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HQ.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1091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HQ.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HQ.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HQ.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HQ.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HQ.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HQ.docx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HQ.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HQ.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HQ.docx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HQ

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十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的检验校正方法示意图正确的有()。

答案:

A

2.纵断面测量同其它测量一样,遵循()。

A.从整体到局部

B.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C.从避部到整体

答案:

A

3.下列有关高差的表达中,(A)是正确的。

A.hAB=HB-HAB.hAB=HA-HBC.hAB=hA-hBD.HAB=HA-HB

4.已知点A的高程为282.000m,hAB=4.500m,则B点的高程应为(A)。

A.286.500mB.4.500mC.277.500mD.284.500m

5.专门用作高程控制的水准点,其标志的顶部应加工成(B)。

A.光滑的平面B.凸起的半球面C.凹陷的洼形D.刻有十字的平面

6.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视线应避免(D)。

A.从高大建筑物上空通过B.从高压线下方通过

C.从树林上方通过D.从大面积的水面上通过

7.(C)是各项测量工作的基础,具有控制全局,限制误差积累的作用。

A.测量仪器的检校B.水平角度的测量C.控制测量D.高程控制测量

8.在地形图量取了A、B两点的坐标如下表,则αAB应为(A)。

点名

A

B

X坐标(m)

250.0

300.0

Y坐标(m)

320.5

380.5

A.50°11′40″B.140°11′40″C.39°48′20″D.219°48′20″

9.在地形图量取了A、B两点的坐标如下表,则RAB应为(A)。

点名

A

B

X坐标(m)

250.0

300.0

Y坐标(m)

320.5

380.5

A.N50°11′40″EB.S50°11′40″EC.N39°48′20″ED.S39°48′20″E

10.下列中的(A)是正确的倍函数的中误差计算公式。

A.mz=±kmxB.mz=±

mC.mz=±

D.mz=±nm

11.下列中的(C)是用改正数计算观测值中误差的公式。

A.Δi=li-XB.±

C.±

D.±

12.项目竣工编绘竣工图时,如果施工单位较多,或多次转手,造成竣工测量资料不全,图面不完整或与现场情况不符时,必须(D)。

A.多方协调B.请示项目经理C.注意收集资料D.进行实地施测

13.下列关于四等水准测量的水准尺的叙述中,(C)是错误的。

A.通常采用一对双面水准尺B.水准尺黑面尺底注记值为0

C.水准尺红面尺底注记值为0D.水准尺红面尺底注记值相差10cm

14.测绘地形图时,通常将地物、地貌的特征点称为(D)。

A.地形点B.地物点C.控制点D.碎部点

15.用全站仪测量待求点的坐标,须先输入(C)。

A.待求点的坐标B.待求点的方位角C.测站点的坐标D.测站到待求点的距离

16.钢尺的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不符,就产生尺长误差,(B)。

A.用该尺所量的距离越长,误差产生相互抵消,累计误差越小

B.用该尺所量的距离越长,累计误差越大

C.不能使用改尺量距

D.只能用该尺丈量较短的距离

17.在下图中,直线AC边的象限角RAC=85°34′44″,水平角

,水平角

则直线AC的坐标方位角是(C)。

A.42°06′51″B.130°54′12″C.94°25′16″D.274°25′16″

18.变形观测也称为变形监测,是测定建筑物及其地基在(B)作用下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空间位置变化的测量工作。

A.地震B.荷重或外力C.外力D.破坏

二、多项选择题

19.某工地采用J6经纬仪分别观测目标A、B的竖直角,下表为观测记录。

根据记录所作的叙述中,(ADE)是正确的。

测站

目标

盘位

竖盘读数

°′″

半测回竖角

°′″

指标差

一测回竖角

°′″

备注

O

A

761818

望远镜视线

向上时,竖盘读

数小于90°。

2834124

B

923224

2672748

A.A点盘左半测回竖直角为13°41′42″

B.A点盘左半测回竖直角为-13°41′42″

C.B点盘左半测回竖直角为2°32′24″

D.B点盘左半测回竖直角为-2°32′24″

E.A点的指标差为-09″

20.某大型单层工业厂房采用排架式结构,共有纵向轴线3条,横向轴线18条。

施工现场有J2、J6和全站仪可供选择。

如果你是现场测量人员,请思考、回答下面问题。

问题:

