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古文《陈涉世家》《桃花源记》《捕蛇者说》《岳阳楼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0933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册古文《陈涉世家》《桃花源记》《捕蛇者说》《岳阳楼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五册古文《陈涉世家》《桃花源记》《捕蛇者说》《岳阳楼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五册古文《陈涉世家》《桃花源记》《捕蛇者说》《岳阳楼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五册古文《陈涉世家》《桃花源记》《捕蛇者说》《岳阳楼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五册古文《陈涉世家》《桃花源记》《捕蛇者说》《岳阳楼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册古文《陈涉世家》《桃花源记》《捕蛇者说》《岳阳楼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x

《第五册古文《陈涉世家》《桃花源记》《捕蛇者说》《岳阳楼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册古文《陈涉世家》《桃花源记》《捕蛇者说》《岳阳楼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册古文《陈涉世家》《桃花源记》《捕蛇者说》《岳阳楼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x

第五册古文《陈涉世家》《桃花源记》《捕蛇者说》《岳阳楼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陈涉世家》(司马迁)九上P176

【原文】熟读课文,解释下文加点字词。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

“若为()庸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

“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楛、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

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译文】

陈胜是阳城县人,字涉。

吴广是阳夏县人,字叔。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

“如果有一天(我)富贵了,不会忘记你们。

”被雇佣的人笑着回答他:

“你是给人家耕地当牛马的,哪里谈得上富贵呢!

”陈胜长叹说:

“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征发贫苦人民九百人去驻守渔阳,停驻在大泽乡。

陈胜、吴广都被编进入谪戍的队伍,担任小队长。

适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要全部斩首。

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

“现在逃走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陈胜说:

“天下的人苦于秦朝的统治很久了。

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当立为国君,该立的国君是公子扶苏。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现在有人听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要将他杀害。

老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

项燕是楚国的大将,屡次立功,爱护士卒,楚国人很爱戴他,有的人认为他战死了,有的人认为他逃走了。

现在果真把我们的人假装说是公子扶苏和项燕,向全国发出号召(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于是去算卦。

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

“你们的事都能办成,能建功立业。

不过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

”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说:

“这是教我们先在众人中树立威信啊。

”就用丹砂(在)绸条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士兵买鱼回来煮着吃,发现了鱼肚子里的绸条,已经诧怪这事了。

(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夜间用笼罩着火,像狐狸一样喊道:

“大楚复兴,陈胜为王。

”士兵们都一整夜既惊又怕。

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

吴广向来爱护周围的人,士兵们多听吴广的差遣。

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提出要逃走,使尉恼怒,使尉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兵们。

那军官果然用鞭杖打了吴广。

(众士兵愤愤不平)军官(刚)拔出剑来威吓(士兵)军官剑拔出鞘,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他。

陈胜帮助吴广,一齐杀了两个军官。

(陈胜)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

“你们诸位遇到大雨,都已经误了期限。

误了期限就要杀头。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况且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士卒们都说:

“一定听从您的号令。

”于是假装说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依从人民的愿望。

(大家)露出右臂(作为义军的标志),号称大楚。

(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陈胜自己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

(起义军)进攻大泽乡,收集大泽乡的军队攻打蕲县。

攻下蕲县后,就命令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占蕲县以东的地方。

(陈胜自率主力)攻打铚、酂、楛、柘、谯(等县),都攻下了。

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达陈县时,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千余人,士卒几万人。

进攻陈县时,陈县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在城门洞里与义军交战。

(起义军)不能取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于是义军攻入并占据陈县。

几天后,(陈胜)下令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

当地有声望的人都说:

“将军您亲自穿着战甲,拿着武器,讨伐无道的昏君,消灭残暴的秦国,恢复楚国,论功应当称王。

”陈胜于是被拥戴称王,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

在这时,各郡县受到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了他们来响应陈胜。

【知识梳理】

1.《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西汉)。

2.通假字

①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適”通“谪”,发配。

②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③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

  

④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

3.古今义

①【等死】一样,同样。

②【卒中往往语】处处,到处。

③【楚人怜之】拥戴,爱戴。

④【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十分之六七

⑤【借第令毋斩】即使,假若⑥【今亡亦死】逃跑,逃走。

⑦【将军身被坚执锐】亲自。

⑧【豪杰】当地有声望和有地位的人。

⑨【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⑩【会计】聚会商议

4.词类活用

①【大楚兴,陈胜王】王:

