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考试材料分析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2240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论》考试材料分析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概论》考试材料分析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概论》考试材料分析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概论》考试材料分析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概论》考试材料分析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概论》考试材料分析题.docx

《《概论》考试材料分析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论》考试材料分析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概论》考试材料分析题.docx

《概论》考试材料分析题

一、材料分析题:

材料1:

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

——《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70页。

材料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试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教材11页)

(2)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

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第一,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第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二、论述题: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是这个过程中先后产生的理论成果。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前者为后者的产生和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一脉相承”是因为,它们在基本精神上,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与时俱进”是因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侧重探索不同的重大课题,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三、材料分析

材料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以为现在的斗争策略已经是再好没有了,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本本’保障了永久的胜利,只要遵守既定办法就无往而不胜利。

这些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完全是一种保守路线”。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

 

材料之二:

“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

‘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

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5月19日)

 

材料之三:

“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社论:

《学好文件抓住纲》)

 

材料之四: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共党内存在的什么错误倾向而提出的?

有何意义?

(2)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2,说明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内容。

(3)材料3的错误及危害是什么?

(4)根据材料1、2、4,说明邓小平对坚持与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及意义。

答案要点

(1)材料1主要是针对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共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而提出的。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最早提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对中共思想路线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2)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了科学的阐述。

主要内容是: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包含解放思想的深刻涵义;必须反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的两种表现)。

(3)材料3的要害是对毛泽东同志的言论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将其当作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本身。

其危害在于扭曲、伤害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违背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导致思想僵化,工作停滞不前。

(4)在新时期,邓小平坚决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赋予它新的时代特色,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辩证地统一起来,强调了解放思想对坚持实事求是的作用。

这就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折,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10位。

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迅速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30年间经济实现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长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0年的397983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1978年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第2位,仅次于美国。

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1.67亿美元,人均只有0.17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不足1块钱,2010年我国外汇储备扩大到28743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

材料二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60年代,我国基尼系数大约为0.17~0.18,80年代为0.21~0.27,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7年已升至0.48。

世界银行报告同时显示,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这两个数字的比在中国是10.7倍,而美国是8.4倍,俄罗斯是4.5倍,印度是4.9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

这也就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世界上居民收入最平均的国家之一,变成世界上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城乡、区域、行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2009年10月26日中国经济周刊

材料三

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已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且这种差距有逐渐拉大之势。

在发达国家,工资一般会占企业运营成本50%左右,而在中国则不到10%。

发达国家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在中国则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趋势。

据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室主任李爽介绍,2003年中国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为57.6%,2005年则降为41.4%,两年之内下降16个百分点。

与此对应的则是资本分配的比重提高,达到了1/3以上,远高于发达国家。

——《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01期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却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2)为了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党的十七大为什么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答案要点:

1、原因:

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行业垄断。

其二,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的保护。

其三,灰、黑色收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

其四,地域差距的存在。

其五、劳动报酬占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

(7分)

2、解决收入差距问题,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最终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第二,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完善分配体制。

努力做到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

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促进共同富裕。

第三、逐年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6分)

3、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尽合理,尤其是在初次分配领域中,利润和职工工资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这是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意味着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将会提速。

只有低收入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增长快于富人,中国的贫富差距才可能缩小。

(7分)

五、论述题: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如何认识当前所谓“国进民退”现象?

你认为应该如何推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答案要点: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近两年来,我国个别地方少数私营企业由于受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冲击等原因,被国有企业合并重组,一些学者指责其为“国进民退”,认为“国进民退”是改革的“倒退”。

这是污蔑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其实,这些都是我国依据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贯彻科学发展观,依据经济发展规律,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所进行的所有制结构调整,是完全合情、合理、合法、必要的,不应该大惊小怪。

(3)一方面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首先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其次要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最后要努力寻找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得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

另一方面,要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首先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领域。

鼓励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竞争、相互促进,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其次要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引导他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联系实际(5分)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1:

1984年6月,邓小平接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时指出: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摘自: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2: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九四九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促进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仍然是所有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和崇高目标。

”“早期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无限期拖延统一,是所有爱国同胞不愿看到的。

”摘自:

《江泽民文选》第1卷

材料3:

胡锦涛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摘自:

《十七大报告》

结合材料回答: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

第一,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第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三,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性的策略灵活性。

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第四,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2、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答案要点:

七、论述题:

结合现实,论述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案要点: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2)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

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

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3)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八、论述题:

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九、材料分析题: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有的经济现象,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不仅有私有制成分,也有国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他经济成份;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不仅有公有制经济成分,也有私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它经济成分。

但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是不同的,在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问题时,有人以“八宝饭”为例做了形象比喻:

八宝饭中的糯米是主要成分,没有糯米不是八宝饭,但糯米本身并不就是八宝饭;八宝饭里还有其他成分,红枣、莲子、核桃、红生、红豆、砂糖等,没有这些成份也不是八宝饭,但这些东西本身也不同于八宝饭。

只是把糯米和其它成分组合在一起并以糯米为主才是八宝饭。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判断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其它经济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区别的标准在于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条件下的并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就在于剩余产品归劳动者共同占有,这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而当代资本主义是以私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条件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就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在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条件下,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这是坚持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的原则。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才能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2)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

根据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这样能够更好地符合初级阶段的实际,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另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本身还不完善、不成熟,还没有能力包罗社会经济的一切领域,这就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一起共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应该利用它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实践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补充10个材料题

一、材料题

材料1:

2009年是我国建国60周年。

60年来,我们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从得到承认发展成为一股新生力量。

材料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成就斐然:

1997年、1999年,香港、澳门相继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嫦娥奔月实现了我们祖先几千年来伟大的梦想,奥运会成功举办,圆梦百年……

材料3: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但后来由于党的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不断发展,“以阶级斗争为纲”取代了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材料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我们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

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结合上述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请谈谈你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论断?

  答案要点

⑴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

⑵原因是: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④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⑤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

答案要点

1992年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的需要。

二、材料题

材料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材料2:

十七大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材料3: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同志指出:

“牢牢把握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中国就大有希望。

  结合上述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材料三中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的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答案要点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1)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历史使我们超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并占主要地位的历史阶段,但是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却是无法逾越的。

(2)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

答案要点

(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这是我们的事业能够经受住风险、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

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我们必须把它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百年不动摇。

三、材料题

材料:

《人民日报》“说句心里话”栏目,重庆市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的一位农民说出了这样的心里话:

这些年,党和政府在想办法给农民更多实惠,直补种粮农民,免除了农业税,让我们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些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现如今我们这个村先搞了“农民转市民”试点全村131人今年全部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由农民开始变为市民啦!

  我家承包的土地自愿流转给集体统一经营,每亩补贴我们青苗费4880元,以后每年按照亩产1000斤粮食的市场价补偿我们,村里把流转出来的土地集中起来,引进一些现代农业项目,经营赚了钱,我们可以分红,这些项目优先从村里招聘劳动力,我儿子就可以回来打工,离我们更近了。

以前大家都出去打工,地荒在那里,流转以后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我们又能从中受益,对村里经济也有好处。

  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是17年前盖的,已经破旧了,根据农民转市民的政策,房了拆迁以后,会补偿给我们两套75平方米的搂房,新房子离这不远,政府承诺我们明年9月搬家。

  最高兴的是变市民以后,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像我们这样的老人,一次性缴4320元钱,男的从60岁起,女的从55岁起,就可以每个月领156元养老金。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说明为什么一些过去农民“想都不敢想”的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