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革命是信息革命引发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1251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的革命是信息革命引发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习的革命是信息革命引发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习的革命是信息革命引发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习的革命是信息革命引发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习的革命是信息革命引发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的革命是信息革命引发的.docx

《学习的革命是信息革命引发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的革命是信息革命引发的.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的革命是信息革命引发的.docx

学习的革命是信息革命引发的

继续教育培训资料之五

泰安一中虎山路校区吕学文

 

学习的革命是由信息革命引发的。

在学习社会里,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财富。

每一个儿童都是特别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特殊的教育需要。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每一个学习者的特殊需要!

包括处境不利的群体。

在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和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形式。

一、社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1.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

在现代社会里,什么样的资源最重要?

我们又拥有什么样的资源?

人才资源是首要的资源。

通常说,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但是,人口中有多少人才呢?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请大家来看这么一组数据:

从大学入学率来看,美国为76%,发达国家平均为56%,我国仅仅为3%。

每万人中科学家的人数,美国为85人,日本为75人,中国只有4人。

从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在居民中的比例看,我们国家更是少得可怜!

当然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优势和困难是并存的。

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看出:

①人口问题。

数量问题是我们的负担,质量问题或素质问题则是我们的希望和压力。

预计到20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历史最高峰,约10亿人以上。

提高国民素质就是化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

②环境和资源问题。

1992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的14%;我国的淡水资源和可耕地资源是全球的7%;天然气总资源占全球的1.2%,石油资源占全球的2.3%;但是我们要养活世界22%的人口!

中国要发展,不能靠自然赐(ci)予的“物力”,而必须靠有素质的“人力”。

③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我国是地区发展差距比较大的国家,按照成人识字率,15岁以上人口平均文化程度和人口预期寿命指标来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可以排在世界第31位,而且还高于新加坡;但是我国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却排在世界100名以后,其中我国的西藏是131位,青海是121位。

所以,我国的教育发展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

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终身学习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是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生活瞬息万变的社会。

它对人的整体素质的要求更高了:

一方面要有丰富的知识、专门的技能;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很强的心理承受力和灵活机敏的人际关系能力。

也就是要有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的综合能力和实力。

现代社会的另一个特征是社会流动性空前增大,不论是从乡村到城市,还是从城市到乡村,也不论是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还是从天涯海角到乌苏里江。

你都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找到一个最难发挥个人潜能的任何工作。

职业的流动和岗位的变换日渐平常。

那些读“死书”的书呆子和仅会一两门职业技能的人是最先被淘汰的人。

根据一些发达国家的统计,每个劳动力在其30年---40年左右的劳动时间里,平均要经历过8次以上的职业变换。

一次又一次面临下岗与重新择业,也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着重新就业,重新创业。

应当说,这种人的职业的不断变换和全面的社会流动也正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着,有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的三、四年时间里换了几次工作,一些中专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变换工作的时间更短,有的甚至在三、四年里换了两三种工作。

而且多数的职业变换是在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之后进行的。

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之快,已经没有任何知识和技能可以成为一个人终身依赖的饭碗,那种一辈子就依靠一两种技能为生的时代已经永远地过去了。

所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已是每一个未来人都必须面对的尖锐课题。

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所谓现代教育的历史,就是普及教育的历史。

几百年前的工业革命,开始了小学教育的普及,这以后是中学教育的普及,到了20世纪70年代,又开始出现了终身教育,进入21世纪以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普及高等教育。

正如一位英国学者指出:

教育将不再是我们大多数人理解的教育,“教育需要被再发明,教育将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也不限于18岁成绩出众的人,学习,贯穿人的一生,除非我们终止它”。

学习的革命是以教育普及为基础的,是信息革命引发的。

大约一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便开始了农业革命。

即人类学会了种庄稼和畜牧;大约在公元18世纪,人类开始学会了把自然的能源转化为机械能,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业革命;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教育和学习发生的革命是深刻的。

3.人类传递知识的形式

在认识学习革命以前,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是怎样传递知识的。

在文化适应和传递的关系上,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之间,存在着三种形态。

即后象征性文化、互象征性文化和前象征性文化,这三种文化适应和传递的形态及其特征,体现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是相一致的。

具体地讲,人类传递文化的三种形式有:

后象征性文化与教育;互象征性文化与教育;前象征性文化与教育。

A.后现象征性文化与教育

在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上,后象征性文化是“未来重复过去”型的,即成年人的过去就是每一个新生一代的未来。

