方面各工种的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等。

现场检查了地面主要通风机的运转情况,察看了配电室、反风设施、防爆门(井盖)、反风操作系统图、运转情况记录簿、消防器材配备,对调度直通电话进行了试通话。

在井下,检查了皮带斜井、主斜井、副斜井三个进风井以及辛安风井、黄沙斜风井两个回风井、主要进风大巷、主要回风大巷、采区进风上下山、采区回风上下山、以及通风设施(风门、枫桥、测风站等)、爆炸材料库、轻放工作面、掘进工作面、泵房、变电所等地点。

检查了沿途巷道内通风设施的构筑情况、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几个作业点的配风量。

通风机安装有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仪表,并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控和操作,运行可靠。

通风机房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并有反风操作系统图、司机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

通风机的运转每班设2名专职司机,并每小时记录一次通风机运转情况。

矿井反风采用通风机直接反转的方式进行反风,反风设施齐全。

回风井井口安装有防爆门,密封性能良好,符合要求。

6.3.3通风系统现状

改造前黄沙矿通风系统由皮带斜井、主斜井、副斜井进风,辛安风井、黄沙斜风井回风组成。

其中辛安风井用于-280水平、-500水平采掘工作面及硐室回风;黄沙斜风井用于原黄沙井田的+32水平、-100水平硐室回风。

黄沙矿于1970年4月10日在黄沙井田开工建设,1971年10月1日投产。

经过近几十年的开采,矿井水平不断延深,矿井通风路线不断加长;另外受矿山压力影响,巷道变形严重,通风断面缩小,造成多处巷道风速接近极限。

同时矿井深部瓦斯涌出量加大,矿井需风量不断增加,造成矿井通风困难。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矿井生产能力和安全生产,经公司、黄沙矿有关领导及广大技术人员多次反复研究,结合集团公司有关部室的意见,对黄沙矿通风系统于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如下改造。

1、在-500水平坡头新建一个回风井(辛安南风井),井筒φ6.0m,断面28.27㎡,立井深度为498m,用于矿井-500水平回风,并兼作矿井深部安全出口。

同时将辛安风井改造为进风井,并增加一条进风下山,为辛安扩大区进风。

2、新建回风井(辛安南风井)选用两台GAF30-20-1型轴流式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电机功率1400kW。

因此目前黄沙矿通风系统由皮带斜井、主斜井、副斜井、辛安风井进风,辛安南风井、黄沙斜风井回风组成。

其中辛安南风井用于-280水平、-500水平采掘工作面及硐室回风;黄沙斜风井用于原黄沙井田的+32水平、-100水平硐室回风。

目前黄沙矿-500水平形成三进两回的通风格局。

矿井通风系统为混合式,矿井通风方式为抽出式。

矿井通风系统改造完成后满足生产能力120万t/a的生产要求。

矿井主要通风机设有计算机监测系统,监控软件完成采集现场实时数据、显示、存贮、打印、报警、实时及历史曲线、网络通讯等功能。

现场实时监测的参数包括:

风机的入口静压、风量、电机效率、电流、电压、风机轴承温度、电机轴承温度、电机绕组温度、泵站油温、泵站油压、风机振动、风机开停车信号及正、反风信号、制动闸打开和关闭信号、风板打开和关闭信号、冷却水进出口压力等。

现主要通风机的供风量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回采工作面为后退式开采,全负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独立供风。

掘进工作面供风局部通风机的型号分别为FBDNo6.0/5.5×2、FBDNo6.0/11×2型对旋隔爆局部通风机。

井下根据控制风流的实际需要,构筑有齐全的通风设施(风门、调节风窗、密闭墙等)。

使用的主要进、回风之间的联络巷内安装有2道正向风门和2道反向风门,能够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

矿井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

井下巷道硐室和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供风量满足生产需要,风速符合有关规定。

2008年12月29日,该矿井举行了反风演习,5分钟后达到反风正常。

反风后与正常风量之比为87.62%,反风时矿井和采面的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经检测均不超过规定,反风结果符合要求。

该矿设有通风管理部负责矿井通风、瓦斯技术业务管理工作,下设技术室,有专职测风员3名,配备了足够的通风仪表,通风安全仪器仪表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矿井建立了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1次全面的测风。

采掘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每次测风结果均详细记录并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标明,风量旬报表能够及时报矿总工程师阅审。

