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1921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课外阅读。

邯郸学步

   相传在战国时候,赵国的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

燕国的寿陵有个青年人,不顾路途遥远,跋山涉水,赶到邯郸来学习当地人走路的姿势。

    

   他整天呆在邯郸的大街上,看人家走路,边看边琢磨人家走路的特点,还跟在后边模仿。

跟这个人后边走几步,再跟那个人后边走几步,可是学来学去,总是不像,始终也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步法。

   这个青年人心里想,也许是因为自己习惯了原来的走法,所以学不好。

于是他索性丢掉原来的走法,从头学习走路。

他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既要想着手脚如何摆动,又要想着腰腿如何配合,还得想着每一步的距离……弄得他手足无措。

   他一连学了几个月,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法,还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

后来,他只好爬着回到故乡。

 

(1)选一选,填一填。

               鹦鹉学舌   东施效颦   标新立异   独辟蹊径    A、找出反义词。

       邯郸学步——________ ________    B、找出近义词。

       邯郸学步——________ 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邯郸学步”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

(1)标新立异

;独辟蹊径

;鹦鹉学舌

;东施效颦

(2)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

不要盲目崇拜别人。

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1)标新立异;独辟蹊径;鹦鹉学舌;东施效颦;

(2)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

不要盲目崇拜别人。

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2.专项阅读。

(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翠鸟

   今晚,鱼不上钩,但是我带回家一份不寻常的激情。

   当我端着钓竿的时候,一只翠鸟飞来栖息在钓竿上。

   没有什么鸟儿比他更光彩夺目了。

   仿佛一朵蓝色大花开放在细长的枝梢上。

钓竿被他压得有点弯曲。

我屏息静气,看到我的钓竿被翠鸟当作树枝,感到十分自豪。

   我相信他的惊走不是因为惧怕,他只以为是从一个树枝跳上了另一个树枝。

(1)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翠鸟样子的句子。

(2)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①“没有什么鸟儿比他更光彩夺目了”,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②“看到我的钓竿被翠鸟当作树枝,感到十分自豪”,是说“我”的钓竿跟树枝十分像。

③“我屏息静气”是因为“我”爱护翠鸟,担心惊走他。

(3)“今晚,鱼不上钩,但是我带回家一份不寻常的激情。

”你认为这份“不寻常的激情”是指什么呢?

【答案】

(1)没有什么鸟儿比他更光彩夺目了。

仿佛一朵蓝色大花开放在细长的枝梢上。

(2)①;③

(3)指翠鸟栖息在“我”的钧竿上,令“我”欣喜和自豪。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没有什么鸟儿比他更光彩夺目了。

仿佛一朵蓝色大花开放在细长的枝梢上。

(2)①;③

(3)指翠鸟栖息在“我”的钧竿上,令“我”欣喜和自豪。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读例文,完成练习。

(三)

   我知道“王子”想去那儿干什么,它喜欢同火车赛跑。

每次都是它输,可它从不在乎。

每当有火车开过来,“王子”都以为能跑赢它。

等到跑不动了,它便冲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不知是允许火车开走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

(1)这段话写的趣事是(   )。

A. “王子”敢跟火车赛跑                           B. “王子”敢对着火车叫

(2)“王子”真有趣,请仿照文段写一种动物的趣事。

【答案】

(1)A

(2)略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选项判断。

(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A;

(2)略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4.课外阅读。

__________

   有人喜爱娇艳的牡丹,有人喜爱芬芳的茉莉,我则喜爱那平凡的牵牛花。

   乐于向高处攀登,这是牵牛花的本色。

开始,她那纤细的茎蔓围着篱笆杆向上缠。

慢慢地,篱笆被牵牛花占满了。

只要从屋檐下拴几根绳子连在篱笆上,牵牛花又会沿着绳子向上爬去。

那翠绿的叶片,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索,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

   牵牛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向上登攀的。

她把自己的身体全部缠绕在篱笆上,一点也不游离。

正因为她缠得牢,攀得紧,所以风吹雨打她也不会掉下来。

   我爱牵牛花。

(1)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2)分别写出第2、3自然段的中心句。

(3)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赞颂牵牛花________的精神,抒发自己________的感情。

(4)给短文取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5)你喜欢什么花?

你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种花吗?

试着写一写吧!

