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 哲学试题唯物论归类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1010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 哲学试题唯物论归类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政治 哲学试题唯物论归类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政治 哲学试题唯物论归类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政治 哲学试题唯物论归类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政治 哲学试题唯物论归类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 哲学试题唯物论归类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考政治 哲学试题唯物论归类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 哲学试题唯物论归类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 哲学试题唯物论归类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考政治哲学试题唯物论归类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

唯物论板块

班级姓名学号

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08海南)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

从唯物论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2.(09江苏)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他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

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

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06江苏)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

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4.(08四川)2007年是塑料诞生一百周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

这一情况说明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  

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  

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 

5.(09浙江)宋代是我国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宋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保境安民等传统农业社会型的神灵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价、保护商贾等神灵。

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①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②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

③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08广东,11分)乔治·贝克莱指出:

“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

”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

辨析:

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7.(08四川,12分)材料五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如南北差距继续扩大、世界人口剧增、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

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纲领,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可持续发展观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材料六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

恩格斯说:

“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马克思说:

“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  

联系材料五、六,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二、物质是运动的

8.(10江苏)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运动时无条件的、绝对的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9.(09江苏)“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10.(09广东)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

甲说: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

11.(07广东)王夫之说: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者含动,动不舍静。

”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三、运动是有规律的

12.(08江苏)“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早螟蝗。

率皆有法。

”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13.(浙江?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A.客观事物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4.(09江苏)《孟子》云: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15.(07宁夏)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

有专家根据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于人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区,可采用“人退”的方法,创造条件让自然界自我修复,实现“沙退”的目的。

这种治理荒漠化的新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客观规律为前提 

②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 ④人的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07广东不定项)赤潮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虽然自古就有,但是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

近年来,人们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看

A.赤潮不能消灭但能有效扼制B.赤潮治理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C.人类总有一天能够消灭赤潮D.赤潮不能消灭也不能扼制

17.(08宁夏)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18.(08海南)某地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

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创建思路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从实际出发,发挥本地旅游资源的优势②在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的联系中发掘有利因素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发展旅游业的规律、商机和条件

④把握原生态文化凝固不变的特点,发展特色旅游经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吕氏春秋·自知》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上述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20.(09北京,11分)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过程(如图1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运用哲学常识中关于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21.(09广东)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A.存在决定意识B.意识反作于存在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22.(10安徽)图1漫画《招聘》启示我们(图中文字左侧

“招聘单位”,竖杆“条件”,右下角“简历”)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要勇于挑战和敢于创新

C.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3.(09江苏)右边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4.(10北京)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

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

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25.(10山东)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

杯。

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26.(10福建)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

老师开导

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

于挖掘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验成功。

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导,

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找回了自信。

这告诉我们

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   B.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首要条件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

27.(09海南)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19世纪法国作家埃勒∙凡尔纳在其小说中描述很多的科学幻想称为现实,如电视机,直升飞机,潜水艇和人类登月等,很多发明家承认他们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中受到启发,甚至有人说:

“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语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诸实现,表明

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②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③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8.(09江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29.(07广东)“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意识就反映什么。

”这个观点表明

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0.(09浙江)以下说法与漫画《落潮》(作者刘庆涛)的哲学寓意相符的是

 

A.恐惧归根到底源自内心的怯懦B.自信就能超越环境的限制

C.无知则无畏,真正有知则有畏D.人往往自己把自己打倒

31.(09全国Ⅱ)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

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象征。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①可以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

②可以为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

③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

④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2.(07全国卷Ⅰ)2007年年初,台湾省南部海域地震造成海底光缆大范围严重损坏,中国电信部门在第一时间启动了海缆故障应急预案,使用机器人潜入海底排除故障,通讯得以恢复正常。

使用机器人排除海缆故障的事例说明

①机器人能延伸人的某些肢体功能②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

③人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机器人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④机器人可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3.(07海南)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人们一直想知道孔子究竟长得什么样子,但孔子的真实形象却无从准确考证,于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了一些不尽相同的孔子像。

2006年9月23日,中国孔子基金会正式推出“孑己子标准像”,这引起了各界很大的反响和争议。

面对公布的“孔子标准像”.有人说像,有人说不像。

这表明

①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②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③“孔子标准像”的像与不像并无客观根据④“孔子标准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4.(06广东不定项)过去,由于片面追求GDP,导致了某河的严重污染;近年来,A市政府转变观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下大力气治理河水污染,消失多年的鱼儿又回来了。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种发展观的转变告诉我们

A.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不同的作用B.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C.科学发展观是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5.

