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行业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38573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5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智能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筑智能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筑智能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筑智能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筑智能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智能行业研究报告.docx

《建筑智能行业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智能行业研究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智能行业研究报告.docx

建筑智能行业研究报告

 

2016年建筑智能行业研究报告

 

2016年7月

目录

一、行业发展概况4

二、行业市场规模7

1、外资工程公司(系统设备供应商)9

2、国内智能化公司10

三、行业发展前景11

1、行业供应量以及需求量将持续上升11

(1)行业需求情况11

①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建筑智能工程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1

②建筑工程业的快速发展为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直接需求12

(2)行业供给情况12

2、行业技术水平日益上升13

(1)系统产品化及技术的标准化14

(2)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创新化14

(3)通过技术创新和信息化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14

3、行业经营的专业性日益突出15

四、行业监管体制和政策16

1、行业监管体制16

(1)监管机构16

(2)自律协会17

2、主要法规政策17

3、相关政策扶持18

五、行业竞争状况20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21

1、有利因素21

(1)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求驱动21

(2)国家政策支持22

(3)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22

(4)科技进步对行业的促进作用23

2、不利因素23

(1)资金实力不足23

(2)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24

一、行业发展概况

智能建筑正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将设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等系统集成和服务管理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形成舒适、高效、便利的有机整体。

智能建筑运用系统集成的技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建筑技术等相关技术有机地结合一体,加上对建筑设施的自动控制与监控、对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对用户的高效服务、多功能智能化,所有的一切就构成了安全、高效、方便和舒适的建筑物。

“智能建筑”是随着在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迅速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变化后,在建筑领域中所诞生的全新概念。

1984年,美国哈福特(Hartford)市将一座旧式金融大厦改造,并且对大楼的空调、电梯、照明、防盗等设备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测控制,为大楼客户提供语音通信、文字处理和情报资料等信息服务,被称为世界第一座智能建筑。

至今,美国智能楼宇超过万幢,日本新建的大楼几乎都是智能大厦。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

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

4C技术仅仅是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建筑智能化结构是由三大系统组成: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和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在我国,智能建筑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我国的智能建筑行业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前后大体经历过三个阶段:

1990~1995年(初始发展阶段),随着国际智能建筑技术引入我国,智能建筑这一理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但该阶段建筑智能化的对象主要是宾馆酒店和商务楼,各子系统独立,实现智能化的水平不高。

智能建筑的广泛运用前景在这一时期受到政府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厂商等极大关注和支持,为适应智能建筑发展,主管部门开始制定了一系列标准规范。

1996~2000年(规范管理阶段),随着市场对智能建筑的认可与需求,智能建筑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和应用。

该阶段特点是,各种指导性文件、行业管理性文件、行业规范标准性文件、企业和人员执业证书文件得到充实与完善;建筑智能化的对象已经扩展到机关、企业单位办公楼、图书馆、医院、校园、博物馆、会展中心、体育场馆以及智能化居民小区。

智能化系统实现了系统集成并形成了网络化控制。

2001年至今(发展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开展了“数字城市”的试点示范工作,信息产业部提出在政府系统建立“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政府信息化框架工作。

这一阶段的特点:

智能建筑呈现网络化、IP化、IT化、数字化的趋势,一批新技术新产品进入智能建筑领域,如无线技术,数字化技术产品被广泛采用,智能建筑的实用价值得到了广泛提升。

我国巨大的建设投资也促进了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建筑的智能工程技术也日趋成熟和不断发展,我国不少智能建筑技术研发成果接近国际水平,尤其在智能化技术应用方面,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办公楼宇智能化建设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发达国家标准。

国内已建成的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化功能的建筑已经超过千座,用于建筑智能化的投资比重在逐年增加。

智能化小区,是智能建筑的基本含义中扩展和延伸出来的,它通过对社区建筑群的优化考虑,提供一个高效、舒适、温馨、便利以及安全的居住环境。

《上海市智能住宅小区功能配置试点大纲》中,将智能化住宅小区定义为将通信、计算机和自控等技术运用于住宅小区,通过有效的信息传输网络、各系统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应用,向住户提供安全防范、信息服务、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功能。

数字化社区是智能化小区之后更新的概念,智能小区侧重于物业管理控制,而数字化社区是信息化社区,它是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

智能建筑在我国已成为建筑市场的大趋势,也是建筑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各类建筑(楼、馆、场等)的智能化工程投资,约占工程总投资的5%-8%,有的已高达10%;居住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建设投资平均在每平方米60元左右(占土建投资的5%-8%),如按全国每年竣工面积计算总投资为几十亿元。