【答案】

(1)那翠绿的叶片,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索,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

花索;彩带

(2)乐于向高处攀登,这是牵牛花的本色。

牵牛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向上登攀的。

(3)坚忍不拔;爱牵牛花

(4)我爱牵牛花

(5)略

【解析】【分析】

(1)本题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考查。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和喻体组成。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在对比喻句有了了解之后就要仔细阅读短文。

(2)本题是对段落中心句的考查,中心句在段落中处于中心地位,它在段落中起主导作用。

一般在段落中的句首或句末,起总结引领作用。

第2、3自然段的中心句都是其每段的第一句话。

(3)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的理解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结构,感受文章内容。

短文在结构上前后照应,表达了作者对牵牛花的喜爱之情,内容着重写了牵牛花坚韧不拔往上爬的精神。

(4)本题是给短文拟写题目,首先要对短文中心内容有一定了解,然后进行概括凝练。

(5)本题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观察,介绍自己喜欢的花,叙述要有条理,且要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

(1)那翠绿的叶片,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索,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

花索、彩带

(2)乐于向高处攀登,这是牵牛花的本色。

牵牛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向上登攀的。

(3)坚忍不拔、爱牵牛花

(4)我爱牵牛花

(5)略

【点评】

(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考查学生掌握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本题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仔细读短文,认真领会作者的感情,就不难填出答案。

(4)本题考查对学生对短文题目的拟写,学会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中心内容。

(5)本题答案不一,但要结合生活实际,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细心留意周围的事物,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

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

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节选自吴然的《珍珠泉》)

(1)短文有许多“有新鲜感”的词句,你喜欢吗?

请选择一句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2)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了水泡的有趣?

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1)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2)我从“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这句话体会到了水泡的有趣。

理由: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扑哧一笑”写出了水泡的可爱有趣,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解析】【分析】

(1)本题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找出自己觉得描写优美的语句即可。

(2)本题是感受描写对象的有趣之处,首先找出自己觉得泡泡有趣的句子,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理由,理由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2)我从“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这句话体会到了水泡的有趣。

理由: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扑哧一笑”写出了水泡的可爱有趣,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点评】此类题都没有固定的答案,我们只要结合文章内容合理作答即可。

6.课外阅读。

我爱语文课文

   我不爱那小巧玲珑的玩具,不爱那漂亮时兴旺的服装,你问我到底爱什么,我将自豪地对你说:

我爱我的语文书!

   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第一个盼望的就是新语文书。

我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一页一页地看下去。

每当上语文课时,我瞪大双眼,看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倾听老师的讲解,生怕放过一个字。

   每当清早霞光四射的时候,我就坐在窗前,放声朗读课文,一遍,两遍,三遍……毫不厌倦。

   啊!

语文书,我该怎么感谢你呢?

你像一位亲切而耐心的知识老人,从拼音“ɑ、o、e”起,到深奥的古诗,都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解;你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我们认识了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带我们与标点符号交朋友,让我们熟悉它们的用法……

   岁月在流逝,转眼就过了5个春秋,你也源源不断地把知识送给了我们,使我懂得怎样看书,怎样作文。

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不禁心潮起伏,说不完对你的感谢!

   啊,我爱的语文书,我全心爱着的语文书!

(1)短文中第2、3、4自然段的内容是        。

(   )

A. 具体写“我”爱语文课本。

      

B. 具体写语文课本的作用。

      

C. 写“我”与语文课本的相处。

(2)结合下列的解释和短文内容,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A.源源不断    B.小巧玲珑    C.津津有味    D.目不转睛    E.迫不及待

形容器物的小而精巧。

(   )

形容连续不断。

(   )

每学期我一拿到新书就想看的心情叫(   )

上语文课时我的神情可以概括成(   )

每天清晨我一遍遍朗读课文时的神态可以用(   )来形容。

(3)文中描写语文书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

(4)本文的写法是(   )

A. 借物抒情。

                               B. 借物喻理。

                               C. 借物喻人。

【答案】

(1)A

(2)B;A;E;D;’C

(3)你像一位亲切而耐心的知识老人,从拼音“ɑ、o、e”起,到深奥的古诗,都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解;你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我们认识了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带我们与标点符号交朋友,让我们熟悉它们的用法……

(4)A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A

(2)B;A;E;D;C

(3)你像一位亲切而耐心的知识老人,从拼音“ɑ、o、e”起,到深奥的古诗,都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解;你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我们认识了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带我们与标点符号交朋友,让我们熟悉它们的用法……

(4)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7.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你一定会听见的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呀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的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

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拂过明月,当狂风扫过巨浪,当台风横越山岭,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

当山间的清泉如一道银箭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打向屋脊,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在盛水的脸盆里,当清洁工清扫水沟里的落叶,当妈妈打开水龙头淘米煮饭,你总该听到些什么吧?

(1)积累词语。

从文中找出恰当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一________雪花       一________孤灯       一________暖意       一________银箭

(2)从文中找出恰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里。

微风________柳梢           清风________明月

狂风________巨浪           台风________山岭

(3)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横线。

(4)当妈妈打开水龙头淘米煮饭时,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呢?