在教育史上称为原始社会和古代社会的文化和教育。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缓慢,期间的文化通常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或可回溯(su)到文明起源的时代,这个时代在文化和教育上概括起来讲有以下五个特点:

①儿童的身份意识和命运意识是不可改变的。

社会阶级或阶层的界限不可超越,学校教育仅仅是少数人的特权。

②对变化缺少认识,每一代儿童都能复制基本相同的文化。

③在文化和教育方面,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有绝对的尊严、权威和控制权。

相应地在师生关系上,教师便是知识和真理的唯一拥有者和传递者。

④文化上和教育上的唯我独尊和排他性象征。

⑤倾向用先天和遗传来解释差异,包括阶级、种族、性别、文化和智力方面的差异;在传统教育中,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强调学生的服从性,无不是与社会生产力和文化传递形式相关的。

这就是人类传递知识的的一种形式,后象征性文化和教育的基本特点。

B.互象征性文化与教育

互象征性文化是对后象征性文化的突破。

在人类历史上,由于战争、灾难、迁徙(xi)、宗教传播、文化冲突和技术革命等原因,都将打破稳定的、以长者为中心的后象征性文化,这种文化承认新生一代不同于老一代,在文化和教育上有如下特征:

1在知识和权威方面,年长者仍然处于支配地位。

2会生活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有行为的榜样,同时都应为同代人和下一代人作出榜样,强调同代人文化和教育的统一性。

3父母和长辈对子女的控制和约束权部分移交到国家或社会,例如学校或行会。

4出现社会化的和集体性的机构和组织,完成儿童的社会化。

C.前象征性文化与教育

今天,人类传递知识的方式又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开始出现了前象征性文化。

在这种文化中,成年人和儿童在知识学习上越来越趋于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状态。

在信息社会里,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每个人的研究都是有价值的。

二.在知識經濟時代,教育本身就是巨大的財富。

每一个历史时期,财富的表现形式都是有其独特的形式的。

在农业社会和后农业社会里财富的源泉是土地。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财富的源泉转向成劳动力。

到了19世纪末,随着铁路、电话和电报等的出现,财富越来越以资本的形式出现。

如果说,19世纪初和20世纪是资本的社会,(即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

)那么,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新的财富资源与其说是拥有不如说是能力,社会的财富和资本就是知识和教育。

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看到,财富的源泉开始由“占有土地和商品”向“人的能力”转变。

知识时代财富的来源不仅仅是积累起来的知识,还包括我们创新的知识和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能力。

正如查尔斯·萨维奇所指出的,在知识的学习中,如同侦(zhen)探一样,我们不断地筛选着想法、预感、印象和理解,我们在不断的学习、忘却和再学习。

知识不再是像商品一样可以拥有的东西,相反,这是代表的是一种从模糊的旧观念以及新经验和新印象中发现的新知识,这种知识是有效用的。

在工业时代,资源和财富是固定化的;而知识时代需要利用可变的和虚拟的资源。

知识和教育在现代社会也有不同的含义:

知识不仅仅是“知道”和“牢记”,它是一种相关知识和经验之间活跃(yue)的、连续的过程,它包括知识量(信息)和预见能力两个方面。

知识化是我们人类基于发展对各种机遇进行发现、联系和适应的能力。

21世纪的教育要求人人都有较强的自主能力和判断能力,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1世纪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或者知识时代迈进的时期。

正如美国学者查尔斯.萨维奇在《第五代管理》中所指出的:

工业时代靠手工灵活性来发展,信息社会要靠大脑的灵活性;工业时代的“过去”就是无用的,在知识时代“过去”是洞察力和知识的源泉;工业时代假定将来遥不可及,知识时代发现,通过我们的渴望和想象力,未来就包含在现实之中。

在工业时代,技术模型居于统治地位,在知识社会它将被生物和有机模型所取代;在工业时代想象力和标新立异是无足轻重的,在知识时代它却是异常重要的。

那么,21世纪的知识究竟是什么呢?

21世纪的知识不仅仅是知道某个知识点和规律,而且是非常具体和丰富的:

知道怎么做-----完成任务的方法。

知道找什么-------清楚从那里获取资源。

知道干什么-----能够组织和从事具体的各项工作。

知道为什么-----能够了解事物发生的原因和背景。

知道在何处-----知道和预见事情的发生和进展。

知道在什么时候-----选择时机和务实的态度。

21世纪的知识和教育就是最大的财富。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luo)尔,也曾为我们讲述并深化了拉封丹的寓言故事《农夫和他的孩子们》:

农夫临终前告诉他的孩子们:

“千万不要把祖先给我们的产业卖掉!

