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威力加强板合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0138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效率威力加强板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机械效率威力加强板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机械效率威力加强板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机械效率威力加强板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机械效率威力加强板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效率威力加强板合集.docx

《机械效率威力加强板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效率威力加强板合集.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效率威力加强板合集.docx

机械效率威力加强板合集

机械效率合集

1.(2分)对完成工作任务无用而又必须做的功叫做 _________ ,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做 _________ .

 

2.(3分)因为 _________ 功总小于 _________ 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是减小 _________ 功.

 

3.(4分)板车上装有货物,一人拉着该板车将货物送到目的地,对货物所做的功叫 _________ 功,对板车所做的功叫 _________ 功,如果目的是送板车,则对板车所做的功叫 _________ 功,对货物所做的功叫 _________ 功.

 

4.(3分)(2006•南充)一台起重机将3600N的货物提高4m,如果额外功是9600J,则该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 _________ J,机械效率是 _________ .

 

5.(3分)利用一个动滑轮将重70N的物体匀速提高6m,设动滑轮重10N,绳重和摩擦不计,则利用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是_________ ,总功是 _________ ,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___ .

 

6.(2分)如图所示,物重40N,滑轮重10N,用力F匀速向上提起重物时,拉力F的大小为 _________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___ .(绳重和摩擦不计)

7.(1分)某机械的机械效率为80%,使用它做400J的有用功,需同时做 _________ J的额外功.

 

8.(8分)如图是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除了图中器材外,还需要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除钩码重外,还要测出的数据有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应 _________ ,钩码应 _________ 上升;将图中钩码减少一个,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_________ .

 

9.(2分)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是100kg,在力F的作用下物体以0.5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若A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物重的1/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5s内拉力的有用功是 _________ J,拉力F是 _________ N.(g取10N/kg)

 

10.(2分)用图所示的滑轮组甲和乙,提起同样重的物体时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甲,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乙,则可判定η甲 _________ η乙;如果用乙滑轮组第一次提起重G1的重物,机械效率为η1,第二次提起重为G2的重物(G1>G2),机械效率为η2,则可判定η1 _________ η2.(不考虑绳重和摩擦的影响,且动滑轮的重力相等)

11.(3分)如图所示,物重G为600N,用滑轮组将重物匀速提升5m,所用的拉力F为25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若不计摩擦,被提升的物重增加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3分)工人常利用斜面把重物搬运到汽车上.如图,汽车车厢高度h=1.5m,斜面长度s=3m,现用力F沿斜面把重箩筐G=1800N的重物匀速拉到车上.若不计摩擦,拉力F为 _________ N;若实际拉力F′=1200N,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___ %.

13.(3分)如图所示,用一动滑轮拉一物体A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重为20N,受到的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水平拉力为2.5N,则在2s内拉力做的功是 _________ J,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___ (不计滑轮重力).

 

14.(3分)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小红 _________ 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同时小雪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钩码重(N)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m)

有用功(J)

总功(J)

机械效率

2

0.4

0.2

0.2

100%

(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助找出原因 _________ .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_________ .

(4)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3分)(2005•黄冈)如图是伍实同学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的图形,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每个滑轮的质量都为50g,不计绳子与滑轮、滑轮轴之间的摩擦,使用滑轮组使钩码匀速直线上升10cm,则人的拉力大小为 _________ N,有用功为 _________ J,额外功为 _________ J,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

16.(4分)如图所示,小民利用滑轮组先后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A和物体B.当提升物体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小民对地面的压力为F1;当提升物体B时,小民对地面的压力为F2.已知小民的质量为65kg,物体A的质量为90kg,物体B的质量为50kg.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小民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2:

F1= _________ .

17.(4分)一座高达40米的大桥,总长为8350米,其中正桥只有850米,而两侧引桥却长达7500米.一座大桥为什么要有这么长的引桥呢?

小明很奇怪,请教老师后.他明白了引桥相当于一个斜面.

(1)小明用如图乙所示的斜面进行模拟实脸.在保持斜面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斜面的长度.发现斜面越长,拉动小车匀速上升的力F越小.由此他明白了很长的引桥在汽车上桥是能起到 _________ (“省力“或“省功“)的作用.

(2)一辆总质量为2000千克的汽车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侧引桥(长3750米),需要的时间为 _________ 秒,所做的有用功为 _________ 焦.

18.(4分)小燕同学用图示的滑轮组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测出物体重1.45N,使物体匀速上升0.1m的拉力为0.6N,则有用功为 _________ J,总功为 _________ J,机核效率是 _________ %.

19.(4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G=12N的物体匀速提升20cm,所用的拉力F=5N,所做的有用功为 _________ J,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当改为提升18N的重物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忽略摩擦阻力)

20.(4分)工人用300N的力,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54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了1m,则该滑轮组此时的机械效率η= _________ ,不计摩擦,动滑轮的重力G= _________ N.

