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自动化专业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发展规划模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466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大学自动化专业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发展规划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贵州大学自动化专业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发展规划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贵州大学自动化专业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发展规划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贵州大学自动化专业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发展规划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贵州大学自动化专业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发展规划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大学自动化专业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发展规划模板.docx

《贵州大学自动化专业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发展规划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大学自动化专业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发展规划模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大学自动化专业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发展规划模板.docx

贵州大学自动化专业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发展规划模板

 

贵州大学自动化专业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发展规划

 

自动化专业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十二五”发展规划

§1   专业及学科现状

§1.1 办学情况、专业(学位点)建设情况

 

自动化专业创立于1972年,当时隶属于贵州工学院电机系。

1972年招收首批大专学生(工农兵学员)。

1977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大学生(1978年春季入学)。

198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并经过湖南大学等重点高校授予硕士学位。

199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工学硕士学位授予点。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被定为省级重点学科。

自动化专业被定为省级示范性本科专业和校级特色专业,获得控制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被定为校级一类特色专业。

被推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并已经过省内评审由教育厅报教育部备案审批。

•                   历年来本专业共培养了1500多名学生。

承担过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各个层次的学生培养任务。

本专业毕业的硕士生有多人后来获得国内名校或国外博士学位。

本专业学生获得过挑战杯科技制作大赛二等奖等全国性的科技和学习竞赛奖。

学生获奖情况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奖励级别

  时间

大学生英语竞赛

全国二等奖

国家级

大学生英语竞赛

全国二等奖

国家级

大学生英语竞赛

全国二等奖

国家级

第九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全国二等奖

国家级

全国大学生数学模型大赛(2人)

国家三等奖

国家级

全国飞思卡尔智能小车大赛华南赛区

优秀奖

国家级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3人)

省二等奖

省级

全国大学生数学模型大赛(3人)

省二等奖

省级

 

 

全国大学生数学模型大赛(2人)

省二等奖

省级

移动机器人控制研究

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优秀奖

校级

.12

 

•                

§1.2 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年龄、学历、职称、学源结构情况)

 

在师资方面,自动化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3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博士学历人员2名,在读博士2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员11人。

40岁以下人员11人,40-49岁人员2人。

队伍年龄结构青年化,但缺乏经验。

部分人员惰性大、缺乏进取精神。

职称结构偏低,领军性人物不足。

本专业现任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李泽滔教授为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博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贵州省自动化学会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过程的安全与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研室副主任李捍东教授为西安交大硕士。

吴钦木副教授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

费仙凤老师正在日本攻读博士学位,杨靖老师正在江苏轻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教研室其余老师多为本校毕业研究生,学源结构相对欠合理。

 

§1.3 实验室建设现状

 

具有运动控制与PLC实验室、控制理论与单片机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

共8个房间,包括教师工作室、研究生工作室和本科生实验室等。

学校历年来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专业建设经费300多万元。

生均实验仪器设备价值1.5万元。

 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有上海高校自控实习基地(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瓮福磷矿、华诚楼宇、重庆江北电器厂。

 

§1.4 科研和教学改革情况

 

本专业教师在科研方面,曾经获得过《PLC卷烟机改造》、《用微机控制合成氨生产中氢氮比值》、《力矩电机数字调速系统》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近年来主持的省级以上项目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参数区间的非线性动态系统故

 

障隔离与辨识方法研究》、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FCS现场总线系统应用基础研究》、《嵌入式视觉研究》、《基于CAN_LIN混合组网技术在汽车车窗控制中的应用研究》,国家外专局项目《自动化控制中的非线性故障隔离参数区间法技术开发》,贵州省工业攻关项目《煤炭瓦斯检测装置》,贵州省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以及横向项目《车用永磁发电机研制》、《温湿度控制器研制》、《旋切机研制》、《烟叶复烤控制器》、《谐波和过电压监测装置研制》、《数字变电站研究》等。

与贵州巨光有限公司合作的《激光瓦斯检测系统》项目获得国家创新基金支持。

近5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含研究生发表论文),其中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SystemScience》、《AppliedMathematicalModelling》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或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十多篇,被EI和SCI收录多篇。

 

教师科研项目情况

项目、课题名称

 

项 目

来 源

项   目

起讫时间

科研经费

(万元)

负责人(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1

基于参数区间的非线性动态系统故障隔离与辨识方法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12

27

李泽滔

2

基于参数区间的非线性动态系统故障隔离与辨识方法的研究

贵州省国际合作重点项目

.9-.9

6

李泽滔

2

激光瓦斯监控系统

国家创新基金、贵州省工业攻关课题

.12-.12

80

李捍东

4

嵌入式计算机视觉研究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

3

李捍东

6

嵌入式机器人控制器

贵阳市工业攻关课题

-

6

李捍东

7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控制基础研究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

