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9.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1004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9.docx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9.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9.docx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9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9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研究史前人类的历史,主要借助考古发掘的资料。

如果要对史前社会进行分期,历史学者一般依据的标准是()

A.发掘出的史前人类遗骸B.遗址中的动植物残留

C.史前人类使用的工具D.遗址周边环境

2、罗马学者西塞罗说:

“不知道你出生之前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

”在他看来,历史学有助于()

A.为帝王将相提供历史借鉴B.增强人类的人文关怀意识

C.促进个人能力与人格的健全D.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武器

3、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历史时代进行划分是历史研究的内容之一。

有历史学家将中华民国成立前的中国历史划分为“域内文明的成人时代”“中华民族文化的蜕变时代”“中国民族的争存时代”“东西文明的接近时代”四个时代,下列各项中最有可能成为其分期依据的是(  )

A.农耕文明的演进B.不同文明的交流

C.中央集权的加强D.西学东渐的深入

4、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古希腊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明朝人李贽评论说:

“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王,未必不转谏为谀也。

”李贽的评论()

A.揭示了君主专制下的君臣关系B.批评了太宗用人政策

C.揭示了魏征的人格弱点D.歌颂了太宗的英明

6.2010年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中这样说道:

“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

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

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

”这里重点肯定了罗马法

A.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影响了公司组织的诞生

C.兼具有进步性时代的局限性D.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

7.按照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

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提议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敇也已草成,但遭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敇三、四出”。

魏征拒不署敇,并严词反驳唐太宗说:

“竭泽而渔,非不得渔,明年无渔”,最终提案没有通过。

由此可以看出

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B.中书省草拟的诏敇越权

C.当时已具君主立宪制特征D.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8.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宋备受青睐,宋初更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

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唐宋人喜爱南朝文化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9.有位思想家认为:

“正其理则万事一,一以贯之也”、“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又说:

“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當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

”这位思想家可能的朝代和作品是

A.战国时期、《呂氏春秋》B.西汉中期、《春秋繁露》

C.北宋时期、《二程全书》D.明朝时期、《阳明全书》

10.《元史》载: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

世祖的“大新制作”主要表现为

A.“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B.“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

C.“有行省,统郡县,镇边鄙”

D.“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

11.据《岛夷志略》书记载“自泉州顺风二昼夜可至。

……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

”文中省略的是

A.香港岛B.台湾岛

C.明州港D.广州城

12.这是某王朝特殊现象……他们忽忘记了民族的界限,不懂害怕外国人,不懂提防外国人,甚至大量使用外国人当兵做将。

这个朝代是

A.秦朝B.西汉

C.唐朝D.清朝

13.“唯一的明智途径,是慢慢取得中国人的信服,排除他们的疑心,然后再劝他们进教。

”为此,利玛窦

A.到广东肇庆建立天主教堂作为传教据点

B.实行入乡随俗的调和策略适应中国国情

C.与徐光启共同翻译《几何原本》前六卷

D.参与修订历法完成浩大的《崇祯历书》

14.康熙中期,曾下令取消海禁,重开海外贸易,在东南沿海指定四处外贸港口,并设立海关,主要基于

A.分化瓦解郑氏势力B.孤立荷兰殖民者

C.局势趋稳安民增税D.重视海防和商贸

15.“史乎!

史乎!

其责任至重,而其成就至难!

中国前此之无真史家也,又何怪焉!

而无真史家,亦即吾国进化迟缓之一原因也。

”该材料

A.强调史家撰史要秉笔直书

B.指出历史要为现实提供借鉴

C.主张学术研究当经世致用

D.倡议以新史学重写中国历史

16.英国公使马戛尔尼在《谒见乾隆纪实》日记中说,中国人“一切思想概念都出不去本国的范围……他们的书上很少提到亚洲以外的地区。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儒家思想的保守性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交通、通讯工具的落后D.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17.清代前期,中国西北边疆问题得到最终解决、局势得以稳定是在:

A.顺治时期B.康熙在位时

C.雍正在位时D.乾隆在位时

18.“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

以下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  )