21.(4分)在建筑工地上,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筑材料.在100s内将重4400N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了20m,拉力F做功为1.1×105J,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 _________ J,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拉力F的大小是 _________ N.

 

22.(4分)(2006•眉山)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00N的泥桶,所用的拉力为80N,若工人在5S,内将泥桶匀速向上提升2m,则拉力的功率为 _________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

 

23.(4分)(2010•无锡)如图所示,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G动小于乙物体的物重G,则所用的拉力F甲 _________ F乙(选填“>”、“<”或“=”,下同),其机械效率η甲 _________ η乙.

 

24.(4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货物拉上货仓,货物重500N,用350N的力F拉绳端使货物匀速上升1m,此过程中有用功为 _________ J,总功为 _________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5.(4分)(2006•南通)如图所示,小明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A,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人拉绳的力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 _________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动滑轮重 _________ N.

 

26.(4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沿水平方向将一个重2000N,底面积为0.5m2的物体A向左匀速拉动2m,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600N,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250N,则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是 _________ Pa;拉力做的功为 _________ 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___ .

 

27.(4分)如图所示,拉力F将物体匀速提升,已知物体重21N,动滑轮重3N(不计摩擦及绳重),则F= _________ N,机械效率η= _________ .

28.(3分)分别用杠杆、动滑轮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举到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  )

 

A.

杠杆最多

B.

动滑轮最多

C.

滑轮组最多

D.

一样多

 

28.(3分)在下列有关机械效率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械效率较大的,所做功少

 

B.

机械效率较大的,所做的额外功较少

 

C.

机械效率较大的,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比值较大

 

D.

机械效率较大的,额外功和有用功的比值较大

 

29.(3分)若把一个定滑轮改成动滑轮使用,除了可以省力外,还(  )

 

A.

可以省功

B.

提高了机械效率

C.

机械效率不变

D.

降低了机械效率

 

30.(3分)如图所示,用甲、乙两个滑轮组来提相同重物G,甲图中两个动滑轮共重5N,乙图中一个动滑轮重3N,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A.

甲比乙大

B.

甲比乙小

 

C.

一样大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31.(3分)如图所示,用两个滑轮组提升货物,所用的动力之比为F1:

F2=4:

3,被提升货物的重力之比为G1:

G2=1:

2,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为(  )

 

A.

4:

3

B.

3:

8

C.

3:

4

D.

1:

3

 

32.(3分)利用一个滑轮组提升物体,不计摩擦阻力,则用这个滑轮组(  )

 

A.

提升的物体重力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B.

提升的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C.

把物体提的越高,机械效率越高

 

D.

自由端拉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33.(3分)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分别把重力相等的两个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F1=F2,比较两拉力所做的功W1.W2及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η2,则有(  )

 

A.

W1>W2,η1<η2

B.

W1<W2,η1<η2

C.

W1=W2,η1=η2

D.

W1<W2,η1>η2

 

34.(3分)用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一个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用此滑轮组提起重力为200N的物体,如果提起物体所需要的力是50N,则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A.

60%

B.

65%

C.

80%

D.

85%

 

35.(3分)用相同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用它们来提升同一重物,甲滑轮组将重物举高1m,乙滑轮组将重物举高2m,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滑轮组拉力大,机械效率低

 

B.

乙滑轮组省力,所以它的机械效率高

 

C.

乙滑轮组将重物举得高.所以它的机械效率高

 

D.

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多,但甲、乙机械效率相等

 

36.双选(3分)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械效率总小于1

 

B.

机械效率可能大于1或等于1

 

C.

增加机械做功时间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D.

有用功一定时,减少额外功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37.(3分)一个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2000N的货物,所用的拉力是800N,绳子自由端被拉下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总功是3200J,机械效率是40%

B.

有用功是2000J,总功是3200J

 

C.

有用功是3200J,机械效率是62.5%

D.

总功是3200J,机械效率是62.5%

 

38.(3分)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物体,若已知物重400N,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12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为(  )

 

A.

30%

B.

67%

C.

83%

D.

100%

 

39.(3分)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物匀速提起,绳子的最大承受力为3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这样一次提升的重物最多有多重?

(  )

 

A.

360N

B.

540N

C.

600N

D.

1000N

 

40.(3分)有一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重1000N和2000N的物体匀速提升5m,动滑轮重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上述两种情况中不正确的是(  )

 

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相等

B.

人做的额外功相等

 

C.

人做的总功相等

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41.(3分)(2006•无锡)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

B.

做的有用功是800J

 

C.

拉力F的功率是80W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42.(3分)(2006•菏泽)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

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C.

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43.(3分)如图,两个滑轮组由每个质量相同的滑轮组成.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高度(  )

 

A.

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B.

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C.

若G1=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D.