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②【尉果笞广】笞:

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竹板或鞭子打。

  

③【狐鸣呼曰】狐:

名词用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④【夜篝火】夜:

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⑤【置人所罾鱼腹中】罾:

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⑥【将军身被坚执锐】坚、锐:

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⑦【死国可乎】死:

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⑧【乃丹书】丹:

名词作动词,用朱砂。

  

⑨【法皆斩】法:

名词做动词,按法律。

  

⑩【固以怪之矣】怪:

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⑾【忿恚尉】忿恚: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5.一词多义  

(1)之:

①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往) ②怅恨久之(语气助词,无意义)  

③二世杀之(代词,他,指扶苏) 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  

(2)为:

①为屯长(担任)②士卒多为用者(被)  

③为坛而盟(修筑)  

(3)以:

①以数谏故(因为)  ②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  

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把)  ④祭以尉首(用)  

(4)故:

①广故数言欲亡(故意)  ②扶苏以数谏故(缘故)  

(5)然:

①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而)  ②吴广以为然(是这样,正确)  

6.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者,……也是标准的判断句式标志)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是、为……)

(2)倒装句:

祭以尉首——以尉首祭

7.理解性默写

(1)起义的直接原因: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

天下苦秦久矣。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

篝火狐鸣,置书鱼腹。

(4)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5)陈涉“召令徒属”时,最能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6)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重点语句翻译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翻译: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2)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翻译: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死的人本来也有十分之六七。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翻译: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到外面带兵。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翻译:

又暗中指使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5)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翻译:

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

(6)失期,法皆斩。

翻译:

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要全部斩首。

(7)等死,死国可乎

翻译:

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9.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记述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及起义初期迅猛发展的形势,塑造了起义领导人陈胜的光辉形象:

志向远大,智勇双全,有着杰出的领导组织才能。

 

《桃花源记》(陶渊明)九上P182

【原文】熟读课文,解释下文加点字词。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

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走了多远。

忽然看见一片桃花林,长达几百步。

(桃花林)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

他对此感到非常惊讶。

又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完这片桃花林。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

渔人离开了船,从洞口进去。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

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的,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这类景观。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到。

这中间,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都和外面的人一样(外人:

桃花源以外的人),老人和孩子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村人)看见了渔人,就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县人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跟桃花源以外的人隔绝了。

(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各自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渔人停留了几天后,告辞离去。

村里人嘱咐他道:

“(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都做记号。

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述说了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通往桃花源)方向,不再找到原来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这样,高兴地计划前往。

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

此后再也没有寻找(桃花源)的人了。

【知识梳理】

1.陶渊明,又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山水田园诗的开山鼻祖。

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诗》《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2.古今义  

①无论:

不要说,(更)不必说②妻子:

妻子和儿女

③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④鲜美:

颜色鲜艳美丽

⑤交通:

交错相通⑥间隔:

隔绝

⑦俨然:

整齐的样子⑧津:

渡口。

指访求、探求的意思。

⑨仿佛:

隐隐约约,看不真切的样子

3.词类活用  

①异(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②穷(欲穷其林):

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  

③志(处处志之):

做标记,名词作动词。

4.一词多义  

(1)寻:

①寻向所志(寻找)  ②寻病终(“不久”)  

(2)志:

①处处志之(作标记)②寻向所志(所做的标记)  

(3)为: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②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4)遂:

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5.句子翻译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的,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这类景观。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到。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孩子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县人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跟桃花源以外的人隔绝了。

6.同义词 

(1)都——①悉:

悉如外人 ②皆:

皆叹惋  

③咸:

咸来问讯  ④并:

并怡然自乐  

(2)沿着——①缘:

缘溪行  ②扶:

便扶向路  

(3)邀请——①要:

便要还家  ③延:

余人各复延至其  

7.成语:

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8.主题:

本文借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绘了桃花源人生活美满的情景,虚构了人人劳作,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

 

《捕蛇者说》(柳宗元)九上P188

【原文】熟读课文,解释下文加点字词。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问之,则曰: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

“若()毒()之乎?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君将哀而生之乎?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即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

“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译文】

永州的郊野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皮肤,白色的花纹,接触过的草木全都枯死;如果咬了人,没有抵御它的办法。

但把它捉了来,风干以后制成药饵,可以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恶性疾病;还可以去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

一开始,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捕捉它的人,可以用蛇来抵他们的租税。

永州的老百姓都争着去干这件差事。

有个姓蒋的人家,独自享受这种好处有三代了。

我向他问起这件事,他说:

“我祖父死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

现在我继承这件差事十二年了,有好几次差点死掉。

”他说这些话时,神情好像很悲伤。

我怜悯他,并且说:

“你怨恨干这差事吗?