(09辽宁)图3中两个市场调查员之所以得出截

然不同的结论,是由

①反映客观世界的侧重点的不同决定的

②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主动创造性的不同决定的

③是否如实反映客观对象决定的

④是否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决定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6.(09广东,11分)休谟说:

“除了对知觉而外,我

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

“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

辨析:

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是人无法认识的。

 

37.(08海南,10分)辨析题:

有一本被誉为“思考致富的巅峰之作,人生励志的丰硕成果”的畅销书,名叫《只要敢想你就行》。

请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辨析“只要敢想你就行”这一命题。

 

38.(06北京,9分)奥运会是跨越国界的全球盛事,是主办国向整个世界表现自身风貌的机会。

“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5000年”——2008年奥运会的熊熊圣火要在北京燃烧16天,北京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化,为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精神增添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内涵。

运用辩证唯物论,说明如何通过北京奥运会充分展现中华文化。

 

39.(08北京,10分)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

奥运火炬完成了在广东、福建的传递之后进入江西。

在这段路线上也不断在发生另一种“传递”:

许多企业从广东和福建迁移到江西。

有人把市场经济形象地称为“候鸟经济”,资本总是“飞向”成本低、收益高的地区。

毗邻广东的江西某地,在调查中发现:

本地的工业电价低于珠三角地区30%、水价至少低0.5元/m3,具有综合成本优势。

当地政府通过对企业迁移现象的分析,预见到广东企业会向周边地区辐射。

于是,该地有计划地出台一系列措施,比如以“一站式”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很多广东企业到本地安家落户。

  

分析上述材料,说明该地是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经济的。

 

  

40.(06天津)农业税收在国家收入中的比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国农业正逐步向现代过渡,减免农业税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为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0年至1979年,农业为工业建设提供的资金均为4500亿元。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渐下降,1950年为39,1979年为5.5,2005年降至0.05。

近年来,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逐渐增加,2005年达到2975亿元,我国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实力。

为此,全国人大决定从2006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

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农业税从征收到取消的过程如何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综合性练习

41.(08江苏)江苏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形成了许多可贵的精神.如张家港精神、昆山精神、华西精神等。

江苏人发扬这些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经济的发展。

这体现了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②先进文化源于社会实践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2.(07山东)北京奥运会奖牌创造性性地将象征尊贵和美德的“金”、“玉”材质组合在—起,实现了中国优秀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

这一设计与创新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创新必须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 

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3.(05天津)某高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该校毕业生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一次就业率连续攀升。

这表明

A.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B.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正确的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D.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44.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

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

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45.(09山东,8分)材料二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加深,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释放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强烈信号,并逐步形成“结构性减税”的基调(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

结合材料二,分析“结构性减税”政策确立的哲学依据。

 

46.(10年江苏)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47.(07宁夏,12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常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

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本来面目文化神秘而璀璨,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实施“百县千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小省区要办大文化”,体现了从实际出发进行决策的思想方法,简要分析这一方法的哲学依据。

 

48.(07广东,17分)材料:

某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

期间,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向农民认真了解农村基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虚心求教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在此基础上,他撰写了4万多字的《乡村调查报告》,其中反映的农村真实情况以及提出的合理建议,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问题: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该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完成反映真实情况的调查报告所体现的求真务实精神。

 

49.(09天津)2009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发展提出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

为落实这一要求,市政府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并组织数千名干部下基层,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改善民生,推出了十八项增加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为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履职能力,举办专门辅导讲座;为审慎行使权力,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建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上述举措收到良好效果,今年一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联系材料,说明市政府的上述举措体现的哲学道理。

 

50.(07全国卷Ⅰ,12分)材料二:

1153年,金迁都燕京。

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有激烈争论。

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

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

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

金帝完颜亮言:

“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

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

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

”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

”(摘编自《大金国志》等)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支持迁都一方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合理思想?

 

【唯物论板块参考答案】

1.D2.A3.B4.D.5.C

6.①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视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因为人的意识是否感知而忽生忽灭。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观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依赖于物质,而不是贝克莱所认为的物质依赖于意识。

 

7.①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

②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改造自然界来满足人类的需要。

③人类认识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直接与间接、积极与消极的多方面影响,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更加注重保护自然,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④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合理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界的矛盾。

8.B9.C10.A11.D12.D13.A14.D15.C16.AB17.B18.A19.A

20.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立足国情、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的过程。

②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③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