A.天主教的传播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

C.罗马帝国的扩张D.“日不落帝国”形成

19.一位演说家称许:

我们的政治体制最完美,政府由国王、贵族、平民三者组成,互相制衡,法律保障人人平等,以确保社会秩序,人民享有自由。

这位演说家所说的体制最可能发生在:

(  )

A.五世纪的东罗马帝国B.八世纪的查理曼帝国

C.十六世纪的法兰西王国D.十八世纪的大英帝国

20.“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

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

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

”这段材料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  )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1.1896年,盛宣怀在《自强大计折》中提出:

“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

其枢纽,皆在银行。

”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A.列强已控制中国银行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D.中国半殖民地化最终形成

22.右图漫画(图中文字为:

“猿猴倒行逆施凡我国民群起而攻之”)所示事件后的政治局势是

A.暴力革命

B.军阀称帝

C.分裂割据

D.民国初建

23.中西文化论战中观点异彩纷呈。

以后中国历史发展历程证明,以下论点中相对客观的是

A.杜亚泉:

中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B.李大钊:

“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长,济吾静止文明之穷。

C.梁漱溟:

将来全世界都要走“中国的路,孔子的路”。

D.陈独秀:

“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24.下图为上海著名食品企业凯司令的商标。

据此推测,与它的成立有关的是

A.辛亥革命的胜利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北伐战争的完成

D.上海解放的捷报

25.几十年来,日本一直有人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如果进行反驳,可以作为直接证据提出的是

①松冈环:

《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侵华日军原士兵102人的证言》

②禹硕基等主编:

《日本帝国主义在华暴行》,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③李克痕:

《沦陷后之南京》,汉口《大公报》1938年7月13日

④张生、吴凤照、费仲兴编: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39——幸存者调查口述续编(下)》,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年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26.逆时与顺时(14分)

儒学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有人形容孔孟是“逆时之士”,而把经常被人视为儒家“旁门左道”的荀子以及后来的董仲舒,称为“顺时之士”。

问题:

(1)孔孟为何被称为“逆时之士”?

(6分)

 

(2)荀子和董仲舒为何被称为“顺时之士”?

(6分)

 

(3)你怎样看待儒学从春秋到汉代的演变?

(2分)

 

27.覆亡与延续(12分)

罗马帝国亡了,以后就再没有罗马。

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有宋有明有现代,还是如唐代般,一样是中国。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问题:

(1)如何理解“罗马帝国亡了,以后就再没有罗马”?

(5分)

(2)为什么“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

(5分)

(3)从材料看钱穆从哪个视角比较唐与罗马的灭亡?

(2分)

 

28.SHEEP与SHIP(10分)

有两个以S打头的英文单词在近代英国历史上大行其道。

第一个是SHEEP,第二个是SHIP。

正是这两个“S”促进英国较早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日后成为一个“日不落”帝国。

问题:

你怎样看待两个“S”对近代英国和世界的影响?

(10分)

 

29.历史的大势(14分)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北美、中东欧和亚洲;二是列强对外侵略的浪潮从殖民扩张到瓜分世界。

这两股浪潮最终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这个时期所发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反映出上述两种历史发展趋势,或者是在这两股浪潮的推动下发生的。

(1)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就上述两种浪潮各列举三例历史事件,并简要说明该历史事件的影响(12分)

[题例]事件: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洋务派兴办洋务。

影响:

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

事件

影响

工业化浪潮

列强瓜分浪潮

(2)概述这一时期工业化浪潮与西方殖民浪潮的关系。

(2分)

 

30.思想的演变(20分)

材料一

1864春,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在致总理衙门原函中指出: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

《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被革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之职。

1896年3月至10月,李鸿章受命出访欧美。

回国后,李鸿章在给多位朋友的信函中谈到了出访欧美的感受,在给某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

“此行遍历诸大邦,亲觇(视察)富强之实效,中国地大物博,果能上下一心,破除积习,力图振作,亦何事不可为,日本变法以来不过二十稔(年)耳。

”在致旧时幕僚伍廷芳的信中,李鸿章更加明确强调:

“根本之计,尤在变法自强”。

材料三

戊戌政变后,有人告李鸿章是维新派,慈禧太后曾对李说,“有人说你是康党”(与康有为同党),李鸿章回答说:

“臣实是康党,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强国,中国之强久矣,何待近日?