若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44.(3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升高了2m,拉力F所做的功为80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则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

 

A.

160N

B.

280N

C.

16N

D.

28N

 

45.(3分)如图所示是李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他用80N的力,在10s内把重为120N的物体提升5m,则此过程中(  )

 

A.

他做的有用功是800J

B.

他对滑轮组做功的功率是60W

 

C.

他做的总功是1200J

D.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46.(3分)(2008•达州)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右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分别用力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下列正确的是(  )

 

A.

η甲=η乙,W甲=W乙

B.

η甲>η乙,W甲>W乙

C.

η甲<η乙,W甲<W乙

D.

η甲>η乙,W甲<W乙

 

47.(3分)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用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B.

额外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低

 

C.

总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低

 

D.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48.(4分)已知甲、乙两种机械在做功过程中,甲的机械效率比乙的机械效率大,这表明(  )

 

A.

甲做功比乙做功快

 

B.

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

 

C.

甲做的额外功比乙做的额外功少

 

D.

甲做的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比乙大

 

49.(4分)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第一次提升一个物体(图甲),第二:

次提升两个等重的重物(图乙),比较甲、乙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拉力F甲小于第二次拉力F乙

 

B.

甲、乙两种情况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同

 

C.

图甲滑轮组机械效率比图乙小

 

D.

若将物体提升相同高度,图乙做的有用功多些

 

50.(4分)某人用滑轮组将重为70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高,所用拉力为250N,且已知在提升重物过程中的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所做的功为(  )

 

A.

112J

B.

150J

C.

175J

D.

187.5J

51.(3分)甲乙两机械,甲的机械效率是70%、乙的机械效率是5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甲机械做功省力

 

B.

甲机械做功快

 

C.

相同时间内,甲机械完成的功多

 

D.

乙机械的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

 

 

52.(2007•广元)如图所示,物体重180N,动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求:

(1)拉力F的大小;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53.某人在河岸上,借助岸边的大树,利用滑轮组通过拉绳使停泊在水中的船匀速靠岸.已知滑轮组是由一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和拉绳自重不计),船的总质量为7.92×103kg,船匀速移动时受到水的阻力是船重的0.01倍,船受到滑轮组的拉力与人拉绳子的力始终水平,若人的拉力是220N,船靠岸的速度是0.3m/s,(g=10N/kg)

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人拉绳的功率.

 

54.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至顶端.已知斜面的长是5m,高是2m,拉力F=50N,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

 

55.(2006•吉林)如图所示,将体积为2.0×10﹣3m3的松木块,沿斜面匀速上拉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松木块沿斜面移动1m,上升的高度为30cm.

求:

(1)松木块的重力.

(2)斜面的机械效率.(g=10N/kgρ木=0.5×103kg/m3)

56.一质量为6kg的石块,沉在装水的容器底部,某同学用一动滑轮将石块从水中匀速提起1m,但石块没有露出水面,如图所示,已知绳的自由端拉力为25N.求石块在上升过程中:

(1)石块受到的浮力为多少N?

(2)绳的自由端拉力做功为多少?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ρ石=3×103kg/m3、g=10N/kg)

57.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起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

(1)当物重为150N时,绳端所用的拉力是60N,求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当所吊重物为300N时,10s内重物被匀速提高2m时,绳端拉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58.(2006•资阳)如图所示.斜面长1m,高0.2m;将10N重的物体A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需要用平行于斜面的力2.5N,那么:

(1)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重物上升过程中克服摩擦做了多少额外功?

(3)为了提高该斜面的机械效率,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A、以较快的速度将重物匀速拉到斜面顶端

B、以较慢的速度将重物匀速拉到斜面顶端

C、改用光滑的、板长和高度均不变的斜面,其中建议 _________ (填番号)可以达到目的;理由是:

 _________ .

59.(2009•泉州)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 _________ 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 _________ 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 _________ 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

(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将 _________ .(增大/减小/不变)

 

60.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进行的一个探究活动.

(1)负责记录的小强同学粗心大意漏记了一个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将漏记的实验数据补上;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高度/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cm

5

5

2.0

15

5

5

1.7

(2)实验中甲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_________ 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

(3)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

 

61.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子拉力F/N

1.8

1.4

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3

机械效率η

74%

(1)表中①处应填 _________ ,②处应填 _________ ;

(2)请在图乙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_________ ;

(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

使用同一滑轮组, _________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62.一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1200N的装饰材料,所用的拉力是800N,绳子的自由端被拉下4m,求:

(1)提起货物所做的有用功、总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63.(2006•河北)滑轮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使用的简单机械,使用滑轮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

(1)请分析如图(a)所示的实验,说明图中滑轮的特点 _________ ;

(2)小明按如图(b)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时,用F=5N的拉力在3s内将重为12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10cm.求: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

64.(2006•遂宁)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900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拉力F为400N,重物在20s内匀速升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