因为财富蕴藏其中!

”雅克·德洛尔主席意味深长的建议,把拉封丹的故事《农夫和他的孩子们》修改为“而老人是明智的,它在临终前告诉儿子们:

教育是一种财富。

三.資訊化、知識化時代的工作

几乎每一个现代社会的人,都会把今天的教育和明天的工作、职业联系在一起。

可以说,不同时代,工作的性质和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与工作和职业相关联的教育和学习在不同的时代也是不一样的。

自古以来,工作或劳动就是与闲暇、自由和创新格格不入的。

在古代希腊的语言中,工作只是一种诅咒,“工作”一词在希腊语和拉丁语中有着同样的涵义:

即“痛苦”、“疲劳”和“辛苦”,快乐就是不工作。

根据荷马的说法,劳动和工作是上帝惩罚人类的一种手段。

工业革命以瓦特的蒸汽机和珍妮的纺纱机为标志,它解放了人的手和人的体力,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和社会财富,工作和劳动成为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

但是劳动和工作仍然是一种“苦工”。

工业时代是建立在真实的空间模型之上的。

机器生产时代,人们对工作和劳动的认识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工作应该是艰苦的和努力的;第二,工作和劳动是在严格的分工中进行的,是机械的、有序的和重复的;第三,工作和劳动是我们报酬的来源,工资是我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的报酬。

工业时代的分工和机器生产使人无法正确评价和发挥人的创造性。

工业时代的教育制度,如同劳动分工和机器生产制度一样,是规模性的,要求每一个未来的劳动者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需要“记住“的,,是真理性的,是不变的。

其实,无论是农村孩子,还是城里孩子,都要从小开始,为自己将来进入社会生活作准备。

要逐步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为了迎接未来生活的种种挑战,现在又该如何办?

应该做哪些知识上、技能上的准备。

哪些知识、技能学校教了?

哪些没教?

哪些要靠自己学,哪些要从经验中学?

哪些要从成年人那里学?

在当今社会里,每个人应该有设计自己的生活,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例如农民到城里打工,就要学习一些初步的职业技能:

包括做饭、清洗抽油烟机、修理拉锁、补鞋、补自行车带、会蹬三轮车、洗碗、会算简单的帐、会驾驶汽车等等。

还要有初步的社会生活知识,会看地图、会购物,知道并遵守交通规则。

除此之外,作为公民,还应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作为劳动者,应了解有关的劳动保护条例,了解劳动法的若干条款,要知道一旦利益被损害后应当向哪里求助。

作为消费者,应当了解一些商品知识和商品价格,还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同时作为一个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的青年,还应当知道一些人际关系的准则:

说话礼貌、衣着整洁、守时、守信用,还要学习普通话,这样能更好地与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存了一些钱后,要进入为成年人开办的学校,学习一门或两门甚至更多的手艺或技能。

如电脑打字、修理家电、装修装潢、烹饪(pengren)、裁剪缝纫、汽车修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等。

通过不断地学习,进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生存技能,为今后更大的发展奠定知识上、技能上的基础。

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下去,否则只能是四处碰壁。

在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工作是一个给予(jiyu)的活动,他是授权,它不仅形成产品,而且给予和激发工人想象和知识。

在工作中的同事不仅仅是共同工作的人,也是共同的理解者、共同的思想者、共同的预测者、共同的决策者和共同的责任人。

每个人都要充分发挥内在的创造力,对话成为主要的工作方式,要求每一个员工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因为社会的财富是智力和知识。

在工业社会里,大多数人都在车间、工厂等产业部门里工作,但是在今天,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第三产业这种非物质化的部门中工作。

那么信息时代的教育必然要随着新的工作和劳动的性质、方式变化,学校不可能传递在未来社会工作和劳动中现成的态度和技能,学校教育不能还是停留在传递现成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上,而是要培养未来的社会成员具有创新的精神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美國學生要掌握什麽

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它主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强调集体教学,重视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

另外,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最大优势还在于,中华民族是非常重视读书和尊重教师的民族。

但是,在21世纪学习社会来临之际,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在培养主动学习、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方面还有许多不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看看美国的中小学学生在学什么。

美国同我们的学制一样,小学六年,初中三年。

下面是美国中小学部分年级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

小学五年级:

能够列读表格,能对分数进行加减乘除;能够利用图书馆进行研究:

通过做笔记对信息进行整理综合;开始能写正式和非正式的信函以及朋友之间的书信;知道如何按照类型对书籍进行分类,能够表达一本书的主要任务,能够针对其构思、背景和人物塑造等进行评论。