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臣实是康党。

”慈禧听后只能“默然”。

——引自雷颐《李鸿章与晚晴四十年》

问题:

(20分)

(1)李鸿章为何要把信函写给总理衙门?

(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为什么?

(4分)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鸿章思想变化的看法。

(10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C2C3B4C5A6A7A8D9C10C

11B12C13B14C15D16B17D18B19D20A

21C22C23B24C25C

二、非选择题

26.逆时与顺时

(1)水平1,能结合时代特征、社会风尚,孔孟观点,进行逻辑分析(6分)

如: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

经济变革,礼崩乐坏,列国纷争(2分),社会崇尚追逐利益、实力竞争。

(或一些当政者为图强争霸,改革内政,实施耕战并重的政策)(1分);而孔子却不顾现状,主张礼治,恢复周礼权威;(1分)孟子提倡仁政,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

(1分)这些主张已不适应时代和统治者需求,因而被称为“逆时之士”。

(1分)

水平2:

罗列时代特征、社会风尚,基本观点,但未能进行逻辑分析(5分)

如: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礼崩乐坏,列国纷争,社会讲求追功逐利竞争,实力竞争。

(3分)孔孟却主张仁义礼和“仁政”等。

(2分)

水平3:

仅罗列单项事实:

时代特征,社会风尚或主张(2-3分)

水平4:

其他答案。

(0-1分)

(2)水平1:

能结合时代特征、社会风尚,基本观点,进行逻辑分析(6分)

春秋战国时代列国兼并争霸,社会崇尚追功逐利;汉武帝时代国力渐趋强盛,需要调整政策,锐意进取。

(2分)荀子礼法并用(1分)和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和独尊儒术和大一统等主张(2分),都非常符合时代和统治者的需要,甚至还为当政者采纳,所以被称为“顺时之士”。

(1分)

水平2:

仅罗列背景和观点,未能点出其内在逻辑(5分)

水平3:

仅列出背景、主张单项史实的(2-3分)

水平4:

其他答案(0-1分)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或不同时代需要与其适应的思想,思想变革也影响着社会变革等等。

其它言之成理也可(2分)

27.覆亡与延续

(1)水平1:

能提出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进行辩证评析。

(5分)

此观点有道理,但有失偏颇。

在钱穆看来,罗马帝国灭亡后,一方面标志着西欧古代历史的终结(1分);另一方面在在罗马原有的疆域上再没有建立过统一帝国,西欧进入分裂割据,以蛮族日耳曼统治为主的中世纪(2分)。

但是还要看到,罗马文明的很多元素在中世纪以来得到传承(如罗马隶农制、罗马法和基督教等)。

(2分)

水平2:

能提出观点,仅能从单方面评析的(2-3分)。

水平3:

没有观点,仅能罗列史实,根据问题相关度(1-2分)

水平4:

其他答案。

(0分)

(2)水平1:

能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中国”与“唐亡”的不同内涵及其影响(5分)。

如,钱穆所言“中国”是指中国的传统文明,唐朝对中国传统文明有重要的贡献,唐朝即使覆亡了,其承继和开创的中国文明元素,依然被后世的诸王朝所继承,如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等。

(4分)所以说,唐朝覆亡了,依然有中国。

(1分)

水平2:

回答唐覆亡后,具体文明成就被后世继承,没有概述提炼的,如唐三省六部制度和科举制、文化传统、农耕经济等被后世继承。

(3-4分)

水平3:

能结合历史,指出宋元明清是唐朝文明的延续。

(2分)

水平4:

其它回答(0-1)分。

(3)从制度的优劣得失或从文明的传承关系或历史的延续性等(2分)

