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20《曹刿论战》巩固练1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8908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20《曹刿论战》巩固练1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20《曹刿论战》巩固练1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20《曹刿论战》巩固练1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20《曹刿论战》巩固练1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20《曹刿论战》巩固练1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20《曹刿论战》巩固练1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 20《曹刿论战》巩固练1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 20《曹刿论战》巩固练1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下册 20《曹刿论战》巩固练1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20《曹刿论战》巩固练1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知识

1.作品简介。

《左传》,旧传为时期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春秋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及有关言论,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2.背景探寻。

《曹刿论战》记载了公元前684年鲁国与齐国的一场战争,因战场在长勺,故又称“”。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公孙无知自立为君。

后来,公孙无知又被杀,齐国君位空置。

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争相赶回齐国。

公子小白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是为齐桓公。

鲁国以大军送公子纠返国争夺君位,齐桓公在乾时“以兵拒之”,鲁国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齐桓公借机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不听主政大夫管仲的意见,决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支持公子纠争夺君位的宿怨,并企图一举征服鲁国,扩张齐国的势力范围。

这就是本文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发生的背景。

3.知识链接。

编年体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

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编排史实。

它以时间为经,以史实为纬,能够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都是编年体史书。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参考答案

1.春秋左丘明

2.长勺之战

重点

1.这篇文章的内容详略是如何安排的?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呢?

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

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

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是略写或不写。

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

2.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4.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5.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

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回答。

政治方面:

政治上,他深知只有取信于民,审时度势才能取胜。

军事方面:

他深谋远虑,细心周到,深谙人心(夫战,勇气也……三而竭和吾视其辙乱……故逐之)。

6.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什么?

政治清明,民心所向(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上下团结,君民一心(团结一致、知人善用);

掌握策略、以逸待劳(不盲目与强齐硬战);

把握战机、后发制人(彼竭我盈、一招制胜)。

7.找出文中写曹刿的句子,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回答)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

从曹刿请见中可以看出他的爱国热情;从曹刿问战中可以看出他的政治远见;从曹刿参战中可以看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从曹刿论战中可以看出他过人的谋略。

8.课文除了写曹刿还写了鲁庄公,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用“从……中表现了……”的句式回答)

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的见识之“鄙”。

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进攻,急于追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他不是一个昏君,从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中表现了他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从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中表现了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从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获胜而自喜中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9.根据平时的积累说说历史上那些以少胜多的战例,并简要分析弱者取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官渡之战曹操2万人——歼袁绍10万余人

赤壁之战周瑜5万人——大败曹操20余万人

淝水之战张辽8万人——大败吴军80万人左右

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是天时、地利、人和。

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

望其旗靡

小信未孚

登shì而望之

2.下列句子中,“以”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

B.必以情

C.必以分人

D.可以一战

3.根据要求填空。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4)曹刿判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注意体会其与今义的区别。

(1)十年春,齐师伐我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3)小大之狱

(4)可以一战

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何以战

(2)弗敢专也

(3)必以情[来

(4)忠之属也

(5)公将鼓之

(6)下视其辙

(7)既克,公问其故

(8)难测也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彼竭我盈,故克之。

(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7.班级正在开展以“勇于担当,兼济天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故事链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下图与我国古代一位在国难面前勇于担当的历史人物有关。

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

(60字左右)

 

(2)(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

能文能武迎挑战

下联:

②上联:

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

下联:

(3)(论述修改)李明同学在观看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后写了一篇心得,请你帮助修改。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

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

【甲】纪录片播出后发生了广泛影响。

【乙】人们不仅深深折服于他们“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为他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

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应该勇于担当,忠诚奉献,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2【甲】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中有语序不当的问题,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测试

阅读下面的课文,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传·曹刿论战》)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肉食者谋之(________)

(2)小惠未遍(________)

(3)神弗福也(________)

(4)小大之狱(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无误的一项是()

A.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表明了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同时也显示了他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识。

B.文章标题中的“论”就是“讨论”的意思,“曹刿论战”的意思就是曹刿和鲁庄公讨论关于战争的问题。

C.本文对以少胜多的战斗场面做了具体的描绘,所以标题“曹刿论战”也可以改为“长勺之战”。

D.本文借曹刿之口告诉我们战争取胜需要有朝廷大臣的拥护支持和上天神灵的赐福护佑。

4.鲁庄公只是一个见识短浅的“肉食者”吗?

从他身上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真题练习

【2019年中考广西梧州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卫南之战

泽①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先驱云②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

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③至。

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

泽下令曰:

“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

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

乃暮徙其军,金入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选自《宋史》)

【注】①泽:

宗泽,南宋将领。

②云:

报告。

③生兵:

新兵。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今日进退等死()

(2)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

2.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宗泽在卫南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参考答案

1.jiànbǐbómǐfú轼

【解析】作答时,要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

注意“轼”的字形和“间”“靡”字的读音。

2.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

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

C项,“以”是“介词,把”的用法,其他三项均为“介词,凭借,依据”的意思。

故答案为C。

3.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解析】作答默写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鄙、狱、察、焉、辙乱、靡”等字词容易写错。

4.