矿井建立健全了通风、局部通风、巷道贯通、瓦斯排放、通风设施工程质量验收和通风调度等管理制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和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有效的保证了矿井的通风安全。

6.3.4评价结果

矿井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和安装符合设计要求,通风方面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配套完善,工程质量合格。

通风现场管理能够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试生产期间,本系统各个环节运行正常。

矿井通风系统已具备了安全条件。

检查情况详见表6.4-1

通风系统安全检查表6.4-1

序号

项目

检查内容

依据

现场检查

情况与结论

1

主要

扇风

矿井必须安设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通风机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一次性能测定。

通风机房设施符合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

第121、123条

符合要求

2

矿井

通风

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独立;生产水平和采区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独立通风;巷道贯通符合规定要求;无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必须有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通风系统图,

《煤矿安全规程》

第107、108、113、114、12条

通风系统独立;实行分区通风;

采掘进工作面独立通风;无串联通风、扩散通风;图纸及时填绘

符合要求

3

矿井风量

煤矿企业应根据具体条件制定风量计算方法,至少每5年修订一次。

《煤矿安全规程》

第103条

制定了风量计算方法并修订

符合要求

4

通风阻力测定

新井投产前必须进行一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生产矿井每三年测定一次。

《煤矿安全规程》119条

符合要求

5

矿井

反风

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每年进行一次反风演习。

《煤矿安全规程》122条

符合要求

 

6

局部

通风

1.局部通风机指定人员负责管理,保证正常运转。

2.采用抗静电、阻燃风筒;风筒口到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及出口风量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3.不得使用一台局部通风机向2个掘进工作面供风。

4.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可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供电线路供电或与采煤工作面分开供电。

5.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风电闭锁。

《煤矿安全规程》第128、129条

1.指定人员管理,运转正常。

2.风筒抗静电、阻燃;风筒口距离、出口风量符合要求。

3.无向2个工作面供风现象。

4.供电分开。

5.实行风电闭锁

符合要求

7

通风

设施

控制风流的风门、风桥、风墙、风窗等设施必须可靠。

不应在倾斜运输巷中设置风门,如必须设置应安设自动风门或设专人管理。

《煤矿安全规程》第118条

设施可靠,未在倾斜运输巷中设置风门。

符合要求

6.4矿井防治水

6.4.1评价方法

防治水系统评价方法采用安全检查表法。

6.4.2评价过程

详细查阅了《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黄沙矿技术改造产业升级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黄沙矿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黄沙矿技术改造安全专篇》、《峰峰矿务局黄沙矿水文地质专题补充报告》、《防治水总体规划》、及《雨季三防措施》等有关防治水方面的的基础性资料和管理制度;查阅了防排水工程的设计文件和图纸资料及等。

在认真分析上述资料的基础上,多次深入现场对地面工业广场、井下排水泵房、采掘工作面等地点进行了检查和复查。

6.4.3矿井防治水现状

1.地面防治水:

黄沙矿工业广场场地地形为西高东低,场地排水为无组织排水,顺着自然坡度排入排水沟。

竖向设计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和场地排水的要求及防洪和场内外运输的要求。

工业场地内外的各个井筒、地面建筑物、铁路及公路等均按规定留设保护煤柱。

2.井下防治水:

-500水平的水由泵房经管子道、通风暗斜井排至-280水平南大巷,由水沟流入-280水仓,再由-280泵房排水设备排至地面。

-500水平正常涌水量10.6m3/min,最大涌水量12.1m3/min。

-500泵房共安装有7台MD280-43×7水泵,配用电机功率360kW。

共敷设两趟φ377排水管路,排至-280水平。

-280水平正常涌水量17.6m3/min,最大涌水量23.1m3/min。

-280泵房共安装有11台MD280-65×9水泵,配用电机功率850kW。

共敷设两趟φ426和一趟φ377排水管路。

矿井增产后,经核算该系统排水能力能满足排水要求。

矿进行了主排水泵性能测定,检测报告为合格。

排水系统排水能力、水仓容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

排水系统正常,安全保障程度较高。

3、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矿井设有防治水机构,由地测部门防治水工作人员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收集整理地质、水文地质资料。

采掘按设计留设矿井各类防水煤岩柱。

配备探水钻机,在采掘过程中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按安全专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