3

罗雪梅

8

网络化多轴协调运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

3

吴钦木

9

信息化示范企业

贵州工业攻关课题

-

25

何志琴

10

汽车能量回收装置

贵阳市工业攻关课题

-

15

吴钦木

11

智能永磁发电机

贵州希望之星有限公司

-

10

李泽滔

 

 

12

烟叶烤房温湿度控制器

贵州黄金叶自动化烘烤有限公司

-

5

张发斌

17

基于CAN_LIN混合组网技术在汽车车窗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贵州省基金项目

-

4

罗雪梅

 

近年来开展了多项教改项目,包括:

省级精品课程《自动控制理论》、校级重点课程《计算机控制技术》、校级特色专业、校级一类特色专业、省级示范性本科专业等。

主要教学改革项目

项目名称

经费

项目来源

起动时间

自动化(贵州省高等学校示范性本科专业)

9万

省级

《自动控制原理》省级精品课程

15万

省级

自动化(校级特色专业,校级一类特色专业)

5万

校级

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

 

国家级

贵州省推荐,国家待批

《计算机控制技术》校级重点课程

2.5万

校级

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

内容体系改革

0.8万

校级

基于网络环境的《智能控制导论》课程建设与改革

0.5万

校级

《移动机器人控制研究》SRT项目

0.5万

校级

 

近年来出版教材多部:

主要出版教材情况

 

教材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

入选规划或获奖情况

电机及电力拖动基础

吴浩烈等

重庆大学出版社

十一五规划教材

 

 

微电脑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用原理及程序设计

黄明琪等

贵州科技出版社

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可编程序控制器

黄明琪

重庆大学出版社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李捍东等

重庆大学出版社

 

工厂供电

黄明琪等

重庆大学

 

 

§2   专业、学位点建设规划

 

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将自动化专业建设成为立足地方、面向全国的国家级特色专业。

作为省级重点学科,为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建设成为博士点进行努力。

尽管建立博士点的目标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但这样的奋斗目标在精神上是本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强大动力,因此希望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

自动化专业是与现代新科学、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紧密相关的,并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专业,能够说,没有自动化技术就没有新的技术革命,站在经济建设和技术革命前沿的自动化技术有着十分远大的前程。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贵州省是中国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之一。

贵州省的五大支柱产业——电力、磷矿开采、铝业、烟草业、煤矿开采,及相关附属产品的生产对自动化技术具有广泛的需求,自动化技术及其人才资源对贵州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着”立足地方、面向全国、国内一流”的建设宗旨,自动化专业建设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建设需要构建适合地方特色、服务于地方经济又能够面向全国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需要建立一支能够培养出服务于地方经济、面向全国的一流学生,能够为贵州经济建设提供自动化科技支撑服务,能够在国内乃至国际自动化学术界某些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一流的教师队伍;需要建设和完善适应于专业建设宗旨的学生实践性环境(包括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需要根据专业建设宗旨进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沿着这样的建设目标,有领导的支持,经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够将贵州大学自动化专业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国内一流强势专业。

作为博士点建设目标的基础性工作,还需要进行学科群的整合。

在学院统筹安排下,争取在近年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点与测控技术与仪器等硕士点整合建设成控制科学一级硕士点。

§3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就没有一流的专业和一流的学科,更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也不可能建设出一流的国家级特色专业。

因此,在”结构合理,梯队整齐,优质高效”原则的指导下,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为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使自动化专业的师资队伍构成不但能够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而且要经过培养,使一批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走在全国同行的前列,实现本专业教师队伍高素质、教学高质量、科研高水平的目标。

立足于现有队伍,采取引进、培养现有教师并举的措施,抓好师资队伍的梯队和团队建设,建设一支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工程经验丰富、专兼结合,具有明确发展目标、良好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

根据建设特色专业的需要,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制定出教师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计划,抓住每一个教师培养机会,鼓励教师外出接受培训和出国做访问学者,有计划安排团队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教学会议、研讨班、培训班和学术会议。

力争在建设期内,教师完成国内外进修5人次以上;访问学者3人次以上;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10人次以上;新增攻读博士学位老师2人以上。

完善传统的传、帮、带机制,经过建立教授指导帮助副教授,副教授指导帮助讲师的机制,加快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提高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经过科研培养教师,加快教师成长。

借助纵、横向项目提高教师的工程和理论水平。

争取到建设期末,本专业教师队伍50%以上的教师承担有省市级科研项目。

加强与相关企业、行业的联系与合作,拓宽产学研的有效渠道。

当前,本专业经过政府的科技特派员计划已派出部分教师到企业服务,经过这种方法能积累教师的工程经验,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