我打算去告诉主管官,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租赋,你看怎么样?

姓蒋的更加悲伤,眼泪汪汪地说:

“您想哀怜我,让我活下去吗?

那么我告诉您,我干这差事遭受的不幸,是远不如恢复租赋遭受的不幸的。

要是先前我不干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

自从我家住在这个村子,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

这六十年间,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田里的出产全部尽了,家里的收入全都竭了,只得哭号着辗转迁徙,饥渴交迫而摔倒在地,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着带毒的疫气,常常是死去的人一个压一个。

从前和我爷爷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一户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两三户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四五户了。

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迁走了。

然而我却由于捕蛇而独自存活下来。

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们这个地方,到处乱叫狂喊,到处骚扰毁坏,气势汹汹,惊骇乡里,就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啊。

我担心的起来,看看我的瓦罐,蛇还在里面,就放心躺下了。

我小心喂养蛇,到时候把蛇送上去献给国君。

回家后有滋有味地吃着田地里出产的东西,来过完我这一辈子。

其实一年当中冒死的情况只是两次;其余时间我都可以快快乐乐地过日子。

哪像我的乡邻们天天都有死亡的危险呢!

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事上,比起那些死去的乡邻已经是晚了,我怎么敢怨恨这差事呢?

我听了他的话更加悲伤。

孔子说:

“苛酷的政治统治比猛虎还凶暴啊。

”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孔子的这句话是可信的。

唉!

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要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所以写这篇文章,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看到它。

【知识梳理】

1.“说”:

一种叙事兼议论文体,它可以发表议论,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道理。

2.柳宗元:

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与韩愈并称为“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通假字  非死则徙尔尔:

通“耳”,罢了

4.古今义:

①则久已病矣(病古:

困苦不堪)  ②以尽吾齿(齿古:

岁月)  

③可以已大风(可以古:

可以用来) ④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往往古:

到处)  

5.词类活用:

 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名词作动词,把肉晾干  

②(岁)赋其二:

名词作状语,每年

③君将哀而(生)之乎:

形容词作动词,使……活下来

④而乡邻之生(日)蹙: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⑤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动词作名词,指地里的收成,家里的存粮

6.一词多义

(1)若  ①若毒之乎:

你  ②更若役,复若赋:

你的  

③貌若甚戚者:

好像  ④徐公不若君之美:

比得上  

(2)为 ①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做②故为之说:

写  

③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制成为

(3)已①可以已大风:

治愈  ②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已经

(4)赋  ①岁赋其二:

征收  孰知赋敛之毒……:

赋税  

(5)之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

的  ②问之,则曰:

代词,代指蒋氏

③悍吏之来吾乡: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做翻译。

    

④君将哀而生之乎:

代自己,我

(6)以  ①以啮人:

如果  ②以王命聚之:

用  

③而吾以捕蛇独存:

靠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用来  

⑤以尽吾齿:

来  

7.句子翻译

(1)君将哀而生之乎:

您想哀怜我,让我活下去吗?

(2)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那么我干这差事遭受的不幸,是远不如恢复租赋遭受的不幸的。

要是先前我不干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

(3)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们这个地方,到处乱叫狂喊,到处骚扰毁坏,气势汹汹,惊骇乡里,就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啊。

(4)苛政猛于虎也:

苛酷的政治统治比猛虎还凶暴啊。

(5)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要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所以写这篇文章,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看到它。

8.主题:

《捕蛇者说》以独特的写法(衬托、对比),通过记述蒋氏和乡邻的悲惨遭遇,揭露了横征暴敛的残酷和广大人民遭受的苦难不幸,表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岳阳楼记》(范仲淹)九上P194

【原文】熟读课文,解释下文加点字词。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

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

它含着远处的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