智能建筑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促成智能建筑相关企业迅速增长。

在中国从事建筑智能化业务的外资企业主要有西门子、江森自控、IBM、霍尼韦尔等,这些外资企业主要以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他们更多的是将产品销售给国内的建筑智能化工程集成商,所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业务并不突出。

目前国内建筑智能化市场参与厂商包括少数国际厂商和大量的本土企业。

目前市场集中度很低。

今后市场集中度还会进一步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大型集成商中标大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能力越来越强。

今后类似于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大型建筑工程会越来越多,据世界建筑师协会预计,今后10年内,全球有一半以上的大型智能建筑工程都在中国。

二、行业市场规模

20世90年代初期,国内建筑的智能工程市场主要由国外一些大的系统设备供应商占主导,如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霍尼韦尔和西门子集团。

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一些城市的大型社区对于网络通讯、安全防范等这些建筑的附加功能逐渐增强了需求,一些有着专业背景的民营企业在市场中产生并逐步参与了竞争。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建筑法、招投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行业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和不断完善,以及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使得整个建筑智能工程行业迅猛发展,国内建筑智能工程业务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8年至2014年,中国建筑业市场规模由62036.81亿元增长到176713.4亿元,保持16.13%复合增长率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

业内普遍认为建筑智能化工程处于建筑工程的第三阶段,保守估计,建筑工程投资约占建筑工程投资总额的5%,个别的重大项目占到10%。

以5%的保守投资占比对我国智能建筑的潜在市场规模进行估算,我国智能建筑行业的潜在市场规模约在8835亿元左右。

由此可见,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互联网发展对于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进一步深入,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潜力巨大,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近年来建筑业总产值如下图:

智能建筑安装行业的发展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联系紧密,需求主要来源于新增建筑和存量建筑改造两方面。

近年来建筑安装业发展趋势如下图:

当前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中可以看到,由于智能建筑的理念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发展理念,特别是十八大报告中重点提到关于加快发展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所以我国智能建筑主要更多凸显出的是智能建筑的节能环保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可持续升级发展等特点,和其他国家的智能建筑相比,我国更加注重智能建筑的节能减排,更加追求的是智能建筑的高效和低碳。

这一切对于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中国整个智能建筑市场容量是一个每年上千亿级别的市场,并且到2020年每年仍有25%以上的增长。

另外,市场参与的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类:

1、外资工程公司(系统设备供应商)

在20世纪90年代的国内各大城市,国外设备供应商凭借着品牌和技术优势在高端写字楼等领域的智能工程业务上占据了主要地位,但由于工程项目的地域特性、人工成本、服务的便捷高效、文化环境等的特殊性,这些外资公司很难在项目的盈利性和业务的拓展上取得发展;从近三年的市场状况看,他们逐步退出工程服务市场,退守为纯粹的设备供应商或者技术服务公司。

但是随着市场对国外服务业进一步开放,国外大型设计企业和工程公司仍将会凭借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与国内同行业公司竞争。

2、国内智能化公司

①第一类公司:

建筑智能工程技术含量高,行业需求差异性大,相对于外资工程公司,本土化智能工程公司更能够深入分析国内客户需求特点,提供创造性、前瞻性的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以实现引导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价值的市场目标。

这类企业近年来逐渐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

②第二类公司:

软件系统是智能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开发和集成相关智能设备管理软件的能力在行业内至关重要,这类企业在智能化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③第三类公司:

传统的电气设备制造企业近年来不断向工程总承包市场渗透,这类企业凭借着在楼宇电气设备制造上的技术优势,开始涉足国内建筑智能化工程市场。

从智能建筑市场整体来看,销售额位居前列的企业大都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主要发达城市和沿海城市,国内智能建筑工程市场的整体现状是企业规模较小、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不高。

大规模、高技术、品牌化智能工程公司的出现是市场的需求、客户的需求,也是我国智能建筑行业规范发展的需求。

三、行业发展前景

1、行业供应量以及需求量将持续上升

(1)行业需求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于对各类建筑和基础设施的业务支持功能、环境功能和服务功能的迫切需求驱动,形成了以建筑为业务载体的智能化工程市场。

建筑智能化工程市场的总量与建筑和基础设施等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以及新技术对系统设备更新换代形成的投资高度相关。

并且随着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总体需求呈上升趋势。

①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建筑智能工程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的目标值为7%。