(1)下面有关施工场地控制测量的问题,(ACD)是正确的。

A.在工程开工之前,一般需要建立施工控制网

B.道路和桥梁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网布设为方格网

C.大中型建筑物的施工平面控制网多采用建筑方格网

D.面积较小、比较简单的建筑物,常常布设建筑基线

E.建筑基线的主轴线上,控制点应不少于2个

(2)下述结合本案例的说法中,(ACD)是错误的。

A.必须使用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因为全站仪的精度比经纬仪高

B.本工程应建立建筑方格网

C.本工程最好布设建筑基线作为施工场地控制网

D.不管进行什么测量,精度越高越好

E.建筑方格网水平角的测角中误差一般为±5″

21.确定一条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直线定向。

这种夹角有(CD)。

A.水平角B.竖直角C.方位角D.象限角E.三角形

22.对A-B直线进行往、返距离测量,往测值145.256m,返测值145.269m,下列有关说法中(ACE)是正确的。

A.往返差的绝对值是13mm

B.本次测量的最终结果:

A-B的水平距离是145.263m

C.本次测量的最终结果:

A-B的水平距离是145.262m

D.本次测量的相对误差是:

-13mm

E.本次测量的相对误差是:

1:

11000

23.减少视距测量误差的措施,应包括下列中的(ACE)。

A.提高竖直角的测量精度,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值

B.尽量在地势平缓的测区进行视距测量

C.定期测定仪器的视距常数,如变化过大,对其加以常数差改正

D.观测时,尽量让视线贴近地面

E.十分注意望远镜的调焦和尽量减少读数误差

24.水准测量的观测误差来源有(ABCD)。

A.整平误差B.读数误差C.视差影响D.水准尺倾斜误差E.仪器误差

25.钢尺丈量直线AB的水平距离,往测为57.230m,返测为57.245m;丈量直线CD的水平距离,往测为48.730m,返测为48.718m。

下面关于这两次测量的说法中(AD)是正确的。

A.DAB是57.238mB.DAB是57.245m

C.DCD是48.730mD.DCD是48.724m

E.DAB比DCD的测量精度高

26.下图为一水准路线的观测示意图,根据这图所作的叙述中(ACE)是正确的。

A.TP1点的高程是214.789mB.TP1-TP2的高差是-0.185m

C.第三测站的前视点是B点D.第一测站的后视点是TP1点

E.TP2点的高程是214.974m

27.角度观测时,用盘左、盘右观测,并取平均值,可以消除或减少(ACD)。

A.照准部偏心差B.对中误差

C.视准轴误差D.横轴不水平的残余误差E.竖轴误差

28.数学中的直角坐标系与测量学的直角坐标系的区别包括(ACD)。

A.测量坐标系的纵轴是X轴,数学坐标系的纵轴是Y轴

B.测量坐标系的横轴是X轴,数学坐标系的纵轴是X轴

C.测量坐标系的横轴是X轴,数学坐标系的纵轴是Y轴

D.测量坐标系象限顺时针编号,数学坐标系象限逆时针编号

E.测量坐标系象限逆时针编号,数学坐标系象限顺时针编号

三、填空题

29.在地形测量中,视距测量得到广泛应用,缺点是(),误差约为()。

答案:

精度太低1/200~1/300

30.地形图常用的比例为()、()、()、()。

答案:

1:

10001:

20001:

50001:

10000

31.距离丈量用的尺有()、()、()。

答案:

因瓦基线尺钢尺皮尺测绳

32.已知园曲线半经为R,偏角为α,则切线长为()。

答案:

Rtg=(α/z)

33.烟囟的定位主要是定出()的位置。

答案:

基础中心

34.导线边长除用钢尺量距外,也可以用()测定。

答案:

光电测距仪

35.测量工作必须遵循“()”的工作程序。

答案: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36.地形图上表示的最小地物为0.2m,根据比例尺精度可以确定,测图比就应不小于()。

答案:

1/2000

37.支水准路线,既不是附全路线,也不是闭合路线,要求进行往返测量,才能求出高差闭合差。

38.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双面水准尺时,每站有8个前、后视读数。

39.使用测量成果时,对未经校核与调整的成果,不能使用。

40.当测量误差大小与观测值大小有关时,衡量测量精度一般用相对误差来表示。

41.测量学的任务是测定和测设。

42.用平量法丈量距离的三个基本要求是尺子要拉平、标杆要立直且定线要直、对点投点和读数要准确。

43.在测量中国,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100平方千米范围内时,距离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44.测量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误差、观测误差、外界自然条件影响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

四、判断题

45.首曲线不能明显表示局间地貌,规定可按二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在图上用细实线表示。

()

答案:

×

46.附合导线,一般沿导线前进方向,测右角,测角多采用测回法,施测时要瞄准木桩中心钉。

()

答案:

×

47.在测绘地形图时,等高距的大小是根据测图比例尺与测区地面坡度来确定。

()

答案:

48.钢尺的线膨胀系数为0.000012mm。

()

答案:

×

49.测图前的准备工作有绘制坐标格网,展绘控制网。

()

答案:

50.对AB间距离水平丈量得DAB=200m±0.020m,则相对中误差为1/5000。

()

答案:

×

51.路基边坡的放样在分路施工中常采用两种方法是:

绳索竹杆法边坡样板法。

()

答案:

52.直线与圆曲线之间的缓和曲线段的详细测设通常采用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

()

答案:

53.普通光学经纬仪主要由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

54.水准仪一般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

55.施工测量必须与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计划相一致,不能提前,否则容易导致标志被损毁;也不能拖后,否则影响施工精度。

(√)

56.视距测量简单快捷,可以用于工程测量的各阶段的距离和高差测量。

(√)

57.建筑工地上常将使用水准仪测定某点高程或某两点之间高差的工作称为“抄平”。

(√)

58.由平行于坐标纵轴的正北方向,顺时针量至某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象限角。

(×)

59.GIS即全球定位系统。

(×)

五、解答题

60.建筑物产生变形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自身重量,外力和生产过程中的反复载荷的影响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位移和变形。

61.如何进行分段平量法?

答案:

地面坡度较小时,可将尺的一端抬高(但不得超过肩高),保持尺身水平(用目测),用测钎或垂球架投点,按前面所述方法,分段量取水平距离,最后计算总长。

62.试述建筑方格网的设计原则?

答案:

(1)建筑方格网的纵轴应平行建筑物的主轴线,并尽可能利用建筑红线作为轴线。

(2)选择坐杯原点时,应保证建筑区内任何一点的坐标不出现负值。

(3)坐标原点应尽可能与现有的导线点或三角点重合。

(4)方格顶点不应落在建筑物内和土方工程施工区域内。

63.用直线内插法勾绘等高线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案:

在相邻碎部点之间确定出等高线应通过的位置,由坡度变化处都是碎部点,相邻碎点间的坡度即可视为均匀坡度,通过该坡度的等高线的平距与高差成正比例,这就是用直线内插法勾绘等高线的基本原理。

64.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答:

①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②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能中断(间曲线除外),若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必定在相邻的其它图幅内闭合。

③等高线只有在陡崖或悬崖处才会重合或相交。

④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与山谷线应和改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

⑤在同一幅地形图内的基本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小;等高线平距小则表示地面坡度大;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

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间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线。

65.试述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方面?