小学六年级:

能够对小学进行各种数学运算,能够理解各种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能用清晰、简明、逻辑的短文表达观点:

能使用百科全书以及其他参考资料完成独立的研究计划;通过使用地图、地图册、地球仪等地理用具理解世界;能够论述当代欧洲、地中海地区、亚洲不同方面的问题;能够论述人的身体系统;能够理解良好的营养和健康概念。

初中一年级(在美国又称7年级):

具有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作用的能力,要知道这些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生物是相互依赖的;初步具有使用实验室设备的能力;理解数学中的逻辑概念;掌握美国历史和自己所在州的历史,指导各级政府的历史渊源、职责;知道人的尊严、法制、正义与和平等等基本原则;能够将食品与医疗用品的广告与实际产品进行比较。

初中二年级:

知道如何保持心血管健康,掌握增强自己耐力、灵活性以及力量的方法;知道如何使用和何时使用参考工具书,开始尝试使用CD—ROM和国际互联网的参考书,理解工业化对社会和个人所发生的巨大影响;了解美国在国际社会起主导作用的原因;知道公认的文学、艺术、音乐(yin、yue)领域的重要作品,知道这些作品是如何反映和影响了他所在的时代的;认识社会和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初中三年级:

能解释地球上的生命延续过程及各种生命的相互作用;在对各种新闻和文学作品进行解释时能发表评论;知道世界上存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知道民主制度的原理和运行过程;知道发生在各大州和中东地区的大事;能够分析比较各种运动对人体健康的不同好处,了解平衡饮食的益处。

对照上面美国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标准可以发现,我们的学校教育标准的主要问题是脱离生活,脱离社会,同时也脱离学习者的兴趣,把课程标准看成是非常学术性和理论性的东西,忽略学习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國家之間的競爭在教育

在传统社会,土地、资源、军队和金钱是最重要的国力表现。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教育则成为国力竞争的重要形式,几乎每一个国家都用教育改革和教育立法的途径促进教育的发展。

下面就简单地介绍几个国家的教育改革情况:

A.法国的教育改革目标

1994年法国国民教育部提出了“关于中小学教育的155条建议”,并由此开始了法国20世纪末教育的新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纠正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现象。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提高国民素质,确保对每个公民进行从幼儿园到初中的义务教育。

---贯彻优选分类的政策,因人而异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择业。

---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

1996年法国“学校思考委员会”提交了《为了学校》的报告,提出了若干的建议,现将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使所有的法国人掌握最起码的知识。

“起码的知识”有:

能进行法语阅读、书写和能正确自如的讲话;能够计算、识别平面与立体图形,掌握比例和数量序列,能够在确切的环境中把握时间和空间概念;学会观察有生命的实体;能够组合和操作简单机械;锻炼身体,发展感受艺术的能力,具有民主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和行为。

消除过早的学业失败,在教学大纲中增加新学科、新课程及实用知识。

例如,开设自动化技术、图像处理、生物与医疗技术和地球科学等;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开设初中职业教育(专业技术合格证书)、高中职业教育(高中职业会考文凭);鼓励进行多种形式的办学,重视处境不利家庭的儿童的早期教育。

简化教学大纲。

改变初中现行单科教学方式,将若干学科合并为一个综合学科,由一个教师任课;规定课时相对减少。

引导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向。

每个初中学生都有“个人计划手册”,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向学生通报职业信息;简化职业文凭的种类,使专业文凭具有多重价值。

B.意大利政府的教育改革思路:

意大利政府在1997年提出了关于教育改革的方案,建立了一套新的教育制度。

并以立法的形式将其推行,这是70多年来意大利政府第一次对教育进行的全面改革,这种新的教育制度主要有以下四项内容:

1改革学制。

小学由5年改为6年,初中3年,高中有5年改为3年,小学称为“基础教育”,中学称为“导向学校”,高中称为“高级学校”。

2将义务教育由原来的8年改为10年,把上小学前一年的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3改革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在“导向学校”阶段增设科学、交通、职业技术、园艺、体育等科目,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4改革教学计划,使教育更适合受教育者的需要。

在“导向学校”里,第一年为基础文化课程,后两年为定向教育,学生可以在文科、理科、艺术和职业技术四个领域里选择。

在“高级学校”里,头两年为定向教育,最后一年为专业教育。

意大利政府之所以要对教育进行这次全面的改革,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教育属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意大利作为欧盟大国,世界七大工业国之一,要在21世纪保持其地位,其根本出路还在于发展教育。