28.SHEEP与SHIP

第一个S是羊,指英国的圈地运动。

(1分)第二个S是船(1分),汽船或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等(能指出即可)。

进步影响:

英国视角:

14~16世纪,圈地运动是英国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1分);促进了英国农业革命性的变化;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使英国较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分)。

泛指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扩大了英国市场和原料来源,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1分)。

具体指汽船的使用,实现了水上交通运输业的大变革,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

(1分)

世界视角:

圈地运动(引起了农业革命性变化)推进了英国革命和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社会和工业文明树立了典范;汽船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了交通运输变革,密切了世界各国和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由分散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转折,推进了近代英国和世界向工业化和现代社会的发展。

(任二,2分)

消极影响:

英国视角:

圈地运动使农民一度失去土地和生活保障(1分);世界视角:

英国的海外殖民与扩张不仅掠夺亚非等地资源,也破坏了各地传统的文明。

(1分)

29.历史的大势

(1)(12分)评分注意事项:

“事件”表格内的回答可以不考虑时间因素,只要事件内容符合工业化潮流和列强瓜分浪潮即可;“影响”部分,不求全,回答到核心内容即可给分。

事件

影响

工业化浪潮

①19世纪中叶,美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导致内战爆发

②19世纪中叶,德国工业化

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运动

③19世纪60、70年代,发电机诞生

电气时代到来

④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汽车工业的诞生

⑤19世纪80年代,垄断资本的形成

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性,扩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成为经济危机和国际冲突的重要因素。

以上任意三项即可,其他答案遵循评分注意事项

列强瓜分浪潮

①19世纪最后年30年,欧洲在非洲争夺(列举中东也可)

瓜分了非洲,激化了列强之间矛盾

②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控制中国

③1898年列强瓜分中国

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④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战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以上任意三项即可,其他答案遵循评分注意事项

(2)答案:

工业化浪潮推动殖民扩张发展为全球扩张,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狂潮(1分);全球殖民扩张(或列强瓜分浪潮)又推动了工业化在全球继续深入发展(1分)。

或答两者相互促进,促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2分)

30.思想的演变

(1)能答出总理衙门职能、李鸿章地位和上书目的(4分)。

如,当时总理衙门主管一切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物(或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或具体职能)(2分)。

作为地方巡抚(或作为洋务派的地方代表)的李鸿章欲自强学习外国利器,兴办洋务只能致书总理衙门。

(2分)

(2)从“师夷长技以自强”发展为“变法自强”。

(2分)原因:

李鸿章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败,深刻认识到仅以富国强兵的器物方式(洋务运动)不足以救中国(2分);受到日本明治维新在廿内获得的成功的影响;或李鸿章考察欧美,目睹了西方富强与先进,而要变法自强。

(2分)

(3)(10分)

评分项一:

观点(4分)

水平1:

李鸿章的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其变化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个人际遇相互作用的结果。

(4分)

水平2:

仅从时代或个人际遇角度归纳,未能指出时代与个人相互作用。

如,李鸿章的思想变化反应时代变迁;李鸿章思想演变经历一个演变的过程。

(2分)

水平3:

仅从一个视角指出李鸿章思想变迁的原因。

(1分)

评分项二:

史实(4分)

水平1:

能从材料中多角度提取李鸿章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际遇事实。

(4分)

如: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瓜分狂潮、戊戌变法等;江苏巡抚、被革职、出访欧美,遭人告发等。

水平2:

仅提取时代或个人际遇事实。

(1-2分)

水平3:

没有使用材料信息。

(0分)

评分项三:

论证(5分)

水平1:

时代、际遇和观点三者一致,紧密结合,逻辑完整。

(5分)

水平2:

时代、际遇和观点有两者一致,逻辑较为完整。

(3分)

水平3:

时代、际遇和观点不统一,逻辑混乱、跳跃。

(0-1分)

评分项四:

组织(2分)

水平1:

结构清晰,形式成文(2分)

水平2:

叙述欠连贯,逻辑欠通顺(1分)

水平3:

仅罗列概念或名词(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