答:

(1)测量仪器。

由于测量仪器的制造不十分完善及检验、校正的残余误差,必然使观测值中包含有因仪器本身而产生的测量误差。

(2)观测者。

操作仪器的观测员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有一定局限性,所以在仪器的安置、照准、读数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测量误差。

(3)外界条件。

观测时所处的外界条件发生变化,例如,温度高低、湿度大小、风力强弱以及大气折光等因素的影响都会产生测量误差。

六、名词解释:

66.平土标桩

答案:

用一面刨光的木桩作为平土的依据叫平土标桩。

67.山脊

答案:

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的高地叫山脊。

68.鞍部

答案:

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险是鞍部。

69.图根控制点

答案:

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控制点,称为图根控制点。

70.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七、计算题

71.在温度为t0=+20℃时,将一盘名义长l0=30m的钢尺,与一盘实长(+20℃时)为30.004m的标准尺进行比较,结果比标准尺长0.006m,求该尺在+20℃时的实际长度?

答案:

解:

l=30.004+0.006=30.01m

答:

该尺在+20℃时的实际长度为-30.01m。

72.已知E点高程27.450米,EF的水平距离为112.50米,EF的坡度为-1%,在F点设置了大木桩,问如何在该木桩上定出F的高程位置。

解:

在EF中间点架设水准仪,读取E点读数e,在F点木桩边立水准尺,上下移动水准尺使读数为e+1.125m,在尺底标定F点。

73.完成下表四等水准测量计算。

点号

后尺

下丝

前尺

下丝

方向及尺号

标尺读数

K+黑-红

mm

高差中数

m

备注

上丝

上丝

后距m

前距m

黑面m

红面m

视距差m

累积差m

A

|

TP1

1.614

0.774

后1

1.384

6.171

0

+0.833

K1=4.787

K2=4.687

1.156

0.326

前2

0.551

5.239

-1

45.8

44.8

后-前

+0.833

+0.932

+1

+1.0

+1.0

74.在测站A进行视距测量,仪器高i=1.52m,照准B点时,中丝读数l=1.96m,视距间隔为n=0.935m,竖直角α=-3°12′,求AB的水平距离D及高差h。

解:

75.水准测量成果整理

点号

距离

(km)

实测高差

(m)

高差改正数

(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

(m)

A

2.1

-2.224

1

1.1

-3.120

2

0.8

2.220

3

1.0

3.174

A

fh=50mm<fh容=±40

=±89mm

76.完成以下水平角计算表格

测站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平均值

°′″

各测回平均值

°′″

0

A

000124

463724

463733

 

463727

B

463848

A

1800112

463742

B

2263854

0

A

900006

463712

463721

B

1363718

A

2700112

463730

B

3163842

分析:

半测回较差不超过40″,一测回间较差不超过24″。

77.已知xA=100.000m,yA=100.000m,xB=90.000m,yB=110.000m,xP=90.000m,yP=90.000m,求极坐标法根据A点测设P点的数据β和DAP。

简述如何测设。

解:

在A点安置经纬仪,瞄准B点定向,逆时针测设β角,确定AP方向;在AP方向测设水平距离DAP,确定P点并标记。

78.计算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

测站

目标

盘左读数

°′″

盘右读数

°′″

2C

平均读数

°′″

归零方向值

°′″

O

A

300106

2100118

-06

(300115)

300112

00000

B

635854

2435854

00

635854

335739

C

942812

2742818

-06

942815

642700

D

1531248

3331254

-06

1531251

1231136

A

300112

2100124

-12

300118

分析:

二倍视准轴误差未超过13″

79.设A点高程为15.023m,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的B点,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之间,读得A尺读数a=2.340m,B尺读数b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点高程。

解:

水准仪的仪器高为

15.023+2.23=17.363m,则B尺的后视读数应为

b=17.363-16=1.363m,此时,B尺零点的高程为16m。

80.竖直角计算

测站

目标

竖盘

位置

竖盘读数

°′″

半测回角

°′″

指标差″

一测回角

°′″

备注

O

A

872654

23306

03

23309

竖直度盘按顺时针

2723312

23312

B

972654

-72654

-03

-72657

2623300

-72700

分析:

顺时针公式аL=90°-L,аR=R-270°

,竖盘指标差不超过±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