(1)军队

(2)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3)指诉讼事件

(4)可以凭借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古今异义。

(1)“齐师伐我”中的“师”:

古义是“军队”;今义是“掌握某种专门知识或精通某种技艺的人”。

(2)“牺牲玉帛”中的“牺牲”:

古义是“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是“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或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3)“小大之狱”中的“狱”:

古义是“案件”;今义是“监狱”。

(4)“可以一战”中的“可以”:

古义是“可以凭借”;今义是“能,行”。

5.

(1)以:

凭、靠。

(2)专:

独自享有。

(3)情:

实情。

(4)忠: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5)鼓:

击鼓进军。

(6)辙:

车轮碾出的痕迹。

(7)既:

已经。

故:

原因,缘故。

(8)测:

推测,估计。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6.

(1)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报以实情。

(2)(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3)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明察,但一定以实情诚心判断。

(4)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

(5)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士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6)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碾出的痕迹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1)句中的“牺牲(祭祀用的牛羊)、弗(不)、加(虚夸)”几个词是赋分点;

(2)句中的“信(诚信)、孚(使人信服)、福(赐福)”几个词是赋分点;(3)句中的“狱(案件)、虽(即使)、以(根据)”几个词是赋分点;(4)句中的“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再(第二次)、竭(衰竭)”几个词是赋分点;(5)句中的“竭(衰竭)、盈(充沛,饱满,这里指士气旺盛)、克(攻克,打败)”几个词是赋分点;(6)句中的“辙(车辙)、靡(倒下)、逐(追击)”几个词是赋分点。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7.

(1)鲁庄公十年,齐国军队以强凌弱,攻打鲁国。

关键时刻,曹刿挺身而出,随战于鲁庄公,在战场上指挥得当、把握战机,最终打败了齐军。

(2)①敢说敢做有担当

②曹刿论战无愧匹夫之责

(3)①发生产生(或:

引起)

②将“深深折服于他们‘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为他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互换位置

【解析】

(1)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两个人物“曹刿”和“鲁庄公”可知,这个故事是指“长勺之战”。

作答时,用自己的话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可。

(2)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对联分上下两联,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

作答时要尽量围绕着活动主题“勇于担当,兼济天下”来寻找材料拟写作答。

比如,可用“曹刿论战无愧匹夫之责”来对“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

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3)①语句“纪录片播出后发生了广泛影响”中,“发生”与“影响”搭配不当,可把“发生”改为“产生”或“引起”。

②语句“人们不仅深深折服于他们‘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为他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中的“折服”比“震惊”表达的程度要深,所以应该将“深深折服于他们‘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为他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的位置互换。

1.

(1)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2)遍及,普遍

(3)赐福,保佑

(4)案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文言实虚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注意“遍”,遍及,普遍。

“狱”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2.

(1)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2)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

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

弗,不;以,把;再,第二次。

3.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把握文章内容。

B项,标题中的“论”就是“论述”的意思,“曹刿论战”意写的是曹刿对战争的看法;C项,课文详细地记叙了战前曹刿与鲁庄公讨论战争可不可以打,最后得出“可以一战”的结论,而对长勺之战的经过写得非常简略。

D项,本文记叙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4.鲁庄公广开言路,礼贤下士,虚怀若谷,虚心求教。

启示:

我们要尽力做到广泛听取他人意见、心胸开阔、不懂就问。

【解析】本题考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人物。

听进曹刿之言,可看出:

鲁庄公广开言路,礼贤下士;从四个方面表现鲁庄公不鄙:

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1.

(1)同样

(2)考虑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注意识记“等(同样)、计(考虑)”这些常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2.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有以下六种情况要注意停顿:

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根据句意“士兵知道总会一死,全都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

金人大败”来划分即可。

3.善于鼓舞士气,又能审时度势,灵活用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

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人物的形象。

从“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可以看出宗泽善于分析战情做出正确决策。

从“下令曰:

‘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可以看出宗泽善于做战前动员。

从“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可以看出宗泽带领的军队骁勇善战、忠君爱国。

  参考译文:

  宗泽领兵到达卫南,考虑到自己将孤兵少,不深入敌营不能取得成功。

先锋官回报说前面有敌营,宗泽指挥士兵径直向前与敌人接战,将敌人打败。

他又领兵向东转战,敌人不断派兵增援。

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是敌人的营垒。

宗泽下令说:

“现在进退都是一死,我们不能不死里求生。

”士兵知道总会一死,全都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

金人大败,退却几十里。

宗泽估计敌人比自己兵力强十多倍,今天一战而出其不意,他们势必会再来。

假如金兵全部触动夜袭我军,就危险了。

于是趁黑夜将军队转移。

金人当晚到达,只剩下一座空营,非常惊恐,从此开始害怕宗泽,不敢再出兵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