请写在下面。

(5)文段思维导图,请你填一填。

【答案】

(1)朵;盏;阵;道

(2)吹过;拂过;扫过;横越

(3)当山间的清泉如一道银箭奔向溪流

(4) 

(5)风吹的声音;水声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带着问题读课文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动词的运用情况,从结构上看是“动词+名词”。

这些词语都是短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3)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句通顺。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朵、盏、阵、道

(2)吹过、拂过、扫过、横越

(3)当山间的清泉如一道银箭奔向溪流。

(4)哗啦哗啦的淘米声。

(5)风吹的声音;水声

【点评】

(1)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2)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这道题就是“动词+名词”,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

平时学生还应对这类词进行积累,增加词汇量。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的能力。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8.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有一个小女孩每天都从家里走路去上学。

   一天早上天气不太好,云层渐渐变厚,到了下午时风吹得更急,不久开始有闪电,打雷,下大雨。

   小女孩的妈妈很担心,她担心小女孩被打雷吓着,甚至被雷打到。

雨下得越来越大,闪电像一把锐利的剑刺破天空,小女孩的妈妈赶紧开着她的车,沿着上学的路线去找小女孩,她看到自己的小女儿一个人走在街上,每次闪电时,小女孩都停下脚步、抬头往上看并露出微笑。

看了许久,妈妈终于忍不住叫住她的孩子。

   妈妈问女儿说:

“你在做什么啊?

   女儿说:

“上帝刚才帮我照相,所以我要笑啊!

(1)给多音字组词。

露lòu________lù________  相xiāng________  xiàng________

(2)给短文加个小标题。

(3)写出文中的比喻句。

(4)小女孩的妈妈在雷雨天担心的是什么?

(5)在下列选择符合短文意思的句子。

(    )

A. 文中的小女孩每天坐车去上学。

B. 每次闪电时,小女孩都吓得心惊胆战。

C. 小女孩在每次闪电时,都要抬头望望天空,并露出微笑。

D. 小女孩对着闪电微笑,她认为是上帝在给她照相。

【答案】

(1)露面;露水;相信;相片

(2)单纯的喜悦

(3)闪电像一把锐利的剑刺破天空。

(4)担心女儿被打雷吓着,甚至担心被雷打到。

(5)C,D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辨别能力。

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当然组词也不同。

(2)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3)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露面、露水、相信、相片

(2)单纯的喜悦

(3)闪电像一把锐利的剑刺破天空。

(4)担心女儿被打雷吓着,甚至担心被雷打到。

(5)CD

【点评】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9.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镜头下的西沙

蔡旭

   蓝的是海。

一望无垠的蓝。

波澜壮阔的蓝。

心潮澎湃的蓝。

蓝得耀眼。

蓝得神秘。

蓝得深厚、丰富、五光十色又层次分明。

蓝得无可比拟,也许是世界上最蓝的蓝。

蓝得不可相信,如梦如幻如酒的梦之蓝。

   绿的是岛。

是星罗棋布般撒在南海上的岛屿与礁盘。

浮在蓝色大海中的睡莲和翡翠。

是野生的抗风桐、羊角树、灌木丛,人植的椰子树、木麻黄。

是令人心醉的生命的色彩,及沁人肺腑的空气和风。

   白的是家。

唐宋的遗址。

明清的古庙。

现代的商店    银行    水产站    办公楼,盖着中国最南端邮戳的邮局。

还有海捞瓷,早在隋唐年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沉落海中的不可改写的历史。

   斑斓绚丽的是生物的世界。

海底里绽开着各种各样的花朵的珊瑚。

沙滩上检不完奇形怪状的贝壳。

在水中成群结队地穿梭在金枪    马鲛    鲨鱼    石斑及叫不出姓名的热带鱼类。

在天空盘旋飞翔    千鸣万啭的鲣鸟    暗绿绣眼和名目繁多的燕鸥。

   还有,就是红色了。

那是海上日出喷薄的壮丽。

五星红旗在晴空中迎风飘扬的庄严。

捍卫祖国神圣领土与海疆的决心和热血。

以及,我们每当看到    听到    讲到    想到西沙时,那颗激动不已的心。

(1)在文中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标点。

(2)镜头下的西沙,________的是海,________的是岛,________的是家,斑斓绚丽的是生物的世界。

(填颜色)

(3)将词语与对应的解释连一连。

星罗棋布________           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

成群结队________           形容人或动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

名目繁多________           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

(4)根据你的理解填空。

(填序号)

A.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B.美丽富饶

①镜头下“蓝、绿、白、斑斓绚丽”这些颜色,让你感受到了西沙的________。

②红色的海上日出、五星红旗、决心和热血,以及激动不已的心,让你感受到了________。

(5)本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请用横线画出来。

【答案】

(1)都是顿号

(2)蓝;绿;白

(3)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

;形容人或动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

;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

(4)B;A

(5)每段第一句话。

【解析】【分析】

(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此题是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选项确定答案。

(5)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都在句首。

故答案为:

(1)①、、、②、、、③、、、

(2)蓝、绿、白

(3)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形容人或动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

(4)B、A

(5)每段第一句话。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2)、(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的是词义与词语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理解、积累和识记。

(5)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云雀的心愿

   夏天到了,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到外面去看看。

   他们飞呀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

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

   “这里的风沙真讨厌!

”小云雀埋怨说。

   “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

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jí)的沙漠。

”妈妈心疼地说。

   他们飞呀飞,飞到一条大河的上空。

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

有几处河堤被冲垮了,一些村庄淹没在洪水之中。

   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