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将为智能化行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智能建筑工程以及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与国内生产总值息息相关,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智能工程行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近两年来,我国GDP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

2013年和2014年我国GDP的平均增速高达7.5%;同期固定资产投资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的转型期,各类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处于投资的高峰期,这些外部条件都有力地推动了智能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

②建筑工程业的快速发展为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直接需求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11年全国建筑业总投资超过11万亿元。

其中,智能建筑化的投资约占建筑总投资的5%~10%。

公共建筑类智能化系统投资在100~300元/平方米左右,居住小区的智能系统建设投资约在60元/平方米左右。

据此推算,全国智能化系统未来年均投资额超过6,000亿元,行业需求空间巨大。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智能建筑工程业务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这直接对智能建筑行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智能建筑行业将保持着长期、高速、稳定的增长。

(2)行业供给情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民营和外国资本的进入,不断有新的建筑智能工程企业产生。

整个建筑智能工程行业中的从业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

目前国内建筑智能化市场参与厂商包括少数国际厂商和大量的本土企业。

目前市场集中度很低,国内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市场收入排名前十家企业收入总和占整个市场比率较低。

今后市场集中度还会进一步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大型集成商中标大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能力越来越强。

由于智能建筑正处于快速成长期,随着大型建筑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经验积累逐渐,其获得大型工程和大额订单的能力也随之加强,因而未来从事建筑智能化实施的企业数量会逐步增加。

同时这也为智能建筑行业相关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也对其技术和资金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中国自80年末开始引入智能建筑概念,目前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特别是随着《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一系列标准的相继出台,国内智能建筑市场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行业内企业数量也随着有利政策的出台而快速增长。

研究机构Gartner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智能建筑工程量相当于欧洲智能建筑工程量总和,约占世界总量50%。

中国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也已超过5000多家。

2、行业技术水平日益上升

建筑智能工程行业属于高科技行业,技术基础建立在多学科、多专业、多技术的综合运用上,它不是技术和产品的简单集成和叠加,而是利用先进的应用技术将智能化各个专业子系统有效协调,并提供从智能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调试和运维等全过程的解决方案。

近10余年来,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在设计、施工和技术规范等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智能建筑在很多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国家智能建筑标准。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控制技术、智能卡技术、可视化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数据卫星通信技术等高科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建筑将会在未来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将会作为现代建筑甚至未来建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断吸收并采用新的可靠性技术,不断实现设计和技术上的突破,为传统的建筑概念赋予新的内容,稳定且持续不断改进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未来建筑智能工程的行业龙头企业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系统产品化及技术的标准化

建筑智能系统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系统产品及方案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这是实现不同厂商系统互相兼容、具有互换性和互操作性的重要保证。

标准化和模块化使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的利益。

(2)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创新化

建筑智能化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与行业信息化相结合,智能建筑企业要根据各行业的业务流程、需求特点进行业务整合和智能化系统设计和开发,推动建筑智能工程行业在提升建筑价值的同时,为客户的业务发展创造价值。

(3)通过技术创新和信息化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筑智能工程企业只有通过加大科技投入,设立专门技术研发机构,进行全过程的信息化建设,从机制、体制和设施等几方面入手,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

3、行业经营的专业性日益突出

建筑智能工程行业的经营模式有:

总承包模式、专业分包模式、项目管理模式、供应商兼工程商模式。

由于其专业性和规模性,目前比较流行的建设管理模式是由技术全面的总承包公司在设计、安装和调试等方面进行总体协调和管理,部分专业性强的系统则由有关专业公司分包完成。

目前行业内比较有实力的企业经营模式均为提供完整的智能化工程总承包服务。

传统的建筑智能工程企业在经营上侧重于设备采购的成本控制和项目的质量管理,也就是注重工程实施阶段的管理。

由于人们对智能建筑功能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环保、节能、景观和舒适性等生态智能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建筑智能工程技术的专业性越来越突出,建筑智能工程企业已经开始延伸其产业链:

向前整合规划、咨询和设计业务,向后整合售后服务市场,增加了行业的高附加值环节。

运作模式由工程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是行业未来发展对于企业的要求,也是未来建筑智能工程企业为满足客户需求的必然选择。

四、行业监管体制和政策

1、行业监管体制

(1)监管机构

建筑安装行业的主要监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建部的监管职责为:

承担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的责任;承担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的责任;承担规范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秩序的责任;承担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房地产市场的责任;监督管理建筑市场、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研究拟订城市建设的政策、规划并指导实施,指导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安全和应急管理,拟订全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规划、政策并指导实施;承担规范村镇建设、指导全国村镇建设的责任;承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责任;承担推进建筑节能、城镇减排的责任;负责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确保公积金的有效使用和安全;开展住房和城乡建设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系统集成,监管部门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其主要职能为:

拟订并组织实施国家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拟订信息产业等的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推动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统筹推进国家信息化工作,组织制定相关政策并协调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等。

行业内部组织机构为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主要进行市场调查、信息交流、咨询评估、行业自律、知识产权保护、资质认定、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为会员单位提供服务,并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2)自律协会

建筑智能化工程行业的行业协会为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

它是由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从事智能建筑施工、系统集成、产品研发、教学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自愿参加组成,是中国建筑业协会的分支机构。

2、主要法规政策

目前,建筑安装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正在逐步与国际模式接轨。

目前,我国在智能建筑已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较完善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为基础,包含行业资质管理、行业业务标准、行业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从1992年制定的第一部智能建筑相关建设部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1992)起,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智能建筑法制规范体系。

目前已经制定的设计及验收规范有: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0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0)、《城市住宅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城市住宅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验收规范》(YD5048—97)、《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2003)、《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针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相关制度和规范包括: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系统集成专项资质管理暂行办法》、《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系统集成执业资质标准》、《国家康居示范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3、相关政策扶持

建筑智能化服务行业,是信息产业、建筑业、高新技术产业有机结合的行业,受国家法律法规和多项政策支持:

五、行业竞争状况

在国内市场主要有江森、霍尼韦尔、施耐德电气和西门子四家外资设备供应商,早期在高端物业(社区、公寓、办公楼宇)领域处于垄断地位。

霍尼韦尔利用其强大的品牌优势,整合楼宇自控、安防领域的优势资源成为中国智能建筑行业重要厂商和服务商;施耐德电气在建筑方面,融合了消防、安防、自控等综合楼宇控制信息,在国内智能建筑领域有很强品牌效用;美国江森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在中国已经有多年的楼宇自控产品销售与服务经验,已经开始以智能建筑集成作为重要的服务起点。

近年来随着国内智能工程公司的快速崛起,成功打破这种垄断格局。

国内智能化工程公司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延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华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和延华智能等一批具备规模的智能化工程公司,其中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延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华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国内证券市场上市公司。

不同的上市公司均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

华东电脑侧重于单位办公楼宇与机房工程;泰豪科技侧重于楼宇工程中电气设备的销售;延华智能侧重于大型数字社区、商务及事业机关办公楼宇。

目前国内政府部门对建筑智能工程公司进行资质管理,包括单位资质和个人资质,因此市场管理逐渐规范,没有类似工程经验和业绩,或不具备相关行业技术的企业较难在该行业形成竞争力,因此短期内国内其他行业竞争者很难形成对本行业的威胁。

相比之下,对企业来说最大的潜在威胁是来自于相关行业通过资本运作方式,境外工程公司通过本地化方式进入智能建筑工程总承包领域,以及上下游企业向建筑智能工程总承包业务的自然延伸,这些潜在的竞争者的加入将会加剧行业的竞争。

我国建筑智能市场正处于成长期,未来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

低端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规模较小不具备核心能力的厂商将会被淘汰,高端市场的增长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但对于进入者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都将提出很高的要求。

未来本土一些具备较强资本实力和技术能力的企业将充分分享行业的成长,获得较快的发展。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求驱动

建筑智能化工程市场,主要来自于人们在信息时代对各类建筑和基础设施的业务支持功能、环境、管理和服务的直接需求,其推动力来自于新技术的创新、经济的发展和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入。

例如国家积极倡导和推广的节能化、生态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建设和改造项目,医疗环境和设施改善、上海世博会建设等。

(2)国家政策支持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支持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2014年起,政府投资的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建设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将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因此,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将有力的推动我国建筑智能工程行业的发展。

(3)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6.05%,年均增长速度8.0%。

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国内基础设施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行业投资的增加为国内建筑智能工程行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势头,建筑业和基础设施行业的投入将持续增加。

根据路透社消息,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将保持在7%左右,2020年预计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相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

如前文所述,建筑智能工程以及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与国内生产总值是息息相关的,因此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智能工程行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4)科技进步对行业的促进作用

科技进步对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近十年来,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信息、网络和通信等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行业的需求,满足了社会对智能化建设内容的需求。

在建立“集约型社会”已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社会认同,在追求管理自动化、信息化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将节能、环保的需求引入智能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