C.美国的“总统教育”

教育是克林顿在1996年美国总统选举中议论最多、承诺最多的一个问题。

1997年,在克林顿宣誓就职时发表的就职演说中,教育又是他最先谈到的问题。

他说,教育是每一位公民最珍贵的财富,将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他指出,学校要建立世界上最高的质量标准,信息高速路要通向每一间教室、每一个图书馆和每一个儿童。

两天后,克林顿在芝加哥一所中学访问时又呼吁道:

为了使美国在下世纪继续走在世界的前列,必须建立世界第一流的教育制度和培养世界第一流的学生。

几天后,克林顿总统又提出:

教育预算方案是最重要的和最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1998年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拨款达到510亿美元,其最终目的是:

使每个8岁的儿童都能够独立的阅读,每个12岁的学生都能够借助国际互联网学习,每一给18岁的青年人都能够接受大学教育,最终使每一个美国公民都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迎接21世纪的到来。

克林顿要求,自2000年,所有学校都要与国际互联网连通,要使信息高速路通向全国各地,特别是偏远和贫困地区的学校,要使全国每一个教室和图书馆都能上互联网。

因此,1998年他在联邦政府的教育预算案中,仅对学校技术设备的拨款就增加一倍多,达5亿美元。

目前美国已有65%的中小学上了国际互联网。

普及大学前两年教育,主要是社区学院教育,使大学教育同高中教育一样普及,对大学生提供优惠的退税政策。

D.日本政府的教育咨文:

1995年日本大臣咨询机构的中央教育审议会议召开了第十五次会议,其中心议题是“面向21世纪的日本教育”,提出了21世纪日本教育的三个改革方向:

第一、促进教育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理想结合。

第二、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及个性的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第三、建立适应国际化、信息化、高科技化社会的教育方式,培养为国际社会所信赖的日本人。

具体地讲,日本世纪末的这一次教育改革的目的是:

在学校实行周五日工作制,努力提高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功能,从终身教育的观念出发,把学校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环和基地,树立新的学校形象;充实和改革外国语教学,推行学校信息教育,克服青少年偏离工科倾向,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促成学校教育的多样化和灵活化。

开展超常英才教育。

E.韩国总统金泳三的新教育构想:

1995年,为使韩国成为主导21世纪的世界中心国家,韩国总统金泳三提出“新教育构想”的十大课题,这十大课题的主要内容是:

建立一个人人终身都可以进行学习的社会;保证国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工作单位和学校间自由的出入;放宽对入学和休学的限制;允许学生在学校改变专业;保证大学向多样化和特色化方向发展;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制定培养韧性和创造性的教育课程;加强道德教育、汉语、计算机教育和环境教育;实现学制多元化,提高学制弹性;到2000年,使各级各类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减至30人。

这就是韩国总统金泳三关于教育新构想的主要内容,由此而产生的教育改革目标是:

塑造21世纪“韩国人”形象;培养具有很高道德水平的“与民众共生存的人”;培养具有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能力的“智慧的人”;能够主导国际化、世界化时代的“开放的人”;已及懂得劳动价值,具有脚踏实地精神的“实干的人”。

六.全民教育:

滿足每個人基本的學習需要

在现代社会,什么是人的基本需要?

国际社会公认的人的最基本需要是食品、饮水、卫生和教育,满足每个人基本的食品、基本的饮水、基本的卫生和基本的教育需要是一场全球性的战略性行动。

早在1990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银行联合在泰国的宗迪恩召开了世界全民教育大会。

通过了著名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满足基本教育需要》,第一次提出了全民教育的概念。

“全民教育”是本世纪末国际社会关于教育权利的最新的理念,也是国际化的教育权利运动的重要口号和目标。

为什么在本世纪末国际社会把全民教育提到如此重要的高度呢?

它是为了解决人类在世纪末所面临的挑战和危机而提出来的。

请看下列数据

---20世纪90年代,还有2亿多非洲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据国际劳工局统计,5岁—14岁的童工大约有7850万,其中有一半在亚洲地区;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3个男人中只有2个,3个女人中只有1个能读会写;

---全世界还有9.6亿多文盲;

---全世界有一亿多适龄儿童不能接受初等学校教育,其中女童为6000万;

---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没有机会和条件接受成人教育。

全民教育大会为基础教育、基本学习需要下的定义是:

“基本学习需要包括人们为生存下去,为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为有尊严的生活和工作,为充分参与和发展,为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为作出有见识的决策,以及为继续学习所需的基本学习手段(如识字、口头表达、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